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市中考复习__语文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1001.00 KB
- 文档页数:54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1分)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笔的“(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________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朝花夕拾》展品图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
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专题十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1讲链接基础、解读图表、综合概括 /针对训练A[2020 •昌平区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7分)材料一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处于浑善达克沙漠的南缘及冀北山地森林的北缘,生态区位复杂而且重要,是保护京津唐地区及华北大平原的生态屏障。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_ ①(荡然无存化为乌有),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
为了修复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林场工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异常困难。
1977年,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淞灾害。
雨雪冰冻轮番侵袭使得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
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人工纯林密植度高,导致树种单一、枝干长势较弱,一旦遇到冰坨压身就会损失惨重。
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他们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五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株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
单一的人造林海景观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丰富和完善。
如今,绿色的塞罕坝,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住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材料二塞罕坝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在其9.4万公顷的范围内,有蜿蜒如蛇的河流,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
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观赏多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塞罕坝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景观。
这里7万多公顷的人工林集中连片,形成一片浩瀚的林海,并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
二者②(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构成壮观、优美的自然风景。
2017年北京东城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一、基础▪运用(共21分)1.(5分)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体(字体),其中“武”字第笔的“(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2.(10分)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朝花夕拾》展品图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
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东城二模〔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
〔共10分〕【材料一】北京地铁7号线,主要布置于两广路地下,连接东部劲松等地以及堡头边缘集团。
该线路西起西三环内的北京西站,向南离开北京西站后转向东,沿广安门外大街、广安门内大街、骡马市大街、珠市口大街、珠市口东大街、广渠门内大街、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一路向东,穿过西二环、东二环、东三环、东四环后转向南,沿规划的化二东侧路、垡头西路,小武基路向南,在北京欢乐谷东南侧并转向东,沿垡头南路向东,过午双铁路后转向东南,在北京焦化厂原址内设置终点站并设置车辆段一座。
运管里程23.7千米,共开放16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4座〕。
7号线于2014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双井站和垡头站暂缓开通〕,该线路首次采用了车辆段埋地下,建设地铁上盖的形式。
7号线在技术上实现了高度自主化——装备国产化率高达92%,远远超出国内地铁线国产化率的平均水平,其核心技术更是已全部实现国产化。
7号钱与北京多条地铁实现换乘。
北京西站这一站与9号线可实现“转身换乘〞;菜市口站与4号线那么是通过换乘通道进行“序列厅〞的换乘;磁器口站与5号线为“T〞型换乘,换乘均需经过两条线路各自的站厅。
7号线穿越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区,与很多公交车线路相连。
这些设计极大地缓解了沿线地区的交通压力。
7号线连贯起宣武门、前门、崇文门、双井等著名的商圈,出东四环后经过大量未开发和待开开发地区,尤其是线路终点的垡头边缘集团,经过大已经停产的待改造开发的工业用地,线路的建设待促进其开发进程,对整个南城地区的经济、商业开展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材料二】14.结合两那么材料,说说北京地铁7号线有哪些待点。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7号线站牌大多由著名书法家题写。
你认为以下书法作品哪一幅最适合作为磁器口站的站牌?说说你的理由〔3分〕选择:__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以下链接材料,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 分)【甲】世上最温暖的花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
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
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
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
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
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
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
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
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
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
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
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
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
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
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清单1.把握文章主要容。
2.获取主要信息。
3.对主要信息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推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依据材料对某一信息或观点作出解释和说明。
5.能够读懂不同形式的文本,包括文字、图表、图片等。
真题回放(201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共11分)【材料一】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
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曲和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
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
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等,可谓(①)。
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二十世纪初,京剧进入繁荣期,出现了②的繁盛局面。
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独到造诣。
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
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
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
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
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
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
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
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
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才云集百家争鸣B.人才云集流派纷呈C.名家辈出百家争鸣D.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是把握材料主要容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容的理解,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容作出判断。
【解题指导】(1)准确理解“人才云集”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与“百家争鸣”两组词的词义区别。
(2)在文中找出与两组词语相对应的容,根据词语含义和材料容作出判断。
2.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
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
(3分)【答案】答题应围绕:①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②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③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的思想感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其创造性价值。
【试题解析】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图片信息和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出两组信息的共同点。
【解题指导】(1)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图片信息。
(2)在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
(3)归纳两组信息的共同点,并准确概括。
3.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梅派艺术,都是在①和②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
(每空限2个字)(2分)【答案】传承(继承)创新(变革)【试题解析】在准确理解材料主要容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作出推断和判断。
【解题指导】(1)准确理解两则材料的主要容。
(2)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判断两则材料中京剧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得出符合题意的结论。
4.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
下面两幅图片是虞姬在听到楚歌后使用的手势,请你结合【材料】的容,简要说明梅兰芳使用这两个手势共同表达了虞姬怎样的情感。
(4分)【材料】项王①军壁垓下②,兵少食尽,汉军③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④,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⑤;骏马名骓⑥,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⑦。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⑧!”歌数阕⑨,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项王:指西楚霸王项羽。
②垓下:地名。
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邦为争夺天下在此决战。
③汉军:指邦的军队。
④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起了楚歌。
⑤幸从: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
⑥骓:念zhuī。
⑦逝:奔驰。
⑧奈若何:(我)将你怎么安排啊!⑨歌数阕:连唱几遍。
【答案】在答案中能结合【材料】的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同时提炼出虞姬在听到楚歌后悲和哀的情感即可得分。
【试题解析】本题是解释说明题。
依据文本材料和【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对题干中的图片作出解释。
【解题指导】(1)阅读文本材料,理解不同手势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文本信息)。
(2)阅读【材料】,理解虞姬的情感。
(3)对题干中的图片信息作出解释。
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与传统教育不同,“互联网+教育”代表着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最新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教育”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
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互联网+教育”加快了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参与其中的师生既可以是教育的生产者,又可以是教育的消费者,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传统教育相比,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正所谓“【甲】”。
因此,近年来,它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
【材料二】【材料三】在“互联网+教育”开放式的教育生态中,师生之间更多是网络上的知识、信息层面的交互,而传统教育过集体生活进行德、智、体、美熏感染的育人过程往往会被大量的个人上网替代,因此传统教育的育人功能有被弱化的危险。
互联网虽然降低了学习的门槛,给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学习时间、学习容也因此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忽视对知识做系统加工的坏习惯。
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乙】,不加思考,学习到的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如此下来,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不断更新拓展,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各种信息鱼龙混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学习大量新知识,如何应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这些问题,对于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习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在【材料一】的【甲】处填入一句古诗,在【材料三】的【乙】处填入一个成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蹴而就B.病树前头万木春走马观花C.雏凤清于老凤声一蹴而就D.雏凤清于老凤声走马观花【答案】D2.班级组织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在主题演讲中,如果要利用【材料二】具体说明【材料一】中的相关文字容,该怎样说?【答案】由这图可以看出,近年来,“互联网+教育”开始受到市场的追捧,从2013到2016年,社会资金对其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3.在上述活动中,如果要参加有关的主题研讨,除了上述三则材料之外,你还需要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两项()()A.“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挑战B.“互联网+教育”获得的机遇C.“互联网+教育”所遇问题的应对策略D.“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与不足E.“互联网+教育”的准确定义F.“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答案】CE(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国家自主创新示区是经中华人民国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的区域。
2009年3月,中关村自主创新示区被批准成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区。
2016年3月30日,国家在原有11个自主创新示区基础上,再设洛新、半岛、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区。
至此,国家自主创新示区增至14个。
国家自主创新示区在其所属省份以及国家经济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设置时也都处于各自经济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
以新增的大示区为例,正处在东北振兴和转型发展的机遇期,而和是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区域,大国家自主创新示区的建立,将通过一系列创新政策,结合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对周边地区也有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二】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中,作为高新技术创新的热土和引领创业潮流的风向标,中关村示区既是①(显微镜望远镜),可以深度窥察创新创业的每一个细节;又是②(显微镜望远镜),可以洞悉创新创业的新趋势、新动向。
“十二五”以来,中关村示区创新资源不断积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不断催生引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原创性成果,在人工智能、计算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一些成果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示意图中关村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十二五”时期,中关村示区自身经济发展迅速。
在2010年至2014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2015年中关村实现企业增加值5557.4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8%。
此外,中关村示区还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全方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截止到2015年1月,仅海淀园就有464家企业向京津冀地区投资。
【材料三】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区于2015年2月26日揭牌,它致力于带动全市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大众创业发展,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天津示区形成了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015年天津示区工业产值、经济总量分别相当于2010年的6倍、5倍,经济总量由天津全市第8名迅速跃升至第3名,不仅带动了天津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京津冀经济共同发展。
1.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国家自主创新示区设置的特点。
【答案】(示例)在其所属省份以及国家经济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各自经济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多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