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82
综 述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d Hea lth D igestM edical Peri odical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及进展■余晓梅1 曾德春2(11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妇幼保健院643200 21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646000)【摘要】本文对最近几年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应用;进展【文献标识码】R24613 【文献标识码】A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 onal radi 2ol ogy)在妇产科的具体应用,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指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的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械对妇产科疾病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技术。
本文将对近些年来,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妇产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以下综述。
1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111 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加之术前及术后进行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化学疗法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其中以静脉化疗的历史最长,应用得最广,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但由于其属于全身用药,局部病变区的药物达不到持续的高浓度,故毒副作用与疗效各参其半,有时患者难以耐受。
6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始研究盆腔恶性肿瘤的化疗给药新途径,即通过局部动脉给药来增加肿瘤所在部位的药物浓度,进而达到控制病变,提高疗效的目的。
但此方法是在无导引下进行,具有盲目插管、非选择性给药,使局部药物浓度低,且在化疗的同时不能进行阻断肿瘤血供的栓塞疗法。
介入治疗正是克服了上述不足,即利用放射学导向技术定向地对病变器官进行诊断和治疗。
由于女性生殖系统血供主要来自髂内动脉,因此对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直接进行大剂量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为妇科晚期肿瘤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血管性介入治疗应用于妇科各种恶性肿瘤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具体术式包括: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int e rnal iliaca rtery infusion /em 2boliza ti on,II A I/II A E)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ute rine arte ri 2a l i nfusi on /emboliza ti on,U A I/U A E )。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
以下是 7 条关于介入放射学分类的内容及例子:
1.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呀,这就像是给人体血管修修补补的神奇领域!比如通过介入手段来疏通堵塞的血管,就好像是为拥堵的道路清障一样。
像给心脏血管放支架,让血液重新畅通无阻,这多厉害呀!
2.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也超重要的好不好!举个例子,对体内肿瘤进行穿刺活检,这不就像是侦探在寻找疾病的关键线索嘛!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呢。
3. 神经介入放射学呢,是专门对付神经系统问题的哟!就好比是给大脑和神经的健康保驾护航,比如说治疗脑血管疾病,这难道不是在拯救生命吗?
4. 心脏介入放射学可是关乎心脏的大事呀!像做心脏瓣膜的修复,那简直就是给心脏这个核心部件精心维修啊,这得多有意义啊!
5. 肿瘤介入放射学很关键呢!比如用介入的方法来治疗肿瘤,就像是给肿瘤这个大坏蛋沉痛一击呀,延缓它的作恶,为患者争取时间呢!
6. 妇产科介入放射学对女性很重要哒!像处理一些妇产科的疾病,不就像是给女性健康上了一道保险嘛,多么贴心呀!
7. 儿科介入放射学也必不可少呀!对于小朋友的一些疾病治疗,这就像是给小天使们专门定制的守护魔法,尽力让他们少受痛苦,健康成长呀!
我觉得介入放射学的这些分类都各有其神奇之处,为医疗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进步,真的太牛啦!。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与临床诊断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对临床诊断的意义两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领域1. 电子断层成像(CT)技术电子断层成像技术通过计算机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三维成像,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影像信息。
CT技术广泛应用于肺部、胸腹部、颅脑等病灶的检查,有效地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定性诊断。
2. 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扫描人体内部的信号,生成高分辨率的影像。
MRI技术在骨骼、关节、脑部等病理的检查以及疾病的分期和定量化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 超声影像技术超声影像技术是利用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超声技术在妇产科、肿瘤、心血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实时性和动态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影像技术。
4. 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结合了医学影像和内窥镜技术,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在人体内部进行治疗或取样。
介入放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血管造影、肿瘤治疗等,为临床诊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医学影像技术对临床诊断的意义1. 早期发现疾病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疾病在可治疗的早期阶段就能够被发现。
例如,通过CT或MRI等技术对肿瘤进行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有效减少了疾病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2. 疾病分期和定量化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疾病分期和定量化诊断信息。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MRI技术对肿瘤进行定量化诊断,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组织学特征,为准确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3. 引导治疗和手术操作医学影像技术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定位和保护重要组织结构。
例如,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医生可以依靠MRI 或CT引导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4. 辅助诊断和评估疗效医学影像技术还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方法对本组20例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达2100ml,采用seldinger法先行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强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
结果 2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阴道出血停止,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23-02产后出血危及患者生命,以往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常采取子宫切除术来挽救患者生命。
近几年来,我院将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领域治疗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
但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患者及其家属常因对产后出血的恐惧,对介入治疗技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焦虑、恐慌及治疗配合的盲目性。
因此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保证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成功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产后出血,年龄22~35岁。
12例剖宫产术后,8例经阴道分娩大出血。
出血量>1700ml,平均2100ml。
其中6例胎盘植入,6例胎盘粘连,3例宫缩乏力,5例胎盘残留。
本组患者在栓塞治疗前使用过各种缩宫剂,完善相关检查及对症治疗后无法控制出血,并且患者欲保留子宫。
1.2 方法本组均采用“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局麻下采用穿刺右侧股动脉,将5.0导管分别插入两侧髂内动脉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通过造影可发现出血部位,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1],栓塞后复查造影,观察两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程度是否达到标准,若栓塞彻底遂拔管,穿刺部位压迫20min后,加压包扎穿刺点。
2 结果20例产后出血行动脉栓塞后出血得到控制,血压稳定。
子宫动脉栓塞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作者:苏煜周志鸿王强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经导管技术栓塞子宫动脉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价值。
方法 155例妇产科疾病采用Seldinger方法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如明胶海绵颗粒或/和PVA栓塞剂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结果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成功率为100%;78例子宫肌瘤其中73例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5例单支供血,6例宫外妊娠为单支供血,11例腺肌症为双侧供血,刮宫后及产后大出血49例共栓塞左右子宫动脉151支加2支髂内动脉分支,7例恶性肿瘤和2例葡萄胎均为双侧供血;子宫肌瘤患者栓塞1年后肌瘤平均缩小59%,子宫腺肌症患者栓塞1年后子宫体积缩小40%,无1例栓塞后并发症。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疾病范围广,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实用性强,是发展前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妇产科疾病妇产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妇女的心身健康。
近年来,经导管技术经子宫动脉灌注药物及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下面将我院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我院2003年4月~2008年6月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在我科介入治疗的妇产科疾病155例,其中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症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经血不止1例,宫腔外妊娠6例,刮宫后出血8例,产后大出血41例,葡萄胎2例,子宫癌包括宫颈癌4例,卵巢癌3例.年龄在18~57岁女性患者。
1.2方法1.2.1机器设备 Philips H50000型心血管造影机,取像为25帧/s,注射压力为300磅/次,注射速率1~2 mL/s,总量为6~8 mL,造影剂为Qmnipaque非离子型遭影剂。
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平阳霉索,40%碘化油,聚合乙烯醇(PVA)。
1.2.2本组155例患者均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右股动脉,插入5F子宫动脉导管,超选择性将导管端置入左右子宫动脉内经造影证实,方可进行药物灌注或/和栓塞治疗。
《介入放射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610006 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使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以研究微创治疗为主的临床科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的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基本技术操作要领和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为临床医疗服务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医疗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介入放射学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重点,注重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授课中,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密切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目标定位于医疗岗位的工作任务需要,传授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资料搜索等应用能力。
在素质培养方面: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综合能力。
本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课程总课时36学时,理论为30学时、实验为6学时。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基本技术操作要领和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为临床服务打好基础。
2.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了解和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基本操作技术、临床综合应用,各种介入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并发症和实际操作要领,灵活应用这些技术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判断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并能够具体说出相关介入操作技术要领,能够解释相关疾病的介入治疗原理。
能把介入放射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不怕苦、不怕脏、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介入放射学的理解和认识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影像技术的引导,对病变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
以下是对介入放射学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一、介入放射学的定义与历史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影像医学的指导下,医生利用导管、穿刺针等器械,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介入放射学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
随着影像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涉及肿瘤、血管、神经等多个领域。
二、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价值精准治疗:介入放射学通过影像技术的引导,能够精确地定位病变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微创治疗:介入放射学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介入放射学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肝癌、肺癌、血管狭窄等。
个体化治疗:介入放射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领域肿瘤介入:通过导管将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肿瘤血管,阻断肿瘤供血,抑制肿瘤生长。
血管介入:用于治疗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疾病,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恢复血管通畅。
神经介入:用于治疗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通过溶栓、取栓等技术恢复脑组织功能。
泌尿介入:用于治疗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通过碎石、扩张等技术改善泌尿系统功能。
妇产科介入: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输卵管堵塞等疾病,通过栓塞、扩张等技术改善妇产科疾病症状。
四、介入放射学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介入放射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介入放射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通过更加先进的影像技术和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介入放射学还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诊疗模式和治疗理念,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具有重要价值和广阔前景的学科。
通过深入理解和认识介入放射学,有助于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前言妇产学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有一套完整的和成熟的理论体系。
介入放射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在医学领域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学科,介入治疗被称为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列的第三种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胂瘤、心血管内科和外科、血管外科、骨科、神经内科和外科等疾病的治疗,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使原来需外科手术解决的问题,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得到解决,使复杂的外科治疗方法简单化;使原来无法认识甚至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认识并解决。
妇产科介入治疗学的出现和形成,是介入治疗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对自身健康的更高需求的必然体现。
《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介绍了妇产科介入治疗的概况及常见妇产科疾病的介入治疗,在讲述妇产科介入治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妇科恶性肿瘤、异位妊娠、输卵管阻塞、产后出血、盆腔於血综合征、产后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基础、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式选择、手术技巧、药物选择和应用以及术后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在书的最后,还对超声介入治疗进行了简单地介绍。
《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内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放射科、介入科、妇科、产科等从事妇产科介入治疗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参考学习。
编者2013年4月第一章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概述第一节介入治疗简介―、妇产科介入治疗概述(一)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史妇产科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史是伴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而发展,与介入放射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妇产科介入治疗学还是一个相当年轻,而且是不成熟的学科。
追溯最早的与妇产科疾病相关的介入治疗是1921年Biechmder首先报道了经动脉灌注药物治疗产妇脓毒血症,在1952年,Cromei?等首先将动脉化疗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
而1953年Seldinger首先采用的经皮穿刺血管插管技术及1959年Odman发明X线下能显影的导管,使原来需经外科手术才能完成的介入治疗简化为经皮穿刺即可完成,极大地促进了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什么是介入放射学_治疗方法介入放射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那么你对介入放射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介入放射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一词由Margulis于1967年首次提出。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
即: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的学科。
或组织采集,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
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诊断学、选择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①以影诊断学为基础,利用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
②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经皮穿剌、导管等技术,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可以这样理解: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医学的引导下,为现代医学诊疗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
与传统的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更直接有效、更简便微创。
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介入放射学治疗70年代后在国外十分风行,形成了放射学的新领域。
近几年来,在我国也正在崛起,并在肿瘤治疗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新的治疗方法。
现常用的方法如下:(1)经动脉灌注抗癌药物由动脉内注入抗癌药物,使肿瘤内药物浓度比一般周围静脉给药要高得多,使疗效明显提高,而全身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它适用于治疗肝癌、肺癌,也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胃癌、胆管肿瘤、胰腺癌、盆腔肿瘤及四肢恶性肿瘤。
(2)动脉栓塞疗法将导管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内,选择适当的栓塞剂,填塞供血动脉,截断瘤体的血液供应,使瘤体梗死。
介入发展现状及规划医生对介入治疗的了解不足,不清楚手术的适应症和预期效果,导致病源流失和介入治疗的宣传不足。
人员不足也是一个问题,除了XXX大夫,其他人员都是兼职且经验不足,缺乏梯队储备。
机器老化也是一个难题,导致故障率高,增加手术难度和时间。
最后,病员管理也存在问题,介入治疗的病人由其他医生管理,术前、术后的管理和沟通不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加人员数量和经验,更新设备,改善病员管理。
成立独立的介入病房,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生实行首诊负责制,一个或一组医师负责患者的全程治疗,从而可以进行系统的病情观察和及时诊疗。
同时,病房的设立也为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治疗环境,并得到了更专业的护理。
介入诊疗涉及到临床上各个专业,医师通过对患者入院后的系统诊治不断总结经验,促使自己不断研究先进的业务知识,探索、开拓新的诊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因此,成立介入病房有利于介入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病房的设立也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科研项目的开展。
各种病例资料更加完整,学术来源数据统计变得更加直观全面,有助于自主开展新的技术和项目。
成立介入病房不仅可以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介入病房的成立势必会扩大医院的诊疗范围,拓宽病人的来源,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建立介入病房需要注意硬件和软件的配备,包括病房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微量注射泵、抢救室等。
医护人员的编制也需要根据病房规模确定,但至少需要医生3-5人、护士7-10人。
医护人员的结构也需要符合三级医师诊疗查房的要求,医生需要具备影像学知识和系统临床经验,护士需要有三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
XXX of the body。
such as the heart。
brain。
liver。
lungs。
and lower limbs。
It has XXX。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XXX。
requiring reasonable buildin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