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老年2型糖尿病综合..
- 格式:pdf
- 大小:498.89 KB
- 文档页数:5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病例背景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60岁
- 诊断:Ⅱ型糖尿病
- 主要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二甲双胍(Metformin):开始剂量500mg,每日2次,饭后服用。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逐渐递增剂量。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使用阿卡波糖(Acarbose),开始剂量25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逐渐递增剂量。
- 胰岛素:如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需要,可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
饮食控制
- 限制糖分和高糖食物摄入。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谷类、水果等。
- 分餐进食,控制食物摄入量。
治疗效果与随访
患者在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的共同作用下,血糖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随访发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逐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定期检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加强药物剂量和饮食调整。
总结
本病例中,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是关键。
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以及饮食指导,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持续的随访和监测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调整至关重要。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将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以上是临床药师对抗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的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的总结。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用药治疗发布时间:2021-07-22T15:46:44.6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作者:杨雪萍[导读]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用药治疗杨雪萍(威远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2450)糖尿病患者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2型糖尿病。
与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是本身身体已经不能产生胰岛素了,而2型糖尿病患者,还能继续分泌胰岛素,但是却不能够有效利用产生的胰岛素。
1、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本身是一种激素,它能够帮助身体细胞有效使用葡萄糖,还能帮助肌肉干细胞,脂肪细胞等来储存多余的没有消耗的葡萄糖。
可如果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够用或者对自身产生的胰岛素不敏感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不能够有效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这样就会表现出血液中的血糖量较高,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糖。
高血糖时间久了会使眼睛、心脏、血管等很多地方产生并发症。
2、2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起时候,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以至于大部分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才会慢慢表现出来。
2.1高血糖常见症状高血糖患者,大多特别容易口渴,不停喝水,这样就会导致小便特别多;另外还特别容易饿,但是吃的也不少体重却很容易减轻,同时还会感觉视线模糊,伤口愈合比较慢容易感染等。
血糖越高时间越久,症状也就越明显。
2.2低血糖常见症状血糖偏低时,大都会经常感觉没力气,不由自主的颤抖,动不动出冷汗,饥饿,血糖过低时甚至容易晕倒。
3、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其进展情况3.1高血糖的原因(1)饮食上不注意,尤其爱吃甜食等。
(2)医生开的药,可能会经常忘记吃或者量不够。
(3)部分消炎药或者利尿的这些药有使血糖升高的副作用。
(4)很少锻炼或者运动量太少。
3.2低血糖的原因(1)饮食上不规律或者营养搭配不良。
(2)没有按时吃药,或者吃药或者用胰岛素后没有吃饭。
(3)喝酒过多,尤其空腹的情况下。
(4)运动量过大或者锻炼太久也会引起低血糖。
内分泌科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诊断临床表现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饮、多尿、口渴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血管病等。
辅助检查糖耐量试验(GTT)、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治疗中医治疗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以养为主,辅以攻治”。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饮食调理根据病情轻重程度,调整饮食,合理安排三餐,保持适量运动。
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方式,尽可能避免过度进食、暴饮暴食。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以补益为主,辅以清热利水、降低血糖等功效。
具体的药物应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体质等因素综合选择。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山药、苦瓜等。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消渴病(2型糖尿病)可以较好地调节体内的生理功能,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穴位有足三里、神阙、关元等。
其他治疗如滴注中药、膏方外敷、氧疗、光疗、芳香疗法等都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手段,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注意事项中医治疗糖尿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患者血糖,促进身体康复。
2.必须遵医嘱服药。
如有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3.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合理膳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膳食控制非常重要。
应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高热量的食物。
5.注意心理调节。
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波动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加剧病情。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正确选取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以保障身体的健康。
玉屏风散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中运用玉屏风散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探析。
方法:在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展开抽取,纳入60例。
依据抽签法进行规范化分组处理。
予以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治疗方案干预,观察组30例将进一步实施玉屏风散治疗干预。
以此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
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及对应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更低(P<0.05)。
结论:玉屏风散治疗方案的实施在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中可获得较佳治疗效果,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多汗症状,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玉屏风散;临床疗效2型糖尿病为常见代谢疾病之一,发病率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此病症的发病率还具有不断上升趋势。
而2型糖尿病多汗症属于其尤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尤为严重的影响。
并且由相关研究分析认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长期得不到稳定的控制,则高血糖水平极易诱发植物神经病变,且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由此将会增加汗腺分泌量[1]。
此外,由于老年人自身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因此,也具有更高的多汗症发生风险。
予以患者西药治疗干预,虽可有效控制其自身血糖水平,但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治疗效果。
而在中医中,认为阴阳失调是此病症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还需以益气养阴为主。
基于此,本次分析将对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展开分析,以探究对其采取玉屏风散的治疗效果,所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阶段就诊于我院的所有老年2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共计纳入60例,作随机分组处理。
在对照组中,纳入男、女患者数分别为18例、12例。
年龄抽取区间介于59~82岁之间,经对其平均年龄估值求取得其为(69.10±5.00)岁。
2型糖尿病患者疑难病例的医护讨论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日常的生活方式管理。
然而,有些病例存在疑难问题,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讨论和决策,以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
病例描述我们遇到了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最近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她的主要症状是频繁的口渴、多尿和疲劳感。
她的体重指数(BMI)为30,属于肥胖范围。
她的空腹血糖水平为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9.2%。
她没有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
讨论1. 药物治疗方案针对这位患者的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根据她的病情和指标,我们建议开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Metformin)。
这种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效果。
我们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副作用情况,以调整剂量或考虑其他药物。
2. 生活方式管理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也非常重要。
我们建议这位患者进行以下方面的管理:- 饮食控制:建议减少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控制总体摄入量和餐后血糖的波动。
- 锻炼: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
- 减重:考虑这位患者的肥胖问题,减重对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
3. 随访和监测这位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和HbA1c检测,以及定期体重监测。
此外,我们还需要询问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药物的耐受性。
结论针对这位52岁的女性患者的2型糖尿病,我们建议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并结合生活方式管理,包括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和减重。
定期随访和监测是必要的,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2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诊疗专家共识(最全版)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群体,老年糖尿病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前诊断)。
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2017年我国60~69岁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8.8%(95%CI:26.5%~31.3%),>70岁者的患病率为31.8%(95%CI:28.8%~35.1%),均显著高于中青年人。
由于增龄等各种病理生理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处理原则、方法与中青年人明显不同,需更加强调个体化与整体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结合。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靶点,老年糖尿病患者中IR现象更为常见且处理复杂。
目前国内尚缺乏专门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群体IR问题的统一意见,临床医生对其IR的诊疗也缺乏充分的认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牵头组织内分泌专家,在查阅文献及参考其他相关指南基础上,针对目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R诊疗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困惑编制《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简称“本共识”),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旨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以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R的早期预防、精准识别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以改善患者预后。
共识中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按照GRADE标准(表1)。
一、IR的定义及老年IR的流行病学根据Reaven提出的概念,IR指在稳态条件下机体对相应浓度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即不能像正常个体一样处理葡萄糖,包括肌肉、脂肪及肝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和肝脏的葡萄糖输出能力增加。
IR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后者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可进一步引起糖、脂、尿酸等代谢障碍,促进慢性炎症及高凝状态的发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慢性肾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等疾病的形成。
中国农村卫生2019年1月第2期总第152期China's rural health,January 2019,No.2,Total No.152 50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刘国卿(山东省济南市民族医院中医科 250001)【摘要】目的:给予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将68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与胰岛素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得到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改善血糖与血脂指标,得到患者及临床的认可,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50-01目前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生活方式与饮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长期存在高血糖的现象,对机体重要器官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2]。
在本次研究针对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以下为详情数据资料。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将68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患者。
纳入标准:①入组之前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对此研究使用药物有禁忌症的患者;②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2024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是一份由中国内分泌学会糖尿病专业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和整理而成的指南。
该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权威建议。
以下为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一、诊断标准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非老年人相同,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对于老年人,还要注意评估肌酐清除率,以排除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二、治疗目标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预防并管理慢性并发症,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
三、非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调整生活方式等。
饮食应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原则,合理安排主食和副食,减少食物中的糖和脂肪摄入。
四、药物治疗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来决定。
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
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如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
五、并发症的管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重点管理其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管理慢性并发症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监测,控制血压、血脂和血尿酸的水平,以及积极干预治疗。
六、个体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肾脏功能、心血管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
七、健康教育与管理医生需要给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控制、药物使用、血糖监测等方面的指导。
此外,医生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管理。
2024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权威且实用的指南,有助于规范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老年人糖尿病(消渴病)的治疗——附885例分析
吕仁和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2(33)4
【摘要】作者对糖尿病除给予基础治疗外,还根据辨证分为五期十六种证候进行治疗,另按卡诺夫斯基的健康状况分级标准,判断患者生存质量,安排适宜的活动量和工作量,以求达到解除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总页数】4页(P24-27)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消渴;中医药疗法
【作者】吕仁和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学院糖尿病肾病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71
【相关文献】
1.消渴病(糖尿病)病机探讨——附32例病例报告 [J], 陈长青
2.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附80例分析) [J], 陈硕琪;陈晓春;黄春;杨明
3.消渴病的治疗,应是清润为常,它法为变再谈糖尿病的中医治疗(附165例分析) [J], 赵志英;王振民;郝新利;鲁改征;鲁玉合(指导)
4.纯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消渴病)的临床分析 [J], 陶灿
5.四逆散加味治疗消渴病肝气郁结证──附34例临床分析 [J], 杨晓晖;吕仁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摘要:气阴两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也是中医对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分类。
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是有效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中医方法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关键词: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与气阴两虚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多饮、多尿、乏力、烦渴等,西医常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但其疗效受到限制。
研究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与牙周病的临床关系的研究发表时间:2018-09-20T13:13:35.3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王双[导读] 通过对糖尿病伴有牙周病患者的不同治疗,观察并评价糖尿病与牙周病间的关系。
王双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邮编:101400[【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伴有牙周病患者的不同治疗,观察并评价糖尿病与牙周病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同时患有牙周病及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人,分别予仅控制血糖(A组)、仅治疗牙周病(B组)、两病同时系统治疗(C组)的方式,观察3组患者疗效。
结果:第3组患者的血糖及牙周病控制情况均明显高于第1、2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糖尿病的血糖系统控制情况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治疗时,如果能有效控制血糖,对牙周病的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牙周病临床关系牙周病的形成,除了与患者本身不注意口腔卫生的清洁,不注意牙齿保护有关外,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基础疾病情况也有较大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因胰岛功能障碍导致人体内血糖不能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特别是进食后,会出现血糖的急剧升高,甚至有些突破了人体能承受的极限,而出现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或者因反应性低血糖等情况,导致低血糖性昏迷等,均对人体组织产生较大危害。
而且,在血糖控制欠佳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低下,一旦出现体表伤口、创面等,往往难以愈合,合并感染性疾病时,易出现感染难以控制。
这时,因厌氧菌的致病作用出现的牙周病,会因糖尿病并发的免疫功能减退而明显加重,而加重的炎症反过来,也会引起血糖的应激性升高。
[1-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同时患有牙周病及糖尿病的患者120例,上述患者均分别符合牙周病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在45岁-70岁之间,平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各40人,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
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孔岩【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基本控制在正常指标内.结论根据老年2型糖尿病的特点,采取对症治疗和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3(007)007【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临床护理【作者】孔岩【作者单位】100031,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代谢紊乱(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第三位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1]。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11.34%,老年糖尿病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共健康问题[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9~85岁,平均年龄75岁。
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尿、体质量减轻、疲乏、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症状。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并发症。
病程3~20年,均行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1.2 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针对病情特点给予相应的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1.3 结果经过住院治疗,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为88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 mmol/L为22例。
对伴有并发症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 5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2 mmol/L 5例。
经过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2.1 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缓慢、症状轻微、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症状;有的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有的无任何症状,许多患者被偶然发现患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