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燃料元件的传热和温度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48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反应堆工程基础-核反应堆内的释热与传热[单选题]1.一般认为每一个U235、U233或Pu239的原子核裂变时大约要放出()的能量。
A.100MeVB.(江南博哥)150MeVC.200MeVD.250MeV正确答案:C[单选题]2.堆的热源来自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每次裂变放出来的可利用总能量约为()。
A.100MeVB.150MeVC.200MeVD.250MeV正确答案:C[单选题]3.堆的热源来自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每次裂变放出来的可利用总能量约为200MeV,不包括裂变过程释放出由()带走无法利用的约()能量。
A.γ光子12MeVB.γ光子21MeVC.中微子12MeVD.中微子21MeV正确答案:C[单选题]4.堆内裂变能绝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
A.裂变碎片动能B.裂变中子动能C.瞬发γ射线D.裂变产物衰变产生的能量正确答案:A[单选题]5.堆内裂变能绝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裂变碎片动能,约占总能量的()。
A.73%B.84%C.90%D.95%正确答案:B[单选题]6.堆内裂变碎片的射程很短,约为(),因此可以认为裂变碎片动能基本上都是在燃料芯块内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的。
A.0.01μmB.0.001μmC.0.01mmD.0.001mm正确答案:C[单选题]7.堆内每次U235裂变平均释放()裂变中子。
A.2B.2.5C.3D.3.5正确答案:B[单选题]8.堆内裂变中子的平均能量约为()MeV。
A.1B.2C.3D.4正确答案:B[单选题]9.堆内一次裂变由裂变中子带走的动能约为()MeV。
A.2B.5C.6D.8正确答案:B[单选题]10.堆内裂变中子动能在()的头几次碰撞中失去大部分能量,它的射程从()不等。
A.燃料元件内几毫米到几十毫米B.燃料元件内几厘米到几十厘米C.慢化剂几毫米到几十毫米D.慢化剂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正确答案:D[单选题]11.堆内裂变过程产生的瞬发γ射线(包括裂变时产生的瞬发γ射线和裂变产物衰变产生缓发γ射线)可以在()中转换成热能。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deqichen321@ 第三章堆内的传热过程3.6.1 热量的传输方式3.6.2 棒状燃料元件传热计算主要内容1核反应堆热工分析deqichen321@3.6.1 热量的传输方式1. 反应堆内热量的输出过程堆内的热源来自核燃料的裂变,要把堆芯裂变产生的热量输出到堆外,需依次经过燃料元件内的导热、元件壁面与冷却剂之间的对流换热和冷却剂将热量输送到堆外的输热等三个过程。
燃料元件内的导热元件壁面与冷却剂间的对流换热冷却剂将热量输送到堆外的输热2核反应堆热工分析deqichen321@ 3.6.1 热量的传输方式•传热的三种基本形式1. 反应堆内热量的输出过程(2)热对流(对流换热):随着流体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移,把热量从一处带到另一处的现象,热对流与流体的流动有关。
(包壳外表面与冷却剂之间的传热)Newton 冷却定律)(f cs t t A h Q −=(3)热辐射(辐射换热):物体通过电磁波传热的方式,常温下起的作用不大,高温时起重要作用。
(如失水事故时堆芯裸露,燃料元件温度升得很高时,就要考虑热辐射的作用)40AT Q εσ=Steffen-Boltzmann 定律(1)热传导(导热):有温差的物体的各部分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燃料芯块、包壳)xd t d AQ κ−=一维热传导的Fourier 定律3deqichen321@3.6.1 t ut ci t cs气隙4核反应堆热工分析deqichen321@ 3.6.1 热量的传输方式1) 燃料芯块的温度分布2. 燃料元件的导热过程热导率是温度的函数Î积分热导率9第一种定常热导率法9第三种方法是应用所谓积分热导率的方法∫−=21121t t td t t κκ9第二种方法是用某一温度范围内平均ulu o q t t κπ41=−燃料芯块:τα∂∂⋅=+∇t k q t v 125deqichen321@3.6.1 deqichen321@ 3.1 deqichen321@3.6.1 间隙热导率8核反应堆热工分析deqichen321@ 3.6.1 热量的传输方式4) 气体间隙的温度分布2. 燃料元件的导热过程9气隙导热模型间隙热导率气隙气体:He Æ运行一段时间ÆHe+Kr+Xe Æ混合气体热导率方法;惰性气体的热导率(热力学温标):11B TA =λ气体混合物热导率∑=Σ=13131i i i i i i m g M M X λλλ//,X: 气体份额;M :气体分子量9deqichen321@3.6.1 deqichen321@ 3.6.1 燃料元件deqichen321@3.6.2 ;燃料元件12核反应堆热工分析deqichen321@ 典型的温度分布示意图t f,in3.6.2 燃料元件的传热计算传热过程的总结:1. 总体传热过程u ci g lci u r r q t t ln 2κπ=−气隙:cics cl cs ci r r q t t ln 2κπ=−包壳:ll f cs F z h z q z t z t )()()()(=−−冷却剂:包壳ulu o q t t κπ41=−燃料芯块:pin f f Wc z Q t z t )()(,=−冷却剂温升:设计计算方向13deqichen321@3.6.2 燃料芯块的中心温度分面t o (z )。
第三章反应堆稳态工况下传热计算第一节反应堆内功率的产生和分布反应堆内的热源问题,即能量在反应堆内的分配,掌握裂变能的分配情况。
重点讲解:燃料元件内温度的空间分布,即温度场分布。
主要目的:(1)由于温度梯度会造成热应力,材料在高温下的蠕变和低温下的脆裂等现象都密切与温度有关系;(2)包壳表面和冷却剂的化学反应也与温度密切相关;(3)从堆物理角度考虑,由于燃料和慢化剂的温度变化会引入反应性的变化,影响到堆的控制。
影响燃料元件内的温度场的因素:燃料的释热率一、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虽然不同核燃料元素的裂变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认为大约为200Mev。
一、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二、堆芯功率的分布1、裂变率在单位时间(1s)单位体积(1cm3)燃料内,发生的裂变次数,称为裂变率。
核子密度核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核数目。
2.芯块内的体积释热率¾体积释热率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释放的热能的度量,也称为功率密度。
¾体积释热率指的是已经转化为热能的能量,并不是在该体积单元内释放出的全部能量。
均匀化的芯块内的体积释热率为:3. 堆芯总热功率由于屏蔽层、各种结构件和冷却剂内等处的释热也是反应堆总功率的一部分,因此反应堆总热功率为:堆芯的总热功率三、均匀裸堆释热率分布均匀裸堆的定义:是一个极其简化的堆芯模型。
假设富集度相同的燃料均匀分布在整个活性区内,且活性区外面没有反射层。
1. 均匀裸堆活性区热中子通量分布2. 均匀裸堆的释热率分布注意:这样得到的是把全堆芯均匀化之后的结果,若考虑元件棒和慢化剂的不均匀分布,导致裂变能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材料吸收而转化为热能,裂变能的绝大部分在燃料元件内转换为热能,少量在慢化剂和其它结构材料内释放,则元件棒内的释热率为:堆芯内的释热率空间分布是随燃耗寿期而改变的,在对堆芯作较详细的热工分析时,堆芯释热率分布也就是中子通量分布随寿期的变化应由堆物理计算得到。
压水堆三区布置时的归一化功率分布燃料采用分区布置后,在半径方向上的功率分布已经不是零阶贝塞尔函数分布2. 控制棒对功率分布的影响控制棒是热中子的强吸收材料,在控制棒附近使得功率下降很多,因此合理的把控制棒布置在反应堆的不同位置,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功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