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精编版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精编版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精编版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精编版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目前,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指对实验动物从微生物质量和遗传学质量进行控制,按微生物学控制标准,即根据微生物的净化程度及携带的寄生虫状况,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四级,无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程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远交系和杂交群。由于实验动物在不同种类、不同品系之间遗传特性存在差异,其实验反应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同时,还要对实验动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营养进行控制,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实验动物的环境可分为开放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动物饲料中蛋白质、脂肪、钙、磷、氨基酸、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物质含量应符合各种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生理需要,含有的有害物质及污染物质不能超过最大安全限量标准,清洁级及清洁以上级动物的饲料应作灭菌处理。只有实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研究者才可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等级的动物,在相应等级的实验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研究,才能证明实

验结果是可信的、科学的。动物实验是医学生物学必需的是实验手段之一,使用标准的实验动物并在标准的环境条

件下进行实验是保证医学生物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动物实验规范化首先要求研究者在实验动物的选择时注意以下几点:1.医学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及治疗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对人类的疾病、病理生理进行推断和探索。实验动物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不同,生物学特性存在许多相同和相异之处,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之间特性进行比较,充分利用相似之处做出恰当的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结构、功能、代谢及疾病特征方面与人类相近的动物。 2.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是保证试验成功

地关键。3.注意人与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各实验动物在基因型、组织型、代谢型、易感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不同种动物对同一因素反应虽然有相似性,但也会出现特殊的反应,有共同性亦有特殊性。实验中应选用对实验因素最敏感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 4.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水平、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选用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 5.根据各微生物等级动物特点、应用范围和课题水平,选择相匹配的微生物级别动物。动物级别还要与实验条件、实验技术、方法、试剂等相匹配。6.充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两方面的文

献,了解本领域、本项目以往的研究结果和使用动物情况,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避免重复,进行必要的预实验,确定深入研究计划。应强化查阅文献和加强与实验动物工作者交流,充分有效地利用既有研究成果,从而使实验动物选择及应用更有效、更准确,更好地使实验动物科学为自身课题服务。使研究更简洁,有效,更具有特色和创新。7.注意经济性原则,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易获得、经济、易饲养管理的动物,尽量作到方法简便降低成本。同时,动物实验的规范化还应注意有关国际规范的落实和执行,如遵照国际上公认的动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即要求实验动物选择和应用、实验室条件、工作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都标准化。只有这样,实验结果准确性、规律性、重复性才能得到保证。

实验动物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一切可以用于实验的动物。 区别: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养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2、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成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3H、突变系-裸鼠、杂交群-F1、封闭群-昆明小鼠 3、实验动物标准化: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内容: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实验动物饲料营养标准化; 4、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的动物。 5、医药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原则:(1)选择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2)选择遗传背景明确,得到良好微生物控制,具有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LA;(3)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LA;(4)选择靶器官效应好的LA;(5)选择科研、检定及生产中传统使用的LA;(6)选择具有特殊反应性的实验动物品种(系)。 第二章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1.1、相同基因类型动物:指所有个体的遗传背景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动物。主要指近交系动物,其中包括同源突变近交系、同源导入近交系、重组近交系和杂交一代动物。 1.2、不同基因类型动物:指所有个体的遗传背景具有较大差异的实验动物,主要是指封闭群。 1.3、品种、品系具备的条件:A.相似的外貌特征;B.独特的生物学特性;C.稳定的遗传性能;D.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1.4、近交系:指至少连续20代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且近交系数达98.6%以上遗传物质高度纯合和稳定的遗传群体。特征:基因纯合性;同基因性;遗传稳定性;可识别性;表现型一致性;个体性;资料的可查性;国际分布的广泛性。 1.5、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生物个体的生活力、生产性能、群体均值、抗病力、适应环境能力等都减退的现象。原因:(1)有害隐性基因的暴露;(2)多基因控制性状平衡被破坏。控制方法:(1)控制近交系数F;(2)严格淘汰。 1.6、特殊类型的近交系 A.同源突变近交系:指某个近交系的某个指明位点的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而分离出来的近交系亚系,它与原近交系的区别只是突变位点的基因不同而已 (如:裸鼠) 。 B.同源导入近交系:指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差异基因导入到某个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近交系,该近交系与原来近交系只是一个很小染色体片断上的基因不同。 C.重组近交系:由两个高度无关的近交系杂交产生F2代后,再从F2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连续进行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交配而育成的一个近交系列动物。为重组近交系提供亲代的两个近交系称为祖系。特点:具有其双亲品系的特征;具有重组后一组内和每个重组近交系的特征,并具有新的多态性基因位点;和近交系一样具有极高的纯合性。 D.杂交一代(又称F1代):用2个基因型不同的近交系动物相互交配产生的第一代动物,即为F1代动物。 (杂交F1代动物不是一个品种或品系,因为它不具有育种功能)。特点:具有遗传和表型一致性;基因型一致;与近交系相比具有杂交优势;国际分布广泛;F1代动物品质的好坏完全取决于2个亲代。 1.7、封闭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条件下,以非近亲交配的方式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群体。特点:A.封闭群动物避免了近亲交配,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B.封闭群动物具有类似于人类群体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组成;C.封闭群动物中存在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通常可导致动物某些方

动物实验与伦理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动物实验与伦理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对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动物实验受到来自动物权利论和动物福利法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实验动物生命和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如何使动物实验符合生命伦理学规范等一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关键词:动物实验;动物权利;福利;伦理学 一、案例介绍 1.案例背景 Chris Chisholm和Christie Chase从老鼠身上分离出一种能够产生攻击行为的荷尔蒙,施用了这种荷尔蒙的老鼠会变得非常暴戾、好斗。这种荷尔蒙的结构和功能都非常类似于人类的睾丸激素。Chisholm和Chase相信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人类的攻击性。有些老鼠在施用了这种荷尔蒙后变得非常狂暴,在发作时几乎能彼此将对方撕成碎片。很多老鼠死于这种实验,幸存的也受到严重创伤。Chisholm和Chase还发现,很难估测引起老鼠适度发狂的荷尔蒙确切剂量:有些老鼠摄入很小剂量就会变得非常狂暴,有的则能够承受很高剂量,而不出现过分的狂燥。某些动物权益保护激进人士知晓后,便发起保护运动试图阻止这个实验。 2.案例分析 动物实验也称为动物试验,这两个词在很多地方是通用的,因为试验从本身来讲它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而实验更多的是一种印证性的活动。动物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它给人类提供了多种保障,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实验的替代品。动物实验可能涉及到动物的伤害甚至死亡,这种伤害和剥夺动物的生命会引起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逻辑问题,那就是人有没有权利去伤害或者处死动物?人是否具备随意处置动物的权利,实际上是一个伦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人类进化的比动物高级,智力水平也比动物高,但是人不是处于绝对的优先地位,动物和人都是生命,在生命的珍贵性方面,人和动物却是一致的,我们不可以去伤害它们,这不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所以我们对待其它的生命,在必要的情况下,在为人类社会服务和保证人类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二、案例建议 1.动物实验的现状 动物实验是指在实验室里,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者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1]。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行动物实验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在进行实验

三年级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的特征,并分别举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学习难点:能根据科学的分类标准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动物中各个种类的特例。 学前准备:各组自己写好20种动物的卡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动物的卡片。 学习过程: 活动一: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老师讲出的动物,并从你的20种动物中把它找出来贴到黑板上来。 1.教师先演示一种:如:“鸽子是空中飞的动物”,并把它贴到黑板上。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别说出:蜗牛、带鱼、蝴蝶、牛、虎、蝗

虫、草鱼、鸭子。 3.思考:你的介绍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刚才你们小组找这种动物的时候方便吗?怎样做可以方便一点呢?(引入到分类这个环节上来) 活动二: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1.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给这9种动物进行分类呢?先小组统一好一个标准,再动手分分看。 2.抽2组到黑板上来展示。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3.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分别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说说你们的分类理由。 4.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进行板书:按运动方式:游、飞、爬(走)。按生存方式:家养、野生。按食性:肉食、植食、杂食。按身体特征: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软体。 5.教师总结。提出疑问:看黑板上的分类方法,你们感觉到满意吗?为什么?能不能寻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呢? 活动三:比较动物的骨骼(科学家也像我们一样在寻找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看看他们找到了什么好方法呢?) 1.请大家看看老师给出的几个动物的骨骼,说说它们有相同放入地方吗?(共同的地方:都有脊柱)小结:科学家就是根据动物的身体中是否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具有脊柱的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叫无脊椎动物。 2.请男同学之间、女同学之间大家相互摸摸我们的后背中间有没有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考试问答题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叙述实验动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的分类及其质量控制意义。 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及远交系动物。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意义:实验动物在繁衍及成长过程中,遗传基因易受到漂变、污染及突变等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动物遗传质量进行检定和判断,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的可靠性。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类:普通级动物(CV)、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无菌动物(GF)、悉生动物(GN)。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意义:由于实验动物采取群体饲养,频繁与外环境和人员接触,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造成疾病爆发、流行和隐性感染,因而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有的病原体宿主广泛,属人兽共患病原,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更具有危险性。因此,开展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控工作,减少或阻止微生物的影响,对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等级标准化,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举例说明常用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用途。 小鼠用途:药物评价和毒性试验;肿瘤学研究;传染性疾病研究;遗传学和遗传性疾病研究;老年病学研究;计划生育研究;免疫学研究。大鼠用途:生理学研究;营养学研究;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肿瘤研究;遗传疾病研究;传染病研究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研究;口腔医学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其他如实验外科学、核医学、物理性损伤、计划生育、老年病学等研究。豚鼠用途:免疫学研究;传染病研究;药物学研究;营养学研究;耳科学研究。地鼠用途:肿瘤学研究;生理学研究;遗传学研究;糖尿病研究;营养学研究;药物学、毒理学、致畸等方面研究;冬眠和冬眠机制研究;预苗制备与鉴定研究。长爪沙鼠用途:病毒学研究;细菌学研究;寄生虫病研究;内分泌学研究;代谢病研究;脑神经病研究;肿瘤学研究;其他如抗辐射、心理学、肾功能性变等研究。兔用途:发热及热原实验;皮肤刺激试验;制作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计划生育研究;免疫学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微生物学研究;眼科学研究;急性实验;遗传学实验;口腔科学研究。犬用途:实验外科学;基础医学研究;药理、毒理学研究;某些疾病研究。猕猴用途:传染病研究(病毒性、细菌性及寄生虫疾病);营养、代谢和老年病研究;生殖生理研究;行为学和精神病及神经生物学研究;环境卫生公害研究。小型猪用途:皮肤烧伤研究;肿瘤研究;免疫学研究;心血管病研究;糖尿病研究,畸形学和产期生物学等研究;遗传性和营养性疾病研究;悉生猪和猪心脏瓣膜应用;牙科研究;外科手术方面研究;其他疾病研究。 3、简述遗传性和诱发型动物疾病模型的概念及优缺点。 遗传性动物疾病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概念: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优点:此类动物模型不需要研究者通过任何方法进行处置,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保留下来,实验动物工作者将这些突变基因培育成携带不同突变基因的实验动物品系,成为人类遗传性疾病的良好模型,如高血压大鼠、自发性肿瘤大鼠和小鼠、糖尿病大鼠和小鼠、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等;缺点:种类有限,来源比较困难,而且疾病模型的动物饲养条件要求高,发病率低,发病时间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若大量使用尚有一定的困难。诱发型动物疾病模型的概念:又称实验型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复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而出现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又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模型。诱发型动物疾病模型优点: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比较简单,其他因素容易控制,在短时间内可以复制大量的动物模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动物:小鼠 二、操作流程:抓取,固定,编号,给药,取血,麻醉,绝育,解剖。 三、具体操作 1、抓取:抓取小鼠时,右手抓住小鼠尾巴,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惊吓小鼠。左手从小鼠身体后部向前抓(以免小鼠向后缩咬伤自己),抓住小鼠颈部。固定住小鼠后,将小鼠皮肤往上抓,尽量将小鼠背部皮肤抓住。左手将小鼠腹部朝向自己,把小鼠尾巴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这时小鼠腹部皮肤紧绷,不能动弹。 2、固定:通常使用固定器进行固定。将固定器拧开后,抓住小鼠尾巴,使其钻入固定器中,再将拧下的固定器部分装好,使小鼠尾部露出,再将可旋转的铁片固定住即可进行后续实验。 3、编号:编号方式有两种:①剪脚趾编号:把小鼠腹面朝上,在下的脚趾从左至右依次编为1~10号,剪10号脚趾加1~9号脚趾依次编为11~19号,在上的脚趾依次编为20,30,40,50,60,70,80,90号,其余编号与11~19号类似。②打耳钉编号:耳钉上均有唯一编号,通过使用耳钉钳将耳钉打在小鼠耳朵上即可。实验时通常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进行编号,第二种编号通常用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动物。 4、给药:常用的给药方式有: ①口服给药:即灌胃。将注射器装入药物溶液,装上灌胃针(灌胃针有直头和弯头两种,区别不大)。如上所述,抓取小鼠后,使其头部朝上,尽量呈一直线,取灌胃针,从小鼠嘴角一侧缓缓插入(保持刻度在自己能看到的位置),顺着小鼠口腔食道的弧度让小鼠将针咽入,灌胃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一定要及时拔出灌胃针,不可强行灌胃以免伤及小鼠食道以及肺部。灌胃针顺利进入后基本与小鼠身体呈一条直线,注入适量体积后再顺着食道缓缓取出灌胃针。 ②静脉注射:小鼠尾部有3条静脉和1条动脉,3条静脉非别位于背部,及两侧。静脉注射时一般选取两侧静脉,因为其相对于背部静脉更为清晰饱满。将小鼠固定后,用酒精擦拭其尾部静脉,使其充血,以便注射。之后使注射器针孔处朝上,针与尾部呈约30°扎入尾部后向上轻挑,再向内扎入部分,此过程应该比较顺畅,没有阻碍,若阻碍较大则有可能扎入到了皮肤中。扎入后将活塞向后回抽一点可见到有血回流,则说明成功扎入静脉当中,注射适当体积后迅速拔针,用酒精进行消毒。 5、取血:有断尾取血法和眼眶取血法两种。本次实验使用的是眼眶取血法。抓取小鼠,固定其头部用手指将其上下眼睑分开,露出其眼球并且不能闭上。用玻璃毛细管从其上眼角处扎入眼球后方毛细血管从,使血液顺着毛细管留下,取血完成后快速将毛细管取下。 6、麻醉:抓取老鼠,使其头部朝下,使其腹部脏器向胸腔靠拢,露出腹部空腔,以免刺伤脏器。将注射器竖直扎入靠近后腿部腹腔,刺入之后稍微向前倾斜但不要向前刺入,一般注入0.5mL麻醉剂即可。随后拔出针,方向小鼠,等待几分钟后即可麻醉。 7、绝育:绝育手术是通过剪除雌鼠卵巢或雄鼠输精管来实现的。将麻醉的雌鼠背面朝上,从其胸腔和尾部之间向下三分之一处剪开一个小口,用镊子将其卵巢取出,上面呈现红色斑点的部分即为卵巢,用剪刀将这一部分剪除,然后用缝合针线将其缝合,缝合方法为将针穿过后,将线缠绕镊子两圈再逆时针缠绕两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企业管理专业曹佳佳102040064 摘要: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学科门类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医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从动物实验与医学研究的关系探讨动物实验对医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动物实验的负面影响,从而得出以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关键词:动物实验;医学研究;计算机模拟实验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is the modern life science research frontiers in one of the most active discipline class, in a certain sens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representing a country or region life science development lev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has become medical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animal experiment and medical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experiment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nimal experiments, thereby obtain the necessit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stead of animal experiments. Keywords: animal experiments, medical research, computer simulations 1.引言 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治疗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它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两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的,而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均离不开动物实验。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动物实验方法的采用及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解决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近20年来,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对动物实验的强烈抗议及科技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模拟实验在医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2.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 实验动物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实验动物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研究与生产部门。例如

实验的动物环境及设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同时规定了垫料、饮水和笼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场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设计、施工、工程验收及经常性监督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4792-19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GB 50243-19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9-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73-19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J 68-1984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JGJ-71-19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实验动物 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3.2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 指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3.3 动物实验设施 指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试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4 环境及设施 4.1 选址 4.1.1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场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 4.1.2 宜选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 4.1.3 宜远离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贮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若不能远离上述区域则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1.4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设施应与生活区保持大于50m的距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含教学反思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 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为全班同学准备: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组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的动物图片,不同的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动物,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生活在哪?(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 二、自主探究: 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下面的动物分一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并说说分类方法(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2、比较动物的骨骼 观察比较鸟、狗、鲤鱼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摸一摸人的骨骼有这样的特征吗? 总结: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 1、说说鸟,兔子,金鱼,蚂蚁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此标准把动物分成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 四、拓展性活动: 播放动物世界短片,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反思】: 在分类教学时,着重应让学生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了解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的身体特征。借助实验室里的部分动物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但在给昆虫、鸟、鱼、哺乳动物添加成员时,却又出现了各种问题:鸡、鸭、鹅不当鸟类;蜘蛛、蜈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 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 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伦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实验动物福利。 2、请简述科技部、卫生部实验动物的管理政策。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的暂行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意见》等。 3、简述21世纪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发现推动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使得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一、实验动物科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为开发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创造了条件;二、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动物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实验动物化一直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三、3R研究,即动物实验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3R研究作为实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在产品质量法定检测和其他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通过3R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研究手段,而且开拓了人们的科研思路,解决了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四、实验动物工作管理体系的完善:实验动物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应把加强动物实验质量管理作为整个实验动物管理的切入点;五、培养中国实验动物市场:实验动物科学既有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因其服务于其他学科,因而决定了其具有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前景。 第二章 医学实验动物学标准 4、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哪几方面,请举例说明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动物实验条件标准和动物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动物是人类疾病研究的“替身”及生物科学研究的材料。医学研究中需要更为适合的不同类型动物来完成科学实验,其本身的质量问题,涉及实验研究的敏感性和反应一致性,而且一些生命科学的成就,必须依靠某种遗传类型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不同于其他动物,它的质量受到多个条件的限制,人们必须对这些限制做出相应的衡量标准。因此,为了使动物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实验动物就像任何其他产品一样,在从生产至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用实验动物标准严格控制其质量。 5、请叙述实验动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的分类及其质量控制意义。 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及远交系动物。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意义:实验动物在繁衍及成长过程中,遗传基因易受到漂变、污染及突变等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动物遗传质量进行检定和判断,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的可靠性。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类:普通级动物(CV)、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无菌动物(GF)、悉生动物(GN)。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意义:由于实验动物采取群体饲养,频繁与外环境和人员接触,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造成疾病爆发、流行和隐性感染,因而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有的病原体宿主广泛,属人兽共患病原,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更具有危险性。因此,开展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控工作,减少或阻止微生物的影响,对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等级标准化,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简述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2、物理化学因素:光照、噪音与振动、氧、二氧化碳、氨、粉尘、消毒剂等;3、居住因素:包括房屋、笼具、垫料、饮水给料设施等;4、营养因素:饲料、饮水等;5、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与异种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饲养密度等,异种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及其他生物等;5、人为因素:建筑设施维护、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这次是第一次药理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做药理学实验之前我们就有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过蟾蜍,小白鼠和家兔,这次的药理学实验更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给了我们很多在生理学实验中并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在刚做实验时,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3R原则,即减少,优化,替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它们用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健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我们应遵循“3R”原则。黄老师还通过视频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常用麻醉药及用法,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取血和处死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东西。 之后便是分组自己做实验了,首先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小白鼠的标记方法,用中性品红表示十位数,苦味酸表示个位数,加上空白对照,一共可以标记一百支小白鼠。标记顺序为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用苦味酸作为标记物的一个原因是它不容易被分解和弄掉,不会因为小鼠的活动而消失。其次是因为其有苦味,避免了被其他老鼠舔掉。之后讲解了小鼠的性别鉴定方法,除了书上说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观察小鼠的乳房辨别。关于大鼠和家兔的捉持方法,大鼠在捉持前最好对其进行安抚,避免其急躁而咬人,而家兔则不可用手扯其双耳将其拉起。在给药方法方面,灌胃法要注意从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针抵住舌头,插入不可过深,一般入喉即可。腹腔注射时最好将其倒转,头部朝下,这样不容易刺入内脏。是否插入腹腔的判断方法:推注完后,轻微回抽,若有负压将注射器的推杆拉回,则已入腹腔。皮下注射时是否的入皮下的判断方法上同,皮下无负压,回抽不拉回。尾静脉注射时注意静脉在尾的两侧,不在上下,注射时用手捏住尾巴前段有利于暴露血管。 家兔的灌胃用木质开口器,使用时要想办法将其舌头压在开口器下,因为舌头会阻碍导尿管插入口腔,可以另外使用棉签配合,一边用棉签压住舌头,一边将开口器插入口腔。耳缘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小号针头,因家兔耳静脉较小,插入时应仔细谨慎。 家兔的麻醉与手术操作由老师演示进行。注射11ml麻醉剂后家兔很快被麻醉,用镊子夹其腿部无反应。气管插管时,在气管处以倒“T”字切开,插入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为三通管,除一个用来跟呼吸测定器连接外,另一个用来防止家兔舌头被麻醉后堵住气管不能呼吸从而起到辅助呼吸作用。颈动脉分离时在颈动脉剪三分之一插管,颈动脉较一般血管粗,韧性很好,在剪口前后需各用动脉夹夹住并用细线绑住,插管成功后拔掉近心端动脉夹,远心端不动。血液迅速流向插管。最后是家兔的空气拴塞法处死,用注射器注射一管空气后,家兔逐渐呼吸急

实验动物学

三项重大突破即:近交系小鼠(1909)、无菌动物(1915)和免疫缺陷动物(1966)的发现和培育成功,为创建实验动物科学奠定了基础。3R”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LA):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人们运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培育的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动物品种(系)用于科学研究。1.从遗传控制角度来讲:来源清楚、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明确;2.从微生物控制角度来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3.从应用角度来讲: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近交系:连续全同胞交配20代以上的动物称为近交系 特点: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即1.增加基因纯合性,固定优良性状2.出现近交衰退 近交系的特征(1)基因纯合性(2)同基因性(3)长期遗传稳定性(4)表型一致性(5)遗传组成独特(6)分布的广泛(7)可识别性(8)繁殖力低,生活力弱。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后代。 F1代特征(1)遗传性状稳定,表型一致(2)基因相同,杂合子(3)具有杂种优势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但是动物机体结构和代谢与人类有较大差异,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照搬于人。 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

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一般来说,动物实验的研究工作应该明确描述:: 研究的目的和/或者需要验证的假说。 选择特定动物模型的原因。 动物种、品系、来源和类型。 每个独立实验步骤的详细描述,包括研究设计和使用动物数量。 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学方法。 动物实验设计的意义 一、正确的动物实验设计对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非常重要 二、目前许多动物实验质量不高 1、动物质量不高,低级别动物给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带来影响。 2、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分析能力有限 三、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对统计学分析来说帮助很大,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 四、一个不正确的实验设计,导致结果信息无用。 动物实验的分类 1、确证性的实验:用一种最大可能,正确解答问题的系统方法,收集有关处理实施后动物反应的科学数据。 2、探索性的实验:为产生新的假说提供素材。 这两类实验都涉及在实验人员的控制下,对动物施加一定的处理或操作,来发现是否处理在实验对象上引起一定的反应,或者对这种反应进行定量。 3、检验性实验:是观察性的实验,用于发现科研人员不能控制的变量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一是保证所测变量的任何差异是由处理造成的,而不是其他非对照变量引起;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控制确定的变量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减少所测反应的变异性,这样对处理效应的评介更准确。 动物模型应用的重要步骤 一、动物实验通常是研究某种类、品系或性别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并间接推断人或其他研究对象的相关方面。 二、3个重要方面 1、基于对研究对象和模型(候选)动物中疾病发展方面掌握的已有知识 2、进行一个或多个实验,观察模型对所实施的处理如何反应 3、考察模型实验的结果与研究对象物种的相关性 3R原则

《种类繁多的动物》说课稿

《种类繁多的动物》说课稿 郑庄小学刘亚平一、教材分析: 《种类繁多的动物》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的内容,在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的教学基础上,这一节课以学生经验中已有的动物种类为研究基础,让学生在给动物的分类中,感受动物的多种多样,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是分类的依据。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经验和思维特点,他们理解鸟、狗、鲤鱼等动物是脊椎动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科学家又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蚯蚓是环节动物,蜻蜓、蚂蚁等昆虫是节肢动物。在这样一些类别中,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身体特征比较明显,这些类别中的动物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教科书安排了根据所提供的动物标准给这几类动物增加新成员的活动,继续培养学生根据生物的身体特征给生物分类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建立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1、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材料: 1、为全班同学准备:鸽子、狗、鱼的骨骼图片。 2、为每组学生准备: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的动物卡片。 3、动物世界短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动物,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生活在哪? (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 二、自主探究: 本课共包括三个主要活动。 活动一: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给常见的动物分类”之前,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他们知道的其他动物。一方面激活学生关于多种多样动物的已有认识,另一方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优选5篇.doc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选5篇 【导语】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优选5篇由***整理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 篇1: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2: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3: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4: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篇5: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正文】 篇1:万能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本次实训,是对我本事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经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动手做项目的本事。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本事,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本事,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我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实训中的项目作业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 从那里,我学会了下头几点找工作的心态: 一、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仅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仅有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二、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提高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当把学习作为坚持工作进取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进取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本事,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三、提高工作进取性和主动性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此刻自我面前的是一片任自我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认为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除非你有关系,能给你简便找到工作,否则就难逃市场选择的厄运。我在该公司实习总结了五个攻略,只能智勇

动物实验利与弊

动物实验利与弊 论点1:(正方)不人道First of all,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animal testing is the inhumane treatment of animals in tests due to the fact that anesthesia for the help of pain is often not used. Scientists say that using anesthesia will interfere with test results. Today the term “vivisection” is used. Vivisection is defined as “cutting while still alive” but it is more commonly used today as any harmful experiment or test that is performed on an animal. Animal experimentation involves the incarceration of animals and poisoning, mutilation, disease and killing of those individuals. It is arguably the most brutal and most severe form of violence in the modern world.It is said that an estimated 50,000 animals die due to the testing on them. Some of the tests that IAMS performed were: ?28 female cats had their abdomens(腹部)cut open and solution injected repeatedly into their bowels. ?24 young dogs were given kidney failure by the removal of one kidney and the damaging of the other. All the dogs were killed after being fed an experimental diet and their kidneys analyzed. 论点2:(正方)可有别的措施Many alternatives already exist, and there must be many more which are waiting to be found.The day will surely come when not more experiments on animals will need to be

六年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设计

六年级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过程与方法:用不同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根据科学的分类标准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动物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一比:10秒钟的时间看看谁能说出的动物最多。 (动物的种类真多啊,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种类繁多的动物。板书课题:种类繁多的动物) 2.出示学习目标。 3.说一说: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老师展示的动物。 A教师先演示一种:如:“鸽子是空中飞的动物”。

B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别形容:鸽子、鱼、老虎、蜗牛、蚂蚁。4.想一想:你介绍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刚才你们小组找这种动物的时 候方便吗?怎样做可以方便一点呢?(引入到分类这个环节上来) 二、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1.教师把全班同学分分类:男生和女生,长头发的同学和短头发的同学,今年已经过完生日的同学和没有过生日的同学。 通过分类,发现: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 2.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给这9种动物进行分类呢?(先小组统一好一个标准,再动手分分看,完成学习卡) 3.抽2个小组展示,并说说分类理由。 4.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说分类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进行板书:按运动方式: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爬(走)的。按生存方式:家养的、野生的。按身体特征: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软体动物。按食性:肉食、植食、杂食。5.教师总结。 提出疑问:看黑板上的分类方法,你们感觉到满意吗?为什么?能不能寻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呢? 三、比较动物的骨骼 (科学家也像我们一样在寻找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看看他们找到了什么好方法呢?) 1.请大家看看老师给出的几个动物的骨骼,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共同的地方:都有脊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