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44
汇率理论第五章第五章 汇率理论汇率决定问题概述汇率决定问题概述第一节第一节•货币制度的演变•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二、二、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
是金平 铸币平价: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谓金平价,就是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美国的黄金输入点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法定平价: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
也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下,虽说决定汇率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法定平价),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则由政府来规定和维护,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3、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第二节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第二节•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系统阐述则是瑞典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完成的。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检验与评价一、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一、•一国内部的商品可以分成以上两种类型:•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称之为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称之为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第一,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时,就有可能引起套利活动的发生。
{财务管理外汇汇率}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一、汇率决定理论•(一)传统汇率理论•1.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论)•1922年,瑞典学者卡塞尔提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卡塞尔的学术成就•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 1866.10.20-1945.1.14)瑞典经济学家。
曾在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并于1904∼1933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在理论研究中,摒弃英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的边际效用价值说。
1916年卡塞尔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即: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20世纪20-30年代卡塞尔提出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之一的卡塞尔经济周期论。
最初用“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卡塞尔晚年支持国际社会重新采纳自一战以后已遭放弃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维系就是采纳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精粹,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按黄金以不同货币标示的价格决定。
这种货币制度有利物价稳定和维持币值,避免恶性通货膨胀一价定律•不同国家同一种商品同质,商品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交易成本为零,则同质商品在各地的价格是一致的。
P为本国可贸易商品价格,P*为外国可贸易商品价格,E为汇率(直接标价): P=E×P*•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成立的条件(1)完全竞争市场,商品同质;(2)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3)不存在建议成本•一价定律实现机制:商品套利行为存在、不存在贸易壁垒、可贸易商品同质购买力的基本形式•绝对购买力:一价定律成立,各种可贸易品权重相同。
• ∑a i P=E∑ a i p *,a i 为权重:P=EP * E= P/ P *在绝对购买力评价成立条件下,实际汇率为1,名义汇率调整不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e=E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