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第十章超敏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946.50 KB
- 文档页数:74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1.下列什么传染性疾病外,目前可用疫苗预防?()A 钩端螺旋体病B 梅毒C 鼠疫D 霍乱正确答案:B2.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材料是()。
A 抗毒素B 抗生素C 丙种球蛋白D 基因工程疫苗正确答案:D3.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CK是()。
A IFN-γB M-CSFC IL-4D TNF正确答案:D4.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
A IgMB IgGC IgDD IgE正确答案:D5.Ⅲ型超敏反应涉及多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除了()。
A 血小板B IgG、IgM与补体C 各种粒细胞与肥大细胞D IgE正确答案:D6.下列对HLAⅠ类分子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
A HLAⅠ类分子的两条链都由HLAⅠ类基因编码B 抗原肽结合槽由α1和β1结构域组成C β2结构域与T细胞的CD8结合D 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正确答案:D7.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
A 衣原体B 支原体C 立克次体D 病毒正确答案:B8.下列叙述哪项是错的?()A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B 质粒能自我复制C F质粒决定细菌的耐药性D 性菌毛的产生由质粒控制正确答案:C9.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A 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B 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C 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D 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正确答案:C10.由蚊虫叮咬可传播的病为()。
A 钩端螺旋体病B 流行性乙型脑炎C 鼠疫D 炭疽正确答案:B11.有宫内感染的新生儿,脐血中升高的Ig是()。
A IgMB IgGC IgAD IgD正确答案:A12.Th1细胞的功能是()。
A 分泌IL-2、IL-4、IL-5B 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C 抗胞外感染D 促进细胞免疫应答正确答案:D13.实验室培养真菌常用()。
A 沙保培养基B 吕氏血清斜面C 柯氏培养基D 罗氏培养基正确答案:A14.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繁纷复杂的超敏反应,⼩⾕教你如何记?医学⾕考试最权威医学考试系统,因专业⽽信赖!距离2019年职称考试只剩 9天医学⾕⾃5⽉2⽇起开放『考前冲刺套餐』,受到⼤家的欢迎,最后⼀拨助考神器--考前押题,限时开放中!助您顺利通过考试!考前冲刺套餐每天只需1元轻松拥有医学⾕⾼质量试题检验(⼠、师、中级)模拟试卷历年真题考前押题尽在医学⾕考试(检验、输⾎、微⽣物全新试题)长按识别⼆维码,进⼊医学⾕在线考试系统购买考前冲刺套餐同时,医学⾕输⾎、微⽣物初中级考试同步进⾏考前冲刺29.8元套餐。
超敏反应⼜称变态反应,主要分为四型,是每年职称考试必考内容,但很多考⽣很难分得清楚!⼩⾕团队精⼼准备了以下内容,让您将四型超敏反应分得清楚、答得准确,不丢分不失分!I型:快(速发型)休克呼吸消化和⽪肤(两疹)IgE肥⼤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内试验:15-25分钟观察有⽆风团和红晕挑刺试验:点刺后15分钟观察结果II型:毒(细胞毒型)含“⾎”疾病及甲亢注:含“⾎”疾病(输⾎反应、新⽣⼉溶⾎、⾃⾝免疫性溶⾎性贫⾎、药物过敏性⾎细胞减少症、肺出⾎-肾炎综合征)IgM-IgG单核、中性粒、NKIII型:炎(免疫复合物型、⾎管炎型)(1)(类)Arthus反应:多次注射⾎清、胰岛素、疫苗(2)⾎清病、链球菌相关肾⼩球肾炎、类风关和SLEIgM-IgG中性粒细胞IV型:迟(迟发型)接触性(化妆品、⾦属)、移植排斥、传染性(结核菌素试验、梅毒)、桥本⽆抗体T细胞⽪内试验:前臂内侧注射,48-72⼩时观察局部有⽆红肿硬结斑贴试验:敷贴后24-72⼩时观察结果(点击可看⼤图)关键点记忆1、I、II和III型超敏反应均有抗体介导;2、补体参与II、III,但只有III必须依赖补体⽅可致病;3、同⼀个体可能存在多种超敏反应;4、同⼀抗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超敏反应;5、同⼀疾病也可由不同类型超敏反应引起。
检验职称考试冲刺啦!模拟考试、历年真题、考前押题去哪⾥?长按并识别下图⼆维码医学⾕在⼿,资格考试⽆忧长按识别⼆维码,即刻开启练习练习题集单选题1、关于Ⅳ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
.1 /22T 细胞和B 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一个T 或B 细胞只表达一种TCR 或BCR ,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 分子,所以,T 及B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 及B 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
由于T 及B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2. 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 及B 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
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 及B 细胞不活化。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 及B 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3. 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见概念。
(2)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