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评价(城镇土地分等定级).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75.35 KB
- 文档页数:69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1.城镇范围: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其城镇范围是城市市区;对于县级市,其城镇范围是市政府驻地的建成区范围;对于县城镇,其城镇范围是镇区。
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区别:土地等的实质是各城镇之间土地质量状况的排序,土地级的实质是反映城镇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利用效益、土地质量的差异。
3.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体系:分为等和级,其中级分为: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分类定级又可分为:商业用地定级,住宅用地定级,工业用地定级。
4.土地分等定级与土地估价的关系:二者从不同角度对土地的特性进行评价:土地分等定级,评价土地的使用价值。
土地估价,评定土地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反映出的价格。
对于土地估价来说,土地分等定级是其基础,评出的等级是土地价格稳定的本质表现。
对于土地分等定级来说,土地价格是其更灵活的外在表现形式,评出的地价是反映土地使用价值市场特征的更佳指标。
5.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2.主导性原则3.地域分异原则4.土地收益原则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初步方案以定量分析为主,最终定案宜依靠定性分析)6.城镇土地分等技术程序1.建立影响城镇间土地等的因素因子体系2.确定各因素因子的相应权重3.分析因素因子的影响方式,建立评价标准4.对各城镇因素因子的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加权计算各城镇总分值,并初步划分城镇土地等。
5.验证分等初步结果,制定分等基本方案,开展意见征求,对城镇土地等进行调查并定案。
6.编制城镇土地分等成果图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7.土地行政部门编写城镇土地分等任务书8.城镇土地分等7大主要因素:必选:城镇区位、城镇聚集规模、城镇聚集规模、城镇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备选: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区域土地供应能力9.因素因子选择原则⑴指标值变化对城镇土地质量有显著影响⑵指标值有较大的变化范围⑶选择的因素因子对不同性质城镇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⑷指标反映当前的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并对城镇未来土地等产生影响⑸指标易通过统计资料获得或易量化处理10.因素因子权重确定的原则⑴权重值与因素对土地质量影响的大小成正比,数值在0-1之间,各选定因素的权重值之和为1⑵因素所涉及的因子权重值在0-1之间,每个因素对应的选定因子的权重值之和为1⑶权重值可单独选用特尔菲法、因素成对比较法或层次分析法确定,也可用特尔菲法结合其他两种方法来确定11.理解特尔非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12.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13.因子分值计算的原则①因子分值因在0-100之间,因子分值越大,表示分等对象受相应因子的影响效果越佳②因子评价指标与其土地质量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只有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与土地质量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