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5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应用[摘要]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很多,过去主要依靠核素扫描及肺血管造影检查,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功能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诊断中逐步占据主导作用。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肺动脉栓塞(pulmoxmy embolism,p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目前,在各种对pe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公认的金标准是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但由于其有创伤性(并发症发病率约4%,死亡率约0.2%)设备限制,未被用于常规检查[1]。
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大量围绕ct肺动脉造影(ctpa)对pe诊断价值的研究在全世界多个研究中心开展,ctpa 对pe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大多数急性pe病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能取代肺动脉造影[2],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技术方法1.1扫描前患者准备扫描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
并预先训练好患者正确的呼吸配合方法,即平静呼吸后屏气以防止患者因屏气能力不足而产生呼吸移动伪影,造成图像重组时大的阶梯或错层状伪影,影响重组图像的质量。
一般采用1次屏气法完成扫描。
1.2合适的扫描参数和方法图像质量易受扫描层厚、重建间隔、螺距、电压、电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多平面重组技术不仅需要横断位原始图像间有重叠,而且对层厚有一定要求。
薄层扫描及重建可以提高空间分辨力,降低部分容积效应,进而提高ctpa对外周肺动脉的显示能力。
原始图像层厚越薄重组图像立体效果越好,诊断准确率及可信度越高,层厚越厚,重组图像越容易出现阶梯伪影,z轴分辨率也越差。
多层螺旋ct由于增加了探测器的排数,短时间覆盖大范围,因而提高重组图像的z轴分辨率,甚至获得各向同性图像,使mpr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
74·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1月 第21卷 第11期 总第169期【通讯作者】赵琳琳Analysis of 256 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7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NOV. 2023, Vol.21, No.11 Total No.169科医师阅片,观察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对于存在异议的部分,以讨论后得到的最终结果为准。
(2)定量参数测定:在轴位CT图像上测量患者肺动脉直径(dPA)、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SAMD)、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SAMD)等CTPA定量参数,并按照“肺动脉管腔阻塞评分/155×100.00%”的公式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PAOI)。
1.3 观察指标 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dPA、RVSAMD、LVSAMD、CTPAOI,分析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χ-±s )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肺动脉造影特征分析 47例PE患者经256层螺旋CTPA检查后,共发现受累肺动脉352支,其中134支(38.07%)位于左肺,218支(61.93%)位于右肺。
对受累肺动脉的直接征象进行分析,共发现完全性闭塞95处,充盈缺损257处(中心型138处、附壁型63处、偏心型56处)。
完全性闭塞表现为肺动脉完全充盈缺损,管腔内呈现低密度影,未见对比剂的高密度影(见图1);中心型充盈缺损表现为肺动脉中心充盈缺损,管腔中心呈现低密度影,周围可见高密度对比剂(见图2);附壁型充盈缺损表现为肺动脉中心为高密度对比剂,周围环绕充盈缺损,呈低密度影(见图3);偏心型充盈缺损表现为肺动脉管腔一侧充盈缺损,呈低密度影,另一侧可见高密度对比剂(见图4)。
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价值刘康; 张耀森; 郝跃文【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09【总页数】3页(P50-51,58)【关键词】肺栓塞;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疗效观察【作者】刘康; 张耀森; 郝跃文【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CT-MR室陕西渭南 714000;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 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其通常因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栓子常来源于深静脉,通过血液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
本文旨在探讨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过去由于检查手段限制,此病常常不能被明确诊断及误诊。
多层螺旋CT肺动脉CTA应用后,特别是多种后处理技术的帮助下,为此病的及时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笔者收集行肺动脉CTA的病例163例,阳性112例,其中83例患者行CTA复查,现将其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3.1~2014.12在我院疑似肺动脉栓塞并行肺动脉CTA检查的163例患者,男95例,女68例,年龄36~80岁,平均61岁。
最后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12例,均不同程度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气短、咳血、咳嗽、晕厥、上腹疼痛,其中63例患者有外伤史。
1例上腹疼增强扫描发现肺动脉栓塞,3例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发现肺动脉栓塞;4例怀疑冠心病发现肺动脉栓塞。
其中83例治疗后1-6个月行肺动脉CTA复查,肺动脉栓塞61例明显好转,22例血栓消失。
95例患者D-二聚体阳性。
1.2 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公司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仪,扫描方式为SURESTART往返扫描(动、静脉期扫描)。
经前臂静脉使用美国MEDRAD stellant 高压注射器注射350mg I/mL,碘海醇45ml,生理盐水20ml。
探析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 CT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检查确诊过程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中随机抽取31例进行,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及多层螺旋CT扫描,X线检查结果为参照组,CT扫描检查结果为研究组,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
结果在检出率的对比上,研究组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检查确诊的过程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检查的准确性,让医生的治疗方案更加适合患者病情,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栓塞;多层螺旋CT;临床价值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examin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31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The X-ray examination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ning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X-ray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CT scan results were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examin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ud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examin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examination, make the doctor's treatment more suitable for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have practical value.[Key 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multi-slice spiral CT; clinical value肺栓塞是肺部疾病的一种,患者的血栓发生于肺动脉,导致其功能性受到损害,主要表现包括咳嗽、发热、胸闷等,严重的会出现心跳及呼吸骤停等症状【1】。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作者:曾庆勇,李红星,何志辉,刘小雄,黎昕【关键词】肺栓塞[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2例临床高度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所获得的相关CT资料,并和其他影像、临床资料相对照。
结果:12例累及21处肺动脉及其分支,12例均可较准确、全面地显示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
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安全、快捷、经济、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的无创诊断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部分替代核素肺扫描及肺动脉造影。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诊断Pulmonary Embolism:Diagnostic Value of Spiral CTPulmonary AngiographyAbstract:Obje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spiral CT and Multi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PE) and it,s clinical used.Methods 12 cases of pulmonary embolismsuspected by clinical diagnosis were done SCT Angiography (SCTPA) or MSCT Angiography (MSCTPA),The relvanted CTdat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comparedwith else imaging date and clinal date.Result at total of 12 cases Embolism located in 21 pulmonary artery and branch,12 cases all can authentic and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ed position、shapes、extentanddegrees of damages.Conclusion SCTPA is a uninjured diagnosis method for PE,and it is safe 、quick 、economized、sensitive and characteristic,it can help estimated the treatmentand effect,a lot of can substituted for ECT or pulmonary angiography.Key words:Pulmonaryembolism;Tomography;Xraycomputed;Angiography;Diagnosis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较高,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及时正确的诊断可以大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患者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7例肺部动脉栓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
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病变共受累肺动脉361支,其中显示栓塞左/
右肺动脉8支,亚段肺动脉157支,叶肺动脉92支,段肺
动脉104支。
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亚段PE的敏感性非常高,而且具有无创、高效、准确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PE);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75-01
肺动脉栓塞(PE)是指由于肺部内动脉血管或动脉支干被血栓阻塞,影响肺部血液循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综合征,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多层螺旋CT是现阶段临床中针对PE的主要诊断方法,本文中将探讨多层螺旋CT在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肺部动脉栓塞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58.52±7.26)岁;肺炎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肺癌6例;排除心、肾
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
病因:妊娠生产所致12例,不同程度下肢静脉曲张34例,近期有胸腹部手术史21例,原因不明者7例;临床表现为突
发胸闷33例,气短22例,呼吸困难14例,咳嗽19例,咯血13例。
1.2方法
CT采用飞利浦256层的螺旋式CT机(Philips,荷兰),患者取仰卧位,以由头到脚方向行常规屏气扫描,造影范围从肺尖到膈肌膜上水平处,一次屏气状态下从足侧向头侧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肌水平,层厚2.5~3.75 mm。
电压120 V,电流140 MA,造影厚度5 mm,螺间距3-6,VR厚度1.25 mm,造影剂层厚2 mm×5 mm,造影剂速率为3×5 ml/s。
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进行1.25 mm薄层轴面重建处理,重建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以得到完整肺动脉期图像[3]。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当P<0.05时认为两组之间所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7例患者中,病变共受累肺动脉361支,其中显
示栓塞左/右肺动脉8支,亚段肺动脉157支,叶肺动脉92支,段肺动脉104支。
所有栓塞的肺动脉分支充盈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其中102支肺动脉分支中断;81支固附壁性充盈缺损;101支造影剂沿着血管壁分布,见表1。
肺栓塞患
者普遍存在肺纹理稀少、胸膜下梗塞灶、肺动脉高压、胸水等间接征象[4]。
慢性肺栓塞临床表现:管腔出现凹面型附壁性充盈缺损、不同程度狭窄及管壁增厚;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图像血流附壁充盈缺损与中央都是性血管腔充盈缺损。
3讨论
近年来,多层螺旋CT在PE的诊断中应用程度越来越高,临床实践证实CT检查具有无创、快捷、安全性高等优点,
能够清晰地显示亚段PE情况,敏感性较高,充分弥补了肺
动脉造影检查的弊端。
多层螺旋CT可有效显示血管内不同形态的充盈缺损及
管壁增厚、血管狭窄等情况:(1)中心性充盈缺损。
可见腔内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中央,且充盈缺损周围均被对比剂围绕或大部分漂浮于管腔内,与血管长轴平行呈“轨道征”[7]。
(2)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
可见部分血栓栓塞位于血管腔
一侧,栓子内缘凸面朝向管壁,基底与管壁呈锐角相交,对
侧有高密度对比剂。
(3)附壁性充盈缺损。
栓塞沿着血管壁分布,边缘不光滑,大部分或完全附着于肺动脉管壁,形态不规则,多呈新月形或环形。
(4)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
可见血管腔完全阻塞,呈血管截断征,栓塞的血管内无对比剂充盈。
正确判断急慢性肺动脉栓塞,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一般中心性充盈缺损和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多提示急性肺栓塞,附壁性充盈缺损多见于慢性肺栓塞,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多为肺叶、肺段动脉内栓塞。
经多层螺旋CT 于肺窗和纵膈窗扫描,通过观察PE的一些间接征象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包括:(1)局部肺纹理稀疏。
(2)肺叶和胸膜下区肺梗死灶。
(3)胸腔积液。
(4)中央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扩张。
本组研究中,病变共受累肺动脉361支,其中显示栓塞左/右肺动脉8支,亚段肺动脉157支,叶肺动脉92支,段肺动脉104支。
CT检查会根据患者动脉内有无栓子、栓子分布以及肺动脉阻塞程度等综合因素计算出肺部阻塞指数,可以直观、准确地为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对亚段PE的敏感性非常高,而且具有无创、高效、准确率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许彪,饶梓彬,张景忠,等.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17例分析)[J].广西医学,2010,13(08):
174-176.
[2] 冯晨璐,曾庆玉,胡丽霞,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PE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11,18(03):273-275.
[3] 钟易,黄昌辉,江洁,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PE诊断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16(04):129-131.
[4] 武玉坤,王玉国.64排螺旋CT导向经胸穿刺活检对评价肺部小结节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13(4):1054-1055.
[5] 杨烁慧,詹松华,郑少强,等.16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3):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