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第二章 应力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93.04 KB
- 文档页数:74
应用弹塑性力学习题解答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应用弹塑性力学习题解答目录第二章习题答案设某点应力张量的分量值已知,求作用在过此点平面上的应力矢量,并求该应力矢量的法向分量。
解该平面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余弦为而应力矢量的三个分量满足关系而法向分量满足关系最后结果为利用上题结果求应力分量为时,过平面处的应力矢量,及该矢量的法向分量及切向分量。
解求出后,可求出及,再利用关系可求得。
最终的结果为已知应力分量为,其特征方程为三次多项式,求。
如设法作变换,把该方程变为形式,求以及与的关系。
解求主方向的应力特征方程为式中:是三个应力不变量,并有公式代入已知量得为了使方程变为形式,可令代入,正好项被抵消,并可得关系代入数据得,,已知应力分量中,求三个主应力。
解在时容易求得三个应力不变量为,,特征方程变为求出三个根,如记,则三个主应力为记已知应力分量,是材料的屈服极限,求及主应力。
解先求平均应力,再求应力偏张量,,,,,。
由此求得然后求得,,解出然后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已知应力分量中,求三个主应力,以及每个主应力所对应的方向余弦。
解特征方程为记,则其解为,,。
对应于的方向余弦,,应满足下列关系(a)(b)(c)由(a),(b)式,得,,代入(c)式,得,由此求得对,,代入得对,,代入得对,,代入得当时,证明成立。
解由,移项之得证得第三章习题答案取为弹性常数,,是用应变不变量表示应力不变量。
解:由,可得,由,得物体内部的位移场由坐标的函数给出,为,,,求点处微单元的应变张量、转动张量和转动矢量。
解:首先求出点的位移梯度张量将它分解成对称张量和反对称张量之和转动矢量的分量为,,该点处微单元体的转动角度为电阻应变计是一种量测物体表面一点沿一定方向相对伸长的装置,同常利用它可以量测得到一点的平面应变状态。
如图所示,在一点的3个方向分别粘贴应变片,若测得这3个应变片的相对伸长为,,,,求该点的主应变和主方向。
弹塑性力学题库与答案第二章应力理论和应变理论2―3.试求图示单元体斜截面上的σ30°和τ30°(应力单位为MPa)并说明使用材料力学求斜截面应力为公式应用于弹性力学的应力计算时,其符号及正负值应作何修正。
…解:在右图示单元体上建立xoy坐标,则知σx -10 σy -4 τxy -2(以上应力符号均按材力的规定)代入材力有关公式得:代入弹性力学的有关公式得:己知σx -10 σy -4 τxy +2 由以上计算知,材力与弹力在计算某一斜截面上的应力时,所使用的公式是不同的,所得结果剪应力的正负值不同,但都反映了同一客观实事。
2―6. 悬挂的等直杆在自重W作用下(如图所示)。
材料比重为γ弹性模量为 E,横截面面积为A。
试求离固定端z处一点C的应变εz与杆的总伸长量Δl。
解:据题意选点如图所示坐标系xoz,在距下端(原点)为z处的c点取一截面考虑下半段杆的平衡得:c截面的内力:Nz γ??A??z ;c截面上的应力:;所以离下端为z处的任意一点c的线应变εz为:;则距下端(原点)为z的一段杆件在自重作用下,其伸长量为:;显然该杆件的总的伸长量为(也即下端面的位移):;(W γAl)2―9.己知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σij应力单位为kg/cm2 。
试确定外法线为ni{,,}(也即三个方向余弦都相等)的微分斜截面上的总应力、正应力σn及剪应力τn 。
解:首先求出该斜截面上全应力在x、y、z三个方向的三个分量:n’ nx ny nzPx n’Py n’Pz n’所以知,该斜截面上的全应力及正应力σn、剪应力τn均为零,也即:Pn σn τn 02―15.如图所示三角形截面水坝材料的比重为γ,水的比重为γ1。
己求得应力解为:σx ax+by,σy cx+dy-γy ,τxy -dx-ay;试根据直边及斜边上的边界条件,确定常数a、b、c、d。
解:首先列出OA、OB两边的应力边界条件:OA边:l1 -1 ;l2 0 ;Tx γ1y ; Ty 0 则σx -γ1y ;τxy 0代入:σx ax+by;τxy -dx-ay 并注意此时:x 0得:b -γ1;a 0;OB边:l1 cosβ;l2 -sinβ,Tx Ty 0则:………………………………(a)将己知条件:σx -γ1y ;τxy -dx ;σy cx+dy-γy代入(a)式得:化简(b)式得:d γ1ctg2β;化简(c)式得:c γctgβ-2γ 1 ctg3β2―17.己知一点处的应力张量为试求该点的最大主应力及其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