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3节 化学键第3课时作业
- 格式:pdf
- 大小:310.28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 第三节考点对应题号 基本目标 发展目标 1.化学键概念、判断、电子式表示2,6,7 10,11,12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3 13 3.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与性质4 4.综合应用5,8,9 14,15[基本目标]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 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B 解析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 2O 2的电子式:H +[··O ······O ······]2-H +B .Cl -的结构示意图:C .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18 8O2- D .HClO 的结构式:H —Cl —OC 解析 H 2O 2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H 2O 2的电子式为H ··O ······O ······H ,A 项错误; Cl -的质子数是17,Cl -的结构示意图为,B 项错误;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的质量数是18,可表示为188O2-,C项正确;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确定原子间连接顺序的方法是先标出各原子的化合价,然后根据异性微粒相邻,同性微粒相间的原则确定,HCl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H:+1、Cl:+1、O:-2,其结构式为H—O—Cl,D项错误。
3.下列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的一组是()原子 a b c d e f g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A.a和cC.d和g D.c和gB解析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和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2 共价键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2 共价键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2 共价键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1.3。
2 共价键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1年3月15日~18日,中国各地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盛况”,谣传“吃碘盐防辐射,日本大地震核泄漏污染海盐."下列关于NaCl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NaCl的电子式是B.加碘食盐中加的是KIO3C.炒菜时放入食盐并不破坏NaCl中的化学键D.NaCl溶于水发生电离:NaCl===Na++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OH中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HCl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3.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者离子不可能是()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者四核离子4.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H2O、NaOHB.Cl2、Na2S、HCl、SO2C.HBr、CO2、H2O、CS2D.Na2O2、H2O2、H2O、O3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CCl4B.NO2C.PCl5D.NH36.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又有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的是( ) A.2Na+2H2O===2NaOH+H2↑B.SO2+2H2S===3S↓+2H2OC.Mg3N2+6H2O===3Mg(OH)2+2NH3↑D.BaCl2+Na2SO4===BaSO4↓+2NaCl7.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NH5中含有5N A个N—H键(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NH5是离子化合物C.NH5的电子式为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8.现有如下说法: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⑤H2和Cl2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而后H、Cl形成离子键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9.(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15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Ca2+[错误!]错误!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10.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B.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相应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高D.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答案1.C 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在熔化和溶于水时均发生电离生成Na+和Cl-,破坏晶体中的离子键。
第三节化学键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解析: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AlCl3)就属于共价化合物,A选项错误;氯化铵(NH4Cl),虽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离子化合物,B选项错误;NaOH 中的OH-内O与H之间存在着共价键,C选项错误;只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D选项正确。
答案:D2.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解析:A中,如NH4Cl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但不含金属元素;B 中,离子键必须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氯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C中,离子化合物处于晶体状态时不能导电,只有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才能导电;D中,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是Na、F,属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键。
3.下列表示HCl、K2O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①②A.①②B.①C.②D.均不正确解析:HCl是共价化合物,①错误;氧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而不是7个电子,②错误。
答案:D4.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所以NaHSO4固体能够导电B.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C.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D.NaHSO4固体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解析:虽然NaHSO4是离子化合物,但其固体中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不导电;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HSO-4)的个数比是1∶1,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只是离子键,而溶于水时电离出Na+,H+和SO2-4,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第三节化学键[目标导航]1.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认识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4.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4)存在: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形成过程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如:②形成过程: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精品化学资料 2警示NH 4Cl 是离子化合物而不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而不是。
【议一议】 1.(1)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吗?(2)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吗?答案(1)不一定。
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但也可能生成共价化合物,如AlCl 3。
(2)不一定。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 除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O —H 共价键。
二、共价键及其表示方法1.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4)存在①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如H 2、O 2、N 2、O 3。
②共价化合物,如CO 2、HCl 、H 2SO 4、SiO 2。
③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 、Na 2O 2、Na 2CO3、NH 4Cl 。
(5)分类(6)表示:。
课时检测区·基础达标1.(2019·三明高一检测)下列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的是( )A.10与19B.6与16C.11与17D.14与8【解析】选C。
根据元素原子序数判断原子之间是否能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一般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是判断元素中是否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判断元素性质的依据是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第二步是确定元素的原子之间是形成离子键还是形成共价键,判断元素原子之间是形成离子键还是共价键的依据: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其他元素相互化合时一般形成共价键。
11号元素是Na,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17号元素是Cl,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二者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补偿训练】(2019·滨州高一检测)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的质子数为8,A和B 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形成+1价阳离子B.Z一定与水反应C.Z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D.Z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解析】选C。
A是Na,B是O,它们可以形成Na2O和Na2O2,均可以与水反应;Na2O 和Na2O2都含有+1价的钠离子和离子键,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只有C错误。
2.(2019·郑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化学用语“NH4Cl”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铵分子中含有一个N和一个Cl-B.氯化铵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C.氯化铵固体由N和Cl-构成D.氯化铵固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解析】选A。
氯化铵是由离子构成的,没有分子存在,A错误;注意物质由元素组成,由粒子构成,B、C、D都是正确的。
3.关于NaCl和HCl,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和HCl分子中都含有Cl-B.NaCl是离子化合物,HCl是共价化合物C.两种化合物不同元素原子间都存在共用电子对D.两种化合物类型不同,所以不能相互转化【解析】选B。
第2课时共价键基础巩固1.[2017·武汉一中周练]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里,只存在共价键C.含有共价键的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2.[2017·温州中学月考]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没有共价键C.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也可能存在于化合物中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PH3B.HClO C.CO2D.BCl34.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A.Na2O2B.NaOH C.BaCl2D.CH4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Cl2B.H2O2C.Na2S D.NaOH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O2和CaF2B.H2S和Na2O2C.HNO3和HClO4D.NH3和N27.下列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A.NaBr和H2O B.Na2O和Na2O2C.D2O和CO2D.NH4Cl和HCl8.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B.N2O C.H2O D.CH49.下列各组物质中,既都含有共价键,却又都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A.K2O2K2O B.KClO KOH C.Br2HBr D.HF H2O10.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的化学键的是()A.Na2S2B.Ca(OH)2C.HClO D.Ne11.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氯化铵的电子式为B.重氢负离子(21H-)的结构示意图为C.次氯酸的电子式为D.中子数为19的钙离子为4019Ca2+能力提升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P4和CO2都是共价化合物B.CCl4和NH3都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Na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D .在CaO 和NaCl 中只有离子键13.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 .NH 4HCO 3=====△NH 3↑+H 2O ↑+CO 2↑B .2Na 2O 2+2H 2O===4NaOH +O 2↑C .H 2O +Cl 2⇌HCl +HClOD .NH 3+SO 2+H 2O===NH 4HSO 314.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第Ⅰ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15.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1-3-1所示。
第三节化学键一、选择题1. 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以下各组粒子结构不相似的是( )A.CO和N2 B.O3和NO - C.N2H4和C2H4D.CO2和N2O2. 1999年英国科学家L.Taom博士合成和分离出了含高能量的的化合物N5 AsF6。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氮氮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B. 中As与F之间的化学键为离子键C.1 mol 共有34×6.02×10 23 个核外电子D.在化合物N5 AsF6中,氟元素呈-1 价3.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减小C.CH4 、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4.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D.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5. 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化学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7.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CaCl2 和Na2S B.Na2O和Na2O2C.CO2 和CS2D.HCl和NaOH8. A、B两元素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分子,A、B位于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是( )A.ⅠA和ⅤA B.ⅠA和ⅥA C.ⅣA和ⅥA D.ⅡA和ⅦA9. 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加热氯化铵 B.干冰气化C.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D.氯化氢溶于水10.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氧化氙D.三氟化硼11. 下列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实验事实是( )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D.氯化氢的水溶液显酸性12.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13. 由ⅢA族元素X和ⅥA族元素Y组成的阴离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则所带电荷a、b、c分别为( )A.2、3、4 B.4、3、2 C.5、6、4 D.2、3、214. X与Y两元素的单质能化合生成XY型的离子化合物,则X、Y可能属于( ) A.ⅠA族和ⅣA族B.ⅡA族和ⅥA族C.ⅠA族和ⅦA族D.ⅥA族和ⅦA族1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不溶于苯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二、填空题16. 按要求填空。
第3课时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基础巩固1.[2017·义乌中学周练]有关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影响某些物质的熔、沸点B.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影响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C.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健的强弱差不多D.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
根据这一理论,判断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固体氯化钠溶于水B.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C.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D.氯化氢溶于水3.[2017·江苏宜兴中学月考]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HCl溶于水B.I2升华C.电解熔融的NaCl D.烧碱熔化4.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 B.CH4C.SO2D.H2O5.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溴和汞的汽化B.二氧化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溶解D.碘和干冰的升华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物质内部一旦形成氢键就再也不会断裂、生成7.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者离子不可能是()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D.双核离子或者四核离子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氧化镁B.氦C.铜D.液氨9.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冰体积膨胀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能力提升10.美国科学家发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燃烧。
这一伟大的发现,有望解决用盐水作人类能源的重大问题。
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频率下持续燃烧。
上述中的“结合力”实质是() A.分子间作用力B.氢键C.共价键D.离子键11.下列现象与化学键有关的是()A.干冰升华B.H2O在高温下也难分解C.H2O的沸点远高于H2S的沸点D.F2、Cl2、Br2、I2单质的熔点依次升高1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编号X Y Z M R 原子半径(×10-10m) 1.60 1.860.750.74 1.02主要化合价+2+1+5,-3-2+6,-2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M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R>M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X>Y13.有四组同族元素的物质,在101.3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第一组He-268.8a-249.5Ar-185.8Kr-151.7第二组F2-187.0Cl2-33.6b58.7I2184.0第三组c19.4HCl-84.0HBr-67.0HI-35.3第四组H2O100.0H2S-60.2H2Se-42.0H2Te-1.8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Ne2、Br2、HFB.第二组物质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C.第三组物质中c的沸点最高,是因为c分子内存在氢键D.第四组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H2S>H2Se>H2Te14.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中,与键的强弱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H2S的稳定性小于H2O的稳定性15.A、B、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 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电子的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为_____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
16.已知X元素原子的K、L层的电子数之和比L、M层的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
Z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
W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0%。
(1)Y和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X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W的低价氧化物与Y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Y与Z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实验测得当此化合物处于固态和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时能导电,由此判断该化合物具有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键。
综合拓展17.根据A~I在下表中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周期一A二D E G I三B C F H(1)写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A分别与D、E、G形成的化合物中,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填具体的化学式)。
(3)F、H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填具体的化学式)。
(4)A和E组成的化合物比A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
(5)用电子式表示B和H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8.已知:CH4SiH4NH3PH3沸点(K)101.7161.2239.7185.4分解温度(K)8737731073713.2分析上表中四种物质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沸点有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CH4和SiH4比较,NH3和PH3比较,分解温度有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
(3)结合上述数据和规律判断,一定压强下HF和HCl的混合气体降温时________先液化。
1.A[解析]分子间作用力能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不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A项正确,B项错误;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较弱的作用力,化学键是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C项错误;电解水时共价键断裂,D项错误。
2.B3.B[解析]HCl溶于水共价键断裂,I2升华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NaCl电解时离子键断裂,烧碱熔化时离子键断裂,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B项正确。
4.A[解析]A中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B、C、D中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无离子键。
5.D6.C[解析]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A项错误;氢键可能存在于分子之内,也可能存在于分子之间,B项错误;C项正确;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物质内部的氢键会断裂或再生成,D项错误。
7.C[解析]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X可能为H、Li、Na;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可能为O、S。
X、Y可形成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H2O,A正确;X、Y形成的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为H2O2,B正确;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Na2O、Na2O2、Na2S等,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C错误;X、Y形成的双核离子为OH-、HS-,形成的四核离子为H3O+,D正确。
8.D[解析]MgO中仅含离子键;氦分子中无化学键;铜中既无共价键又无分子间作用力;液氨中,NH3分子中存在N—H共价键,NH3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9.B[解析]水的分解是水分子中的化学键发生变化,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无关,A 项错误;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B项正确;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C项错误;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D项错误。
10.C[解析]根据题意知,水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故“结合力”是指水中氢氧原子间的共价键。
11.B[解析]在干冰中,CO2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升华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CO2分子内的化学键并没有断裂,A项与化学键无关;H2O由于H—O键很牢固,在较高温度时也难断裂,所以H2O分子很稳定,B项与共价键有关;由于H2O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所以H2O的沸点要比H2S的高,C项与化学键无关;卤素单质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且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单质的熔点也就越高,D项与化学键无关。
12.A[解析]短周期元素中,M、R都有-2价,处于第ⅥA族,R有+6价,M无正价,且R的原子半径较大,则R为硫元素、M为氧元素;X、Y化合价分别为+2、+1价,则分别处于第ⅡA族、第ⅠA族,且原子半径Y>X>S,故X为Mg、Y为Na;Z有+5、-3价,处于第ⅤA族,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故Z为N。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铵,含离子键和极性键,故A正确;非金属性M(O)>Z(N),故氢化物稳定性M(O)>Z(N),故B错误;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的沸点,故C错误;金属性Na>Mg,故碱性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故D错误。
13.D[解析]氖气的化学式为Ne,A项错误;卤素单质Cl2在与水的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错误;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非分子内,C项错误。
14.C[解析]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分子中的共价键强度依次减小,A项错误;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是因为化合物中的离子键依次减弱,B项错误;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C 项正确;H 2S 的稳定性小于H 2O 的稳定性与分子内的共价键的强弱有关,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