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各单元讲义(全册)
- 格式:docx
- 大小:30.26 KB
- 文档页数:22
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绪言.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0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4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8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5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28第九单元溶液. 32第十单元酸和碱. 35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0第十二单元化学及生活. 44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47常见物质的俗名. 48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48常见反响的现象. 52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54多功能瓶. 55除杂. 56鉴定. 56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根底。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l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 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比照实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绪言、第一单元考点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考点1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3页)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
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人)发现。
考点2. 化学研究的对象(4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7页8页)⒈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⒉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8页)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
★例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2页)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横、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滴加法)可用胶头滴管。
方法是将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取大量液体(倾倒法)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一倒二向三斜四靠”。
教学内容金属资源的存在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除很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工业上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常见的金属矿石有: 矿石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黄铁矿 铝土矿 黄铜矿 辉铜矿 主要成分 Fe 2O 3Fe 3O 4FeCO 3FeS 2Al 2O 3CuFeS 2CuS 2铁的冶炼1、 工业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2、 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将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4CO+Fe 3O 4——高温3Fe+4CO 2 炼铁设备:高炉 【注意】⑴工业炼铁中的还原剂是一氧化碳,不是碳单质。
焦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和产生热量,提高炉温。
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 2——高温CO 2CO 2+C ——高温2CO ⑵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而除去。
⑶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不是置换反应,且工业炼铁炼出的不是纯铁,而是生铁。
工业上炼铁时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一方面反应物为气体,能与铁矿石充分接触,可加快反应速率;另外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注意事项】①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要先撤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一是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再次氧化;二是还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要收集或点燃,以防直接排放污染大气。
含杂质物质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
新⼈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知识点新⼈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1-12单元知识点绪⾔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盐的⽔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和氢⽓;进⽽⽣产盐酸(氢⽓在氯⽓中燃烧获得);⽣产漂⽩粉(氯⽓和熟⽯灰反应⽣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相对分⼦质量最⼩的氧化物。
温馨提⽰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
①:;②:;③:。
2、翠绿⾊的孔雀⽯等矿⽯上⾯燃烧炭⽕,会有红⾊的铜⽣成。
【温馨提⽰:⑴孔雀⽯(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发⽣分解反应⽣成三种氧化物;(2)碳与⽣成的⾦属氧化物发⽣置换反应;(3)碳和⽣成的⽓态氧化物发⽣化合反应】(1):(2):(3):3.和等创⽴的原⼦论和分⼦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的⾼分⼦薄膜做的鸟笼可以使鸟在⽔下⽣存。
第⼀单元⾛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
包括改变和的改变。
例:⽯蜡熔化、⽔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例:煤燃烧、铁⽣锈、⾷物腐败、2、判断变化依据:3、相互关系:。
考点⼆、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性质与变化的区别:鉴别氧⽓和⼆氧化碳的⽅法有哪些?(1)(2)(3)(4)课题2 化学是⼀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
2、产物:(如何验证⽣成物?)熄灭时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判断正误:燃烧蜡烛的质量等于⽣成物的质量()⼆、对⼈体吸⼊的空⽓和呼出⽓体的探究“两多⼀少”以及如何验证——。
;。
课题3 ⾛进化学实验室考点⼀、常⽤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可直接受热的:能间接受热的:需加⽯棉⽹不能加热:1、试管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不能骤热骤冷,⼀般要先,然后才能,b、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的或者距管⼝c、加热固体时,试管⼝倾斜,防⽌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使试管与桌⾯约成2、胶头滴管a. 悬空垂直放在试管⼝,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不能伸⼊受滴容器b.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不能, ,防⽌;c. ⽤过后,再吸取其它液体。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各单元讲义(全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第一单元内容提要
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初步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以及对空气和呼出气体成份的探究,了解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练习并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二、重点难点内容讲解
(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物质的好象变化,使其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并合成新物质。
应用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新物质,新能燃,生命现象,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前沿科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纳米材料等。
(3)研究文章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3.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保持并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要学好化学,理解是关键。
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和理解的新东西较多,如:分子和原子`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定律等。
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勤于动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学习中,学习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
方式。
重视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在化学这门科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除做好化学实验外,还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测试思想,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深入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关注现代化学科学的新进展,立志为化学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刻注意浏览有关化学发展的前沿信息,深入了解现代化学的研究进展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独特的语言符号,要学好化学,就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要逐步积累,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化学方程式的熟悉和应用。
4.绿色化学(特点)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
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后有什么变化。
提供资料: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变浑浊。
所以,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蜡烛的组成:石蜡、棉线烛芯。
填表
问题和讨论
1.对探究活动如何观察和描述?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光、热、颜色、状态、气味、沉淀、气体等现象的发生,都可以帮助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活动与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提供资料: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过程:填表
结论: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②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远远的小于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③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明显高于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名称
仪器示意图
主要用途
使用时注意事项
试管
1.少量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容器
2.盛放溶液
盛放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
时不超过1/3
加热液体时应使试管受热均匀,试管
倾斜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
烧杯
1.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2.反应容器
用于溶解时,所加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并用玻璃棒不断轻轻搅拌
2.加热前外壁要干燥,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1.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量液时应竖直放置,使视线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取凹液面最低点刻度
(带铁夹铁圈)
铁架台
1.固定各种反应器和其它仪器
2.铁圈可代替漏斗架使用
装置要稳,要使铁圈、铁夹与铁架台
底盘位于同一侧方向
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应在铁夹内
侧衬石棉绳
酒精灯
实验室常用热源
酒精量不超过容积2/3,不少于容积1/4
2.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使用外焰
3.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
精灯;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使用完毕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蒸发皿
用于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物质的结晶
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可直接加
热
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3.高温下不宜骤冷
漏斗
1.过滤液体
2.倾注液体
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接收容器的器壁集气瓶
1.收集气体,贮存少量气体
2.进行气体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
3.用于组装少量气体发生装置
1.不能用来加热
2.固体和气体反应剧烈时(如铁和氧气的反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
3.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燃烧匙
用于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燃烧
一般为铁或铜制品,遇有能够与铁、铜
反应的物质时,应在燃烧匙底部放一层细沙或垫石棉绒
胶头
滴管
滴加液体药品
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入液体中吸收
滴加药品时,滴管不要插入或接触容
器口及内壁
锥形瓶
用作反应容器易使反应物摇匀;常用于中和滴定、接收蒸馏液体等
1.盛液体不要太多
2.加热时应垫石棉网
平底
烧瓶
1.保存溶液
2.用于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1.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2.一般应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用
圆底
1.用于蒸馏煮沸或在加热情况下的反应
2.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1.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2.使用时要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夹
用来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
的中上部
加热时,用手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
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防止锈蚀和烧损
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小两个匙)取粉末状固体量较多时用大匙,较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