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曾与“诗圣”杜甫比肩.。他的诗以意蕴的深细婉曲和词采的典丽精工,开辟了朦胧诗美的新天地,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细品其诸多作品,总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有被淡淡的云雾笼罩之感,随处表现出朦胧的美感。

那么,在谈李商隐诗歌朦胧美之前,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朦胧和朦胧美?

朦胧:其本意是指月色不明貌,引申到文学评论领域是指行文不明了和通俗易懂。而朦胧美是一种表现形态的美,它“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沈德潜《唐诗别裁》)。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某种朦胧的、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主观感受、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以及外在特征、内在本质等,即:“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朦胧诗浅谈》)。使具备一定审美经验的欣赏者,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联想等活动,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审美享受。

由此,我们进一步来探讨为什么在李商隐的诗中会出现魂牵梦萦的朦胧美呢?联系诗人生活的悲剧时代,悲剧命运以及他自身忧郁悲伤的心理、艺术上执著的探索精神,是不难找到原因的。那么,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它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偿试探讨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一李商隐诗歌朦胧美形成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黑暗的社会政治和诗人悲剧性的生活境况,铸就了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反应。而诗人是时代的产儿,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对他的生活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引起他对人生、国家命运、社会理想的思考,从而影响到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制约着他对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对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和艺术概括。

李商隐生活在日益衰弱的晚唐时期。当时,朋党纷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十分黑暗,唐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而统治集团的内部又矛盾重重,危机四起。在朋党纷争的夹缝里生存,不得不使李商隐时时留意,处处小心。略为大意就会卷入到矛盾的中心,遭到残酷的迫害。因此,在这种黑暗的

社会现实中,不得不要求诗人用朦胧的、模糊的形式去反应那个悲惨的时代,含蓄蕴藉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如《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说汉文帝召见才华卓越的贾谊,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心切,待贤态度谦虚诚恳,一副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的模样。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崇器重。而后笔锋一转,用“可怜”二字,引发诗人无限的感叹:郑重求贤,虚心垂问,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问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问鬼神”这种迷信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诗人只是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其犀利,讽刺极为辛辣,却又极其抑扬婉曲。

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使李商隐不可能象盛唐诗人李白那样引吭高歌,自由豪迈,也不可能象杜甫那样放纵笔墨,鞭笞黑暗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生活的种种不满却又不能诉诸笔端,尽情挥洒,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其诗歌的朦胧性。如《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首诗以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来构思。诗人虚构了一个西王母盼望穆王归来的情节:西王母推开雕镂彩饰的窗户,眺望东方,却不见穆王的影子,只听到《黄竹》歌声哀天动地。仙境的绮丽风光和人间的凄凉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人民在挨冻受苦,而统治者却在追求长生不死,希图永远享受,寄寓着对统治者求仙的谴责。该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性的特点,末两句不作正面指斥,只是提出西王母心中的疑问,这样使该诗含蓄蕴藉,表现得极为委婉。

诗人悲剧性的生活遭遇,也是其诗歌具有朦胧性的客观原因。

李商隐出生在一个封建小官僚家庭,九岁丧父后,家庭走向贫穷。“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祭裴氏姊文》)。他终身体弱多病,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了榜。身为长子既不能光耀门楣,又无能俸养母亲和照顾弟妹。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一生在苦难崎岖的山道上行进,终年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他的心中怀有无限的惆怅和失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情绪和艺术创作。生活上、精神上的许多缺陷,迫使李商隐在艺术上寻找一种替代性的满足,以超越现实的痛苦。碍于政治上的迫害,这样大批具有朦胧美感的作品就在他的笔端问世了。“嫩箨香苞初山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

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他自喻为能长成高耸入云的翠竹的嫩笋,在委婉自负的抒情中呈现出深沉挺拔的斗志,同时,又流露出对自己前途的隐隐的担忧。

而《锦瑟》一诗,则是诗人叙说自己坎坷一生的佳作。“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诗人晚年对自己生平回顾的小结。诗人用艺术的语言概括地反应了自己坎坷的一生,表现了自己对那个使自己理想破灭的恶浊环境的强烈不满和深切的感触。首联,诗人借助一种凄美而富有诗意的古代乐器--锦瑟,或许是一个善弹锦瑟的美丽姑娘,来追忆自己的似水年华,饱含无限的感叹和浓烈感伤的情思。中间两联围绕怀才不遇这个中心,从各个不同侧面反复抒写理想破灭,抱负成空,才能不展的深沉感慨和无穷遗恨。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华年”相呼应,笔势并未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到如今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惆怅,而在当时却早已令人不胜迷惘了。朦胧中有一种夺人魂魄,撼人灵魂的艺术感染力。《流莺》则写了一个餐风露宿,日日夜夜苦闷歌呤的“黄莺”形象,流莺这样不停地漂泊、飞翔,究竟是为什么呢?暗示出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主宰着,也暗示了自己的幕府漂泊生活。读来既象是诗人对无枝可栖的流莺处境的关切,又象是诗人从流莺的啼声中听出含意,更象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诗人以“黄莺”自喻,可见其意象是朦胧的,形象是不确定的。难怪元代的元好问发出这样的感叹:读李商隐的诗歌,有种明月被浮云遮掩之感。

黑暗的社会政治和悲剧性的个人生活,铸就了李商隐诗歌的寄托成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作品的朦胧性。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费尔肖说:“一切引起美感的再现,都是人的情感外射的结果或表现形式。”(《现代西方文论选》)。李商隐诗所写的事物,通常并不是客观社会中的,而是有所寄托、有所渗透的,是他的情感外射的结果。

从主观上来讲,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痛苦间的矛盾时时纠缠着诗人,使他精神上更加孤独,也是其诗歌产生朦胧性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是与现实相对立的幻想。用这句话来概括李商隐诗歌朦胧美形成的主观原因是很贴切的。他的诗歌的朦胧美的形成与他的主观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