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 格式:pdf
  • 大小:190.16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

刘颂浩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前言

本书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2003—2005年课程建设项目《对外汉语教学导论》的成果之一,旨在介绍第二语言习得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对外汉语习得、从事对外汉语研究打下基础。对外汉语界与国际第二语言习得界的对话,可能始自鲁健骥教授1984年对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的介绍。与这两种理论出现的时间相比,这已经是15年之后的事了。多年来,这一“时间差”似乎没有缩短的迹象。翻看最近出版的对外汉语概论教材,不难看出这一点。希望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象!

本书是一本入门教材,以“把问题说清楚”为目的,不做繁琐考证。对于比较陌生的概念,都随文做了解释。本书的适用对象是对外汉语教师、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对第二语言习得问题感兴趣的其它读者。

全书共分十四章。第一章“语言、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相当于全书的概览。第二章“能力和表现”、第三章“语言机能和普遍语法”以及第四章“年龄和关键期”重点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和相关学科,特别是语言学、第一语言习得等学科的关系。第五章到第十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先后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理论,分别是 “对比分析和语言迁移”“偏误分析”“习得顺序”“中介语”“学习和习得”以及“输入和输出”。从另一个角度看,第一章到第十章关注的都是“语言问题”。与此不同,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探讨的则是“非语言问题”,包括“注意和记忆”“动机和性格”“策略和方法”以及“社会文化学”。这几章的顺序多少有些随意。每一章的题目,同时也是本章的“关键概念”。对每一章的内容,都以关键概念为中心,有层次、多角度、逐渐深入地加以介绍。

在术语和人名方面,国内学术界已经有固定译名的,比如科德(S. Peter Corder)、塞林格(Larry Selinker)、侧化(lateralization)等,本书一仍其旧。没有固定译名的,我们遵从对外汉语界的习惯。比如,国内英语界常用“过渡语”和“僵化”来翻译interlanguage和fossilization,对外汉语界则通行“中介语”和“化石化”。本书采用后者。目前尚没有译名的,我们都进行了翻译1。

本书所在的课程建设项目,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王若江教授主持。在准备和写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得到了王若江教授的悉心指导。“以关键概念为中心,有层次、多角度、逐渐深入地加以介绍”这一体例就是在和王老师多次交换意见的过程中确定下来的。在本

1 翻译术语时,主要参考了三本词典:《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戴维·克里斯特尔编,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现代英汉心理学词汇》,张厚粲、孙晔、石绍华主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最新英汉心理学词典》,北京大学心理系编,内部资料,1999 年。

书正式出版之际,首先要衷心地感谢王若江教授!同时也要衷心感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对该项目的支持!

2005年到2006年期间,我有机会以“富布莱特研究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进行研究。在美国的联系教授,UIUC国际英语中心的Randall Sadler博士和夫人Misumi Sadler博士(任职于该校东亚系),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对我关怀备至。本书的主体部分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感谢“美国富布莱特基金”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资助,感谢Randy和Misumi亦师亦友的关怀!

我的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英语系杨素英博士和语文中心黄月圆博士通读了全书并提出了多处修改意见,大到整体框架,小到具体观点,甚至翻译用词,无不细致深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朱勇老师,以及香港浸会大学英语系博士生张妍岩师姐也通读了全书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北京大学汉语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詹成峰在写作早期提供了很多反馈和帮助。爱人马秀丽是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提出的反馈和意见也最多。在此向他们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对外汉语出版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步履维艰。即便如此,总编辑郭力老师仍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对外汉语工作,着实令人敬佩(郭老师原来负责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类图书的出版)。感谢郭力老师的大力支持!祝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出版事业蒸蒸日上!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门横跨多个领域的新兴学科,导论教材写作,难度极高。本人时间无多,学识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地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刘颂浩,2007年7月

于香港浸会大学英语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语言、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

1.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1.2 语言习得

1.3 应用语言学

1.4 语言教学

1.5 教学理念

1.6 母语者和非母语者

1.7 小结

第二章能力和表现

2.1 能力、表现和水平

2.2 乔姆斯基能力概念批评

2.3 能力和表现的背后

2.4 交际能力概念的发展

2.5 交际语言能力框架

2.6 小结

第三章语言机能和普遍语法

3.1 语言机能

3.2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

3.3 消极证据和积极证据

3.4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思想评价

3.5 其他类型的普遍语法

3.6 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

3.7小结

第四章年龄和关键期

4.1 列尼博格的语言习得关键期

4.2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

4.3 关键期和年龄效应

4.4 关键期和非本族性

4.5 关键期和内隐学习

4.6 关键期假说在语言教学上的意义

4.7 小结

第五章对比分析和语言迁移

5.1 对比分析假说的背景

5.2 对比分析假说的两种形式

5.3 对比分析假说的证据

5.4 对比分析假说评价

5.5 语言迁移、跨语言影响和母语的作用

5.6 制约语言迁移的因素

5.7 母语在语言理解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5.8 小结

第六章偏误分析

6.1 偏误分析的背景

6.2 科德的偏误分析观

6.3 偏误分析的步骤

6.4 偏误分类

6.5 偏误范围和偏误区域

6.6 偏误分析评价

6.7 小结

第七章习得顺序

7.1 布朗的习得顺序研究

7.2 第二语言语素习得顺序

7.3 语素习得顺序的成因

7.4 4—M模型和蕴含等级原则

7.5 ZISA项目和可教性假说

7.6 习得顺序研究评价

7.7 小结

第八章中介语

8.1 中介语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