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人体性状
- 格式:ppt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8
2.3基因与人体性状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 一对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该女孩体细胞内决定性别的是A. 性染色体B. 染色体C. 细胞质D. 细胞膜2.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A. 防止遗传病的发生B.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C. 减少遗传病的发生机率D. 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3.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生物的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A. 生物的性状控制基因B.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C. 基因与生物的性状无关D. 基因与生物的性状相互影响4. 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A. 防止遗传病的发生B.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C. 减少遗传病发生的几率D. 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5. 下列与图解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时,将发育为男孩B. 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时,将发育为女孩C. 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染色体D. 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染色体6.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位于A. 细胞膜B. 细胞液C. 细胞质D. 细胞核7.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 基因通常位于染色体上C. 大分子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就是基因D. 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8.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人的有耳垂和双眼皮B. 豌豆的黄粒与圆粒C. 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D.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9. 如图是男性成对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基因B.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C. 男性精子中含有条染色体D. 男性精子中含有条染色体10. 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是A. 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变黑B. 玉米地中出现的白化苗C. 人的镰刀型贫血症D. 杂交技术培育的“海水稻11. 孟德尔用高茎圆粒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高茎,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高茎和矮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B. 高茎相对于矮茎是显性性状C. 亲代控制矮茎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D. 子二代种子中有高茎和矮茎12. 下列于染色体、、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B. 基因在分子上C. 染色体存在于分子中D. 一个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13. 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这说明A. 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B. 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C. 变异是定向的D. 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14.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B.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 所有的生物变异对生存都有利D. 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15. 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A. B. C. D.16. 人类的性状遗传中,有耳垂(由显性基因控制)和无耳垂(由隐性基因控制)是由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人体性状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让我们有了众多关于基因的研究,以及如何将基因与人体性状联系起来的探讨。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人体性状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这个领域的研究发现对医药行业以及人类基因组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体性状是指一些身体特征的表征,包括身高、体重、眼睛颜色、鼻形状、血型等等。
这些性状有些是通过个体的基因型所决定的,有些则是受到内在及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基因型则是指一个体细胞或生殖细胞里的基因组成。
一个人的基因型是由他们父母所传递的基因组成决定的,既然人体性状受到基因型的影响,那么基因型变异的相应性状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了研究人体性状与基因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相应相关性进行了探究。
其中包括了遗传联锁、关联分析、复杂性状遗传显性模型等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最常见的是关联分析和复杂性状遗传显性模型。
关联分析是一种基因组广泛扫描技术,可通过寻找某些基因变异与某些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揭示某些基因所具有的相应性状。
而复杂性状遗传显性模型则是一种基于生物统计学方法的模型,该模型用于研究基因型与相应复杂性状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型可用于探究某些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组广泛扫描技术,在人类基因组中寻找与一些常见性状有关的特定变异。
这个工作对于寻找疾病相关基因,发现对特定药物偏好的基因等方面都非常有帮助。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一种常用的基因标记,科学家们会尽全力寻找这些SNP与某些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关系。
思路是:研究某些特定SNP占据人类基因组中哪一区域,并对其与一些基本性状和复杂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命的本质。
研究表明,许多常见的性状,如身高、体重、血型等都受到基因型的影响。
人体性状的变异实验原理人体性状的变异实验是指通过对人类个体进行实验,观察其在特定条件下性状的变异情况,从而探讨个体性状的形成机制和变异规律。
这类实验旨在解析人类体内各种基因的功能和表达方式,以及环境与基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生命的本质和多样性。
人体性状的变异实验通常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基因编辑、表达谱分析、环境因素模拟等,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充分考虑伦理和安全问题,以保障被试个体的权益和实验过程的合法性。
在人体性状的变异实验中,基因编辑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特定基因进行精确的修饰和改变,从而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异对个体性状的影响。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某种潜在的疾病基因改变成正常基因,或者在动物模型上插入特定的突变基因,以研究其对特定疾病的致病性和病理机制。
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性状变异实验中的应用,为科学家和医学界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手段,有助于解析人类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和生理机制。
另外,表达谱分析也是人体性状变异实验的重要技术之一。
人体内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所决定的,因此,通过分析基因的表达谱,可以揭示出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和变异。
通过使用RNA测序等高通量技术,可以分析个体细胞和组织内上千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而研究不同基因表达谱与性状变异之间的相关性。
这种技术在研究人类性状变异的机制和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识别和理解影响人类性状变异的关键基因和途径。
此外,模拟环境因素也是人体性状变异实验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体的性状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环境因素的调控和影响。
科学家通过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营养等,对个体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其性状变异的情况。
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类性状的调控机制,如何影响人类生长发育、免疫应对等方面。
与此同时,人体性状变异实验也需要充分考虑伦理和安全问题。
对于实验的个体,需要遵循伦理审查的程序,保障其知情同意和实验过程中的权益。
(三)问答题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经传入神经到达各级中枢,各级中枢经过整合,将传出指令经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如下丘脑,,传递至脊髓运动神经元,引起肢体运动;或内脏运动神经元,使脸部血管舒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内脏运动神经元支配肾上腺髓质,使髓质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增高。
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在整体状态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
第三节基因与人体性状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双眼皮;父亲有耳垂、单眼皮;小红无耳垂、单眼皮。
请你从①有无耳垂②双、单眼皮两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2)父亲是单眼皮,小红也是单眼皮,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2、染色体主要由DNA (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
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产了一头棕色的小牛,那么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黑色,隐性性状的是棕色。
(二)单项选择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
A.哥哥单眼皮,弟弟双眼皮B.姐姐高,妹妹瘦C.鸭子和家鸽都长有绒毛D.白萝卜根较大、红萝卜根较小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B )。
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3、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B.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存在C、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D.每条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4、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 )。
A-卵细胞B.受精卵 C 白细胞D、上皮细胞5、人精子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为( D )。
A. 44条常染色体+ XY性染色体B. 22条常染色体+ XY性染色体C 11条常染色体+ Y性染色体D. 22条常染色体+ X性染色体6、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B )。
基因与人体性状知识点归纳总结基因与人体性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功能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体性状,即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包括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以下是对基因与人体性状之间关系的归纳总结。
1. 基因决定性状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影响人体性状。
每个基因都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信息指导细胞合成特定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因此基因的不同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进而影响人体的各种性状。
2.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合,而表现型是指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因为同一基因型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此外,某些性状可能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这种现象称为多基因遗传。
3.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基础。
分离定律指出,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每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分离,每个生殖细胞只获得一个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不同基因的分离是相互独立的。
4. 基因突变与性状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人体性状。
突变可能是有益的、中性的或有害的,这取决于突变对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5. 遗传病与基因许多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疾病可能是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和镰状细胞性贫血,也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了解遗传病的基因基础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6. 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体性状不仅受基因控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最终表现型。
例如,即使携带肥胖基因的个体,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也可以控制体重。
7. 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这些调控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而是通过化学修饰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