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内审一般顺序及内审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19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内审员是负责评估和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对于组织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审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内审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审员在进行审核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审核之前,内审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他们需要对待审核的业务和相关法规进行深入了解,熟悉组织的内控政策和程序。
其次,内审员需要与待审核的部门或个人进行事前沟通,了解其运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内审员还应准备好相关的文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审核过程中的记录和分析。
二、制定审核计划在进行审核时,内审员应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目标和范围、审核的时间和地点、审核的重点和重要性等,以确保整个审核过程的有序进行。
内审员还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细致的审查和分析。
三、采用多种审核方法内审员可以采用多种审核方法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常用的审核方法包括文件审核、观察法、访谈法和抽样法等。
文件审核是通过审查组织的文件和报告来进行核实。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确认内控的有效性。
访谈法是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抽样法是从整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以获取全面而又有效的信息。
四、注重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内审员进行审核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内审员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异常情况,进一步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结论和评价。
内审员还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据挖掘和风险评估软件,来辅助数据分析和提高审核效率。
五、关注问题解决和改进在审核过程中,内审员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作为审核的结果,内审员应及时将问题进行记录,并向相关部门或个人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内审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与被审核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并改进内部控制。
质量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内审,是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
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是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01 .年度内审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确定内审的实施月份。
内审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部门和场所,每年至少一次。
如下特殊情况时可增加内审频次:a) 当合同要求或客户需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b) 当机构和职能有所重大变更时;c) 发现严重不合格而需要审查时;d) 第三方审核认证或监督审核前;e) 最高管理者提出要求时。
02 .成立内审小组根据内审活动目的、范围、部门、过程及日程安排,最高管理者授权成立内审小组。
内审人员资格条件:a) 内审人员应是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骨干;b) 内审人员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课程培训并考试合格;合格内审员应有符合内审员资格的相关说明文件。
内审组长职责:a) 协商并制定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工作文件,布置审核组成员工作;b) 主持审核会议,控制现场审核实施,使审核按计划和要求进行;c) 确认内审员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
内审员职责:a) 根据审核要求编制检查表(通常是体系部门制作);b) 按审核计划完成审核任务;c) 将审核发现形成书面资料,编制不合格项报告;d) 协助受审核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审核。
03 .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按照年度内审计划安排的月份,编制内审日程计划,在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时,编制人应与各内审员及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如有问题,及时调整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 内审的目的、范围、起止日期;b) 依据的文件;c) 本次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d) 内审员分工。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一般流程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验证实验室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及ISO/IEC 17025相关准则文件的要求,并检查《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为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以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完善。
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内部管理体系年度审核计划。
2. 最高管理者负责年度内审计划和附加审核的审批。
3. 质量负责人指定内审组长及内审员,组织内审的实施。
4. 内审小组成员负责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提交审核报告,跟踪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实施。
1/ 75. 受审核部门配合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 审核计划: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内审年度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核后,最高管理者审批。
2.《内审年度计划》的内容(1) 内审的目的、范围和依据;(2) 审核时间。
3. 内审前的准备3.1内审小组的组成(1) 审核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内审员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内审员。
(2) 内审员必须与其被审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3) 审核组长由质量负责人指定具有内审员资格,并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内审人员担任。
2/ 73.2在内审前10天,由内审组长召开审核小组会议,确定《内审实施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
3.3《内审实施计划》应涵盖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
3.4《内审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提前一周以书面形式下达到受审部门。
3.5受审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安排人员配合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对审核项目和日期有异议,需在审核前3天通知审核组,经协商另行安排。
3.6审核组长根据审核实施计划在现场审核前,组织内审员编制《内审检查表》。
3.7《内审检查表》内容,涵盖实验室生物安全内容和所有在固定及非固定场所开展的检测活动:(1) 受审部门及部门负责人;(2) 审核项目;(3) 依据的标准条文;(4) 审核的内容、采用的方式;(5) 审核员、审核日期。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知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知识一、引言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通过将质量管理原则纳入组织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策、程序、方法和实践的集合。
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质量体系进行评估,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持续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内部审核的定义及目的内部审核是由组织内部的审核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发现潜在和实际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确保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三、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1. 确定内部审核的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内部审核之前,需要明确确定内部审核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明确要达到的目的,范围是确定要审核的过程、流程或文档。
2. 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计划是指对内部审核活动进行安排和安排的文件。
通过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可以确保内部审核的顺利进行,并能够覆盖整个质量管理体系。
3. 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分为准备、执行和总结三个阶段。
在准备阶段,审核员需要收集和准备与内部审核相关的文件和信息,并制定审核计划。
在执行阶段,审核员需要根据审核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在总结阶段,审核员需要撰写审核意见报告,并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提供给管理层。
4. 审核结果的评估和处理审核结果的评估和处理是指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评估和处理的目的是确保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纠正和预防。
5. 审核结果的跟踪和验证审核结果的跟踪和验证是指对已经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追踪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四、内部审核的技巧和方法1. 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不受个人感情和偏见的影响。
2. 充分准备和熟悉相关文件和信息内部审核员需要提前准备和熟悉与内部审核相关的文件和信息,以便能够在审核过程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教学内容: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如客户 focus、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如策划、设计、实施、检查和改进)三、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1. 内部审核的目的和意义2. 内部审核的流程(如审核计划的制定、审核员的培训和选择、审核的实施和报告等)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解释和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2.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步骤,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3. 熟悉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内部审核,并提供改进建议。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步骤,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
难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和编写,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技术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黑板、粉笔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幻灯片、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质量管理案例,引发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审核的兴趣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讲解:1. 讲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通过实例和案例进行解释和应用。
2. 讲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步骤,通过流程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3. 讲解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实际审核案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三、随堂练习:1. 根据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2.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景,设计一份简单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检验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审核案例,制定一份审核计划,并进行内部审核,以检验学生对内部审核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1. 板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技巧一、内部审核的一般步骤1.审核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订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订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
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
它们主要有:(1)ISO9001标准。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
(3)合同要求。
(4)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
(5)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
检查表是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情况的介绍。
2。
审核实施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 ,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3。
审核报告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各分层分步实施的要求。
4.跟踪审核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实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
在任何组织中从审核得到的真正益处最终来自“自身”的审核。
1。
审核程序应建立并保持组织内部审核书面程序,可能不是一个,而是一组。
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程序的内容通常包括:目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审核类别,审核的组织,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人员的确定与责任,审核计划,审核的基本步骤、方法及要求,审核的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跟踪审核等.内审程序是组织内部审核各项活动总的指导和规定,可包含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审核,具体操作宜另订细则执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