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饮料企业标准

植物饮料企业标准

植物饮料企业标准
植物饮料企业标准

Q/SJN

植物饮料

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本标准由XXXXX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于20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植物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饮料的分类、要求,以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XXXXXXX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9106.1 包装容器铝易开盖铝两片罐

GB/T 10786 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

GB/T 12143.1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

GB 12308 金属罐食品罐头包装纸箱技术条件

GB/T 12456 总酸测定法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6号(2007)《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2007)《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2分类

根据添加原料不同,分为XX饮料、XX饮料、XX饮料

2.1XX饮料

XX饮料是以生活饮用水、XX为主要原料,经选料、水洗切制、提取、浓缩后,辅以XX、XX,再经调配、过滤、高温灭菌、灌装工艺制成的。

2.2XX饮料

XX饮料是以生活饮用水、XX为主要原料,经选料、水洗切制、提取、浓缩后,辅以XX,再经调配、过滤、高温灭菌、灌装工艺制成的。

3要求

3.1原辅料要求

3.1.1XX、XX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的规定。

3.1.2XX应符合《关于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公告》

及《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3.1.3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制订或列表。

净含量与允许短缺量应符合表4规定。

4食品添加剂

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5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2695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感官要求

取适量的被测样品于带盖的杯和瓶中,在室温下放置,使温度上升到约20℃,开盖立即嗅其香气和气味,品尝其滋味,并取50mL被测样品于洁净的样品杯中,置于明亮处,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和可见杂质。

6.2理化指标

6.2.1总酸

按GB/T 12456规定的方法测定。

6.2.2可溶性固形物

按GB/T 12143.1规定的方法测定。

6.2.3PH值

按GB/T 10786 规定的方法测定。

6.2.4山梨酸钾

按GB/T 23495规定的方法测定。

6.2.5总砷

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6.2.6铅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6.2.7铜

按GB/T 5009.13规定的方法测定。

6.2.8锌

按GB/T 5009.14规定的方法测定。

6.2.9锡

按GB/T 5009.16规定的方法测定。

6.2.10铁

按GB/T 5009.90规定的方法测定。

6.2.11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GB/T 5009.34规定的方法测定

6.3微生物指标

6.3.1菌落总数

按GB 4789.2规定进行检验。

6.3.2大肠菌群

按GB 4789.3规定进行检验。

6.3.3霉菌和酵母

按GB 4789.15规定进行检验。

6.3.4沙门氏菌

按GB 4789.4规定进行检验。

6.3.5志贺氏菌

按GB 4789.5规定进行检验。

6.3.6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GB 4789.10规定进行检验。

6.4净含量

按JJF1070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7检验规则

7.1原料入库要求

原料入库前,必须索取供货方出具的合格证明或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7.2组批

一次投料、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的同一规格包装完好产品为一批。

7.3抽样

一般情况下按3‰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最低不得少于18瓶(盒)。

7.4出厂检验

7.4.1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7.4.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净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7.5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技术指标,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定型投产时;

b)主要原料产地或原料供应商有变动时;

c)停产三个月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6判定

当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所规定时,则判为合格产品。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时,可自保留样品中或对同批产品再次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复检,若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为合格产品,若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定为不合格。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标签

产品标志及标签应符合GB/T 191和GB 7718、GB 28050的有关规定。应标明: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贮存方法、食用方法、产品标准代号、商标。并有防潮、防雨等标志。

8.2包装

8.2.1产品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9106.1的规定,外包装应符合GB 12308的规定。

8.2.2包装箱应捆扎牢固,应整齐、清洁、封装严密、无漏气、漏液现象。箱内要有防震、防撞的间隔

材料。

8.3运输

产品运输工具应当清洁卫生。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污染。搬运装卸应小心轻放,避免破损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运输。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必须有防鼠台,与地面距离≥10cm,离墙≥20cm,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等物品同库贮存。

8.5保质期

在符合上述标准规定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

编制说明

植物饮料是以生活饮用水、XX为原料,经选料、水洗切制、提取、浓缩后,辅以XX、XX,再经调配、过滤、高温灭菌、灌装工艺制成的。

鉴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GB 12695《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和《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中《植物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核细则》中的规定及产品实际制订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依据。

XXXXXX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企业固体饮料产品标准

*****食品有限公司 固体饮料产品标准咖啡类固体饮料

前言 我公司生产的固体饮料是以咖啡粉、植脂末、糖等原料,经调配、混合、包装等工艺制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质量检验、经营贸易及产品质量判定的依据。 本标准在内容结构和编写规则方面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安全性指标按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制定,其余指标依据《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及产品实际制定。 本标准由****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固体饮料 1 范围 本准规定了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运输、贮存等的基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710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方法 3 要求 3.1 原辅材料要求 3.1.1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获证企业的获证产品。 3.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辅料。 3.2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玫瑰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玫瑰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玫瑰饮料的原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玫瑰花为原料,经蒸汽蒸馏、灌装等工序制成的玫瑰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500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2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pH值的测定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T 20574 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比色法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NY/T 1506 绿色食品食用花卉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GB12695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代替GB l2695-19904饮料厂卫生规范》。 本标准与GB 12695—199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增加了原标准中未包括的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内容; ——增加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等内容; ——增加了“机构与职责”内容; ——增加了量化指标,原标准中量化指标为18个,修订后为33个; ——删去了原标准中“原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成品贮藏、运输的卫生”和“卫生与质量检验管理”等条款,相应的内容分列到修订后标准的有关条款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 12695—199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南省卫生防疫站、天津市防病中心、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广东健力保集团公司、海南椰

风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源浦、包大跃、顾清、杨斌、洪文华、徐娇、须欣、邓瑞文、李仗、杨炳坤、邓峰。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厂厂区环境、厂房及设施、设备、机构与人员、卫生管理、原料、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生产人员、成品贮存与运输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水果、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花、叶、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果肉、糖类、香精香料、液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生产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檀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和其他饮料的工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7液体二氧化碳标准 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饮料成分检验标准

碳酸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碳酸饮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3.2果汁型碳酸饮料:含有一定量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 3.3果味型碳酸饮料:以果香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子味汽水、柠檬味汽水。 3.4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酸饮料。 3.5其他型碳酸饮料:除上述3类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 4 企业规模划分 根据碳酸饮料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碳酸饮料企业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见表2。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销售额/万元≥10000 ≥1000且<10000 <1000 5检验依据 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59.2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食品、饮料检验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T 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T 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T 5009.141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GB 10789饮料通则 GB/T 10792碳酸饮料(汽水) GB/T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7检验要求 7.1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序号检验项目 依据法律法规 或标准 强制性/推 荐性 检测方法 重要程度及不合 格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二氧化碳气容量GB/T 10792 强制性GB/T 10792 ● 2 咖啡因c GB 2760 GB/T 5009.139 ● 3 苯甲酸 GB/T 5009.29 GB/T 23495 ● 4 山梨酸● 5 糖精钠● 6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 素) GB/T 5009.97 ● 7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 GB/T 5009.140 ● 8 总砷 GB 2759.2 GB/T 5009.11 ● 9 铅GB 5009.12 ● 10 铜GB/T 5009.13 ● 11 合成着色剂d GB/T 5009.35 GB/T 5009.141 ● 12 菌落总数 GB/T 4789.21 ● 13 大肠菌群● 14 霉菌● 15 酵母● 16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 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备注a极重要质量项目 b重要质量项目 C 可乐型碳酸饮料检测项目 d合成着色剂具体检测项目视产品色泽而定 注: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使用安全的指标;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 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性能或特征值的指标。

蒲公英固体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蒲公英固体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蒲公英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原料,经精选、水提取,辅以乳糖、麦芽糊精、食品添加剂(木糖醇),经混合、造粒、干燥、分装加工而成的蒲公英固体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80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规则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T 20884 麦芽糊精 GB 255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糖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GB/T 29602 固体饮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果汁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果汁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汁饮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水果(酸枣、山楂、干制红枣中的一种)或以浓缩果汁(酸梨浓缩汁、山楂浓缩汁、苹果浓缩汁、浓缩葡萄汁、浓缩桃汁、蓝莓浓缩汁、浓缩橙汁中的一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粉、速溶茶粉、果葡糖浆、白砂糖、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柠檬酸、L-苹果酸、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维生素C(抗环血酸)、抗坏血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木糖醇、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AK糖)、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瓜尔胶、黄原胶、果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乙基麦芽酚、食用香精、食用色素(亮蓝、焦糖色素(普通法)、红曲红、叶绿素铜钠盐、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栀子黄)中的数种,经压榨过滤[或经煮制(干制红枣)压榨过滤或稀释]、调配、杀菌、冷却、灌装、灯检工艺制成的果汁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7白砂糖 GB188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GB1886.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1886.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 GB1886.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GB188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 GB1886.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188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 GB188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188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 GB1886.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1886.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GB1886.1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 GB1886.1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GB1886.18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GB1886.2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 GB1886.2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 GB1886.2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1886.2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GB1886.2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48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天元草本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草本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本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银花、杭白菊、山楂干、枸杞、红枣、生姜、银耳、百合、雪梨、莲子、桑叶、决明子为主要原料,经精选、清洗、水提,辅以蜂蜜、白砂糖、添加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纳、山梨酸钾、柠檬酸、食用香精)经混液、均质、过滤、灭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天元草本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17 白砂糖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GB 5009.1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GB/T 5835 干制红枣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650 鲜梨 GB/T 10789 饮料通则 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

康师傅茶饮料营销策划书

康师傅茶饮料网络营销策划书 目录 康师傅茶饮料网络营销策划书 (1) 1一、概述 (2) 2二、目的 (2) 3三、市场细分 1、按购买者的年龄细分: (2) 4四、SWOT分析 (3) 5五、竞争分析 (4) 6六、具体方案 (5) 7七、效果展望 (6)

1一、概述 在健康做主的当今社会,茶饮料的特性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清淡口味的茶饮料在各大城市销售较好。传统茶饮料、保健茶饮料、“药”味茶饮料都凭着各自的优势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不少茶饮料都极力宣扬低糖(无糖)低脂、清热降火的保健作用。在热销品牌中,老牌茶饮料显示出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传统茶饮料仍以康师傅绿茶、统一茶里王等几大主流品牌为代表. 康师傅茶饮料因其品牌形象塑造较成功,加之在情感宣传上注意与消费者的沟通,符合年轻人追求时尚健康生活的心理,所以该品牌在整个茶饮料市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与此同时,该品牌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来自各种不同品牌的茶饮料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饮料行业不断推出新理念,而使得新品种层出不穷。这么多的跟进者、响应者迫使饮料行业的同质化时代来临,同时直接导致了饮料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当配方不再是秘密,口味不再是难题,包装不存在大差距,价格拉不开层次的时候,饮料市场的竞争已经转移到促销这块天地。而在促销的背后,则隐藏着品牌竞争。 2二、目的 短期目标:通过康师傅茶饮料在夏季的宣传推广,户内户外的推介促销,加上适当的媒体宣传组合,展现追求时尚健康创新的理念,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崇尚个性。扩大目标消费群体,在现有市场成熟的基础上,求新求异,拓展市场,增加康师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市场地位。 长期目标:以品牌形象带动产品宣传,突显系列产品特性,提高促购度,逐渐步入国际市场。 3三、市场细分 41、按购买者的年龄细分: 调查显示,茶饮料的重度消费者以15-34岁的年轻人为主,占总消费人群的68%。年轻的一代思想开放,追求健康、时尚的高品质生活,因而符合潮流、天然健康的茶饮料迎合了其要求。 2、按购买行为因素细分: 茶饮料的消费主体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的主要消费群差异不大。而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场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购买茶饮料大多数是

企业固体饮料产品标准

*****食品有限公司 固体饮料产品标准 咖啡类固体饮料 前言 我公司生产的固体饮料是以咖啡粉、植脂末、糖等原料,经调配、混合、包装等工艺制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质量检验、经营贸易及产品质量判定的依据。 本标准在内容结构和编写规则方面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安全性指标按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制定,其余指标依据《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及产品实际制定。 本标准由****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固体饮料 1 范围 本准规定了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运输、贮存等的基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4789.2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7101??固体饮料卫生标准??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方法 3 要求 3.1 原辅材料要求 3.1.1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获证企业的获证产品。 3.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辅料。 3.2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果蔬汁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果蔬汁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汁饮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纯净水、浓缩果汁(浆)、蔬菜汁(浆)、红枣、山楂为原料,红枣、山楂经清洗、浸泡、打浆、均质、过滤,辅以白砂糖、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柠檬酸、柠檬酸钠、结冷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胭脂虫红、焦糖色、食用香精),经配料、均质、过滤、杀菌、灌装而成的果汁含量≥10%,蔬菜汁含量≥5%的果蔬汁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7 白砂糖 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 5009.1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GB/T 5461 食用盐 GB/T 5835 干制红枣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Q_HYS0001S-2019植物饮料企业标准

Q/HYS 四川桧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YS0001S-2019 植物饮料 2019-08-22发布2019-09-22实施四川桧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Q/HYS0001S-2019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3) 4 检验规则 (5) 5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6)

Q/HYS0001S-2019 前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及《四川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本公司参照GB 71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标准,并结合产品特性,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起草了《植物饮料》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桧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桧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启锡。

植物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和枸杞、枳椇子、罗汉果、栀子、胖大海、桑叶、桑葚、桃仁、荷叶、莲子、藕节、淡竹叶、菊花、黄精、葛根、生姜、蒲公英、槐花、酸枣仁、藿香、鲜白茅根、人参(人工种植5年及5年以下)、玫瑰花(重瓣红玫瑰)、凉粉草(仙草)、玉米须、沙棘叶、牛蒡根、酸角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辅以或不辅以白砂糖、蜂蜜、冰糖、低聚果糖、浓缩果蔬汁(浆)(草莓、柠檬、猕猴桃、水蜜桃、荔枝、哈密瓜、青梅、苹果、蓝莓、桑葚、桃、芒果、梨、枇杷、百香果、山楂、榴莲、椰子、甘蔗、菠萝、柑橘、香蕉、樱桃、柚子、杨梅、葡萄、西瓜、番茄、西芹、黄瓜、白萝卜、苦瓜)中一种或多种,添加或不添加柠檬酸、L-苹果酸、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异麦芽酮糖、木糖醇、山梨酸钾、D-异抗坏血酸钠、草莓香精、柠檬香精、猕猴桃香精、青梅香精、苹果香精、蓝莓香精、桑葚香精、水蜜桃香精、芒果香精、菠萝香精、桂花香精、桃花香精、玫瑰花香精、茉莉花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经清洗或不清洗、切片或不切片、蒸馏或提取、过滤或不过滤、调配、灭菌、灌装而成的植物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17 白砂糖 GB 1886.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 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 GB 188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GB 1886.1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异麦芽酮糖 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魔芋燕麦粉(固体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魔芋燕麦粉(固体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魔芋燕麦粉(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魔芋粉、椰子粉、黑豆粉、紫薯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赤小豆、红枣、干姜,经精选、提取、浓缩、干燥、粉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燕麦粉、全麦粉、低聚果糖、食品添加剂(红曲米)、食品营养强化剂(左旋肉碱),原辅料按比例混合、分装等加工工序制成的魔芋燕麦粉固体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GB 1903.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左旋肉碱(L-肉碱)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835 干制红枣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T 18738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 GB 203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 GB/T 23528 低聚果糖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29602 固体饮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果味饮料企业标准

果味饮料企业标准XXX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01-2008 X X X X X X X 果味饮料 2008-01-15 发布 2008-01-30 实施 发布XXX食品有限公司 seriously, carefully setWeaving, implementation, efforts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Further improvement publicity, reception work as show, for Windows guests a warm welcome, further preparing, serving, after conference quality and ensure its program the Chief reception, foreign exchange and to rally support and establish a good image ? 3, Q/X X X X X X-X?01-2008 亠人—1— 刖s 本标准由XXX食品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XXX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XXX。 I Q/X X X X X X-X701-2008 果味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味饮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活饮用水为原水,经粗滤、精滤、反渗透、添加白砂糖.甜味剂、食用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经调配、杀菌、灌装封盖、包装而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果味饮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白砂糖 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 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 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 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 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 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 1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 11食品中总神及无机神的测定 GB/T 5009. 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 13食品中铜的测定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饮料生产标准.

附件8: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0.5%的各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6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即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对于某些特殊用途饮料,可根据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参照上述某个单元的细则进行审查,检验按其明示标准进行,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为饮料(特殊用途饮料)。 其他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饮料类产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瓶(桶)装饮用水等产品。不包括矿物质水等向水中加过各种物质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 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 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 (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卫

普仁白玉茶(固体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普仁白玉茶(固体饮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仁白玉茶(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普洱茶为主要原料,辅以白芷、玉竹、桑叶、甜杏仁,原辅料按比例经精选、提取、浓缩、干燥、粉碎、混合、制粒、分装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普仁白玉茶固体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13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T 22111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29602 固体饮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NY/T 1042 绿色食品坚果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1

碧思特公司企业标准酸奶饮料

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酸奶饮料 20—06—01发布 2008—06—01实施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产品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便于组织生产,特指定了本标准。本标准中,原料要求及试验方法均引用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编辑格式及内容GB/T1.1—93、GB/T1.3—1997的规定。 本标准由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刘红珍,朱理华。 本标准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临沂碧思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酸奶饮料 QB/BHJX 001—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酸奶饮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牛奶或奶粉为原则,添加甜味剂、酸味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为辅 料,经杀菌、冷却而成的酸奶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 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789.2—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1—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4789.1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数测定 GB5009.5—8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5009.13—19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0790—89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T10791—89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 GB/T6914—86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GB/T12143.1—90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 GB/T12456—90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3、技术要求 3.1原辅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00* 饮料制造取水定额 (征求意见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制造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取水量计算方法和单位产品取水量定额。 本标准适用于饮料制造过程中取水量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的包装容器为聚酯瓶、易开盖金属罐、铝制两片罐、塑料薄膜和其他薄膜复合制造的容器、玻璃瓶和其他塑料容器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体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 7119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 10789 饮料通则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 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饮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各种水源(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提取之水量,即一级计量水表的水量。 3.2 单位产品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product 生产每吨产品需要从水源提取的水量。 3.3 主要生产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major produce 是指从原料的清洗、前处理直至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耗水量。此外,还应包括清洗装备用水和制备饮料用水的水处理装置所损耗的水。 3.4 辅助生产用水 water usage for auxiliary produce 包括锅炉房、机修、制冷、空压机及真空泵站、污水处理站、化验室和贮运等的用水。 3.5附属生产用水 water usage for accessory produce 包括企业办公、食堂、厕所、洗浴、洗衣房、环境清洁与绿化的用水。 4、计算方法 4.1 一般规定 4.1.1 饮料制造的取水量系指用于产品的主要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的总取水量。不包括综合利用产品的生产、基建、消防和生活区用水。 4.2 单位产品取水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