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现代汉语词汇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68
第四章词汇一、填空1、_词汇_是一种语言中词和熟语的集合体,_词汇_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_____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基本词具有__稳固性__、_能产性_、_全民实用性_______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具有稳固性、______具有完整性。
6、语汇规范的原则包括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7、一般而言,一个________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8、词以________作为构成材料。
9、词由单纯词向________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
10、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
11、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2、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3、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14、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5、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都变成了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汇丰富发达的标志。
17、能构成反义关系的几个词,必须属于同一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上位概念的几个矛盾对立的同级_____________。
18、“世外桃源”的内部结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9、惯用语的实际意义都不能从字面来理解,他们用的都是__________。
20、根据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歇后语可以分为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两种。
A B
B
D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词是()。
A
C、三音节词
A B
C D
()组是偏义合成词。
A
C
墨、始终、矛盾正确性:正确
以下都是音译词的一组是()。
C
外快、汇总、片面、认真正确性:正确。
A B C D
属于偏正型的复合词是()。
A、腾飞
D
下列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
C
学员答案
属于单纯词的是()。
A C D
下列词语中,构词类型不同的是()。
C D
是()。
、偏正式合成词
()组的词义在发展中缩小了。
A
C、头、角、漆、果
A、单音节
C D
这个短语包含的词和语素的数量是()组。
A
B C D
学员答案:A正确性。
B D
学员答案
属于略语的是()。
B D
A、非双声叠韵、双声、叠韵
D
正确性:正确
A
B C
正确性
()组是动宾式合成词。
A
C
禁止、选择、帮助正确性:正确
定位不成词的语素是()。
A C
A B
D
B D
确性
是()。
、一个词C
正确性:
属于补充型的复合词是()。
A、腾飞
D。
专题13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2017年高考1.【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字形主要考查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是考查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如骛:追求。
2.【2017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题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语音1.语音: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是非,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工夫的久暂。
5.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首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体式格局不同。
6.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障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障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声母,位于音节前段,首要由辅音构成。
11.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体式格局和状况。
16.调值: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是非的变化体式格局,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一书,旧称“官话”、“国语”。
3.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俗称“地方话”。
4.我国民族语言的数目达80种以上。
民族文字目前正在使用的有40种,历史上曾经使用的有近20种,加起来共有近60种。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7.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8.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高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声调上。
9. 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强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重音上。
10. 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长短。
语音中的语调、轻声都与音长密切相关。
11. 音色(音质) :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色在语音中表现为区分元辅音。
12.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它是人们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1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出来。
14.音素是构成音节的单位,有的音节由一个音素构成,有的音节由两个或三个音素构成,普通话中一个音节包含最多的有四个音素。
15.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显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气流在口腔中受到明显阻碍而形成的音是辅音。
普通话中共有10个元音音位、22个辅音音位和4个调位。
1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发布推行的,是国家制定的拼写汉语、汉字的法定标准。
17.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18. 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和口形始终保持不变。
19.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开口度最大、声音最清晰响亮的元音20.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现代汉语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词汇一、名词解释:词汇2.语素3.词4.熟语5.单纯词6.合成词7.联绵词8.词缀9.词根10.引申义11.比喻义12.同音词13.同义词14.反义词15.成语16.谚语17.歇后语18.成词语素19.不成词语素20.义素21.语义场22.义项二、填空题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__和__。
2.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也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3.“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音节__语素__个词。
4.“忐忑”是单纯词中的__词,“鸳鸯”是______词,“翩跹”是__词。
5.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7.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8.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0.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1.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2.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3、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___。
二是___。
1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1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
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17.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
18.基本词汇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
19.一般词汇包括___、___、___、___和__等。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言语的社交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言语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统统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分别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子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首强:声首的强弱,也叫首势或首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首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首长:声首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首体振动首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原创:汉硕学习汉硕学习2018-08-16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955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3) 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4) 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5) 文学语言(标准语):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6) 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的方言。
7) 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是局部区域使用的语言。
8) 语言规范化:确定并推广某一语言内部统一的标准。
9) 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1) 语音: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3)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4) 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5)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8)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9) 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10)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1)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一、填空1、从分布位置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单纯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3、合成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4、词根是词中表示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的语素。
5、词缀是在词中表示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的语素。
6、词汇是语言里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汇。
7、语素是__________结合体。
8、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语言单位。
9、从语音构成角度来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从语法功能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双音节单纯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_四种。
12、附加式合成词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3、复合式的合成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五种结构类型。
14、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有三种:(1)__________(2)_________(3)_ _______。
15、词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_____________。
16、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种性质。
17、本义就是__________意义。
18、基本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19、引申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0、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P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P3):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现代汉语规范化(P10):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P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5、汉字(P13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6、甲骨文(P144~145):甲骨文是发现于殷商遗址,主要用于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汉字形体,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
7、隶书(P145):隶书包括秦隶和汉隶。
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笔形平直方折;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撇、捺和长横有波桀。
8、楷书(P145):楷书又称真书、正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兴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整齐,书写简便。
9、笔画(P148):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10、笔顺(P153):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11、部件(P150):笔画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多数部件由一画以上的笔画构成。
12、形声字(P156):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的新字叫形声字。
13、语素(P206):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P207):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P21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16、连绵词(P211):连绵词指两个不同的一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7、外来词(P250):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4.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发的声音。
2.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3.乐音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4.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6.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7.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8.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9.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10.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1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3.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4.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位,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6.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7.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现代汉语词汇》作业答案(第一批次)判断题1.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错误2.题目:“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正确3.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正确4.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错误5.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错误6.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错误7.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8.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错误9.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错误10.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11.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12.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13.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错误14.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错误15.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错误16.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错误17.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18.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19.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20.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错误《现代汉语词汇》在线作业答案(第二批次)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答:(1).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
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2).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
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括1.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含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模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例范的一般话。
一般话不但是现代汉民族的社交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跟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拥有全部语言共同的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资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联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它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不分阶级,视同一律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事物的类型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示。
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累积知识、形成文化。
4.现代汉语有两种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5.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切合规范的语言。
6.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7.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8.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9.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名称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朝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则称为一般话。
10.“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摇动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代替文言文创建了条件;“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加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进北京语言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11.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2.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此刻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此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的差异最小。
第6章词义的发展一、填空题1.“学者”原指求学的人,现指学术有一定成就的人。
这种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______。
[中山大学2015 研]【答案】缩小【解析】词义缩小,是指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从“求学的人”到“学术有一定成就的人”,概括的对象范围缩小了。
2.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____或转移。
[中山大学2012 研]相关试题:(1)词义的发展主要有扩大、缩小、_____三种形式。
[中山大学2012 研](2)词义的发展主要有扩大、缩小、______三种形式。
[中山大学2011 研](3)词义演变的途径有词义的、词义的、词义的。
[中国传媒大学2011 研](4)词义演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_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3 研]【答案】扩大;缩小【解析】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
其中词义的扩大指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例如“收获”,由专指“农业的收成”扩大到指称“一切行为的所得”,如“学习收获、参观的收获”。
词义的缩小指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
例如:“批判”,原义含有评论优点、指出错误两个方面,例如郭沫若《十批判书》。
现在只剩下“分析、批驳错误”一个方面,例如“批判他的错误思想”。
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
例如“灌输”,原义指“把流水引到需要水的地方”。
现在转移指“输送(思想、知识等)”的意义。
3.文言词和历史词统称为_____。
“甚、亦、乎、乃”是_____词,“驸马、丞相、太医”是_____词。
[河北大学2014 研]【答案】古语词;文言词;历史词二、判断题1.“江”原义指长江,现在泛指较大的河流,这种现象属于词义的转移。
[北京大学2014 研]【答案】错误【解析】“江”原指长江,现在指一切江流,属于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古今演变一般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三种情况。
【第一章】㈠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㈡七大主要方言及代表1.北方方言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3。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
客家方言,以呢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㈢现代汉语中,语音和词汇的特点语音:1。
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词汇:1。
汉语词形较短2。
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
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第二章】◆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音成分的外部形式,即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语音的三大属性1.物理属性。
语音和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2.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生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3。
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
辅音又叫子音,如b、p、m、f、d、k、zh、s等,元音又叫母音,如a、o、e、i、u等。
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
2。
音节(详见P73表)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由音素构成,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通常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韵腹是音节中主要元音,韵腹前的元音就是韵头(如a 、o、e、é、i、u、ü、er、—i),反之韵腹后即韵尾(如高元音i、u,鼻辅音n、ng).◆声调,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声调符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ā、á、ǎ、à◆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以发音部位作重点,详见P29表)按发音部分,普通话声母可为七类:1。
词汇(一)一、填空题1.词汇是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汇。
2.词汇包括词和语两部分,其中“语”是指______,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词汇学是____________的科学,狭义的词汇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广义的词汇学还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研究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某一时期词汇系统现象和特点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叫____________。
5.词汇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级。
6.词和词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7.按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词汇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8.基本词汇具有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三个主要特点。
9.一般词汇具有很强的______性特点,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
10.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构成成分,从来源上看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新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个相对的时间界限,就是____________以来的______多年时间内根据汉语原有的语言材料创造出来的和由短语简缩而来的一般用词。
12.古语词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