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12a-2dg综合采集装置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8
数据采集器现场安装及调试操作指南目录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 (1)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系统设置框图 (2)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状态 (2)数采仪使用以太网连接平台 (3)数采仪使用GPRS或者CDMA连接平台 (3)以太网传输或者无线传输常见故障排查 (4)模拟量采集数据不准确或者采集不到数据 (6)模拟量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6)数采仪与仪表接线是否正确 (7)K37采集到的电流信号是否准确 (7)串口采集不到数据 (8)串口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8)接线是否正确 (8)自检K37串口是否正常 (9)使用电脑进行测试 (10)键盘操作与显示问题集合 (10)界面上的菜单自动跳动,键盘输入没有反应 (10)系统参数不能设置 (11)在通道编码里,污染物折算值怎样设置 (11)键盘数字和大小写字母输入是怎样切换 (11)符号是怎样输入 (11)时间输入格式是怎样 (11)K37远程更新程序说明 (10)K37与电脑连接方法 (10)远程升级程序操作方法与步骤 (10)不能远程升级故障排除 (13)一、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 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系统设置框图采集器参数设置系统编码MN 号码保存周期31-烟气32-污水环保局统一分配根据环保局要求分钟历史数据上传周期设置网络参数设置以太网GPRSCDMA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APN拨号名称拨号密码移动公网:cmnet 联通公网:uninet 专网有专门APN公网拨号名称:card 公网拨号密码:card通信链路0-关闭1-以太网2-GPRS 3-CDMA中心地址中心端口实时周期心跳周期平台IP 地址平台监听端口环保局要求实时数据周期一般默认为2分钟服务器参数设置连接平台设置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状态在数采仪显示屏左上角,将数采仪与平台连接状态显示出来。
如果屏幕的左上角出现天线符号,则表示当前有链路在使用无线通信方式GPRS 或者CDMA 。
如果没有天线符号,则会出现字符“E ”,代表当前只使用了以太网通信方式。
XX铁路X标段通信工程编号: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年* 月发布 20**年*月实施XX铁路X标段通信工程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照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根据地铁通信施工规范,编制综合监控系统设备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对设备平面布置进行现场复测,确定设备安装位置是否相符,并在图纸上做好标记;检查设备房屋建筑状况包括建筑装修(地面、吊顶、门窗、空调等)、温、湿度以及室内预留管、孔、槽等条件是否具备设备安装的条件;提供接地端子阻值是否符合综合接地的标准,是否根据施工图纸对电缆敷设径路进行现场复测,确定电线长度、径路、防护是否相符,并在图纸上做好标记。
3.技术要求(1)设备到达现场要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设备的配线光、电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设备开箱检验需要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对于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等其它资料要由专人收集保管。
(4)光电缆线槽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0mm;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2‰;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线槽应固定牢固。
(5)机柜(架)应垂直,倾斜度偏差应不小于机柜(架)高度的1‰;当相邻机柜(架)互相靠拢时,其间隙不应大于3mm;相邻机柜(架)正立面应平齐。
(6)配线电缆、电源线应分开布防,间距不小于50mm。
交、直流配线应分开绑扎。
(7)设备配线采用焊接时,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
配线电缆和电线的芯线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功能测试大纲附表1 采集功能测试大纲一、系统布置进行采集功能测试时,被测厂家提供的待抽测设备,应包含如下表所列功能的软、硬件设备:表1序号功能列表1 外电网综合质量检测设备2 电源屏监测设备3 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监测设备4 25hz相敏轨道电路监测设备5 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监测设备6 直流转辙机监测设备7 交流转辙机监测设备8 驼峰ZD7型直流快速道岔转辙机监测设备9 道岔表示电压监测设备 10 电缆绝缘监测设备 11 电源对地漏泄电流监测设备12 列车信号机点灯电路电流监测设备 13 站内电码化监测设备 14 集中式有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监测设备 15 集中式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监测设备 16 半自动闭塞监测设备 17 环境状态的模拟量监测设备 18 防灾异物侵限监测设备 19 站(场)间联系电压监测设备 20 开关量监测设备测试时,设备连接示意图如下:图1二、测试环境及待测设备说明试验室环境提供709号文5.1(模拟量监测功能)中规定的各业务功能的模拟仿真信号源。
提供待测厂家机柜以及组合的摆放位置。
待测厂家需要按照表1所列出的功能项提供软、硬件设备,并提供相应的设备撇脂清单。
三、测试流程:测试流程如下;1) 设备准备阶段:在进行采集功能测试时,被测厂家需根据表1描述的功能项准备车站采集硬件设备(含传感器、采集板卡、采集器及相应组合等)、车站机和相应的网络设备。
被测厂家将采集板卡、站机和网络设备集成在一个欧标机柜内,采样所需传感器需集成在一个组合上。
2)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被测厂家将准备好的欧标机柜和组合运送至试验室,并进行试验室环境中的仪器柜和待测设备之间的配线,完成之后可进行加电调试,被测厂家将设备工作状态调整到待测状态;3) 测试阶段:根据采集功能测试大纲,逐一进行各功能的测试,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仪器设备送相应的信号,记录经校准的信号源实际值和待测设备实测值; 4) 数据分析判定阶段:完成所有测试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精度计算,并根据细则8.2中的要求进行测试结论的判定。
开封小宋变电站电量采集系统-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小宋变电站电量采集系统-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一、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用于小宋变电站集抄系统的采集终端设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
二、引用标准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6935.1-199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17626.2-2006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200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2008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1998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24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IEC 1000-4:1995 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协议》三、定义3.1变电站集抄系统变电站集抄可实现主站对各子站抄表集中器按预置抄表任务抄回数据进行回抄;可在主站随时指定任一范围电能表抄回电能参数,并根据回传数据经过计算分析生成各种曲线及报表,方便用电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及异常处理。
集中抄表系统测试大纲(仅供内部使用)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深圳市奇辉电气有限公司目录测试产品信息 (4)一、测试目的 (5)二、测试项目 (5)三、检验方法 (7)3.3.1结构和机械试验 (7)3.3.1.1外观结构检查 (7)3.3.1.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8)3.3.1.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8)3.3.1.4振动试验 (8)3.3.1.5外壳防护试验 (9)3.3.1.5.1淋雨试验 (9)3.3.2功能试验 (9)3.3.2.1集中器一般功能要求 (9)3.3.2.2集中器数据采集试验 (10)3.3.2.3集中器数据处理试验 (10)3.3.2.3.1实时和历史数据存储试验 (10)3.3.2.3.2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试验 (10)3.3.2.4集中器设置和查询试验 (11)3.3.2.4.1时钟对时和走时误差试验 (11)3.3.2.4.2参数设置和查询试验 (11)3.3.2.5集中器控制命令试验 (11)3.3.2.6集中器停电统计试验 (11)3.3.2.7集中器告警功能试验 (12)3.3.2.8集中器事件记录试验 (12)3.3.2.9集中器通信协议一致性试验 (12)3.3.2.10集中器本地功能试验 (12)3.3.2.10.1本地状态指示试验 (12)3.3.2.10.2本地维护接口试验 (12)3.3.2.10.3本地菜单显示试验 (13)3.3.2.11集中器终端维护试验 (13)3.3.2.12采集器数据采集试验 (13)3.3.2.13采集器通信协议一致性试验 (14)3.3.2.14采集器本地功能试验 (14)3.3.2.14.1本地状态指示试验 (14)3.3.2.14.2本地维护接口试验 (14)3.3.3数据采集可靠性试验 (14)3.3.3.1一次抄读成功率试验 (14)3.3.3.2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 (15)3.3.4气候影响试验 (15)3.3.4.1高温试验 (15)3.3.4.2低温试验 (15)3.3.4.3湿热试验 (16)3.3.4.4高温通信试验 (16)3.3.4.5盐雾试验 (16)3.3.4.6日光辐射试验 (16)3.3.5温升试验 (17)3.3.6绝缘性能试验 (17)3.3.6.1绝缘强度 (17)3.3.6.2绝缘电阻 (17)3.3.6.3冲击电压 (18)3.3.7电源影响试验 (18)3.3.7.1集中器电源断相试验 (18)3.3.7.2集中器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18)3.3.7.3集中器功率消耗试验 (18)3.3.7.4集中器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 (19)3.3.7.5集中器备用电池充放电试验 (19)3.3.7.6集中器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 (20)3.3.7.7集中器RS-485防交流380V误接试验 (20)3.3.7.8采集器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20)3.3.7.9采集器功率消耗试验 (20)3.3.7.10 采集器RS-485防交流380V误接试验 (20)3.3.8电磁兼容性试验 (21)3.3.8.1一般要求 (21)3.3.8.2试验结果的评价 (21)3.3.8.3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 (21)3.3.8.4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22)3.3.8.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22)3.3.8.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22)3.3.8.7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23)3.3.8.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23)3.3.8.9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23)3.3.8.10浪涌抗扰度试验 (24)测试产品信息一、测试目的严格按照此大纲的要求测试,验证样品是否符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相关标准。
目录PCS-978GE-C-D变压器成套保护装置调试大纲一、变压器保护概述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用于防御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多相短路故障、大接地电流系统侧绕组和引出线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及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目前国内的微机型差动保护,主要由分相差动元件和涌流判别元件两部分构成。
对于用于大型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还有5次谐波制动元件,以防止变压器过激磁时差动保护误动。
为防止在较高的短路电流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时高次谐波量增加,产生极大的制动力矩而使差动元件据动,故在谐波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还设置了差动速断元件,当短路电流达到4~10倍额定电流时,速断元件快速动作出口。
二、试验接线与参数配置1、试验接线继电保护测试仪模拟高、中、低压侧合并单元发送采样数据,及模拟高、中、低压侧智能终端监视保护装置出口动作信息。
测试仪A1、A2、A3和A4光纤接口分别与保护装置高压侧、中压侧、低压侧和本体侧SV光纤接口相连接,B1和B2光纤接口与保护装置GOOSE直跳接口和GOOSE组网接口连接。
注意测试仪侧光纤端口TX接保护装置侧光纤端口RX,测试仪侧光纤端口RX接保护装置侧光纤端口TX。
测试仪光口指示灯常亮,表示光纤线收发接线正确;指示灯闪烁,表示通道数据交换。
2、IEC61850参数设置第一步:打开测试软件主界面,点击“光数字测试”模块,打开“IEC-61850配置(SMV-GOOSE)” 菜单:第二步:点击“SCL文件导入”,打开“ONLLY SCL文件导入”菜单,导入智能变电站SCD文件“dxb.scd”第三步:左框区域显示整站设备,找到“1号主变保护A”装置。
选中“1号主变保护A”装置目录下的“SMV输入”文件夹,右上框显示“1号主变保护A”装置所有的SMV控制块,分别为“220KV侧采样”、“110KV侧采样”、“35KV侧采样”、“本体采样”。
选中“220KV侧采样”、“110KV侧采样”、“35KV侧采样”、“本体采样”四个控制块,点击“添加至SMV”,注意报文规范选择“61850-9-2”。
采集管理采集管理是通过远程采集的现代化手段,采集用户和关口的信息,为营销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采集管理包括【采集点设置】、【数据采集管理】、【控制执行】、【运行管理】、【辅助管理】、【公共查询】。
由于其他功能尚在完善过程中,本书仅对【采集点设置】功能进行详述。
采集点设置包括采集终端的管理、采集档案的维护等。
主要流程有【采集终端安装】、【采集终端更换】、【采集终端拆除】、【采集终端安装_已有终端】、【采集终端拆户】,其中采集终端的安装、更换、拆除流程均包含两个方面:从菜单启动的安装以及从业扩并发启动的安装,两者的操作画面都是一样的。
第一章采集终端安装1.1 业务说明【采集终端安装】是针对未在营销系统中安装专变采集终端或低压集中器等终端的用户(支持多户)进行终端安装的流程。
安装流程结束后,用电信息采集平台可以得到相关信息进行其业务处理,使两个系统建立联系,为实现远程抄表、控制等功能提供数据基础。
1.2 业务流程图1.3 菜单位置 采集管理采集点设置采集终端安装 1.4 操作步骤1.4.1 制定采集点方案 登陆系统后,选择菜单【采集管理】【采集点设置】【采集终端安装】,出现“制定方案”界面。
系统支持多种方式查询用户,可以按用户编号查询,如图4-1-1所示: 开始 方案审查 采集点勘查确定安装方案安装任务制定 申领设备 派工 出库 采集终端调试终端安装归档制定采集点方案 结束图4-1-1 按用户编号查询以该台区多个用户同时安装采集终端为例制定方案,步骤如图4-1-3所示:图4-1-3 按台区标识查询1、在此输入用户编号 台区用户列表2、勾选用户 2、点击查询3、显示查询结果选择的台区1、点击查询5、下拉选择对应参6、点保存、关图4-1-5 制订采集点方案a.采集点名称:高压为用户名称,低压为台区名称。
b.采集点地址:高压为用户地址,低压为台区地址。
c.采集点类型:用户或关口。
ISA-341G单元测控装置整机调试大纲1.调试依据和仪器本大纲以《ISA-3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使用说明书》为依据。
使用交流采样电工测量变送器校验装置或三相程控标准测试源,模拟断路器、数字万用表等设备进行调试。
2.环境与电源环境温度:10℃~ 40℃相对湿度:45%~ 75%直流电源: 220V/110V 允许偏差:-20%~ 15%3.一般性检查ISA-341G装置有A、B两种型号,341GA配WB7141A插件,341GB可配WB7141B/C/D插件,验证本工程装置型号及交流插件型号;检查机箱装配质量,确认各插件(WB7141A/B/C/D、WB720、WB733、WB732、WB760B)和总线板WB700已经通过单板调试,且与工程设计相符;插入各插件,检查插件是否插入到位,装置面板应正确平整,标识齐全。
检查机箱的接地螺丝是否与插件面板、金属部件相通。
4.装置电源检查按技术要求接好工作电源,打开装置的前面板,测量装置+5V电压(JP4的A1-A2)和继电器回路±12V电压(JP4的A16-C16),应满足:5V±0.15V, 24V±2V;模拟装置输入电源失电,检查装置异常接点通断。
5.装置软件版本检查接好工作电源,查看装置的软件信息,检查软件版本与工程软件配置是否相符,并作好记录。
6.交流量调试6.1 交流插件PT、CT额定值的配置按工程设计要求,进行交流插件PT、CT额定值的配置和确认,并做好记录。
341B装置二组PT、CT可单独配置。
有四种选择:5A/100V、1A/100V、5A/220V、1A/220V。
上电默认配置为“5A/100V”。
6.2 交流量主要技术指标输入电压值:60V / 220V 角差:不大于±2︒输入电流:5A(In=5A)/1A(In=1A)输入频率:50Hz 频率误差:不大于±0.02Hz遥测量幅值误差: 不大于±0.2%功率误差: 不大于±0.5%6.3 输入交流量输入交流量包括Ua(Ua1、Ua2)、Ub(Ub1、Ub2)、Uc(Uc1、Uc2)、Ia(Ia1、Ia2)、Ib(Ib1、Ib2)、Ic(Ic1、Ic2)、3Uo、UL及Fr,分别表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压、线路电压及系统频率。
P12x系列保护测控装置现场调试大纲总则1.在进行检验前,工作(试验)人员应认真学习原水力电力部颁发的<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和本规程,理解和熟悉检验内容和要求。
2.本规程的有关编写说明a)本规程锁使用的保护装置端子号,在整屏试验时应自行对应被试保护屏的端子号。
b)本规程中额定交流电流用In表示(即In=5A或1A)。
额定交流电压用Vn表示(即Vn=57.5V)。
c)本规程不包括通信。
通道设备的检验。
d)本规程时在产品出厂试验合格的前提下编写的,因此本规程不包括出厂检验内容3.试验设备及试验接线的基本要求a)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应使用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全部颁发DL/T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
b)试验仪表应检验合,其精度不低于0.5级。
c)试验回路的接线原则,应使加入保护装置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符合。
模拟故障的试验回路,应具备对保护装置进行整组试验的条件。
4.试验条件和要求a)交、直流试验电源质量和接线方式等要求参照部颁<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b)试验时如无特殊说明,所加直流电源均为额定值。
c)加入装置的式样电流和电压,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从保护屏端子上加入。
d)位保证检验质量,对所有特性试验中的每一点,应重复试验三次,其中每次试验的数值与整定值的误差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5.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a)断开直流电源后才允许插、拔插件,插、拔交流插件时应防止交流电流回路开路。
b)打印机及模式插件应保持清洁、注意防尘。
c)调试过程中发现有问题,不得轻易更换芯片,应先查明原因,当证实确需要更换芯片时,则必须更换经筛选合格的芯片,芯片插入的方向应正确,并保证接地可靠。
d)试验人员接触、更换芯片时,应采用人体防静电接地措施,以确保不会因人体静电而损坏芯片。
CSD12A—2综合采集装置
调试大纲
拟制: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四方保护与控制公司
SIFANG PROTECTION & CONTROL Inc.
一功能简介:
124路模拟量采集。
其中包括16路电压和8路电流采集。
23路220V直流量采集(需要时),5路变送量0~5V直流采集。
可接入如温度变送(3线制)等0~5V直流测量量。
3如需要,选用备用测量插件后,则还可增加3路220V直流量采集(也可改为0~5V),1路热电阻温度采集(用CS20-16B)或1路5V 直流采集(用CS20-16C将CPU号改为5)。
220V直流量采集输入回路完全独立,16B/16C各路采集的比率和零漂均可独立整定。
410路开关量采集(由CPU插件采集,端子X106~X115),32路开关量(或电度量)采集〔由DI插件采集,端子X34~X65。
二、调试项目
1.单插件检查
接地端子应可靠接地、检查各元器件型号、插件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焊点有没有错焊、漏焊等现象。
2.绝缘电阻及工频耐压试验
2.1绝缘试验:用电压等级1000V的摇表,短接相应端子。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兆欧。
2.2工频耐压试验:将CPU,VFC,MMI插件取下,按表1所要求试验项目短接相应端子做耐压试验,
试验时应无击穿,无闪络现象出现。
在调试过程中,如交流插件有改动,必须对交流插件重新打耐压。
A组:电压输入回路端子X81-X96,X9-X24
B组:电流输入回路端子X1-X8,X73-X80
C组:直流电源输入回路端子X140,X142
D组:开出接点,中央信号端子X116-X127,X70-X72
E组:开入接点端子X34-X68,X106-X115, X93-X104,X21-X32
接地端子X144
3.逆变电源调试
对电源插件加直流电源220V,检查5V、±15、24V输出将检查结果填入表2。
4.装置正常显示(表3)
5.CPU----MMI联调
5.1设置CPU号
装置上电后,MMI显示“SET CPU’S PLEASE”,此时应设置以下CPU号:
CPU号1:CPU插件(CS20-04A.B)
CPU号3: DI插件(CS20-06A.A)
CPU号4:直流测量(DC)插件(CS20-16C.A)
CPU号5:备用测量(SPACE)插件(CS20-16B.A)
5.2 切换定值区号
选择菜单项SET_SEL,将各插件的定值区切换至0区。
直流(DC)和备用测量插件(SPACE)插件未进行定值区切换之前,会告警“SZONERR XXXX”,此时应切换一下定值区, 即可。
5.3 整定系数区的系数
直流和备用测量插件(CS20-16C) 和(CS20-16B)需整定系数区,系数区固定在定值区的7区,所有系数先预置为1.00.整定好以后,固化在7区,不能固化在其他区.
5.4 固化零漂
直流和备用测量插件(CS20-16C) 和(CS20-16B)需固化零漂,可通过调用菜单项VFC---DC,观察一路零漂,然后选择CTL---EN菜单,选择1号压板号,无论投切操作,均固化至EEPROM中。
5.5设置硬件时钟
选择菜单项CLK,整定MMI板上的时钟。
5.6状态检查
进行以上操作后,装置运行灯亮,告警灯不亮,液晶显示正常,时钟走时正确。
5.7开出试验
选择菜单项CTL---DOT,对照开出对照表依次驱动各路开出,观察面板信号,测量各开出接点,填写记录表5。
5.8直流和备用测量的检查和调整
5.8.1 变送直流0~5V的测量
试验方法:
如装置中无备用测量插件(SPACE),则不做5DC5的试验。
用可调的直流电压源,正负端分别接入装置各路输入端子的正负端。
电压调整至3V,选择菜单项VFC---VI,观察相应通道的电压显示值,整定系数区相应通道的系数。
公式如下:应整定的系数
值=3*原整定的系数值/液晶显示的电压值。
调整电压至5V,3V,2V,1V,观察液晶显示的电压值与实际的电压值一致,误差小于±1%。
记录显示电压值与整定的系数值于表6
试验方法:用可调的直流电压源,正负端分别接入装置直流输入端子的正负端。
电压调整至200V,选择菜单项VFC---VI,观察相应通道的直流电压显示值,整定系数区相应通道的系数。
公式如下:应整定的系数值=200*原整定的系数值/液晶显示的直流电压值。
调整电压至220V,200V,100V,50V,观察液晶显示的电压值与实际的电压值一致,误差小于±1%。
如选用将前三路220V输入改为5V的采集板,则应按表7中()内的通电数值试验,系数算法及要求同前。
记录显示电压值与整定的系数值于表7
5.9交流工频输入量基本误差试验:
刻度调整
选择菜单项VFC-VI,依次选择各通道,外加100% U n交流电压(额定电压为100V时,施加相电压57V),100%I n交流电流,通过调整VFC插件相应通道的电位器R n1及定值中比例系数,使之基本误差< ±0.4%。
记录填入表8,线性度试验此项试验对每套装置可抽取1路进行。
按表9依次外加交流电流、电压,记录标准表中的电压、电流和本装置显示的电流、电压值,要求基本误差< ±0.5%。
5.10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基本误差试验:
此项试验可以按批量进行抽测。
每台装置抽查一组功率测点,其余组仅测量额定值cosϕ=1时有功功率和cosϕ=0时无功功率。
按表10保持输入线电压为100V,f=50Hz,功率因素cosϕ,按参比条件,改变输入电流,记录标准表上有功、无功和本装置显示值,计算误差,要求基本误差<0.5% 。
5.12 开关输入量(或电度量)检查
对于端子X34~X63开入量(或电度量)的检查及端子X106~X115开入量的检查,需借助PC机进行。
将装置串口与PC机串口用串行电缆连接,用键盘将装置整定到PC菜单,在PC机上运行本公司提供的界面程序,选择“远动报文”菜单下的“开始保存远动报文”项。
5.12.1 开关量输入检查
CPU3为开关输入量(或电度量)插件(CS20-06A.A),将该插件的定值KG1.0置0,设定为开关量输入。
然后用装置上的+24V电源分别点相应端子X34~X65,X106~X115,相应的遥信状态位应变位(置1),同时在PC机上观察报文变位情况。
5.12.2 电度量输入调试
将开关输入量(或电度量)插件(CS20-06A.A)的定值KG1.0置1,设定为电度量输入。
然后用装置上的+24V电源分别将端子X34~X65点10次,在PC机上观察报文变位情况。
(CPU3)电度量报文格式:
CPU3:30 0A (11H~18H,组号) 04 n1 n2 n3 n4 (每三字节对应一电度计数)
电度计数与输入端子的对应关系如下:
5.13连续通电的稳定性:
装置完成调试后,在高温45℃下,进行72小时通电试验,交直流电压为额定值,通电过程中装置不应出现异常告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