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1.41 KB
- 文档页数:2
·3995··论著·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现状、长期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申颖1,黄星2,于佳1,李虹1,陈恩然1,孔燕1,韦思羽1,吴华贝1,赵越3,张鑫2,左延莉1*【摘要】 背景 2010年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启动,旨在为农村地区培养具备本科学历的全科医生,改善农村地区基层医师匮乏的状况。
2018年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返回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始履行为期3年的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合约。
目的 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现状,以及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探索促进农村地区长期保留医疗卫生人才的机制。
方法 于2019年1—8月,对64例广西医科大学2015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薪酬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氛围、工作条件、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等。
将访谈录音资料完整转录为书面文字,采用主题分析法编码、提炼主题。
结果 访谈共提取11个主题,分别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的薪酬水平达到预期,但呈现地域差异化;兑现入编、“五险一金”等待遇,基本解决住房问题;进修培训机会少;职务晋升空间大;工作内容以临床诊疗活动为主,部分涉及医技工作;工作氛围和谐,竞争感不强,院负责人重视;基本药物不足,所学难以致用;实验室检查设备落后,卫技人员匮乏,无法开展多种常用检查;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不明确;支持乡镇发展的国家政策、明晰的职业发展、友好的工作氛围、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意愿、在农村地区工作获得的成就感等是促进其长期留任乡镇卫生院的因素;基本药物短缺、医疗设备落后、培训进修机会缺乏、工作繁重及收入水平偏低等是阻碍其长期留任乡镇卫生院的因素。
结论 多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暂未明确长期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薪酬水平不是影响其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主要因素,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不足、医疗设备落后及继续教育短缺是阻碍其长期留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主要因素。
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调研背景与目的引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基层医疗资源短缺、医生待遇不高等问题,导致基层医生流动性大、培养难度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推出了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旨在吸引更多医学毕业生到基层执业。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目前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基层医疗服务的问题仍然突出。
基层医疗机构资源短缺,医生待遇不高,导致基层医生流动性大、培养难度大,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推出了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
二、目的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到基层执业,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免除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学费和培养费用,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奖励,以及提供良好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鼓励医学毕业生选择基层工作,解决基层医疗服务的人才问题。
三、政策实施效果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的实施效果初步显现。
首先,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的招募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医学毕业生选择到基层执业。
其次,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培训质量得到提高,他们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掌握了扎实的医疗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
此外,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工作积极性高,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然而,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医疗资源仍然不足,导致基层医生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条件相对较差。
其次,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培养和发展机会有限,缺乏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
此外,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的实施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基层医疗资源投入,改善基层医生的工作条件。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作者:谷荣辉陈之文郑康馨吴瑜闫志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35期[摘要] 目的:通过对免费医学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前景开展研究,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现行培养政策落实及毕业生个人发展情況。
方法:通过自编问卷对安徽省省属医学院校在校免费医学生与定向毕业生进行调查。
结果:在校生中有25.37%的受访者认为学业压力较大,78.7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不适应的地方,55.34%免费医学生对政策了解不全面,意愿履约的人数有323人(78.78%)。
影响免费医学生履约情况与升学发展、政策认同、专业选择原因、定向单位了解情况等因素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意愿履约137人中93人选择继续留在定向单位(67.88%),12人选择继续深造(8.76%),27人选择转变医疗单位(19.71%),5人选择从事其他职业(3.65%)。
影响合约期满后免费医学生去向因与年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等因素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于免费医学生的培养,相关卫生行政部门与培养高校应在政策宣传、课程设置、工作环境与待遇、体系化建设与个人未来发展方面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 免费医学生;培养现状;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086-03一、研究背景“健康中国”战略全面铺展,打造全民健康社会至关重要。
根据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显示,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347.5万人,比上年增加54.7万人(增长4.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总数仅79.2万人(占比5.88%)。
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占比较低,增加速率缓慢,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工作量大,接诊负担重等问题突显。
二、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以安徽省省属医疗院校在校生与定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55份,回收429份,其中有效问卷4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10%。
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与职业适应性调查研究①常雪松,李日伦,陈卫东*,郭秋杞(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自2010年国家层面出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以来,各地陆续推行此项惠民定向招生政策,为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对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平衡城乡医疗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深化全科医生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8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本项目以广西部分医学院校已经毕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以及走访各地市卫生健康主管单位,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就业现状及职业适应性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以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或建议,为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职业认同感和适应性提供资料参考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项目研究以广西部分医学院校在基层实习或就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深入走访等方式,调查了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医学类院校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共4116人。
二、调查分析(一)订单定向医学生对招生政策了解程度调查研究者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在调查“您在填报志愿时对全科医学定向培养项目是否了解?”这一问题中发现,选“非常了解”的只占比10.93%,有70.58%的选了“有一些了解”,甚至有18.49%选择“不了解”(见表1)。
表1您在填报志愿时对全科医学定向培养项目是否了解选项人数比例非常了解45010.93%有一些了解290570.58%不了解76118.49%从调查数据可知,被调查者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仍不够了解,说明仍有必要在高考报名阶段就对高中应届毕业考生进行全面深度的政策宣①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专科生培养现状评价及就业意向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常雪松);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医药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提升健康素养‘四进’工作模式研究”(编号:2021B178;项目负责人:陈卫东);2015年校级项目“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负责人:李日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匮乏、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行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即通过向医学院校招收学生,要求他们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工作一定年限。
这一政策旨在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改善农村医疗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医生短缺的问题,还促进了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困难。
有必要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探究其就业困难原因,分析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为解决农村医生短缺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政策解读,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背景和内容,明确政策目的及实施措施。
通过岗位分布分析,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分布情况及就业机会;通过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了解其就业情况及影响因素。
进而,分析导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
展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前景,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改善措施。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旨在为完善相关政策、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医生合理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和解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情况。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大量的定量数据,包括受访者的个人信息、就业情况、就业满意度等,从而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对策当前全科医生就业市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和医疗机构,另一类是基层医疗机构或社会诊所。
在前一类机构中,全科医生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或进行医疗机构招聘,其岗位待遇相对比较稳定,并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而在后一类机构中,全科医生的工作往往比较繁忙,但是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成长机会。
同时,随着社会对健康保障的不断提高,全科医生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在大型医疗机构或医疗集团中,全科医生往往可以充当医疗团队的核心,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治疗服务。
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全科医生也有着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情况,从而更好的服务社区医疗。
为了更好的发展职业规划,定向全科医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能力:1.加强专业知识全科医生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因此,在学习期间定向全科医学生需要加强对基础医学、临床、公共卫生、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学习,尤其是针对慢性疾病的系统学习和专业处理。
2.提高临床技能全科医生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其临床技能非常重要。
学习期间定向全科医学生需要亲自参与临床操作和实验室检测,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必要时可以自主安排临床实践。
3.注重实践经验定向全科医学生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实习、实践等渠道,积累实践经验,切实掌握临床技能提高病人管理能力以及医疗服务能力,从而更好的应对职业挑战。
4.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受到行业影响较大,定向全科医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如掌握医疗信息化的相关技术,以及现代诊疗设备的操作和应用等知识。
综上所述,为了成功的投身于全科医学的领域,定向全科医学生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自身临床技能和增强专业能力,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从而制定职业规划。
㊃专题论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㊃编者按: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㊂为在农村地区吸引和留住卫生人才,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㊂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重要成效,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和续约意愿较差,阻碍着项目的长期发展㊂鉴于此,本期推出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 专题论坛,以述评㊁综述㊁M e t a 分析等形式和方法,从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的相关政策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工作偏好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续约意愿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为突破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数量不足㊁专业能力偏低等卫生事业发展瓶颈提供参考㊂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相关政策分析何筱玥, 孟媛, 王菁, 殷晓旭ʌ基金项目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74092);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重点支撑项目(W J 2021Z 003)ʌ作者单位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武汉,430030ʌ通信作者ɔ 殷晓旭,E -m a i l :yx x @h u s t .e d u .c n ʌ摘要ɔ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㊂为在农村地区吸引和留住卫生人才,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简称订单定向项目)出台了多项政策㊂对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内容进行梳理,并对订单定向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㊂研究结果显示,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逐步完善,有力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数量不足㊁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同时,为贫困人口接受高质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㊂然而,当前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缺少对基层从医志向和素质的考核机制,缺乏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相关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要求,后续相关政策应进一步完善㊂ʌ关键词ɔ 订单定向培养; 定向医学生; 全科医生培养; 基层卫生服务; 政策分析ʌ中图分类号ɔ R 197.1;G 646 ʌ文献标志码ɔ 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5625.2024.01.001P o l i c y A n a l y s i s o nR u r a l -o r i e n t e dT u i t i o n -w a i v e dM 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P r o gr a mi nC h i n a H EX i a o y u e ,M E N GY u a n ,WA N GJ i n g ,Y I NX i a o x u .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H e a l t h ,T o n g j i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W u h a n ,430030,C h i n a ʌA b s t r a c t ɔ R u r a l g r a s s r o o t sh e a l t h c a r e i s ak e y fo c u s o f h e a l t h c a r ew o r k i nC h i n a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n a t i o n a l a n d p r o v i n c i a l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s h a v e i m p l e m e n t e d a s e r i e s o f po l i c i e s o n t h e r u r a l -o r i e n t e d t u i t i o n -w a i v e dm 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a b b r e v i a t e d a s t h e o r d e r -o r i e n t e d p r o g r a m ),a i m e d a t a t t r a c t i n g a n d r e t a i n i n g he a l t h c a r e p r of e s s i o n a l s i n r u r a l a r e a s a n de n h a n c i ng th e c a p a ci t y o f r u r a l g r a s s r o o t sh e a l t h c a r e s e r v i c e s .T h i s s t u d y su m m a r i z e d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p o l i c i e s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o r d e r -o r i e n t e d p r o g r a m ,a n a l y z e d t h e i r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a sw e l l a s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a n d t h e n m a d e p o l i c y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i s s t u d y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 l e v a n t p o l i c i e s h a v e b e e n p r o g r e s s i v e l yi m -p r o v e d ,a n dh a v e e f f e c t i v e l y al l e v i a t e d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f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h e a l t h c a r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a t t h e g r a s s r o o t s l e v e l a n d t h en e e d f o r i m p r o v e m e n t i n t h e i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A d d i t i o n a l l y ,t h e y h a v em a d e s i gn i f i c a n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 p r o v i d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f o rt h e i m p o v e r i s h e d p o p u l a t i o n .H o w e v e r ,t h ec u r r e n to r d e r -o r i e n t e d p r o g r a mi n C h i n as t i l l l a c k sa s s e s s m e n tm e c h a n i s m sf o r t h ea s pi r a t i o n sa n d q u a l i t i e so fm e d i c a l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t o w o r ka t t h e g r a s s r o o t s l e v e l ,c l e a r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p r i m a r y h e a l t h c a r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c o m pl e t e i n c e n t i v e p o l i c i e s ,a n d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 a t t h e g r a s s r o o t s l e v e l .T h e r e f o r e ,f u r t h e r i m pr o v e m e n t s s h o u l db em a d e t o t h e s u b s e qu e n t p o l i c i e s t o a d d r e s s t h e s e i s s u e s .ʌK e y w o r d s ɔ O r d e r -o r i e n t e d c u l t u r e ; O r i e n t e d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t r a i n i n g ; P r i m a r y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 P o l i c y a n a l ys i s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数量不足㊁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1]㊂为在农村地区吸引和留住卫生人才,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于2010年联合印发1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年2月第4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 ,F e b r u a r y 2024,V o l .41,N o .1‘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2],正式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简称订单定向项目)㊂十多年来,国家相关部委针对订单定向项目多次出台政策,不断对其内容进行完善和细化㊂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政策要求并制定实施细则㊂订单定向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缺乏的局面,提高了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医疗业务水平[3]㊂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老百姓 看病难 的问题,订单定向项目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㊂本文旨在对与订单定向项目有关的政策内容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现阶段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㊂1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内容2009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表明,我国现阶段城乡以及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相对薄弱[4]㊂在此基础上,‘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于2010年出台,旨在强化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㊂文件明确要求,2010年起,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简称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㊂具体来说,招生与培养方面,订单定向项目招收对象以农村生源为主,对定岗单位所在县的生源优先录取㊂培养的定向医学生分为5年制本科与3年制专科两类㊂培养专业以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为主㊂在校学习期间,定向医学生可免交学费㊁住宿费,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费用补贴㊂定向医学生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根据乡村医疗工作需要,由承担培养教育任务的院校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㊂就业与履约方面,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应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㊂约定服务期内,定向医学生可以在本省(区㊁市)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间流动㊂如果定向医学生毕业后没能按约定到相应机构工作,应当退还已接受的教育费用减免和补助等,并缴纳违约金,违约事实也将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㊂激励策略方面,国家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和学校,鼓励支持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定向医学生,为其到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提供必要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㊂订单定向项目实施期间,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对该项目进行补充与完善㊂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5]㊂在招生与培养方面,该文件对招生录取时生源不足的处理进行了补充,具体说明了免费本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㊂此外,还对定向医学生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流动范围做了修改,由原本的省域内流动改为县域行政范围内流动㊂就业与履约方面,该文件对‘实施意见“中的6年服务期进行了重新界定㊂根据文件规定,本科定向医学生毕业后要参加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参加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并且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时间都将计入6年服务期㊂激励策略方面,该文件指出,若定向医学生完成服务期后继续留在基层卫生机构工作,所在单位应予以绩效工资分配倾斜㊂在城市公立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开招聘时,同等条件应优先聘用完成定向服务期的定向医学生㊂此外,该文件还对职称晋升方面进行了政策补充,文件中具体要求,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定向医学生,注册全科医师后,可以提前1年晋升中级职称,且职称晋升放宽外语要求,论文无硬性规定,将接诊量㊁群众满意度㊁医疗服务质量等作为定向医学生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㊂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㊂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等6部门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6]㊂该文件再次明确,招生与培养方面,经县级卫生健康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允许定向医学生在本省跨县域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间流动,尤其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艰苦㊁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调整㊂就业与履约方面,该文件规定,在定向医学生规范化培训期间,委派单位和培训基地要保障其待遇,原人事㊁工资关系不可发生变化㊂此外,应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合作创建定向医学生诚信档案㊂如果定向医学生发生违反约定的行为,相关资料将被归档,并将违约名单用作各级医疗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招聘㊁招收医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或者招收研究生时个人诚信的重要评价标准㊂该文件还规定,若定向医学生通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在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方面,应获得与临床医学㊁中医硕士研究生同等的对待;并且这些医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成绩合格直接晋升为中级职称㊂订单定向项目实施的12年间,除上述三份关键文件外,还有多项政策文件陆续颁布㊂这些政策文件相辅相成,合力健全了订单定向项目的制度政策,共同塑造了科学完善的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逐步推进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培养一2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年2月第4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024,V o l.41,N o.1批下得去㊁用得好㊁留得住的基层医生,形成一支高水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㊂2我国各省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自2010年‘实施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响应国家政策,中西部全部省份以及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包括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㊁河北㊁山东㊁江苏㊁浙江㊁海南和广东)均开展了订单定向项目㊂其中,中西部全部省份以及河北㊁海南㊁黑龙江和吉林,均由国家指定开展,而辽宁㊁浙江㊁广东㊁山东和江苏均自主开展㊂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地区部分省份的本科定向医学生培养补助资金由国家提供,由省级财政统筹落实,而专科定向医学生的补助金额由地区自行落实,国家不提供补助资金㊂这些地区每年的招收人数由国家根据各省乡镇卫生院数量决定并下达㊂而自主开展的省份,其订单定向项目所需资金和招收人数均由地区自行决定㊂从招收对象来看,绝大多数地区的招生对象以农村生源为主,但部分地区的招生范围更为宽泛,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招生,浙江考生只要是浙江省户籍即可报名该项目㊂从承办院校来看,承担定向医学生培养任务的院校,除少数几所专科院校外,大部分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㊂其中,985院校兰州大学,以及郑州大学㊁石河子大学㊁苏州大学等211院校也承担了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任务㊂从培养专业来看,所有参与订单定向项目的省份均针对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招生,东部地区部分省份还招收针灸推拿学㊁预防医学㊁麻醉学等专业的定向医学生㊂此外,内蒙古和青海还分别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蒙医学和藏医学特色专业㊂从培养类型来看,所有省份均招收5年制本科定向医学生,仅少数地区招收3年制专科定向医学生,包括安徽㊁广西㊁浙江等㊂从服务期限来看,浙江要求定向医学生在农村社区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期限不得少于5年,而其他省份的强制服务期限均为6年㊂从激励措施来看,在山东省,如果经定向就业地卫生健康部门同意,定向医学生签订了承诺继续履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责任的补充协议,即可报考全日制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或相同本科医学专业;并且有志从医并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根据各校转专业规定,本人提出申请后,经学校和定向就业市卫生健康部门同意,可在学校核定的定向医学生招生计划内转为定向医学生,签订协议并由所在学校按相关标准返还其学费㊁住宿费,补发生活补助㊂订单定向项目是现阶段解决我国基层百姓 看病难 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着力点㊂2020年是订单定向项目开展的10周年㊂我国于2020年1月7日召开了订单定向项目的10周年工作会议,对该项目10年来的工作成效进行了总结和反思㊂会议指出,10年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份开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113所高校承担了定向医学生培养任务,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累计培养定向医学生近5.7万名[7]㊂其中已有两万余名学生毕业并进行规培,一万余名学生已完成规培到岗,扎根基层,规模上实现了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一名本科全科医学生的目标㊂此外,在相关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已有3.5万个家庭因订单定向项目实现了教育脱贫㊂订单定向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服务质量[8],为贫困人口接受高质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㊂3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建议3.1缺少对基层从医志向和素质的考核机制现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定向医学生是被免学费㊁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定向单位工作等优惠政策吸引入学的,并非出于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向往[9];并且专业和职业认同度越弱的定向医学生,其学习倦怠水平越高,毕业后违约和履约期满后离开基层的概率也越大[10]㊂然而,当前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缺乏对招收环节基层从医志向和素质的考核机制㊂因此,应在定向医学生招录条件以及考生志愿和高考成绩评选基础上,建立基层从医志向和素质考核机制,从而筛选出真正热爱和适合基层工作的卫生人才,提高履约率和履约期满后的续约率,有效避免医学教育资源的浪费[11],减少违约后患㊂3.2缺乏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水平是影响医护人员是否愿意留在基层工作的重要因素[12]㊂相关研究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均存在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投入不足的情况[13]㊂这导致相关机构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就诊需求,也无法满足基层医生的执医需要,从而导致基层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和认同度降低,离职意愿大大增加㊂然而,现有政策缺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约束性标准,部分地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医疗器械不足和老化等问题[14]㊂应设置明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并严格落实,更好满足定向医学生对疾病诊疗的医疗设施需求,为基层留住更多的卫生人才,使其为基层医疗服务做出更大贡献㊂3.3相关激励政策不够完善订单定向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对激励策略做出了具体要求,但当前仍存在不足㊂参与订单定向项目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因此更为看重该项目的激励政策㊂其3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年2月第4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024,V o l.41,N o.1中,房屋补贴㊁交通补贴和子女教育政策是他们尤为关注的方面[15]㊂定向医学生如果履约后继续留在基层工作,难免要考虑购置住房和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㊂在工作地购置住房和伴侣同在基层的定向医学生,其履约期满后续约的可能性也越大[16]㊂后续订单定向项目的相关政策,应就房屋补贴㊁交通补贴和子女教育政策等方面完善相应激励措施,以达到吸引更多的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的目的㊂3.4缺乏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要求订单定向项目旨在培养一批 用得上㊁下得去㊁干得好㊁留得住 的卫生人才[17]㊂在定向医学生培养阶段,掌握与未来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与理念十分必要[18]㊂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培养院校将未来任职基层全科医生的定向医学生与临床医学生共同培养[19],这可能导致定向医学生不仅对全科医学专业认同度存在欠缺,也无法充分认识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不利于培养出岗位胜任力较强的基层全科医生㊂因此,应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核心,规范建立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模式[20],使得定向医学生尽早了解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更加专业的㊁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更有帮助的全科医生㊂参考文献[1]刘晓云,贾宗林,刘民,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设计㊁实施及未来走向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691-269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E B/O L].[2022-12-30].h t t p://w w w.g o v.c n/z w g k/2010-06/08/c o n t e n t_1623025.h t m. [3]张怀平,张前德,唐少文,等.健康中国视阈下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课程设置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2022,14(8):34-38.[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 B/O L].[2022-12-30].h t t p s://w w w.c h i n a c o u r t.o r g/a r t i c l e/de t a i l/2009/04/i d/352629.s h t m l.[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E B/O L].[2022-12-30].h t t p://w w w.m o e.g o v.c n/s r c s i t e/A08/m o e_740/s7955/201505/t20150520_189494.h t m l. [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E B/O L].[2022-12-30].h t t 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19-11/13/c o n t e n t_5451684.h t m.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养健康乡村的守望者: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十周年综述[E B/O L].[2022-12-30].h t t p://w w w.m o e.g o v.c n/j y b_x w f b/s5147/202001/t20200108_414693.h t m l. [8]张柏松,胡丹,夏修龙,等.国内外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698-2705.[9]吉金山,王莉,张正祥,等.地方综合性院校订单定向医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6):581-584.[10]陈克侠,许韶君,陶仪声,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专业承诺㊁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0):1397-1400. [11]周艳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方式的再审视[J].科教文汇,2022(22):21-23. [12]石沙沙,高谨,翟哲,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助推基层医疗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17):18-21.[13]梅子鸿,刘婵娟.2012 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22,41(10):54-58.[14]李玉彩,李云,叶贤伟,等.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有关问题及对策[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2):256-258.[15]周玉全.对基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7):11-12.[16]王寅生,余昌胤,肖雪,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基层服务困境及对策建议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6):2021-2027.[17]张年,余昌胤,朱纪明,等.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4):486-493.[18]钟志宏,鄢俊,黄爱民,等.五年制免费定向临床医学生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1):1308-1309.[19]赵金香,李耀华.健康中国视域下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同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7):114-116.[20]赵劲民.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1):172-176.(收稿时间2023-11-10)(本文编辑陈蕊)4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年2月第41卷第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M e d i c i n e,F e b r u a r y2024,V o l.41,N o.1。
《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国家高度重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家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启动实施了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这是现阶段为中西部农村基层培养引进高质量全科医生的重大举措。
2010-2018年,已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了5万名本科临床(含中医,下同)医学生,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1.7人。
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地区岗位与待遇落实不到位、诚信档案使用政策不明确、违约成本较低等原因,一些定向医学生毕业后选择违约,影响政策效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文件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与履约管理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听取省、市、县有关政府领导,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有关高校、培训基地、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定向医学生的意见,特别注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通知》,围绕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薪酬待遇及履约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二、如何做好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工作?一是保障编制待遇。
各地在当地编制总量内,按照规定程序,妥善解决定向医学毕业生就业安置问题。
已出台相关政策的省份按照各地有关编制政策规定执行。
二是简化招聘流程。
对当年到中西部地区报到的定向医学生(含延迟毕业的),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面试、考察等方式进行专项招聘,办理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聘用手续,订立聘用合同。
三是充分发挥作用。
将定向医学生作为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在签约县域内优先安排到服务人口多、全科医疗需求大、全科医生较为短缺以及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疗岗位服务,充分发挥定向医学生在全科医疗工作中的优势与作用。
【导语】我国的医⽣⼒量⾮常薄弱,远远不能满⾜时下国内医疗需求,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医学⽣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呢?以下是整理的医学⽣就业形势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医学⽣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第⼀个原因来⾃⽤⼈单位 许多医院过度关注毕业⽣的学历,⼊门级的学历就是研究⽣,低于硕⼠研究⽣的不予考虑,根本没有考虑到⾃⾝的实际情况。
这就导致了,很多基层医院⾮研究⽣不招,⽽真正需要⾼级⼈才的单位招聘不到⼈才,⽽本因该到基层医院就职的本科、专科医学⽣没有单位接收。
这是引起年医学⽣就业形势严峻的⼀个原因。
还有部分医院过度的追求⼯作经验。
招聘条件都是3年以上⼯作经验、5年以上⼯作经验,我们不否认,医⽣这个岗位⼯作经验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医院忽视了⼀点,任何⼀位医⽣的⼯作经验都是⼀步⼀步培养起来的,当然有很多⼩医院不具备培养⼈才的条件,只能是招聘有⼯作经验的医⽣,这就导致了医学⽣的就业路越来越窄,这是引起年医学⽣就业形势严峻的另⼀个来⾃⽤⼈单位的原因。
1.就业⼈数上升,就业率⽇趋下降 由于⾼等医学院校连年扩⼤招⽣规模,医学毕业⽣的总量明显增加,⼤学毕业⽣⼈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年⽐⼀年严峻,⼈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也越来越失衡,医学毕业⽣也不例外。
各层次医学毕业⽣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供不应求,本科⽣供求基本平衡,专科⽣供过于求”。
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就业率要⾼;同⼀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预防、影像学、⿇醉学和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少,临床等专业毕业⽣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业率略⾼于后者。
但总的看来,医学⽣⼀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城市更是难以插⾜。
2.新增岗位不⾜,且层次逐渐拉⾼ 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很多医疗机构正进⾏⼈事制度改⾰和调整,⽤⼈指标有限,难以⼤量接受毕业⽣。
⽽医学⽣都渴望进⼊中⼼城市的⼤医院⼯作,但是⽬前⼤部分⼆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员数量饱和,要想进⼊⽐较困难。
第18期2023年6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8June,2023作者简介:易怀秀(1996 ),女,江苏南京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大学生就业㊂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对策研究易怀秀(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66)摘要: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是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储备力量,其就业质量对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㊂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㊁招聘岗位增幅缩减,此类群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㊂文章从就业区域㊁学历层次㊁性别等角度探究当下此类毕业生就业现况,进一步发现其凸显的 供需不平衡 慢就业 等就业问题,挖掘影响就业选择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从社会㊁高校㊁毕业生3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助力医药类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㊁更充分的就业㊂关键词: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慢就业中图分类号:G640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就业是民生之本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㊂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类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基层问题越发得到学界的重视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以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此类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人才储备和 健康中国 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㊂1㊀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1㊀总体性就业㊀㊀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下滑加之我国医药卫生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招聘岗位需求增幅较小,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让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1]㊂本科生考研㊁研究生考博导致医药卫生类毕业生的升学率越来越高,选择就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倾向于中㊁高等一线或沿海城市,就业意向倾向于综合性三甲医院,基层单位就业意愿性低㊂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从事与医疗卫生相关工作的人数呈下降趋势,更多的学生愿意从事教师及其他工作[2]㊂1.2㊀区域性就业㊀㊀基层医疗机构对医药卫生类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大,但调研数据显示[3]:当前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的意愿较低,44%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其中 家庭所在地 态度 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是影响毕业生选择是否到基层就业的因素㊂黄巧等[4]面向650位求职的医药卫生毕业生开展调研,数据显示仅有小部分(25.27%)的毕业生表示,在刚开始找工作时就考虑基层就业,绝大多数(73.16%)的毕业生表示,在找一段时间没找到理想工作时或者到毕业时还没找到理想工作时才会考虑基层就业㊂因医药人才的培养投入成本大㊁付出的时间成本高,医药卫生类毕业生本人和家庭对就业的工作地区㊁收入回报的期望值高,希望未来在大城市㊁大医院落地发展[5]㊂部分毕业生因未能应聘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选择进入基层单位工作后,长期扎根基层发展的意愿和动力不足[6]㊂1.3㊀不同性别就业现状㊀㊀因生育成本㊁高人力资源折旧率使女性的雇佣成本变高,加之部分招聘单位存在就业歧视和偏好,使得医药卫生类女毕业生就业机会相对较少[7],且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8]㊂就业去向是否明确会对女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影响,毕业去向迟迟不能落实会对女性毕业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后期的就业心态[9]㊂医药卫生类学校中女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高[8],需要关注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动态关注就业进程和遇到的困难,个性化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㊂1.4㊀不同学历层次就业现状㊀㊀专科毕业生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㊂全国企业㊁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能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10]㊂但高职类毕业生大多意愿就业去向是公立医药卫生单位,而此类岗位仅占招聘岗位的1%[11]㊂医药卫生类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 就业不稳定 深造率高 结构不平衡 自主创业少 的状况[12]㊂各医疗单位更加注重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引进[13]:三甲医院招聘对象多数为硕士或博士,面向本科生的岗位少;本科生 考研热 持续升温,忽视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竞争力薄弱㊂当前医学相关新型行业发展迅速,但部分本科生难以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只着眼于临床工作,也将错失更多的就业机会[14]㊂1.5㊀不同渠道就业现状㊀㊀侯艳虹等[1]对349名已就业的医药类毕业生开展调研,最广泛的就业途径为校园渠道(占比41.7%),其中校园渠道细分为: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占比25.7%)㊁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占比9.0%)㊁校企合作(占比3.9%)㊁老师推荐(占比1.9%)㊁校友资源(占比1.2%)㊂每年3,4月的春季招聘会和9, 10月的秋季招聘会是毕业生求职的黄金时间,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注明了 可视频面试 等方式,简化了招聘流程和程序[15]㊂线上和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招聘会模式对毕业生就业提出新要求:需要适应线上投递简历㊁云面试㊁线上签约等新形势[16]㊂近年来,农村医学订单生的履约等就业问题得到学界的重视㊂2022年,一项基于4所医学院校㊁长达5年的订单生就业跟踪报告得出[17]: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较为顺利,履约率高,同时也存在少部分违约㊁失信等情况;订单定向医学生留在基层工作的意愿较低,在服务期满后希望离职签约岗位㊂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完善政策,严厉查处违法㊁违规行为,改善基层卫生单位工作环境和福利,加强履约过程管理㊂2㊀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问题2.1㊀就业困难㊀㊀ 慢就业 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急于找工作或希望继续深造,在毕业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正式㊁稳定的工作,倾向于选择暂时游学㊁等待就业机会㊁创业考察或屡战屡败反复应考的一种毕业而不就业的现象[18]㊂医药卫生类毕业生经过漫长的求学,大部分希望毕业后能够到三甲医院或地处中心城市的医疗机构工作,而忽视其他就业机会;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招考时间的延迟,部分毕业生缺乏心理调适能力,容易产生沮丧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缺乏就业动力㊂调研显示[19]:用人单位招聘比较看重医药卫生类人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㊁职业规范和操守㊁终身学习的主动性㊁人际既往和口头的沟通表达能力㊂但部分毕业生尚未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理念,一心准备升学备考而忽视上述能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了就业竞争能力㊂此外,一些客观因素如硕士研究生复试㊁公务员考试延期等也使得毕业生钻于备考无暇顾及就业求职准备[20]㊂2.2㊀就业质量㊀㊀教育部2013年发布‘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类高校每年定期编制和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㊂社会第三方调研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目前被认为是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21]㊂因目前缺乏一套学者均认可的㊁权威和科学的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22],无法对全国各医药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横向比对[23]㊂我国当前的就业评价主体是教育行政机构,统一汇总各高校上报就业信息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相关质量评价结果认可度不高[24]㊂因此,优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㊁完善评价机制是促进我国就业质量评价㊁有效开展就业工作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㊂2.3㊀影响就业的因素㊀㊀孙振宇等[25]根据离散选择实验对医学生就业偏好进行了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依次为: 月收入 住房条件 职业发展机会或培训机会 工作地点 工作负担 ㊂ 月收入 的多少仍然是其最看重的影响因素; 住房条件 是其最关心的非经济因素㊂司明舒等[26]研究中指出 高校地理位置 高校层级 高校属性 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收入 医学学科专业门类 是影响我国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㊂在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改革背景下,大部分医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为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级公立医院,影响医学生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有 年级 是否为独生子女 政治面貌 选择专业的原因 专业是否感兴趣 亲友中有无医务工作者 [27]㊂3㊀促进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3.1㊀社会层面㊀㊀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致力于营造公平㊁公正㊁良好的医学生就业环境,致力于消除就业歧视,以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及创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建立科学㊁合理的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就业评价机制,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及就业援助体系,提升就业服务的专业化㊂在就业扶持过程中更加关注女性㊁低收入家庭㊁少数民族就业群体的个性化特征,通过一系列精准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质量㊂教育㊁人社㊁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加强协作㊁多方联动构建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尽早研究和发布医药卫生类人才的相关招聘公告,帮助毕业生加快求职进程㊂社会支持可以改变个体认知,促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28]㊂社会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力度非常强烈,作为准医务人员的医药卫生毕业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也会更积极地应对,积极的心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树立理性的职业规划理念,迸发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29]㊂3.2㊀高校层面㊀㊀医药卫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越发激烈,求职形势日益严峻㊂高校应根据变化形势即时调整招聘会形式和规模,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咨询活动;多发布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信息;加强就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引导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加强求职㊁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联合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一起加强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和就业规划,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30]㊂可邀请行业的知名专家或校友回校开展座谈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形式丰富的就业直播㊁互动交流等就业促进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更加实际的就业价值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㊂响应国家号召,面向毕业生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㊁解读‘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公告“等文件,鼓励医药卫生毕业生踊跃报名 西部计划 ㊁应征入伍等计划;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及时回应医学生有关基层就业的疑惑㊂此外,深化 校地合作 校府合作 校企合作 ,与行政部门㊁基层社区㊁企业合作,大力开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走访调查 基层医务人员访谈 等实践活动,引导毕业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㊁感受基层㊁认识基层[4]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报到证,2023届毕业生是首批不再发放报到证的毕业群体㊂高校应保障毕业生的 就业报到 落户 档案转递关系 等系列就业手续平稳过渡,主动发挥毕业生和单位沟通桥梁的作用,保护毕业生的切身利益㊂一方面,要给毕业生提供新政策的指导与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要向用人单位解读政策,保障毕业生手续的顺利办理㊂3.3㊀毕业生层面㊀㊀由于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周期长㊁投入多,所以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㊂当前,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需求大,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㊂应届毕业生工资水平较低,薪酬水平随着工作年数的增长逐年升高[31]㊂应届毕业生刚接触医疗工作应该抱有 从零开始 的心态,在临床工作中寻求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快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成长,进而获得与之对应的薪酬待遇㊂脱离实际的就业期望将缩小就业空间㊁错失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过高的就业期待会降低就业满意度[32]㊂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适当考虑降低就业预期,增强心理韧性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挖掘求职渠道和搜索职位信息,做好就业的 两手准备 ,特别是等待升学结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升学受阻后的就业选择,并做好就业准备㊂4 结语㊀㊀关于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数量较多,涵盖了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各个方面㊂近年来,学者对其基层就业的研究逐年增加,研究模式通常选择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案 的形式㊂虽总体研究数量多,但多为内容分散㊁重复性较高的单篇横断面研究,缺少连续性的研究成果,对具象问题㊁特定群体的就业问题进行阐述的专著较少㊂此外,因学者研究采用的量表㊁标准等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研究成果之间的可比性较低,此类问题须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㊂参考文献[1]侯艳虹,张佳琪,王芃,等.新就业背景下高职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调查[J].继续医学教育,2022(8):79-82.[2]刘畅,李庆轩,赵姗姗,等. 健康中国 视域下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农垦医学,2020(4):339-341.[3]王磊.基于TPB的医学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意向调查[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19.[4]黄巧,段俊磊,夏勇.高校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现状及对策[J].西部学刊,2022(19):155-158. [5]管琳娜,和清,詹丽丽.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5):156-159.[6]张年,余昌胤,朱纪明,等.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23(4):486-493.[7]白静,杜连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基于某医学院校就业选择的调查报告[J].鸡西大学学报,2012(2):12-13.[8]袁珍.医学高职院校新生心理普查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22(16):103-106.[9]高立,周艳芳,尹国才,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月刊,2021(20): 56-58.[10]华云峰,余娜,杨晨晖.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与思考 以江苏某高职院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3(1):99-101.[11]陈琛,方玉华.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0 (1):139-142.[12]高晓妹,路洋,黄朝晖.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就业创业教育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25-230.[13]白剑波.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5):82-84. [14]李海莉,徐朋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探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 268-270.[15]李博,李晓璇,杨志昌,等. 云招聘 模式下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19): 242-244.[16]王敏,李昶,颜景霞,等.医学类院校就业指导点对点线上课程实效性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14):1123.[17]程晓冉,张笑天,王静雅,等.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与履约:基于四所医学院校的五年跟踪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22):2713-2719.[18]靳卫东,李淑玥,何丽. 慢就业 的职业损失:工资收入和工作职位[J].财经研究,2022(7):33-47. [19]朱笑笑,胡青,王志敏.基于招聘信息的江苏省卫生人才需求特征分析[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3 (1):107-113.[20]谢广明.后疫情时代医学生 慢就业 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 (24):187-189.[21]曾常茜,朱明雪,张庆镐,等.基于麦可思报告的医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 (10):8-9.[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EB/OL]. (2013-11-05)[2023-05-08].. cn/srcsite/A15/s3265/201311/t20131105_159491.html.[23]尹晓菲,杨昱梅.以 就业质量提升 为导向的高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82-87.[24]伏文艳.基于大学扩招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6(18):85-86.[25]孙振宇,孙伟,高毓宽,等.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医学生就业偏好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2 (6):645-649.[26]司明舒,孔少楠,崔书慧,等.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我国高校医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10):760-763.[27]王柯新,尹文强,马东平,等.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改革背景下医学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8):87-88. [28]ZAHODNE L B,SHARIFIAN N,MANLY J J,et al.Life course biopsychosocial effects of retrospective childhood social support and later-life cognition[J]. Psychology and Aging,2019(7):867-883. [29]李俊龙,陈余梅,李心月,等.医学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对专业就业意愿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2(5):535-539.[30]束玉洁,景婷,余结根,等.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 (5):437-440.[31]张蕊.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5): 119-121.[32]钟秋明,刘克利.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综述与前瞻[J].大学教育科学,2015(4):32-36.(编辑㊀何琳)(下转第80页)。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改善农村地区医疗水平和缓解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政策通过特殊选拔和培养一批热爱农村、愿意扎根农村的医学生,并在完成学业后回乡执业,来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务人员匮乏,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因为就医不便而被迫忍受疾病的折磨。
而通过引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可以增加农村医务人员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优秀的医学生回到农村执业,可以带来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
同时,这些医学生还可以发挥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来到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的建设。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健康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而医疗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农村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外,医学生在农村执业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不足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引进医学生到农村执业,可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然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对于一些年轻的医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适应困难。
其次,农村地区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和规模较大,对于医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也给医学生的执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探索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对高素质医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医学生对于前往农村地区工作并不感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有关部门开始探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目的在于培养更多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的医学生,从而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一、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需求现状我国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医生与农村医生数量的比例为1:2,这意味着在农村地区的医生数量不足城市的一半。
由于医疗资源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的病人往往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培养更多医生到农村地区工作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很多医学生并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主要原因包括工作环境差、收入低、生活条件不好等。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开始探索订单定向的方式,要求医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在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以缓解农村地区的医生短缺问题。
为了培养更多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的医学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必不可少。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医学生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到农村地区工作的意愿,同时也提供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还能够促进医学生对农村工作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在农村地区工作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相关课程的培训,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农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对农村工作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医疗环境和工作需求,因此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随着中国农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鼓励医学生毕业后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概述1. 就业岗位不足尽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对医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奖励和支持,但仍然存在着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由于农村医疗岗位有限,加之工作环境相对闭塞、医疗设施落后,许多医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导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岗位不足。
2. 工作环境差由于农村医疗资源有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待遇普遍偏低,甚至有些地方待遇差异非常大,缺乏公平。
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现象,使得医学生对农村工作缺乏积极性。
三、解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措施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待遇和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医学生愿意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
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置奖学金、提供生活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收入水平。
2.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为了解决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加大对农村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同时吸引更多的医学生愿意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
3. 宣传农村医疗工作的意义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向社会传递农村医疗工作对于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农村医疗工作的认可度和尊重度。
这样可以提高医学生对农村医疗工作的认可度,增加他们到农村工作的意愿。
2015-2019年陕西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履约情况分析*宋娟(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为解决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紧缺问题,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2010年印发了《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着力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输送医学生。
考虑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中央财政特别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五年制本科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生”)免费培养工作。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承担培养任务的三所医学院校556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其毕业后的履约和工作状况,讨论如何实现定向生“下得去”“留得住”,让此项政策能够实现落到实处,真正充实基层医生队伍。
一、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研究对象来源于陕西省承担定向生培养的三所医学院校: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分别于2018年12月完成对2015、2016、2017、2018届毕业生,2020年1月完成对2019届毕业生的调查,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56份。
(二)研究方法采用抽查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个人信息、履约情况、工作情况和参加规培情况四部分。
其中“履约”被界定为定向生按照定向协议的约定回定向地就业或参加规培。
(三)分析方法利用EXEEL2010软件录入数据,定量资料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检验水准琢=0.05。
定性资料使用主体框架法进行转录和分析。
二、结果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参与调查的总样本量为556人。
其中男性203人,女生353人;2015级93人,2016级91人,2017级98人,2018级145人,2019级129人。
西安医学院毕业生313人,延安大学医学院87人,陕西中医药大学156人。
(一)履约情况摘要:目的:分析陕西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和规培情况,了解毕业定向生就业履约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06文_社科研究摘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以下简称免费医学生)是解决农村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缺乏的治本之策,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人才给予专项支持。
但是,免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却不太乐观。
对此,本文就是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就价值观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价值观教育所谓职业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待其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与观念,是人们在就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与情感倾向,也是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
对于职业价值观而言,其在大学阶段是形成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
众多相关研究都表明,我国很多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其中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存在的错误更加明显,导致其长期从事基层服务的观念十分淡薄,无法做到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就业。
一、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1、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迷茫根据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15〕6号)精神,一些医学院校开展了免费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但在其学习教育问题上十分缺乏激情,没有进行明确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感到自卑。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的贫困家庭,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因素与就业因素,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多加考虑,这就在源头上致使很多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自我认识,在入学后无法对医学专业产生兴趣,毫无学习动力可言,因此也就无法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2、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十分模糊就目前来说,我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生涯规划课程,然而对于医学院校免费医学生的专项就业指导却十分缺乏。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医生
数量的不足,仍然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农村订单定
向培养医学生的政策,通过向农村地区招募定向就业的医学生来解决农村地区的医生短缺
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当前农村订单定向医
学生就业问题所在,探讨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现状
1. 就业需求情况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生数量稀缺,因此需要大量的医学人才来填补医生
的空缺。
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对医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对于通过订单定向培养的医学生
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对医学生的需求量每年都在上千人
以上。
2. 就业难题
尽管农村地区对医学生的需求量较大,但实际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一方面,部分医学
生对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等因素存在偏见和抵触情绪,不愿意前往农村地区就业;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欠缺,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也无法与城市相媲美,这也使得一些医学生望而生畏。
3. 就业现状
目前,尚有一部分订单定向医学生选择前往农村地区就业,但与农村地区对医学生的
需求量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空缺。
一些医学生在农村地区工作后难以适应环境,导致出
现辞职现象,也使得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供给难以得到改善。
二、解决途径与方法
1. 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农村地区医学生的就业问题,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学生对农村地区的了
解和认识。
可以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向医学生介绍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生活环境、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信息,增强医学生对农村地区的吸引力。
2. 完善政策保障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完善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政策保障。
加大对农村医生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医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的积极性。
3. 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需要得到改善,可以逐步提升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医疗资源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医学生前往农村地区就业,同时也能够给予农村地区居民更好的医疗保障。
4. 加强培训和指导
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可以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强医学生对农村地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