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六册《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263.83 KB
- 文档页数:8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散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2.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学会微笑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散文《微笑着承受一切》的阅读理解;2.情感教育:微笑面对困难。
三、教学准备1.板书:《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目标;2.多媒体设备;3.散文《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复印件。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微笑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讨论微笑的意义和作用;2.打开教材第一页,板书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步骤二:阅读散文1.分发散文《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2.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散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3.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散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步骤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散文中所阐述的的“微笑面对困难”这一主题;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2.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微笑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和作用。
步骤五: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微笑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为什么要微笑面对困难?–你有过微笑面对困难的经历吗?2.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微笑面对困难的经历或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散文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微笑面对困难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通过情感教育环节,学生不仅对微笑具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积极面对困难的品质。
同时,通过写作环节,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整节课形式活泼,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并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学会微笑承受一切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含义和主题;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微笑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文本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老师以亲切的笑容问候学生,营造课堂积极友好的氛围;2. 老师播放一段有关微笑承受困难的视频(如乐观面对困境的名人事例、微笑承受的乐观人生观等),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1. 老师通过PPT展示《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文本材料,并对关键词、短语等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2. 学生跟读、朗读文章,并对文章中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和讨论。
Step 3:分组讨论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2.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如:- 你认为文章中的“微笑着承受一切”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微笑面对困难?- 你有类似的乐观经历吗?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Step 4:学以致用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重要人物,展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微笑承受的情景;2. 学生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并给予反馈和评价;3. 引导学生总结角色扮演中有关面对困难的乐观心态和微笑承受的有效策略。
Step 5:展示与反思1. 学生展示角色扮演的活动成果,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学习体会;2. 老师给予鼓励和正面反馈;3. 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你对微笑承受困难有了怎样的改变或认识?Step 6:课堂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书籍或网上资源,寻找更多关于微笑承受困难的案例,拓宽他们的视野;2. 学生总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微笑面对困难,写下自己的感悟或心得。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过程:一、设悬,导入新课师:(板书:微笑。
指名读)你微笑过吗?什么时候?生:当我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会微笑。
生:当我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会微笑。
师:现在能读出这种表情吗?生:(带着微笑朗读)微笑。
【在表情动作中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在轻松的氛围中架起新授学习的桥梁。
】师:(继续板书:承受。
)“承”是后鼻音,读准字音。
(指名读)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生:忍受。
生:承担。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承受什么?“承受”可以和哪些词语交朋友?生:承受压力。
生:承受困难。
生:承受挫折。
生:承受疾病。
生:承受痛苦。
生:承受不幸。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压力、困难、挫折、疾病、痛苦、不幸都是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绊脚石,如果这些加在一起,那就可以称之为“一切”。
(板书:一切。
)【在词语搭配的练习中盘活了学生的积累,形成了块状知识结构,并为理解“一切”作了很好的认知铺垫。
】师:我们一般人在这“一切”面前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会微笑吗?有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她微笑着承受这一切。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认识这位姑娘吗?生:(齐)想。
师:(出示桑兰比赛图片)她就是桑兰,究竟是什么事使她要承受一切?她又是如何承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桑兰。
【教者用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
】二、自读,初探大意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生:(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交流)师:大家都读得很投入,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来打个招呼(出示生字词),请一列小火车来开。
zhěn jǐ zhuītān huàn tán诊断脊椎瘫痪不能动弹生:(开火车读)师:“诊”、“瘫”和“弹”都是前鼻音,读得很准确。
《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在开始第一课时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段小视频或者图片,在学生还未入座的时候播放,内容为人们微笑面对困难的场景。
这旨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于主题“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兴趣和思考。
二、概念解释1. 介绍微笑先从生活中的例子开始,引导学生谈谈微笑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教师对微笑进行概念解释,将其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代表着坚强、乐观和自信。
2. 解释“承受一切”接着,教师对“承受一切”进行解释,即在面对困难、挑战或者不如意的情况下,坚强地应对和克服。
三、故事分享选择一篇小故事或者一则名人事迹,让学生听故事时体会微笑和承受一切的力量。
通过角色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这一主题。
四、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微笑着承受一切”,展开自由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者话题,如:你认为微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你有没有遇到过微笑帮助你克服困难的经历?五、课堂活动1. 分角色扮演安排学生们分角色扮演一些情境,在不同的情况下展现微笑和承受的力量。
这旨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主题的重要性。
2.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微笑和承受力量的魅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总结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强调微笑和承受一切的正能量,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信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体验微笑的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愿我们都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定地走过每一道难关。
小学三年级语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面对困难,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
3.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面对困难,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的。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讨论课文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4.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用法。
4.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展示生字词运用。
5.情境体验5.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勇敢面对困难,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精神。
6.小组合作6.1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微笑着承受一切。
6.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8.作业布置8.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情境体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培养了勇敢面对困难,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1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尝试朗读课文,并邀请几名同学进行示范,之后教师可以指出他们在朗读时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小明,你的朗读很有感情,如果能在句子结尾处稍作停顿,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那就更棒了。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感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来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桑兰不屈的精神。
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磁带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2.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省体操队训练入选技术摔下来固定套询问治疗脊椎配合毅力瘫痪气喘吁吁(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3)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1)读正确、流利。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解决。
(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
(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解决,或教师解答。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用笔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
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失声痛哭、剧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桑兰的重点语句。
理解句子“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的含义。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3、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有机进行说话训练。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句子“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的含义。
2、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有机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理解“承受”一词的内涵1、师:同学们,看老师写个词语,师板书“承受”,读一读,说说词义:不得不接受。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承受什么?生交流:不幸、苦难、孤独、痛苦和灾难2、而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却要承受这所有的一切。
(板书:一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6课板完整课题:36、微笑着读课题3、她就是桑兰,曾经是我国优秀的跳马选手。
(1)师:来,先让我们一起欣赏桑兰跳马的英姿。
观看录像片段。
(2)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桑兰。
自由地读读第一节,出示。
思考:你觉得桑兰是一个怎样的运动员?(桑兰是“优秀“的跳马选手。
)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来体会。
)(3)小小年纪的桑兰,获得了哪些荣誉呢?媒体出示:10岁,获第九届浙江省运动会5个女子体操项目冠军。
15岁,获“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子全能和跳马双料冠军。
16岁,获“全国体操锦标赛”和“第八届全国运动会”跳马冠军。
17岁,在中、美、罗三国团体赛上获个人跳马项目第二名。
被称为“中国跳马王”。
4、教师过渡:桑兰就是一只在跳马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凭她的实力,完全可以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但是,一次意外,却使这只小鸟折断了双翅,使她永远无法在自己心爱的体操场上自由、快乐地飞翔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不幸啊!二、紧扣“不幸”,学习第二段1、引入情境:让我们将时间定格在1998年7月21日,在美国纽约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桑兰出场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六册《微笑着承受一切》教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六册《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设计说明]
1、设疑激趣,自主研读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本课教学伊始,便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自由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根据问题读文思考,交流汇报。
接着,又设疑提问:桑兰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读,抓住“优秀”“不幸”“坚强”这三个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品味优美语言,感受主人公坚强的品格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2、创设情境,品味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
”李吉林老师告诉我们:“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而深刻的情境。
”本课教学就是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
例如,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再现她轻盈优美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桑兰的“优秀”,继而,让学生练习给画面配音解说,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教学活动,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思路提要]
以“桑兰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为主线,抓住“优秀”“不幸”“坚强”这三个词语理清脉络,展开研读,品味词句,感悟品格。
就本文而言,不必打乱原来的叙述顺序。
但在研读桑兰“坚强面对不幸”这一部分(3—7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研读段落,充分体现设计的弹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
[过程揭示]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有什么问题呢?(谁微笑着承受一切?什么事使她承受一切?“一切”又指什么?她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读文释疑交流汇报
(一)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每组派一名代表作汇报发言。
三、设疑激趣读文思考
(一)桑兰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读懂她吧!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
(二)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桑兰是个什么样的人。
(优秀、不幸、坚强、乐观)
四抓住重点词语理清脉络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出桑兰的“优秀”“不幸”与“坚强”的
呢?请大家读课文。
(师生交流)
得出:第1自然段写桑兰是我国最优秀的跳马运动员,多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第2自然段写桑兰发生了意外,她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了,可后半生也许永远在轮椅上度过,这真是天大的不幸。
第3—7自然段写桑兰坚强面对不幸。
四紧扣重点词句展开研读
(一)紧扣“优秀”研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从哪儿看出桑兰是“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体会桑兰是个优秀的运动员)
2、播放“画面”入境感受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桑兰轻盈潇洒的动作,优美矫健的身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录相(桑兰比赛、获奖镜头)大家有什么感想,尽情的说出来吧!
3、激发兴趣配音解说
谁能给刚才的画面配音,向大家介绍我国体操名将——桑兰呢?(学生配音解说,师生评价)
(二)紧扣“不幸”研读第二自然段
1998年7月21日晚上,在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桑兰出场了。
亿万中华儿女目不转睛的盯者电视屏幕,他们期待着桑兰再创佳绩,为国争光。
可是发生了意外情况,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不幸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抓住“头朝下,重重摔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等词句了解。
)
2、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可她的下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桑兰的“美好人生”
(2)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她的下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3)如果你是一名在场的记者,你会怎样把这不幸的事客观的报道?
(三)紧扣“坚强”研读3—7自然段
1、自由读文,划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
2、师生交流,体会桑兰的坚强。
(1)第3自然段
桑兰的伤势怎样?
桑兰的表现如何?(没掉一滴眼泪,急切询问比赛情况)
队友们看到伤势如此严重的桑兰有什么表现?(失声痛哭)为什么要写队友的表现?(对比衬托坚强)
(2)第4自然段
在康复治疗中,桑兰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忍着剧痛,哼着乐曲)播放自由体操乐曲。
提问:桑兰为什么会哼自由体操乐曲?
主治医生的话又说明了什么呢?感情朗读
(3)第5自然段
范读课文,启发想象桑兰是如何反复练习,掌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的。
感情朗读
(4)第6自然段
如果你是桑兰,你会怎样说?
从桑兰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第7自然段
联系上文说一说她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敬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这一小节有什么作用?(点明课题,突出中心)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报刊电视上,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像桑兰这样微笑着面对灾难,坚强的承受一切的人吗?请你谈一谈对他们的了解,并说一说从他们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