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什么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
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自从19世纪末“电气之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盏电灯泡,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是指以电力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时代,其开启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纪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带来的变革。
一、电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力成为人类主要的能源是在20世纪初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电力成为了可靠的能源之一。
电力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它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力做饭、制冰、热水、洗衣、洗澡和空调等许多方面。
同时,电力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电动车等。
二、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是电气时代的主要标志,它使得人们可以以更高的效率进行生产活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移动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设备,使得人们在信息获取和沟通交流方面更加便捷。
在医疗上,电子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医疗设备的发展,例如医学影像技术、激光治疗技术等,让医疗技术更加高效和精准。
三、电气时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电气化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例如供电系统、通讯系统和交通系统等都
需要实现电气化才能得以畅通。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电气设施的应用也提高了城市运营的质量效率,使城市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双重提升。
总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变革是深远的,它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和生活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时代正在带领人类进入更加美好的未来。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
易错微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易错: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快的是美国和德国,而不是英国。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美国和德国赶超。
“电气时代”的书写易错:“电气时代”易误写成“电器时代”或“电汽时代”。
例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汽车的发明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D.电力的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D。
例题2 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A.美国、德国B.英国、美国C.英国、法国D.法国、德国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美国、德国,故选A。
1.“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A.发电机的出现B.电力在生活上使用C.电力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广泛使用D.电能的开发和在生产上的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B.信息时代C.电子时代D.电气时代4.右图是3D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的画面。
100多年前的这场灾难中能够有600多人获得救助,是因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A.手机通讯技术B.已蒸汽轮船C.无线电报D.计算机技术1.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选C。
2.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故选B。
3.D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电气时代”,故选D。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是指人类开始广泛使用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电子化科技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开端可以说是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开始,随着电力、电信、计算机等重大技术的发展,电气时代就已经稳步进入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技术是将自然现象中的电力转化为人们能够利用的电能的技术。
在19世纪末期,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发现了交流电,可以将电力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这使得电力能够在更远程之间传送和分配,从而在工业和家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们时常用的电熨斗、电冰箱、电视、电动车和汽车等无一不是使用了电力技术。
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是指以电子元器件作为基础,利用电子物理的原理来控制或操作电流的应用技术。
自从1883年发明了第一个真正的电子器件——电子管,这种技术就开始发展迅速。
在20世纪,半导体元件的发明,包括二极管和晶体管,使得电子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等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流和存储,这些设备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电信技术、数字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的技术。
20世纪七十年代,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开创了一个新的信息革命时代。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各种信息,使用社交媒体分享我们的生活和想法,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购物,甚至可以在世界各地工作和学习。
电气时代的到来不仅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效率,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电气时代为人类带来了不可思议的便利,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电气时代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知识点归纳: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
3.领先于世界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4.主要发明:
(1)新电器:灯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动机等。
(2)新机器:内燃机(卡尔·本茨发明)、电动机。
(3)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发明),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5.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争霸斗争愈演愈烈,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知识点归纳: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祝您学习愉快!。
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蒸汽机的发明及其重要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人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台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③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④通过选做有关电的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讨论第二状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话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分析爱迪生等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理解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③分析法拉第等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学习他们造福社会、热爱科学、虚心好学、勤干实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我们前面学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影响如何?共同回顾后,教师指出:19世纪中后期,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新课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在19世纪中后期。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行讲评。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提问: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回顾比较。
在学生回答后讲评: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棉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动力的发明和火车、汽船的发明为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有三个方面: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二、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提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主要利用哪些动力?在学生讨论后讲评: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
提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类主要开发了哪种动力?是利用哪种能源?在学生回答后讲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作为动力,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主要利用煤炭做能源。
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开发利用两种新能源:电力、石油。
电力、石油大家了解吗?请同学们查查词典,电和电力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电指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
电力指电所产生的做功能力,通常指做动力的电。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见到和知道哪些电的现象和哪些电力使用情况?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践举例,电的现象,如雷电、直流电、交流电等电力使用情况,如电灯照明、。
电脑上网打电话、电热水器烧水、电车载人等。
教师指出:电力的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
把电力开发和利用起来需要这些环节:要用发电机把电力发出来,然后用电线输送电流,用变电器变压,用电动机带动机器工作,或用各种电器去使用电。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对电能开发利用起重要作用的发电机、电动机和各种用电器的发明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问:哪位科学家对发明发电机做出了理论贡献,提供了科学依据?学生学习后回答:提问:法拉第是哪国人?他在哪一年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学的一个什么重要现象?哪位同学能结合物理知识来讲一讲这个实验和它的原理,学生回答后讲评:法拉第是英国人,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提问:电磁感应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后;结合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进行讲评提问:法拉第除了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还有哪些重要发明?后人给他怎样的称号?学生回答后讲评:他发明了最初的电动机和最初的发电机,被后人尊为“电气学之父”。
②实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教师指出: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并艰能投入实用。
后人不断探索和改进。
后来发明了可以实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
提问:实用发鬯祝和实用电动机分别是谁在哪一年发明的?他分别是哪国人?学生阅读、回答后教师讲评: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实用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实用电动机,提问:西门子对发电机是怎样改进,使它能够投入实用的?请结合物理知识来讲一讲。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小字,并要求一学生讲述。
③“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提问: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哪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他发明电灯泡的故事?还有谁能讲一讲爱迪生其他发明的故事?出了理论贡献,提供了科学依据?学生学习后回答:提问: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哪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他发明电灯泡。
提问;爱迪生有些什么名言?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对这些名言的看法。
讨论后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行讲评。
提问:从爱迪生的事迹,大家来讨论一下,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讨论后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行讲评。
提问:把电力应用于交通领域,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最早的有轨和无轨电车分别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出现?④人类跨入电气时代提问:电力开发利用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电气时代”的含义是什么?三、电讯业的兴起教师指出:电能开发利用后,人们发明了许多以电子为媒介的新通讯工具,主要有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1.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提问:有线电报是谁在哪一年发明的?他是哪国人?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的故事? 提问:哪位同学结合物理学知识来讲一讲有线电报的原理?2.贝尔发明电话提问:电话是谁在哪一年发明的?他是哪国人?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贝尔发明电报的故事?提问:哪位同学结合物理学知识来讲一讲电话的工作原理?3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提问:为什么称无线电报?它靠什么传递信息?学生回答后讲评。
因为它不像有线电报那样需要电线,它主要依靠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来传递信息。
提问:哪一位同学知道无线电报的工作原理?请讲一讲。
提问:电磁波理论是哪位科学家提出来的?他是哪国人?提问:电磁波是哪位科学家在实验中证实的?他又是哪国人?提问:依靠电磁波知识,谁在哪一年发明了无线电报?他是哪国人?提问哪一位同学来讲讲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的故事?4.电讯时代的到来提问:在电子通讯技术发明之前,人类是怎样进行通讯联系的?学生答问后讲评:步行、骑马、坐船、点狼烟等。
提问:电子通讯工具在通讯上有什么优越性?学生答问后讲评:可以远距离快速传递信息。
提问:电子通讯工具发明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讲评:使人类进入电讯时代;可以远距离快速传递信息;促使电讯新产业的兴起;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
小结本可内容完成课后习题课后记第17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美国领土的扩张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矛盾的焦点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北方取得内战胜利林肯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①概述美国扩张领土的情况和南北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对西进运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列表概括美国南北两种经挤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表能力。
④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对比1783年的美国领土与1867年的美国领土范围,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美国领土的扩张过程。
②列举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主要表现,使学生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③列举《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这两个法令在南北战争中的重要转折意义。
④利用相关的资料和惠特曼名作《啊,船长!我的船长!》,感受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的杰出贡献。
○5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关于西进运动、19世纪中期美国反对黑奴制、林肯生平等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美国实现领土扩张不仅采用欺诈、战争、收买等卑鄙手段,同时,也是在驱逐、屠杀印第安人的过程中实现的。
②通过对林肯的介绍。
培养学生坚忍刻苦的意志,正直廉洁的情操和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③通过对战争结果的讲述,使学生明白,进步的、正义的力量必将战胜落后的、反动的势力。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原因、经过、意义教学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1865年4月14日晚上,—个伟大的人物倒在了刺客的枪口之下,他就是林肯。
林肯的名字是与美国南北战争紧密相联的,他因领导了这场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名垂史册。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场战争的概况及意义。
新课教学一、美国领土的扩张1.领土的扩张教师利用《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指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美国的领土从大西洋扩展到了太平洋,人口也从1800年的530万猛增到1860年的3140万,那么,美国是怎样扩张的呢?接着,教师描绘出美国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取得佛罗里达。
吞并得克萨斯和墨西哥大片领土。
夺取俄勒冈、购得阿拉斯加的简要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的贪婪狡诈。
提问: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方式如何?2.西进运动教师指出:在美国扩张领土的过程中,有大批移民从东部出发,乘着大篷车向辽阔的西部进发,史称西进运动。
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又有人说,西进运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二、战争的爆发1、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指出:独立后,美国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哪一问题上?请一个学生归纳美国南北战争主要原因。
2.林肯当选为总统教师显示《林肯》像,简介林肯的生平;突出他勤奋自学、正直廉洁的品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接着教师指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组织学生讨论思考:林肯当选为什么会引起南方奴隶主的愤恨和恐慌,并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3.南方挑起战争教师提问:战争开始于哪年?然后指导学生看《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讨论:北方在战争中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教师归纳:一是北方在战争中是正义的一方,得到广大人民拥护;二是北方实力大大强于南方,这包括控制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