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的国标
- 格式:docx
- 大小:20.48 KB
- 文档页数:3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标准本标准是以GB/T 1.3 一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 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 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为原则,对GB/T 13560 一1992《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修订。
在修订本标准时,依据国内生产厂家的产品情况及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参考了IEC404-8-1(1986)及其补充2(1992)《磁性材料第8部分:特殊材料规范第一节硬磁材料标准规范》和国内外有关企业标准。
对原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本标准参考了IEC 标准的永磁材料分类,钕铁硼合金的小类分类代号为R7。
本标准与GB/T 13560 一1992 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1.在“引用标准”项中增加了标准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T 9637-1988 《磁学基本术语和定义》和GB/T 17803一1999《稀土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2.对原标准中“术语、符号、单位”修改为“术语与定义”。
由于引用GB/T 9637—1988 《磁学基本术语和定义》,取消了原来的磁学术语定义。
采用了IEC 404-8-l(1986)对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划分为主要磁性能和辅助磁性能的方法,并对这两个术语分别进行了定义。
3.修改并增加了材料的牌号。
4.对附录A 的机械物理性能范围值修订为典型值。
5.新增加了附录C“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主要成分、制造工艺及应用”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3560一199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包头稀土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征、马婕、王标、李泽军。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主要磁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同时给出了主要机械性能和辅助磁性能等其他物理性能的典型值。
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相关磁性标准目录有关磁性标准目录JJG (机械) 87-1992 <磨料磁性物标准试样检定规程>FZ/T 90041.3-1992 纺织和捻线平面钢领用钢丝圈试验方法磁性GB/T 10129-1988 电工钢片(带)中频磁性能测量方法G B/T 13155-199170mm 电影涂磁发行拷贝上磁性声迹的录音频率响应特性GB/T 3217-1992 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GB/T 11433-1989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管、针、柱磁芯的尺寸SY 0066-1992 钢管防腐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标准(磁性法)(附条文说明)SJ 1258-1977 磁性材料和器件术语及定义SJ/Z 9072.1-1987 磁性零件有效参数的计算SJ 3171-1988 一般用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矩形截面E形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SJ 2881-1988 磁性氧化物或铁粉制成的环形磁芯的尺寸SJ/Z 9072.2-1987磁性氧化物制成的交叉形磁芯(X-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SJ 3175-1988 磁性氧化物圆柱形、管形磁芯及螺纹磁芯的测量方法SJ 2743-1987 电源用磁性氧化物磁芯(EC磁芯)的尺寸SJ 2744-1987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方形磁芯(RM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SJ/Z 9072.4-1987 磁性氧化物或铁粉制成的轴向引线磁芯SJ 2874-1988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UYF14A磁性氧化物磁芯评定等级AHG/T 2347.2-1992 γFe2O3磁粉磁性能测量方法SJ/T 10279-1991 用于可调电感器和变压器中磁性氧化物磁芯的调节器分规范SJ/T 10280-1991 用于可调电感器和变压器中磁性氧化物磁芯的调节器空白详细规范SJ/T 10281-1991 磁性零件有效参数的计算SJ/T 10282-1991 电源用磁性氧化物ETD磁芯的尺寸SJ/T 10215-1991 磁性氧化物粉末密度测定松装密度的测定--振动漏斗法GB/T 2521-1996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GJB/Z 59.1-1994 军用磁性元件系列型谱电感器GB/T 15131.1-1994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13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每面80条磁道的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13888-1992 在开磁路中测量磁性材料矫顽力的方法GB/T 12798-1991 磁性氧化物或铁粉制成的轴向引线磁芯GB/T 13012-1991 钢材直流磁性能测量方法GB/T 9047-1988 70mm电影拷贝上六轨磁性声迹的位置和尺寸GB/T 14000-1992 70mm电影涂磁发行拷贝上磁性声迹还音电--声频率响应特性GB/T 13919-1992 35mm电影磁性声带检验片技术规范GB/T 13744-1992 磁性和非磁性基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GB 11386-1989 信息处理 130mm未记录的硬扇段单面或双面软磁盘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 11384-1989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 11386-1989 信息处理 130mm未记录的硬扇段单面或双面软磁盘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5509-1985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法GB/T 11209-1989 磁性橡胶磁性能的测定方法GB 6331-19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磁性法GB/T 10192-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螺纹磁芯的尺寸GB/T 9625-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二部分:空白详细规范电感器用磁性氧化物磁芯评定水平A(可供认证用)GB/T 9627-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三部分:空白详细规范宽带变压器用磁性氧化物磁芯评定水平A和B(可供认证用) GB/T 9630-1988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罐形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GB 9631-1988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UYF10磁性氧化物磁芯评定水平A(可供认证用)GB/T 9634-1988 磁性氧化物零件外形缺陷规范的指南GB/T 9624-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二部分:分规范电感器用磁性氧化物磁芯(可供认证用GB 5058-1985 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GB/T 4956-19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T 4957-1985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GB/T 4957-19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GB/T 4644-1984 单边片孔单条16mm影片的磁性声带的录音与还音磁头的隙缝位置和宽度尺寸GB/T 2948-1982 顶装式单片可换盒式磁盘的磁性能GB/T 2949-1982 六片可换磁盘组的磁性能GB 2482-1986 磨料磁性物含量测定方法GB/T 3657-1983 软磁合金直流磁性能测量方法GB/T 3658-1990 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量方法GB 7145-1986 磨料磁性物含量GB/T 3656-1983 电工用纯铁磁性能测量方法GB/T 2950-1982 十一片可换磁盘组的磁性能JB/T 7070.3-1993 调压器试验导则第三部分:磁性调压器试验导则JB/T 1268-1993 50?200MW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B/T 1269-1993 汽轮发电机磁性环锻件技术条件JB/T 6570-1993 普通磨料磁性物含量测定方法JB/T 6584-1993 磁性材料液压机技术条件JB/T 6819.4-1993 仪表材料术语磁性材料JB/T 7029-1993 50MW以下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B/T 7030-1993 300?600MW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JG 1041-1993 磁性材料磁参数计量保证方案(试行)JB 1268-1985 发电机无磁性护环合金钢锻件技术条件JB 1269-1985 汽轮发电机用磁性环碳钢及合金钢锻件技术条件QB 1920-1993 磁性卡片门锁技术条件SJ/Z 9089.1-1987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6.30mm宽,密度为394磁通翻转/毫米,39字符/毫米,成组编码记录的盒式磁带第一部分:机械、物理和磁性能SJ 2870-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I型磁芯的尺寸SJ 2871-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帽形磁芯的尺寸SJ 2872-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圆柱形永磁体的尺寸SJ 2873-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UYF型磁芯的尺寸SJ 2882-1988 磁性氧化物或铁粉制成的串珠形磁芯SJ 2883-1988 双磁性内磁式扬声器用永磁铁氧体磁体尺寸SJ 3172-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EI型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SJ 3173-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UF型磁芯的尺寸SJ 3174-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双孔及多孔磁芯尺寸系列QJ 1844-1990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磁性测试方法QJ 1072-1986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涂层厚度的涡流测量方法JJG (机械) 4-1990 磁性物分析仪检定规程JJG (电子) 05027-1989 CD16型磁性参数测量仪(试行)SD 242-19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基本技术条件SD 243-19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装配工艺导则SY 5624-1993(1998)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装配工艺导则JB/T 8393-1996 磁性和涡流式覆层厚度测量仪SJ/T 9569.1-1995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UYF形磁芯质量分等标准SJ/T 9569.2-1995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E形磁芯质量分等标准HG/T 21584-1995 磁性液位计HB 5883-1985 磁性屑末检测器、磁性屑末检测信号器通用技术条件SJ/T 11044-1996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UYF10磁性氧化物磁芯评定水平A(可供认证用) JB/T 8615-1997 静电复印绝缘型磁性干式单组份正电性显影剂技术条件SJ/T 11153-199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PQ磁芯尺寸系列QB/T 383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磁性法ZB K42005-1989 磁性调压器JB/T 10092-2000 磁性调压器JB/T 10102-1999 磁性材料分类ZB N47008-1989 静电复印绝缘型磁性干式单组份负电性显影剂技术条件JB/T 10010-1999 磁性表座SJ/T 11182-1998 磁性材料湿压成型设备通用规范SY/T 0066-1999 钢管防腐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磁性法)SY/T 6406-1999 磁性单、多点照相测斜仪的维修与校验GB 9046-1988 供交换用影片及其磁性(声迹)素材容器标签的最低限内容ZB E13007-1990 磁性单,多点照相测斜仪测量规程QC/T 383-1999 六角头锥形磁性螺塞QC/T 384-1999 方槽锥形磁性螺塞QC/T 385-1999 六角头磁性螺塞DA/T 15-19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JB/T 9443-1999 静电复印绝缘型磁性干式单组份负电性显影剂技术条件JB/T 9501-1999 温度磁补偿合金直流磁性测量方法JB/T 7070.3-2002 调压器试验导则第3部分:磁性调压器试验导则ZB K10002-1990 磁性材料分类ZB J42008-1987 磁性表座SJ/T 11206-1999 磁性氧化物制友的双孔及多孔磁芯测量方法SJ/T 11207-1999 钇铁石榴石单磁性薄膜磁特性的测量方法SJ/T 11208-1999 电感器和变压器用磁性氧化物EP磁芯及其附件的尺寸JB/T 50196-2000 3MW~600MW发电机无磁性护环合金钢锻件产品质量分等GB/T 13789-1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JJF 1041-1993 磁性材料磁参数计量保证方案(试行)SN/T 0974-2000 进出口保健磁性手镯安全检验规程GB/T 9637-2001 电工术语磁性材料与元件HG/T 2742-1995 磁性浮子式液位计技术条件GB/T 3655-2000 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EJ/T 1123-2000 压水堆核电厂控制棒驱动机构磁性材料技术条件JB/T 10102-2001 磁性材料分类JB/T 9501-2002 温度磁补偿合金直流磁性测量方法GB/T 15132.1-1994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130mm双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7958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单面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SY/T 5624-1993(1998) 磁性单、多点照相测斜仪测量规程SJ/T 2744-2002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方形磁芯(RM磁心)及其附件的尺寸GB/T 18751-2002 磁性防伪油墨GB/T 9626-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三部分:分规范: 宽带变压器用磁性氧化物磁芯GB/T 9628-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四部分:分规范电源变压器和扼流圈用磁性氧化物磁芯(可供认证用)GB/T 9629-1988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四部分:空白详细规范电源变压器和扼流圈用磁性氧化物磁芯评定水平A(可供认证用)GB/T 9636-19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圆天线棒和扁天线棒GB/T 13716-1992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13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7958磁通翻转/弧度, 道密3.8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1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13719-1992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9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密度位为7958磁通翻转/弧度,每面80磁道的软磁盘第1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GB/T 15130.1-1994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9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5916磁通翻转/弧度、每面80条磁道的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JB/T 5395-1991 滚动轴承残磁测量仪技术条件SY/T 5428-1991磁测井仪SY/T 5930-2000 大地电磁测深仪使用与维护SY/T 5800-1993 石油大地电磁测深法野外资料验收规定SY/T 5820-1993 石油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 0071-1993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SY/T 5930-1994 大地电磁测深仪使用与维护DZ/T 0142-1994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SY/T 5772-1995 油气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勘探技术规程DZ/T 0173-1997 大地电磁测探法技术规程TB 1866-1987 T.ZY型驼峰压磁测量机SY/T 5820-1999 石油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TB/T 1866-1987 T.ZY型驼峰压磁测量机GB/T 15133.1-1994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200mm双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单面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9416.1-1988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13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7958磁通翻转/ 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积软磁盘第1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GB/T 11384-1989 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GB/T 11386-1 989 信息处理 130mm未记录的硬扇段单面或双面软磁盘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JY 0355-1999 ABO血型磁性演示块JB/T1268-2002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B/T1269-2002汽轮发电机磁性环锻件技术条件JB/T7030-2002300MW?600MW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B/T 1268-2002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B/T 1269-2002汽轮发电机磁性环锻件技术条件JB/T 7030-2002300MW~600MW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QB/T 1920-1993磁性卡片门锁技术条件ZB T32001.8-1987六角头锥形磁性螺塞ZB T32001.9-1987方槽锥形磁性螺塞ZB T32001.10-1987六角头磁性螺塞GB/T 4957-2003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 19346-2003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试方法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ZB N05017-1990温度磁补偿合金直流磁性测量方法。
磁粉检测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金属材料中的裂纹、缺陷等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情况。
磁粉检测国标是指制定了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国家标准,以规范磁粉检测操作流程、设备要求、检测标准等内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磁粉检测国标的相关内容。
一、国家标准编号磁粉检测国标的具体编号为GB/T 9444-2008《金属材料磁粉检测方法通用要求》。
该标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适用于金属材料(钢、铝、铜等)磁粉检测的通用要求,用于指导和规范相关领域的检测操作。
二、标准内容1.检测方法:标准规定了磁粉检测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湿法磁粉检测和干法磁粉检测。
湿法磁粉检测适用于有水溶性磁粉的情况,而干法磁粉检测适用于无水溶性磁粉的情况。
2.检测设备:标准对磁粉检测中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进行了详细要求,包括磁粉检测机、磁粉检测液、磁粉、照明设备、清洁设备等。
这些设备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测程序:标准规定了磁粉检测的操作程序,包括样件的表面清洁、磁粉布置、磁场施加、显像和评定等步骤。
操作程序的规范执行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5.检测评定:标准规定了磁粉检测中缺陷的分类、评定标准和接受标准。
根据不同类型的缺陷,设定了不同的评定标准,以确定缺陷是否符合接受标准。
6.检测报告:标准要求磁粉检测操作必须有完整的检测记录和报告,包括检测结果、操作人员、设备及检测时间等信息。
这些记录和报告是检测结果的重要依据,也是质量追溯的重要证据。
三、标准应用磁粉检测国标是对磁粉检测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它的应用对于保证磁粉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属制品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磁粉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评定金属材料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
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国际标准[ 录入者:designer | 时间:2008-07-07 17:26:31 | 作者: | 来源: | 浏览:40次 ]1 引言磁性材料按化学组成分金属磁性材料和非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两大类。
其应用极为广泛,涉及到电子信息、机电、汽车、冶金、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生物医学等各应用领域。
本文对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的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现状及发展动态作一简单介绍。
2 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的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技术经济发达国家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及国际上有影响的公司的先进标准。
区域性和技术经济发达国家的标准主要有: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等制定的标准,美国国家标准(ANSI)、德国国家标准(DIN)、英国国家标准(BS)、日本工业标准(JIS)、法国国家标准(NF)、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等。
多年来,以英、法、德为主的西欧和美国,一直致力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企图长期控制国际标准的技术大权,并且不遗余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
为实现欧洲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趋同,1990年CENELEC与IEC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1991年CEN也与ISO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两协议确立了国际标准优先原则,强调进行通力合作,避免工作重复。
CEN/CENELEC尽量等同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对由ISO/IEC或CEN/CENELEC承担的标准化项目交由两机构进行平行审批,标准草案通过后,即作为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同时发布实施。
从我们目前收集的有关磁性材料、电感器、变压器的标准资料发现,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标准采用欧洲标准(EN)和IEC标准比例较大,且这三国的标准标题有很多相似之处。
以德国标准为例,有关磁性材料、电感器、变压器的67个标准中,有39个标准直接等同采用欧洲标准,在EN标准编号前直接冠上DIN;有11个标准直接等同采用IEC标准,在IEC标准编号前直接冠上DIN。
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项目编号为20051325-T-604),从2006年开始制定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磁性材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材料组分可分为金属(如电工钢、坡莫合金、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等)和非金属(铁氧体等)两类;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软磁材料(如电工钢、坡莫合金、软磁铁氧体等)、硬(永)磁材料(如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永磁铁氧体等)和功能磁性材料(如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性薄膜材料等);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热轧、冷轧、铸造、烧结、粘结等材料。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从事磁性材料的分类工作多年,最终确定磁性材料分类以公认的以下两类主要产品为基础:——软磁材料(矫顽力≤1kA/m);——永(硬)材料(矫顽力>1kA/m)。
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发布了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我国是磁性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几年产量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并且产量及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还在逐渐增长,但没有磁性材料的分类方法标准,为统一我国磁性材料的分类方法,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4年申报了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制定计划并获得批准,标准制定工作由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
三、标准的编辑过程制定《磁性材料分类》国家标准的任务下达后,起草人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件,尤其是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研究分析认为:IEC 60404-1采用的分类方法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采用为我国国家标准。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按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规定等同采用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分类方法如下:1.将磁性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矫顽力≤1kA/m)和永(硬)材料(矫顽力>1kA/m)两大类;2.软磁材料按其组分分为A类—铁、B类—低碳软钢……I类—非晶软材料等9类;永(硬)材料按其组分分为Q类—磁致伸缩合金、R类永(硬)磁合金……T类—其他永(硬)磁材料(马氏体钢)等4类,粘结永(硬)磁材料按其制造工艺归在永(硬)磁材料的U类;3.在每一大类(如A类)材料中按材料形状或成分分为若干小类(如A.1,A.2),每一小类给出了进一步细分的依据。
磁棒的执行标准号
磁棒的执行标准号是根据其所属的行业、用途和特性而定的。
磁棒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
其执行标准号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国家标准:磁棒的国家标准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发布,如GB/T 14847-2011《磁性材料性能试验方法》等。
2. 行业标准:磁棒的行业标准由各行业协会或相关部门制定,如电子、电气、机械等行业。
例如,电子行业的磁棒标准可能包括SJ/T 10655-1999《磁性材料试验方法》等。
3. 地方标准:磁棒的地方标准由各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主要针对地域特点和当地产业需求。
例如,江苏省制定的《磁性材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4. 企业标准:磁棒的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生产和质量控制。
企业标准通常会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但要求更为严格,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要查询磁棒的执行标准号,需要了解磁棒的具体用途、所属行业和企业所在地。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询:
1.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网站:可以查询到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2.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查询到企业的标准号和相关标准。
3. 专业书籍和期刊:可以查阅到关于磁棒的专业知识和标准。
总之,磁棒的执行标准号可能会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最新的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iec磁芯标准IEC磁芯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制定的用于磁性元件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磁芯标准在电子和电力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磁性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并提供了一致的测试和评估方法。
磁芯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组件,用于在电子设备中管理和控制电磁能量。
它扮演着储存能量、转换能量和屏蔽电磁干扰的重要角色。
IEC磁芯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全球范围内的磁芯互操作性和一致性,同时提供磁芯的可靠性和性能方面的指导。
IEC磁芯标准覆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磁性材料的分类、规格、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等。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IEC 60404-1,它涵盖了磁性材料的分类和标记。
根据这个标准,磁性材料被分为若干类别,如磁铁、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等,并且每种材料都有相应的标记和标识。
IEC 60404-1标准还涉及了磁芯样品的制备和测试方法。
例如,对于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测量,标准规定了使用磁场强度计或霍尔效应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并绘制磁化曲线。
这些测试方法保证了磁性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并能在生产过程中对磁芯进行准确的质检。
此外,IEC磁芯标准还涉及了磁芯的电学性能测试。
对于电感器、变压器和线圈等磁芯元件,标准规定了相关的电压、频率和温度等条件下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磁芯的电学性能,如电感、饱和磁通密度和磁阻等指标。
IEC磁芯标准不仅适用于通用磁性材料,还适用于特殊磁性材料和特定应用领域。
例如,IEC 40404-3标准涵盖了高频磁性材料和磁芯的测试和规范,适用于电子通信和射频设备的磁芯应用。
这些标准基于磁性材料的特性和性能要求,为制造商和用户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以确保磁芯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IEC磁芯标准是全球范围内磁性元件制造商和用户的重要参考依据。
它确保了磁性材料的一致性和质量,提供了统一的测试和评估方法,从而促进了磁芯应用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金属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钕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随行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以氧化钕为原料,经熔盐电解法及热还原法生产的金属钕,该产品主要用作钕铁硼等永磁材料的原料及稀土材料的添加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2690(所有部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GB/T14635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稀土总量的测定GB/T17803稀土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18115.4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钕中镧、铈、镨、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GB39176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产品按化学成分分为Nd-3N、Nd-2N5、Nd-2NA、Nd-2NB四个牌号,产品牌号表示方法应符合GB/T17803的规定。
5技术要求5.1化学成分金属钕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如需方对产品有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可另行议定。
表1金属钕的化学成分产品牌号字符牌号Nd-3N Nd-2N5Nd-2NA Nd-2NB 对应原数字牌号044030044025044020A044020B化学成份(质量分数)/%RE不小于99.599.099.098.5Nd/RE不小于99.999.599.099.0杂质含量,不大于稀土杂质/RELa0.0050.0050.020.10Ce0.0050.010.050.10Pr0.030.050.300.50其他稀土杂质0.00100.0150.100.20非稀土杂质C0.030.030.050.05 Fe0.100.200.300.30 Si0.030.050.050.05 Mg0.010.020.020.03 Ca0.010.020.020.03 Al0.030.050.050.05 O0.030.050.050.05 W+Mo+Ti0.050.050.050.05 Cl0.010.020.020.03 S0.010.010.010.01 P0.010.010.030.035.2外观质量5.2.1产品为铸态金属。
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项目编号为20051325-T-604),从2006年开始制定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磁性材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材料组分可分为金属(如电工钢、坡莫合金、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等)和非金属(铁氧体等)两类;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软磁材料(如电工钢、坡莫合金、软磁铁氧体等)、硬(永)磁材料(如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永磁铁氧体等)和功能磁性材料(如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性薄膜材料等);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热轧、冷轧、铸造、烧结、粘结等材料。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从事磁性材料的分类工作多年,最终确定磁性材料分类以公认的以下两类主要产品为基础:——软磁材料(矫顽力≤1kA/m);——永(硬)材料(矫顽力>1kA/m)。
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发布了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我国是磁性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几年产量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并且产量及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还在逐渐增长,但没有磁性材料的分类方法标准,为统一我国磁性材料的分类方法,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4年申报了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制定计划并获得批准,标准制定工作由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
三、标准的编辑过程制定《磁性材料分类》国家标准的任务下达后,起草人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件,尤其是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研究分析认为:IEC 60404-1采用的分类方法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采用为我国国家标准。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按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规定等同采用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分类方法如下:1.将磁性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矫顽力≤1kA/m)和永(硬)材料(矫顽力>1kA/m)两大类;2.软磁材料按其组分分为A类—铁、B类—低碳软钢……I类—非晶软材料等9类;永(硬)材料按其组分分为Q类—磁致伸缩合金、R类永(硬)磁合金……T类—其他永(硬)磁材料(马氏体钢)等4类,粘结永(硬)磁材料按其制造工艺归在永(硬)磁材料的U类;3.在每一大类(如A类)材料中按材料形状或成分分为若干小类(如A.1,A.2),每一小类给出了进一步细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