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立体测图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0.65 MB
- 文档页数:45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设备,通过飞行器在空中进行航拍,结合摄影测量原理和相关测量手段,对地面物体进行测量、测图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航空摄影测量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一、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航空摄影原理、摄影测量原理和测图原理。
1.航空摄影原理:航空摄影原理是指在航空器上安装相机,通过摄影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地面物体的图像信息。
其中包括飞行高度、航向角、倾角、焦距等要素的测量和控制。
2.摄影测量原理:摄影测量原理是指通过对航空摄影图像的几何解析,获得地面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等相关信息。
其中包括像空间和物空间的几何关系、立体视觉原理、影像纠正等。
3.测图原理:测图原理是指通过对航空摄影图像的解译和分析,生成具有地理空间坐标的地图产品。
其中包括地物解译、地物提取、三维建模等。
二、航空摄影测量的操作步骤航空摄影测量包括任务规划、飞行前准备、航空摄影、航空制图等多个步骤。
1.任务规划: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任务规划,确定摄影区域、飞行高度、航线计划、地面控制点等。
这一步是整个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
2.飞行前准备:飞行前准备包括协调飞行任务、组织资源、准备测量设备和器材等。
确保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航空摄影:在航空器上安装好相机后,根据任务规划进行航飞。
在飞行过程中,航空摄影仪器会自动拍摄照片,记录地面物体的图像。
4.航空制图:航空制图是利用航空摄影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生成地图产品的过程。
该步骤包括密集块的测绘、地物特征的解译、地物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等。
三、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土地调查、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
1.城市规划:航空摄影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大规模的高分辨率影像资料,用于调查测量、地形分析、地物分类等。
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摄影测量基础知识一、航空摄影测量1.航空摄影:a.航空摄影机Leica:RC10,RC30Zeiss:RMK,LMKb.航摄仪焦距:窄角:300mm,常角:210mm,宽角:153mm,特宽角:70—100mm:c.像幅Format 180mm*180mm,230mm*230mm:d.像片倾斜角,航向和旁向倾角:=60%,旁向:>=30%:f.摄影比例尺,M图:M像=5倍左右2.外业控制测量与调绘a.控制点布设:平面控制点一般布设在所测区域的四角及周边,高程控制点则根据精度要求按基线数敷设高程导线.b.地面标志布设:对于高精度的测绘项目,在航空摄影前应在计划的平面控制点位置布设特定形状的标志.c.控制点联测:一般应先与高等级的国家三角点联测,控制点实测可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仪器进行.d.野外调绘:外业调绘系指利用航摄像片,放大像片或地形原图,实地辨认并绘注植被边界,电力线,通讯线,以及道路,居民地,水系的名称等.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a.刺点:在涤纶像片上利用精密刺点仪,将选定的内业加密点刺出并编号标注.b.立体观测:在精密立体坐标量测仪或解析测图仪上,立体量测加密点及框标在左右像片上的坐标.当作业人员通过观测系统使左右眼分别观察左片和右片,则可看到重建的立体光学模型。
其他建立立体视觉的方法,包括:互补色法;偏振光立体眼镜法;液晶立体眼镜法等。
c.内定向:内定向是指根据量测的像片四角框标坐标和相应的摄影机检定植,恢复像片与摄影机的相关位置,即确定像点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d.相对定向:相对定向的含义是,恢复摄影瞬间立体像对内左右像片之间的相对空间方位.确定两个像片的相对空间方位需要5个参数.相对定向的数学关系通常用同名光线共面条件表示,即左右摄影中心至地面点的两条光线共面.相对定向一般假定左像片保持水平不变,右片相对左片的五个参数通常以基线分量Bx,By 和右片的旋转角Ф,W,K表示.相对定向方程式为非线性函数,需要将其线性化.相对定向至少需量测6个定向点,利用最小二乘法平差解算.e.绝对定向:绝对定向也称大地定向,是指确定立体模型或由多个立体模型构成的区域的绝对方位,也就是确定立体模型或区域相对地面的关系.绝对定向参数为7个.f.区域平差:区域平差也称区域空中三角测量,俗称电算加密,是对整个区域网进行绝对定向和误差配赋.区域平差目前一般采用独立模型法或光线束法.独立模型法是以单个立体模型为单元;而光线束法则以单张像片为单元。
1:5000、1:10000 地形图航空拍照丈量内业规范1.地形图的规格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1:5000、1:10000 地形图采纳高斯——克吕格投影,按 3°分带。
平面坐标系统采纳 1980 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纳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按GB/T13989 履行。
在特别状况下,如周边国境线或广阔水域地区,图幅内只有少部分陆地,并入邻幅作破图廓办理。
破图幅的图幅编号写在主图幅编号以后,中间用逗号分开。
地形类型地形类型按图幅范围内大部分的地面倾斜角和高差区分,规定见表1。
当高差与地面倾斜角矛盾时,以地面倾斜角为准。
表 1地形类型地面倾斜角高差( m)1:50001:10000平川< 2°<20< 20丘陵地2~6°20~15020~150山地6~ 25°150~ 300150~500顶峰地>25°> 300> 500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依照地形类型区分。
规定见表2,一幅图内一般采纳一种基本等高距。
当基本等高线不可以示地貌特色时,应加测间曲线。
必需时可再加测助曲线。
表 2地形类型基本等高距( m)1:50001:10000平川丘陵地山地顶峰地1.1.5 高程注记密度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显然地物点和地形特色点上,其密度为图上每100 平方厘米内。
平川、丘陵地10~20 个;山地、顶峰地及地形特色点罕见地区8~15 个。
等高线注记图上每100 平方厘米内 1~3 个。
2.1 地形图的精度表 3地形类别平川、丘陵地( mm)山地、顶峰地( mm)中偏差项目加密点地物点表 4成图比率尺1:5000 ( m)1:10000 (m)地形类型平川丘陵山地顶峰平川丘陵山地顶峰地地地地内业加密————高点程高程注记中点误差等高线地形变地形变地形变地形变换点换点换点换点2.2 立体测图一般要求本条只规定各种测图仪在测图作业中共同恪守的一般要求。
航测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引言:航测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航空器上搭载的相机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它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对地面目标进行大范围的获取、测绘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航测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航测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航测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空间立体视觉原理和射线投影、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原理。
(1)空间立体视觉原理空间立体视觉原理是航测摄影测量的基础。
航测摄影测量相机通过分别向左右两侧拍摄,获取同一地物在不同角度下的影像,从而形成立体视觉。
利用立体视觉,可以测量地面点与相机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2)射线投影原理射线投影原理是航测摄影测量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相机成像原理是将实际世界中的立体景物通过镜头成像到胶片或传感器上,成像过程是实际世界中光线的投影过程。
(3)相对定向原理相对定向是指通过观测物点在不同摄影机像片上的连线,确定物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位关系。
通过测量像点的图像坐标和像片外方位元素,可以得到物点的空间坐标。
(4)绝对定向原理绝对定向是指通过已知控制点的空间坐标和相机空间定位元素来确定相机的空间位置和姿态。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点,并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将相机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进行转换,从而实现对地物的定位。
二、航测摄影测量的操作方法航测摄影测量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航迹规划、航空器摄影、航摄图像处理和制图。
(1)航迹规划航迹规划是航测摄影测量的第一步。
通过对测区进行分析和预估,确定航线布设,规划航摄的航迹以及飞行高度。
航迹规划需要综合考虑测区的地形、航摄需求以及飞行器的性能等因素。
(2)航空器摄影航空器摄影是航测摄影测量的核心环节。
在摄影之前,需要对航摄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器材和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控制航速、航向和姿态等参数,保证摄影点的重叠度和图像的质量。
(3)航摄图像处理航摄图像处理是航测摄影测量的重要一步。
首先需要对航摄获取的图像进行质量检查和选择,剔除不合格的图像。
试卷使用说明:(1)本次试卷打破教材体系,补充了一些摄影测量学基础知识,以便对摄影测量有一个概略的认识,并且分解后续《摄影测量与遥感》的难度。
到那时,我们将更多关注摄影测量与遥感作业流程,全面攻克关键内容,从而突破案例分析。
(2)本章最重要的内容包括:①设计用图比例尺选择②摄影比例尺确定③航摄仪选择与检定④摄影季节与航摄时间确定⑥航摄分区划分⑦航线敷设⑧计算航摄参数⑨航空摄影新技术⑩成果检查验收(3)本章案例主要是解决航摄参数计算问题。
(4)航空摄影流程图《摄影测量基础与航空摄影》试卷(第二阶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航测法成图作业中,立体测图是基于()的原理。
A.空间前方交会B.空间后方交会C.空间侧方交会D.空间距离交会★摄影测量基础2.要获取单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可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采用()方法进行。
A.空间前方交会B.空间后方交会C.相对定向-绝对定向D.空中三角测量★摄影测量基础3.基于胶片的航测内业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内定向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像片内方位元素B.恢复像片外方位元素C.恢复像片像点坐标D.恢复扫描图像坐标★摄影测量基础4.立体像对相对定向所确定的立体模型属于()★摄影测量基础A.地面测量坐标系B.像空间辅助坐标系C.像空间坐标系D.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5.立体像对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摄影测量基础A.恢复立体像对左右像片相对位置关系B.把相对定向立体模型纳入地面测量坐标系C.恢复像点像平面坐标D.精确求定像片外方位元素6.以下不属于共线方程应用的是()★摄影测量基础A.数字微分纠正制作DOMB.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多像空间前方交会C.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平差D.立体像对绝对定向7.空三加密方法中,能最方便地顾及影像系统误差影响的方法是()A.航带法B.独立模型法★摄影测量基础C.光束法D.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方法8.数字影像地面分辨率GSD表示的是()★摄影测量基础A.影像上一个像元的大小B.影像上一个像元所代表地面的大小C.影像上能识别的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D.扫描像素在原始胶片上的实际尺寸9.下列航摄仪中,()是基于三线阵CCD的推扫式测量型数字航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