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术(优质荟萃)
- 格式:ppt
- 大小:745.22 KB
- 文档页数:24
文章导读所谓的脑部引流术,医学上称为脑室穿刺和引流术,这其实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相信绝大部分人对这种手术都是很陌生的,其实这种手术作用很强大,比如有的人出现颅内高压,就可以通过脑部引流术进行治疗,另外针对脑内出血的情况,做这种手术也很有必要,那么脑部引流手术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脑部引流手术步骤:1.颅骨钻孔穿刺法(1)用龙胆紫或亚甲蓝液在头皮上划出正中矢状线,再以选定的穿刺点为中点划出头皮切口线,切口长度一般为3cm。
皮肤以3%碘酊及75%乙醇或皮肤消毒液两次消毒,覆以无菌手术巾,并用切口膜或缝线固定于头皮上。
(2)用0.5%普鲁卡因做局麻。
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向两侧分离后,以乳突牵开器牵开。
做颅骨钻孔。
电灼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
(3)以脑室穿刺针或带芯引流管经电凝过的皮质按预定方向穿刺入侧脑室。
针头或引流管穿过脑室壁时可感到阻力突然减小,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
如需保留导管引流,则用镊子固定引流管,以中号丝线将引流管结扎固定于头皮上。
(4)间断缝合帽状腱膜和皮肤切口。
引流管接消毒过的脑室引流瓶。
切口及引流管各连接处以消毒纱布妥善包扎,防止污染。
2.颅锥穿刺法为减少手术创伤,近年来有人倡用细孔锥颅穿刺。
锥颅工具有普通手摇钻或专门设计的颅锥,现以上海长征医院设计的套式颅锥为例介绍其操作方法。
套式颅锥由带有T形手柄和刻度的三刃颅锥及3/4开槽的套管和固定螺旋三部分组成。
(1)在头皮上标出穿刺点后,常规消毒,铺巾,麻醉。
以尖刀在头皮上刺一小孔。
根据X线片测出的颅骨厚度,将套管用固定螺旋固定在颅锥的相应部位,用颅锥连同套管锥透颅骨和硬脑膜。
(2)拔出颅锥,保留套管。
将带芯脑室引流管按穿刺方向经套管插入脑室,待有脑脊液流出后,拔出套管。
引流管固定于头皮上,接脑室引流瓶。
此法不需切开头皮钻颅,简便快速,损伤小。
锥颅后拔出颅锥保留套管在骨孔内,可防止头皮软组织与骨孔错位,穿刺针或引流管可沿套管顺利穿入脑室,避免了一般细孔锥颅的缺点。
侧脑室引流术【适应症】1、蛛网膜下腔阻塞,需检查脑脊液者。
2、须经脑室注药治疗,用于结核性或细菌性脑膜炎伴脑室炎者。
3、紧急降颅压。
1 选择穿刺侧脑室(1)双侧脑室均扩大常因3、4脑室积血引起,此时穿刺优势半球侧脑室(右侧);(2)双侧脑室积血铸型,则选择双侧;(3)血肿侧脑室受压缩小,健侧脑室扩大,则引流健侧。
2 穿刺方法采用侧脑室前角引流术。
因前角大易刺中,无脉络膜丛则出血机会少,便于应用。
术前30min用20%甘露醇125ml脱水降低颅内压,肌注鲁米那0.1,静脉注射安定10mg。
穿刺时病人仰卧位。
穿刺点选择眉间中点向后7~9cm,旁开2.5~3cm或发际内2.5 cm;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0~2.5cm为穿刺点。
取带侧孔硅胶管,内置套管针,自颅骨孔刺入颅内,平行正中失状面,指向两耳道连线进针4~6cm,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退出套针,外接无菌引流袋,固定引流管高于侧脑室水平10~15cm。
3 侧脑室引流管监测及护理引流管的生理盐水冲洗及尿激酶灌注:全脑室出血病人颅内压极高,在引流过程中,可有血凝块阻塞。
双侧侧脑室引流,可先用生理盐水5毫升从一侧脑室轻轻灌洗3~4次,若灌洗时注射器有阻力,另一侧引流管无冲洗液流出,说明室间孔不通。
此时必须先测颅内压,看有无脑疝先兆,然后再谨慎地用3毫升生理盐水溶解尿激酶5000~2万单位灌注。
若颅内压高于400毫米水柱,或有脑疝先兆,则暂缓灌注,采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引流液量及颜色的观察:引流液量越大,说明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越严重,若引流量超过450毫升/日,提示循环通路完全梗阻。
若引流量减少,提示脑脊液循环通路逐渐再通,引流脑脊液颜色逐渐变浅为正常。
若引流液突然转红或一向通畅,突然血块阻塞或量增多,说明有再出血;引流液由清变混浊,提示可能有感染,宜留取脑脊液送检。
保持引流管通畅:完全畅通的引流管应有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液面,波动幅度为10mm左右,如波动幅度减小,则可能为部分畅通;如波动停止,则完全不通。
脑室腹腔引流术脑室腹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在治疗诸如颅内出血、颅脑损伤等病症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引流术的定义、适应症、手术要点、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引流术的定义脑室腹腔引流术是一种以神经外科手术为基础,利用导管/管道将脑室内积液引流到腹腔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目的是通过引流脑室内的积液或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神经功能。
二、适应症1. 脑积水: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吸收障碍而导致颅内压升高、脑室扩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脑室腹腔引流术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积水,例如先天性脑积水、脑出血后脑积水等。
2.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头痛、意识丧失、肢体瘫痪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积液的排出是十分重要的,而脑室腹腔引流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力,帮助血液排出。
3. 脑膜瘤:脑膜瘤是指位于脑膜或神经鞘的良性肿瘤。
由于脑膜瘤通常会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常常需要除肿瘤外,同时解决颅内积液问题。
在部分手术中,脑室腹腔引流术也被应用到了治疗中。
三、手术要点1. 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前,必须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必须首先确定引流的腹腔端基准位置,并将置管位置确定在胸骨中线以下的合适位置。
2. 手术操作:手术仪器通常是一个脑内引流管,通过手术医生在病人的头部进行一定深度的手术,将导管插进脑室内,再经颅骨路由到腔体内。
通过引流安装器官,最终让导管进入目标位置。
引流下载过之后,医生会将导管插入腹腔插管口处,并紧密处置好连接部分,以确保导管不会脱出导致感染等意外样例。
3. 术后监护:在脑室腹腔引流术完成后,患者必须在监护区或高依赖区进行监护。
医生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或康复训练。
四、术后护理在脑室腹腔引流术中,术后护理同样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相关操作和护理,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脑室穿刺和引流术7 使用解剖脑室系统包括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侧脑室,位于脑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和两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和桥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室(图4.1.3-1,4.1.3-2)。
脑室穿刺仅指穿刺两侧侧脑室而言。
侧脑室在两侧大脑半球内(图4.1.3-3),成狭窄而纵行的裂隙状,分为下列几部分:前角(额角):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壁为透明隔。
内下部有室间孔(Monro孔),经此和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
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向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面、终纹和尾状核。
后角(枕角):为体部向枕叶的延伸,系一纵行裂隙。
形态变异很大,常较小,有时缺如。
上外侧壁为胼胝体放射,内壁有两个隆起,上方者为后角球,系胼胝体大钳所形成,其下方为禽距,系距状裂前部深陷所致。
下角(颞角):位于颞叶内,为一向下、前及向内弯曲的裂隙,内缘为终纹和尾状核尾部,末端连有杏仁核,下角底由内向外为海马伞、海马、侧副隆起。
体部和后角、下角相移行处为三角部。
体部和下角内有侧脑室脉络丛,和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在室间孔处相续。
脉络丛球在侧脑室三角部。
[返回]8 穿刺部位临床中常用的和有时采用的有以下几种:1.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5cm,穿刺方向和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深度不超过5cm。
2.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不超过5~6cm。
3.侧方穿刺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郭最高点上方1cm,穿刺三角部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4cm处。
均垂直进针,深度约4~5cm。
4.经眶穿刺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处,向上45°、向内15°进针,深度约4~5cm,可进入前角底部(图4.1.3-4)。
[返回]9 适应症脑室穿刺和引流术适用于: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先采用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脑室引流注意事项
脑室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适用于脑积水或脑脊液潴留的患者。
在进行脑室引流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1. 严密监测: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神经功能等。
手术后也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消毒预防感染: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预防术后感染发生。
此外,术后也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的消毒标本,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征象。
3. 辅助用药及负压引流:术中可能需要使用辅助用药来控制颅内压,如利尿剂和血管收缩剂等。
此外,引流管的畅通性也需要密切观察,必要时采取负压引流来预防引流管被堵塞。
4. 定期检查:术后需要定期进行脑室引流的检查,包括排除引流管脱落或堵塞、确认引流管是否位于正确位置以及调整引流量等。
5. 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意识状态、神经功能以及颅内压等。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总之,脑室引流是一项重要的神经外科手术,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术后都需要
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指征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1:(1)出血部位:壳核、丘脑、皮质下和小脑半球等部位的出血及其破入脑室者均适于行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小脑出血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2)出血量:幕上血肿超过30ml占位效应明显,患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结构明显向对侧移位;幕下血肿>10ml,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均需手术。
(3)不管破入脑室的血肿量多少,但已进入第三、第四脑室阻碍脑脊液循环,出现急性脑积水使病情进行性恶化者。
(4)病情进展:若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仍无好转或不稳定,尤其是病情稳定后又发生病情恶化或脑疝征象者,更应尽快手术。
(5)病人情况:存在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伴有糖尿病者,应列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对高血压脑出血行超早期手术(发病7h以内)[2],其优点为:(1)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局部脑循环,减轻脑缺氧和脑水肿,阻断颅内高压的恶性循环,使脑组织继发性损害降至最小程度,从而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2)超早期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内血肿及其血性脑脊液,迅速控制急性脑积水发展,也最大限度地预防远期慢性脑积水的形成。
(3)避免或尽快解除因血肿压迫导致的脑疝,减少术后并发症。
(4)减少血液的分解产物对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脑组织的损害。
但是越早清除血肿病例的再出血危险性就越大。
本组143例手术均在72h内实施。
其中超早期手术97例,发病到手术时间为1.5~7h,平均为3h,再出血16例(16.5%);早期手术44例,发病到手术时间为7~72h,平均为23h,再出血3例(6.8%)。
再出血19例均在原发出血部位出血,而且超早期术后再出血较早期手术为多,可能与过快或过多抽吸血肿,颅内压突然下降加之术后未能有效控制血压,促使尚未形成牢固血栓的血管再次破裂有关。
因此主张超早期和早期用微创手术治疗的同时,应考虑再出血的危险,提倡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施术。
脑室腹腔引流术侧脑室腹腔引流手术的护理配合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体位:仰卧位,头偏向左侧,头圈固定,右肩下垫一小沙袋,双眼涂金霉素眼膏,覆盖眼贴膜手术物品准备:器械包,辅料包,手术衣,双极电凝,骨蜡,脑棉,明胶海绵,钝头皮下隧道通条,分流管一套手术步骤及配合1. 作右额发际内小马蹄切口,颅内转孔切开皮肤,肌层和骨膜,剥离骨膜暴露骨窗,递纱布按于切口两侧,大号圆刀逐层切口,双极电凝止血;递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乳突拉钩牵开周围组织颅骨转孔,递快速颅骨转孔,生理盐水冲洗,剥离子清除骨屑,骨蜡填塞止血2. 切开脑膜,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并置入脑室引流管,送入2cm后固定于骨膜上递尖刀十字形切开脑膜,双极电凝止血,递带有导芯的脑室导管穿刺,拔出导芯有脑脊液喷出,证实进入脑室;递小圆针将导管固定于骨膜上,导管末端留2cm3. 脑室引流管阀门的连接递阀门,将其近端与侧脑室导管末端连接。
远端与腹腔导管连接 4. 腹部剑突下正中切口打开腹膜5. 打通皮下隧道,通条远端从隧道口拉出安装冲洗囊,检查装置是否通畅递钝头皮下隧道通条,用7号丝线将腹腔导管远端扎于通条头端,穿过颈、胸至腹腔;递穿刺冲洗囊接于阀门上,按阀门装置上的冲洗囊可见腹腔远端开口有脑脊液滴出,证实引流装置通畅6. 导管腹腔端的安放和固定递长镊协助,将腹腔端放入肝膈面或游离于腹腔内,递小圆针将其缝于腹膜上7. 关闭腹腔及头部切口•••••••••••••••••• 【唯美句子】走累的时候,我就到升国旗哪里的一角台阶坐下,双手抚膝,再闭眼,让心灵受到阳光的洗涤。
懒洋洋的幸福。
顶 3 收藏 2• 【唯美句子】一个人踮着脚尖,在窄窄的跑道白线上走,走到很远的地方又走回来。
阳光很好,温暖,柔和。
漫天的安静。
顶 7 收藏 7• 【唯美句子】清风飘然,秋水缓淌。
一丝云起,一片叶落,剔透生命的空灵。
轻轻用手触摸,就点碎了河面的脸。
落叶舞步婀娜不肯去,是眷恋,是装点,瞬间回眸,点亮了生命精彩。
侧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一、概念与方法侧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把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侧脑室,末端外接-无菌引流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
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急救措施,用于挽救生命。
侧脑室引流术适用于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将要形成或刚形成 ,实施侧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可起到抢救生命的显著效果。
其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目的1、在紧急状况下,迅速降低因脑室系统的阻塞(积血、积液)和各种原因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者的颅内压力,以抢救生命。
如 :枕骨大孔疝 ;2、监测颅内压,可直接、客观、及时地反映颅内压变化的情况。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4、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外伤与脑缺血后,脑组织与脑脊液中乳酸及代谢产物也可以引流出来,有利于脑组织的功能恢复。
5、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 ,引流血性脊液 ,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 ,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6、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 ,以明确诊断和方位 ;三、脑室外引流适于哪些情况?1、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将要形成或刚形成 ,实施侧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可起到抢救生命的显著效果。
2、脑室内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宜手术者。
3、颅内感染,不能手术或脓肿破入脑室者,既可引流出炎性脑脊液,又可注入有效抗生素予以治疗。
4、经脑室手术或脑室内肿瘤切除术后,应引流3~5天。
5、后颅窝肿瘤病情危重,而病人机体情况又较衰弱难以耐受手术,可行脑室引流使病情缓解、改善机体状况,为手术创造条件者。
6、脑室造影后不能立即手术者。
四、禁忌证: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2、脑室狭小者3、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五、脑室引流应注意的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放置脑室引流管应深度适中并固定好,防止脱出,保持通畅。
2、预防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每天更换引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