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 率。 2.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甲中幼年个体最多,老年个体最少,可预测种群出生率大于 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增加,因而是增长型;乙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相同,预测种群 出生率与死亡率接近,种群密度基本不变,因而是稳定型;丙中幼年个体最少,老 年个体最多,预测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因而是衰退型。 答案:A
(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 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 入主观因素。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 调查种群密度,因此常用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 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 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 直接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密度增大;相反, 种群密度减小。 3.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增长型:出生率 > 死亡率→增大 年龄 组成 稳定型:出生率 ≈ 死亡率→基本不变 种群密度 衰退型:出生率 < 死亡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