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 格式:docx
- 大小:89.4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猛烈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注:(1)成键微粒:阴阳离子间(2)成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性作用(3)成键缘由:电子得失(4)形成规律: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像NaCl这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2O、K2S等(2)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3)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4)铵盐:如NH4Cl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
(一般规律)留意:(1)酸不是离子化合物。
(2)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确定含有离子键。
2、电子式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四周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4)不能把“→”写成“=”;(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二.共价键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注:(1)成键微粒:原子(2)成键实质:静电作用(3)成键缘由:共用电子对(4)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形成共价键2.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3.共价键的存在:非金属单质:H2、X2、N2等(稀有气体除外)共价化合物:H2O、CO2、SiO2、H2S等困难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含氧酸盐4.共价键的分类:非极性键:在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极性键: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实力强的一方。
专题11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宏观与微观角度认识能量变化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的过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微观角度)E 1>E 2,反应吸收能量;E 1<E 2,反应放出能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宏观角度) (1)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用E 表示物质能量)⎩⎪⎨⎪⎧E (反应物)>E (生成物)⇒化学反应放出能量E (反应物)<E (生成物)⇒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典例1】已知断裂1 mol 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 :436 kJ ,I—I :151 kJ ,H—I :299 kJ ,下列对H 2(g)+I 2(g)2HI(g)的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A .放出能量的反应B .吸收能量的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化合反应【答案】B【解析】依题意,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151 kJ=587 kJ,生成2 mol H—I 键放出的能量为299 kJ×2=598 kJ,因为598 kJ>587 kJ,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根据反应式可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能量图在解题中的应用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之,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如图所示:2.既可以利用所有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具体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又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某一个具体的化学键的键能。
计算公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值=反应物的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或总键能)-生成物的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或总键能)。
计算出的数值如果为正值,意味着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计算出的数值如果是负值,意味着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离子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离子键的知识,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2)结合教师提问引导,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分析能力,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带着问题上课。
在初中他们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和它们的一些化合物,学习了一些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初步了解了元素的性质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有密切关系,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化合价的实质。
高中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又清楚地说明了在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而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也更进一步地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在这些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离子键的知识。
虽然,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时还是有些模糊。
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视频、投影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离子键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基本概念,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讲。
2. 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设备,准备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精心制作成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相结合七、教学过程设计【设问1】:(1)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而物质的种类为什么远远地多于元素的种类呢?(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呢?请举例说明思考、回答:包括 2700 多万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每日添加约4000 种新物质。
《共价键》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共价键”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版修订)》中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中的内容。
1.内容要求认识原子间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了解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知道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等类型。
2.学业要求能说出共价键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区别。
能比较σ键和π键的联系和区别。
能说明H2、Cl2、HCl、乙烷、乙烯和乙炔等典型物质的成键类型。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是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能从原子、分子水平分析常见物质及其反应的微观特征,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和表征。
新旧人教版教材在本节内容上没有较大的改动。
新教材将旧教材中“我们学过电子云,如何将电子云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呢?”改为“我们学过原子轨道,如何将原子轨道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呢?”将“电子云”变更为“原子轨道”,使得化学用语更加规范。
新人教版教材注重前后知识衔接的逻辑关系,前面学习的内容,在后续内容中不断得到应用。
在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中运用电子云轮廓图形象地描述了原子轨道,到本节中再介绍共价键时,可以直接采用原子轨道相互重叠而形成共价键的过程,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原子轨道与共价键知识的前后衔接。
三、学情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通过必修一化学键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共价键,通过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运用电子云轮廓图形象地描述了原子轨道,并掌握常见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在本节中再介绍共价键时,可以直接采用原子轨道相互重叠而形成共价键的过程,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原子轨道与共价键知识的前后衔接。
本节课的学习也会对之后《分子的空间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二学生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中期,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但仍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
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8.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9.下列粒子中的原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的是( )
A.BCl3 B.CO2 C.NH3 D.NO2
10.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核素无中子,其符号为________。
(2)Z、Q可形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种,其中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
(4)写出两种X与Y形成的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分子结构式_______。
(5)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
(6)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C
B(在水溶液中进行)
A
D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C的结构式:________;D的电子式: ________。
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由A 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三个连续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X、Z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为:X________、Z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用电子式表示X与W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能力提升
12.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NH5属于离子化合物
C.1 mol NH5中含有5 mol N—H键
D.NH5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13. A、B、D、E、F、G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F同主族,E、G同主族。
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F+与E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BE和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G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D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
(4)由A、E、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写完整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___化合物。
(5)B的最高价是________,由A、B组成的化合物中,含A的质量分数最高的物质的化
学式是________;A、B组成的化合物中与D2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填写完整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对共用电子对。
答案
1B 2C 3B 4B 5D 7D 7A 8 D 9 B
10
NaAlO2AlO-2+2H2O+CO2===Al(OH)3↓+HCO-3[或2AlO-2+3H2O+CO2===2Al(OH)3↓+CO2-3]
11[答案] (1)H O
12C
13
(4)NaOH 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离子
(5)+4 CH4C2H4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