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温胁迫不同时间的代谢物谱图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35.43 KB
- 文档页数:7
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王斌;姚勤;陈克平【摘要】The paper describ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proteomics for the rice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heavy metal stress, temperature stress, drought stress and other abiotic stress, and then forecaste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文中从盐胁迫、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干旱胁迫和其他非生物胁迫5个方面对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5页(P6989-6992,7000)【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组学;非生物胁迫【作者】王斌;姚勤;陈克平【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它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同时,由于水稻的基因组较小且与其他的单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共线性,因此,水稻被看做是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1],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2-3],标志着水稻研究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
由于基因的功能是由蛋白质来执行的,所以对蛋白质的分析是确定其对应基因功能的最有效途径,由于蛋白质组能在基因组和生命活动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所以蛋白质组学成为了功能基因组学时代重要的研究领域。
1 水稻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况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动态变化及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研究目的是对组织或细胞内的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组织或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表达时间、表达量变化以及翻译后修饰等,从而揭示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阐明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分子机制[4]。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植物生物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实验主要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分析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设备:1.水稻(水稻研究中心提供);2.生理盐水(NaCl)、二氧化硫(SO2)处理液;3.导电仪、光合仪等生理分析仪器;4.显微镜、离心机等常规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1.准备水稻幼苗:从生长良好的水稻幼苗中挑选均匀的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2.处理逆境胁迫:将水稻幼苗分为3组,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幼苗。
第一组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第二组为盐胁迫组,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第三组为二氧化硫胁迫组,用不同浓度的SO2气体处理。
将幼苗放置于适当的处理液或腔室中,进行逆境胁迫处理。
3.观察幼苗生长:每天记录幼苗的外观和生长情况,包括株高、根长、叶片颜色变化等。
4.分析生理指标:适当时间点采集幼苗组织,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指标分析。
例如,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导电率等指标,来评估幼苗的耐逆性。
5.统计和分析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差异性,探讨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盐胁迫组中,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可能显著减少,叶片可能出现褪绿现象,并且各项生理指标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而在二氧化硫胁迫组中,幼苗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且可能出现叶片黄化和脱落等症状。
实验结论: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可以发现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总结:本实验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分析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生理指标分析。
低温胁迫对不同生长期水稻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何煜明【摘要】随着寒潮及其他冷害的影响,常常会造成水稻的大量减产.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生长期水稻的作用机制对于水稻产量的提升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前人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稻在受低温胁迫下产生不同生理现象的研究,并从光合特性、酶活性、植物器官、细胞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其生理机制.【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1页(P112)【关键词】低温胁迫;生长期;水稻;生理变化;机理【作者】何煜明【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杭州 311300【正文语种】中文水稻(Oryza sativa)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作为喜高温植物,低温冷害是其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每年种植的水稻面积有超过1 500万hm2因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而导致减产[1-3],这种现象在寒潮冷害受灾区、高海拔等地区尤为明显。
在国内,对于低温胁迫下各个发育时期的水稻的生理变化及其机理,已经有研究人员进行了报道。
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影响的研究目前主要在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系统等方面。
王春萍等研究表明,因其叶片受到低温冷害导致了其半饱和光强的降低,使对光能利用率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水稻叶片对于光强的耐受程度也大幅降低。
王兰等通过低温处理多组品种各异的苗期水稻得出,其在受低温伤害后,酶系统中SOD与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同时,对于抗寒水稻这2种酶活性的涨幅,远大于非抗寒水稻酶活性的涨幅。
实验表明这2种酶活性的上升,可避免细胞受到伤害。
可以看出,幼苗期水稻在受低温胁迫时,虽会因逆境影响而导致其生长发育减缓,但可以通过自身的酶系统调节克服逆境。
前人试验表明,低温胁迫将破环其组织细胞的结构,导致分蘖数大量减少,最终造成产量的降低。
王立志等研究证实,低温胁迫时水稻的分蘖作用显著下降,且品种各异的水稻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其低抗品种,每穗实粒数及结实率的影响,明显要大于中、高抗品种,对低抗品种的每穴穗数和结实率影响,远大于中、高抗品种,而对各品种间千粒重的影响并不明显。
水稻叶片谷胱甘肽代谢途径在抗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农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然而,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外部压力下,水稻生长和发育常常受到各种逆境的影响,如高盐、低温、干旱等。
在这些逆境下,水稻植株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代谢途径被认为是抗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水稻叶片谷胱甘肽代谢途径在抗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水稻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的基本构成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通过精氨酸转移酶合成而来。
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内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能够对抗细胞内外的氧化压力,保持细胞稳态和生命活动。
在水稻中,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谷胱甘肽合成、降解和再生三个过程。
其中谷胱甘肽合成是由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 synthetase,GSHS)催化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的反应而成,另外,降解过程中的谷胱甘肽还能通过NADPH依赖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和γ-谷胱氨酸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的催化而再生。
根据文献报道,NADPH在水稻叶片中是谷胱甘肽还原反应的限速因素。
二、水稻谷胱甘肽在高盐逆境中的作用高盐逆境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盐环境下,水稻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会受到严重限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盐离子对植物细胞内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离子毒性和离子积累等。
由于谷胱甘肽对抗氧化压力和毒性化合物具有广泛的防御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通过调节谷胱甘肽合成和降解通路,可以提高水稻植株对高盐胁迫的适应性。
一些先前的研究表明过表达GSHS基因可以提高水稻植株对高盐环境的生长抗性,这是由于新形成的谷胱甘肽可以在细胞内保持环境中的稳态,消耗有害的ROS、Na+等物质;同时,在高盐环境下,水稻谷胱甘肽合成酶和游离半胱氨酸含量也有所增加,进而大幅提高植株对盐碱环境的负荷能力。
植物学通报 2004, 21 (4): 506 ̄511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低温胁迫对类囊体膜脂代谢的影响①代玉华 刘训言 孟庆伟② 赵世杰(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泰安 271018)摘要类囊体膜主要由膜脂、膜蛋白及一些光合色素等成分组成,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低温能通过影响类囊体膜的结构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简述了类囊体膜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类囊体膜脂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简要介绍了膜脂与光抑制的关系,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三烯脂肪酸与植物抗冷性关系的相关进展。
关键词低温胁迫,类囊体膜,脂肪酸组成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Lipid Metabolism ofThylakoid MembraneDAI Yu-Hua LIU Xun-Yan MENG Qing-Wei② ZHAO Shi-Jie(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271018)Abstract Thylakoid membrane, which is the place for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membrane lipids, membrane proteins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Low temperature can affect photosynthesis by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ylakoid membrane. In this paper, the 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ylakoid membrane, and its chang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re depicted. In addition, we also concer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rane lipids and photoinhibition, and recent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ling tolerance and trienoic fatty acids in plants by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Key words Low temperature stress, Thylakoid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低温几乎影响光合作用的所有主要环节,包括气孔导度,类囊体膜上的光合电子传递以及碳同化过程。
水稻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压力,其中之一是低温胁迫。
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生长迟缓、减产或者死亡,因此深入研究水稻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对于提高水稻抗逆能力以及促进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低温对水稻的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低温胁迫会影响水稻的各种生理过程,导致水稻生长迟缓、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减慢、营养物质转运受阻,同时还会影响水稻的免疫系统,使得水稻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害的侵袭。
2.水稻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水稻对抗低温胁迫的机制包括形态结构调整和生理代谢适应。
在形态结构方面,水稻会通过胚芽的伸长来适应低温环境。
在生理代谢适应方面,水稻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应低温环境:2.1调节脂质代谢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会使得水稻细胞膜的脂质含量增加,同时还会引起细胞膜的脂质组成、流动性和厚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水稻细胞膜的适应性响应,能够调节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渗透性,从而使得水稻细胞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存活和生长。
2.2调节激素代谢低温胁迫还会导致水稻激素代谢的变化。
特别是,低温胁迫会导致ABA的积累,从而调节水稻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ABA的积累可以降低水稻的生长速率,从而使得水稻更加稳定地适应低温环境。
2.3调节氧化还原代谢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氧化还原代谢的变化,使得细胞内ROS含量增加。
这些ROS会引起氧化损伤,进一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为了适应低温环境,水稻会产生一系列的抗氧化酶,以消除ROS的氧化作用,从而保证水稻在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
3.结语总之,水稻低温胁迫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深入研究水稻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有助于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水稻的抗逆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深入了解水稻的生理响应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
低温胁迫对直播早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段里成;张坤;章起明;刘丹;桂宝玉;蔡哲;杨爱萍;郭瑞鸽【摘要】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from sowing to seedling growth of early rice. With Zhongjiazao17 as material,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treatment time 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eaking rice seed was more resistant to low temperature than the bud (bud half length). When the treatment temperature was below 10℃and the treat ment days was more than 2 days,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of the bud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breaking rice seed with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and the time prolonged. The younger seedling,the stronger the cold tolerance ability,when the temp erature dropped to 6℃,seedlings would basically stop grow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w temperature,the MDA content of plant on the ground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eedling age,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the more obvious change. The proline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eedlingage,seedling age was smaller,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proline. Therefore,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germination degree of the bud was more sensitive to low temperature,the large seedling age was more sensitive to the small seedling age. This paper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guidance to the direct seeding production of double season early rice.%为探究直播早稻从播种至苗期生长受低温胁迫的反应,以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及处理时间对不同催芽程度和不同日龄秧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催芽程度为破胸的较芽谷(芽半长)的种子更耐低温.在温度10℃以下处理 2 d以上时,随着处理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延长,催芽程度为芽谷的较破胸的种子出苗率下降更显著;秧龄越小耐低温能力越强,当温度降至6℃时,幼苗基本停止生长.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地上部丙二醛(MDA)含量随秧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温度越低变化越明显;脯氨酸含量随秧龄增加逐渐减少,秧龄越小含量越高.说明低温胁迫条件下,催芽程度为芽谷的较破胸的种子对低温更敏感,大秧龄较小秧龄更敏感,可为进一步指导双季早稻直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5)003【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低温胁迫;直播早稻;秧苗形态;生理特征【作者】段里成;张坤;章起明;刘丹;桂宝玉;蔡哲;杨爱萍;郭瑞鸽【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336000;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江西南昌330096;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江西南昌330096;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3+141江西作为我国双季稻优势产区之一,双季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0%,是我国双季稻种植比例最高的省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4): 720 726/zwxb/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本研究由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8001-003),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计划)项目(2011-G2B)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01101)资助。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傅彬英, E-mail: fuby@, Tel: 010-********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cass518@, Tel: 010-********Received(收稿日期): 2012-07-23;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2-11-16;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3-01-28.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30128.0919.003.htmlDOI: 10.3724/SP.J.1006.2013.00720水稻低温胁迫不同时间的代谢物谱图分析赵秀琴 张 婷 王文生 张 帆 朱苓华 傅彬英* 黎志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农作物基因资源和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 广东深圳 518083摘 要: 苗期低温严重影响水稻幼苗生长, 分析低温胁迫下幼苗体内代谢物变化特征有助于解析水稻应对胁迫的生理机制。
采用气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系统分析水稻品种IR64遭遇不同时间段低温后代谢物图谱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草酸、戊糖酸-1,4-内酯、海藻糖及水杨酸参与了水稻低温胁迫早期应激性反应; 在低温胁迫过程中, 水稻植株主要通过苯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木糖醇、尿囊素和鼠李糖等含量的提高维持细胞渗透平衡。
代谢物动态分析发现参与低温胁迫反应及胁迫恢复后进程的主要代谢物不同。
研究结果为全面系统剖析水稻耐冷胁迫的分子生理机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代谢物谱图; 低温Time-Course Metabolic Profiling in Rice under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ZHAO Xiu-Qin, ZHANG Ting, WANG Wen-Sheng, ZHANG Fan, ZHU Ling-Hua, FU Bin-Ying *, and LI Zhi-Kang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 National Key Facility for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Shenzhen Institute of Breeding and Inno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zhen 518083, ChinaAbstract: Rice seedling growth is inhibited greatly by the occurrence of low tempera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changes in rice metabolite under chilling stres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responsive to abiotic stresses. At the present study, the time-course metabolic profiling of the rice variety, IR64, under low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with GC-MS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oxalic acid, pentonic acid-1,4-lactone, trehalose and salicylic acid increased greatly at the early chilling stress, while phenylalanine, proline, glutamicate, serine, threonine, aspar-ticate, valine, xylitol, allantoin, and rhamnose were induced significantly by the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to keep the osmotic homeostasis. Further dynamic analysis of metabolite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sets of metabolites were involved in the chilling stress response and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process. All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elucidation of molecular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n rice chilling tolerance.Keywords: Rice; Metabolic profiling; Low temperature水稻是喜温性作物, 广泛种植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 低温会导致生长迟缓、分蘖减少、育性降低以致影响最终产量。
低温冷害不仅是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南方早春寒潮频繁入侵, 也常引起幼苗青枯死亡。
因此解析水稻耐低温遗传及分子生理机制, 对培育耐低温水稻品种以保障我国粮食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整, 首先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 诱发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 导致细胞膜完整性破坏, 透性增加[1], 继而叶片青枯死亡。
丙二醛(MDA)是反映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生理学研究表明, 低温逆境下, MDA 含量增加, 而SOD 、POD 等酶活性增强, 以清第4期赵秀琴等: 水稻低温胁迫不同时间的代谢物谱图分析721除逆境引起的自由基, 降低其对膜蛋白的影响[2]。
“组学”技术的发展完善促进了植物低温胁迫反应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3-8], 如CBF基因是植物应对低温胁迫早期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 而CBF/ DREB参与的代谢调控途径在植物耐低温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然而低温胁迫下水稻体内代谢物的变化特征研究报道较少[9]。
代谢物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且其种类与数量的变化与植物表型显著相关[10]。
前人研究表明, 大量可溶性小分子代谢物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参与植物对环境逆境如干旱、盐等的适应性反应, 以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所需渗透势。
如脯氨酸参与了多种逆境抗性反应[11], 而抗坏血酸则参与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过程[12]。
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 代谢物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反应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明确。
随着近年来气质谱联用(GC-MS)技术及相应数据库的逐步发展完善, 代谢组学成为继转录组、蛋白组学后又一热点领域[13-15]。
代谢组学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物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
目前代谢组学多采用代谢物谱图分析方法研究, 同时对较多预设靶标进行高通量快速检测[14]。
利用GC-MS高通量分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等目标性状的重要代谢物及代谢途径已在拟南芥、马铃薯、番茄及水稻等作物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16-20]。
研究表明旱、盐、极端温度等环境条件下, 植物体内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9,21-23]; 而蔗糖、绵子糖、乳糖、海藻糖等多种糖类也受逆境诱导含量显著增加, 且蔗糖被认为是类同水杨酸的参与胁迫信号传导的新的信号分子[9,24-25]; 进一步研究发现抗逆材料中参与TCA循环的有机酸含量具胁迫初期上升、后期降低等代谢物变化特征[26]。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有助于高通量发掘与植物逆境胁迫反应紧密相关的代谢物, 在此基础上整合基因表达结果, 全方位解析植物抗逆分子机制[20]。
本研究分析了低温处理不同时间水稻叶片代谢物谱图的动态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从代谢水平剖析水稻低温胁迫反应, 系统分析水稻耐低温的分子生理机制, 为培育耐低温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1.1水稻种植及低温处理试验材料为籼稻品种IR64, 由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
种子经消毒处理后, 在28℃浸种催芽3 d, 播种在育秧盘中, 在正常生长环境中培养。
水稻幼苗进入三叶一心期后, 转至4℃培养箱中低温处理2 d, 随后转移到正常生长条件下恢复1 d。
对照始终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培养。
低温及正常处理分别设3个重复。
1.2 水稻幼苗代谢物检测低温处理2 h、5 h、1 d、2 d及处理后恢复1 d, 分别取处理及对照环境生长水稻幼苗最上部全展功能叶, 于液氮中速冻30 min, 然后转入–70℃冰箱用于代谢物检测。
代谢物提取及检测方法参考Roessner等[16], 略有修改。
叶片样品在液氮中快速研磨成粉末后, 加入提取液MeOH/CHCl3, 内标为核糖醇, 在适宜温度中提取。
提取物衍生后, 利用GC-MS系统(Shimadzu, Japan)分析检测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GC-MS系统配置有AOC 5000自动进样器, GC 2010气相色谱及Voyager单四级杆质谱仪。
GC 系统所配置分离柱为VF-5MS (长30 m, 膜厚0.25 μm)。
在分析样品中加入C12、C15、C19、C22、C28、C32和C36烷烃作为离子峰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index, RI)参照。
定性分析代谢物采用实验室自建谱库及公共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
公共质谱库有NIST (http:// /)及德国马普植物生理所质谱库(http:// csbdb.mpimp-golm.mpg.de/csbdb/gmd/msri/gmd_msri. html); 同时, 本课题组构建了包括70种常见化合物在内的标准谱库用于验证各种公共谱库化合物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