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1 葡萄沟》 优质课导学案_0
- 格式:docx
- 大小:13.66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葡萄沟一、说教材(一)课文简介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三)教学重、难点:1.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二、说教法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三、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检测生字。
2.(课件出示)师:老师说一首民谣,大家猜猜说的是什么地方,好吗?“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1.自学提示。
2.师: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听听课文。
(课件朗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交流展示,点评纠偏1.为什么这个地方叫葡萄沟?它在什么地方呢?2.同学们,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1)第一段:盛产水果,葡萄特别多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沟的水果的吗?(时间)(2)第二段:风景优美(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质疑:葡萄的颜色特别多,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呢?这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点拨:①“五颜六色”只是表现颜色,葡萄成熟了是有许多水分的。
(3)晾房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修。
11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入情入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感悟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做过最南方的秀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去祖国的大西北游一游。
二、初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文本细读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从课文描写的语句中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
四、写字练习
学写“份、坡、梯、客、收、城、市、利”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6.引导诵读。
(1)配音乐诵读全文。
(2)激发积累兴趣,教给学生积累方法。
五、课堂检测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枝叶()的葡萄
()的凉棚()的老乡
()的葡萄干()的沙果
六、课后作业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七、板书设计
11葡萄沟
葡萄沟的位置
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11、《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积累好词佳句。
2、运用画图、贴图、手势演示、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3、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梯田”、“茂密”等词语及句子。
了解阴房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师:欣赏动画歌曲,导入新课学习。
小朋友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和师傅去西天取经经过了——(生)火焰山。
对了,在这里还有一条小沟,(指图)这条沟依山傍水,景色秀丽。
这就是吐鲁番的葡萄沟,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西游记》是学生的最爱,由此入手,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昂。
把写字提到前面来,以免打乱后面的教学环节。
二、自主初读,复习生字。
1、看精美动画,跟标准范读录音有感情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交流思考:说一说:葡萄沟给你的印象……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三、演读感悟,快乐学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围绕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都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让学生要用事实说话,分小组讨论:到底有什么这么吸引你?学生回答: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2、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百闻不如一见,那咱们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怎样?那就出发吧…(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理解“山坡的梯田”(直观的图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茂密”“凉棚”。
(1)出示课件或底色全是绿色的图片(2)这幅图漂亮吗?为什么底色全是绿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找出一句话往返答吗?生:因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所以全是绿色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帮助学生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录像带和投影【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2.引入: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最多最好吗?(新疆葡萄沟)3.揭示:(板书)好极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葡萄沟这一课。
二、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板书板书:①葡萄沟的葡萄多、好。
②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过渡语:课文中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自然段。
三、讲读〈一〉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边听边想: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指定3名同学分句读,说每句话。
谁能把这三句话讲的意思用一句话表达出来?第二句总的说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第三句具体说有哪些水果。
3.默读思考:第二句和第三句有什么关系?4.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请你联系全文想想:在这一段中,哪句话讲的意思是主要的?(追问)为什么?你能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吗?师:今后我们在总结自然段的段意时,就要紧紧抓住跟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句子。
(板书)葡萄沟的葡萄。
最惹人喜爱5.齐读,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的心情,突出主要内容。
过渡语:葡萄沟葡萄最惹人喜爱,那么,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怎么样呢?〈二〉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板书: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特别好,(而且结得好多)2.你从书中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默读边读边画生答:“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准,最,吃个够"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难点: 1,理解概括全文第四段的那句话,懂得"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检测生字.认读组词说话.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请大家齐读.(板书葡萄沟)学了这一段,你对葡萄沟有什么了解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葡萄沟带给了你们这么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它的.请大家打开书到第43页,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准备好了就开始吧!2,你觉得课文中的葡萄沟怎么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一问题.3,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4,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精读课文,感受好地方第二自然段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葡萄沟有这么多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呢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看一看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这里有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这里有一个,这里也有.啊!一个个凉棚.赶快钻进去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4,快抬头看,在茂密的枝叶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 这句话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颜色多)是呀!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红的像——白的像什么——紫的像什么——板书:美这么多的颜色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五颜六色) 那书上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呢看了下面这幅图,你就明白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怎么样现在谁说说你的看法.(五光十色不仅讲了葡萄的颜色,还讲了葡萄的光泽,所以在这里用它更合适.)(2)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出示第三句一大串一大串变红读读)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是什么样(贴一串葡萄,贴一大串葡萄,贴两大串葡萄)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背诵,填空.(出示:填空)(3)过渡: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们来到葡萄沟随着维吾尔族的小朋友坐在庭院里,向山坡望去(茂密……凉棚),抬头看(葡萄一大串……美丽极了).(4)你猜维吾尔族的老乡们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5)那个句子在哪你能给大家读读吗(准,最,吃个够,从这些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要是这时候姚老师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我还没吃够,这位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做今天咱们这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如果你就是维吾尔族的老乡,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其他小朋友请听听他们怎么说的.看看他们怎么做的.(6)(送葡萄)那就赶快从黑板上摘一串葡萄送给他们吧!你们真是热情好客.板书:热情好客.客人们吃着香甜的葡萄,就请你们再介绍一下葡萄沟的葡萄吧,齐读第二自然段.这么多的葡萄,这么热情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5,第三自然段过渡:来到葡萄沟, 这么多可口的葡萄.我多想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啊!可是又怕路上坏掉.怎么办呢学生说.是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告诉我们,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方便游客带回去品尝.这么甜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课文哪一段介绍了 (第三自然段)请你们齐读一遍.这一段里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老师的朋友正好也拍摄下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我们看了就可以解除疑惑了.我们来到了阴房里,这位老乡,请你来来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这儿就有从葡萄沟带回来的葡萄干,谁坐得好,老师就请他看一看,尝一尝,并说一说.指名朗读6,第四自然段我们对葡萄沟有了这么多的了解,到了葡萄沟,品尝了葡糖干,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出示中心句,这句话是谁说的(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听出了赞叹的语气.)说话训练:游客——夸奖地说——,主人——自豪地说——,外国人说:——......这么多人都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他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四,广告宣传,总结内容葡萄沟这么好,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你们想不想向全世界宣传它我听说葡萄沟的人们正在组织一支宣传小分队,刚好我们又从这篇课文里学到了这么多好词好句,不如就由我们来当队员向大家介绍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吧!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的方式夸夸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吧.齐读全文.小结:新疆的葡萄沟闻名海内外,它的确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去,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像葡萄沟这样的人间仙境祖国各地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正等待着你们去称赞它,宣传它呢!今天的葡萄沟之旅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学生情况分析〗宁夏地处大西北,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跟新疆的地质风貌、气候条件相差不大。
灵武历来享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九、十月正是水果丰收、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
因此葡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城里,对葡萄的生长环境及葡萄干的制做、新疆吐鲁番都非常陌生,这就需要课件来展示、实验来演示,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字13个,会写10个字。
2、了解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体会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更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热爱自己的家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师:观察自己带来的葡萄,小组内尝一尝,然后说说自己的葡萄是什么地方产的、味道怎么样?生甲:我的葡萄是北沙窝林场的,味道很甜。
那儿的水果品种很多,味道最美。
生乙:我的葡萄是园艺场的,它的品种叫“龙眼”味道甜但皮有点厚。
生丙:我的葡萄是从我家果园摘的,可能是还没有熟透,甜里带点酸味。
师:新疆吐鲁番盛产葡萄,那儿的葡萄是最有名的,刚才同学们品尝到的都是我们本地的葡萄,那你们想不想到吐鲁番去看一看、尝一尝那儿的葡萄?[本地的葡萄都说好吃,而吐鲁番的葡萄最有名,激起学生马上想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到底怎么样的强烈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2、小组内解决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字。
3、在解决疑难字的基础上再次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同桌之间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甲: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非常有名。
生乙: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美以及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葡萄沟的葡萄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小组内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难点:1.生字的教学。
2.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生字“摘”的记忆与书写。
4.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具准备: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的可以不读,不会同桌讨论。
3、指名领读。
同位互教互读。
开火车读。
4、指导写“摘”“搭”(1)看看这两个字,看你发现了什么?(2)写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
评后再写一个,找找自己的进步。
5.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
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4、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5、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自读、指名读2、理解、感悟:葡萄种在哪儿?(出示课件展示)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介绍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它品种多、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课文语言生动,词汇丰富,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对葡萄沟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
2、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概括全文的第四段那句话,懂得“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教室里来了这么多老师,孩子们,你们觉得紧张吗?(紧张)其实,樊老师也和你们一样紧张。
那我们有没有信息把今天的课上好呢?(有)首先我们鼓励一下自己,好不好?孩子们夸自己。
(我很棒,我真的很棒!)你们喜欢看电影吗?那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小电影吧!(课件出示:秋天,葡萄成熟了,维吾尔族的姑娘、小伙们摘收丰收葡萄的场面)2、葡萄沟的图片。
3、看完画面,你们有话想说吗?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葡萄沟带给了你们这么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葡萄沟的。
打开第10课自由地读读。
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把描写葡萄沟怎样的一句话找出来并用“──”勾画出来。
板书:好地方2、看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读读这句话。
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3、读课文,感受好地方。
4、课文都写了什么就让你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们认认真真的读课文。
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
5、谁想把你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三、第一自然段1、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教师引导:“哦,你是从水果多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出示水果的课件)2、你能给大家读读吗?3、为什么这么读?因为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导学案第【1】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课时目标】细读课文,认识葡萄沟为什么真是个好地方;在句子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及其运用;教学过程中融入作文模仿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认读词语。
(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1、讲读第一段:⑴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
⑵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
(齐读第一句)⑶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⑷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⑴指名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⑵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⑶分析第二、三句: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
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
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
(范读、齐读)⑷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⑸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
(葡萄种植的地方)⑹齐读第二段。
⑺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语,猜谜语。
2.情境谈话
3.点明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复习生字。
2.自由读读课文,并思考: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3.生汇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4.师反问: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读句!
5.都有些什么水果?(课件展示五月——七八月——九十月——)
6.指导朗读:快用高兴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7.点明中心句并读句。
三、品读课文
(一)看茂密的枝叶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葡萄种在哪里?葡萄枝叶长得怎样?
2.葡萄种在哪?(山坡的这梯田上)出示梯田图片,梯田像什么?(像台阶,一层一层的)
3.快爬上山坡,用你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葡萄的枝叶长得怎样?
4.请同学来帮老师搭建一个茂密的葡萄架。
(师生贴叶)
5.设疑:这茂密的葡萄架像什么?(凉棚)有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6.这山坡的梯田上只有这一个凉棚吗?
7.设情境谈话,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看五光十色的葡萄
1.这里葡萄的枝叶都长得这么茂盛,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生汇报,读句,出示句子)
2.听出来了,这里的葡萄很(多),哪个词可以说明葡萄多?(一大串一大串)
3.这里除了葡萄的数量多,还提到了什么多?(颜色)都有什么颜色呢?大家可以在文中找出描写葡萄颜色的词语,用“-----”划出来,并举手告诉老师!(生汇报,是挂葡萄板书)
4.这么多的颜色,好看吗?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葡萄颜色多,颜色美?(五光十色)如果将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不行,分男女生来试着读读这两句话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呢?
5.这样五光十色的葡萄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出示仿写:谁能仿写这段话?
7.我们一起到维吾尔族老乡家做客去,老乡们会怎么做呢?(准会让我们吃个够)说明这里的老乡怎样?(热情好客)指导朗读句子。
(三)尝色鲜味甜的葡萄干
1.这么多的葡萄我们吃得完吗?聪明的老乡有什么好办法呢?你是从课文第几自然段找到的?
2.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3.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过程)
4.阴房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读句,讲多音字。
5.这样制成的葡萄干味道怎样?
四、升华情感
1.师导语:出示课件填空。
我觉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分组读句。
指导朗读。
3.教师导语,布置小作业。
4.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