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饮料企业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51.03 KB
- 文档页数:7
养心菜粉固体饮料企业标准
养心菜粉固体饮料的企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该产品应为粉末状。
2. 纯度:纯度应达到10:1%。
3. 检测方法:应采用UV检测方法。
4. 提取来源:该产品应提取自救心菜。
5. 包装:包装应为纸板桶。
6. 规格:规格应可定制,具体规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
7. 用途:该产品有多种用途,如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等。
请注意,具体的企业标准可能因不同企业而有所不同,且随着技术和市场变化,标准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需获取最新信息,建议联系相关企业或查阅最新的企业标准。
Q/GCH0083S—2018决明八宝茶(固体饮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决明八宝茶(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绿茶、决明子为主要原料、辅以火麻仁、马齿苋、栀子、莱菔子、山楂、郁李仁、大豆低聚糖(混合),原辅料按配方比例经精选、提取、浓缩、干燥、粉碎、混合、分装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决明八宝茶固体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13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T 14456.1 绿茶笫1部分:基本要求GB/T 21733 茶饮料GB/T 22491 大豆低聚糖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T 29602 固体饮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1Q/GCH0083S —20182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3.1.1.1 绿茶:应符合GB/T 14456.1 的规定。
固体饮料执行标准固体饮料是一种通过加工、制备而成的固体形态的饮料,它具有方便携带、易保存、易制备等特点,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保障固体饮料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固体饮料执行标准,以规范固体饮料的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对固体饮料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了解和执行。
一、原料选择。
固体饮料的原料应选择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超过规定限量的物质。
对于某些特定原料,如色素、甜味剂等,应严格控制使用量,确保产品安全。
二、生产工艺。
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产品不受外界污染。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产品质量。
固体饮料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外观、色泽、口感、溶解性等指标。
同时,产品应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四、包装和标识。
固体饮料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印刷标识的规定。
产品标识应真实准确,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产品信息。
五、储存和运输。
固体饮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同时应避免受到污染和异味的影响。
运输车辆应符合卫生要求,确保产品不受外界污染。
六、销售和售后。
固体饮料在销售和售后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以次品或过期产品冒充正品销售,同时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和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权益。
总结。
固体饮料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固体饮料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固体饮料执行标准,促进固体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120.7—2010固体饮料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固体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固体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及可可粉固体饮料产品。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2.2 产品种类固体饮料可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及可可粉固体饮料。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固体饮料: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固态料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不包括烧煮型咖啡)。
如果汁粉、豆粉、茶粉、咖啡粉、果味型固体饮料、固态汽水(泡腾片)、姜汁粉。
3.2蛋白型固体饮料: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
3.3普通型固体饮料:以果汁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
普通型固体饮料包括果香型固体饮料和其他型固体饮料(不包含可可粉固体饮料)。
3.4可可粉固体饮料:以可可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不经热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固体饮料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固体饮料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5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120.7—2010固体饮料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固体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固体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及可可粉固体饮料产品。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2.2 产品种类固体饮料可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及可可粉固体饮料。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固体饮料: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固态料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不包括烧煮型咖啡)。
如果汁粉、豆粉、茶粉、咖啡粉、果味型固体饮料、固态汽水(泡腾片)、姜汁粉。
3.2蛋白型固体饮料: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
3.3普通型固体饮料:以果汁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
普通型固体饮料包括果香型固体饮料和其他型固体饮料(不包含可可粉固体饮料)。
3.4可可粉固体饮料:以可可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不经热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固体饮料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固体饮料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5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广西植物固体饮料企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西植物固体饮料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从事植物固体饮料生产、销售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3. 术语和定义3.1 植物固体饮料: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处理、提取、混合、调配等工艺制成的固体饮料,如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等。
4. 植物固体饮料分类与命名4.1 植物固体饮料分类:根据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固体饮料可分为以下几类:a) 植物蛋白饮料: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b) 茶饮料: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c) 果蔬饮料:以果蔬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d) 其他植物固体饮料:以其他植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
4.2 命名原则:植物固体饮料的名称应清晰明了,避免夸大、误导消费者。
应根据原料和加工工艺进行命名,同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 要求5.1 原料要求:植物固体饮料的原料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的原料。
其中,植物蛋白饮料的原料应选用符合标准的优质蛋白来源。
5.2 感官要求:植物固体饮料应具有其特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不得有异味、异臭和其他有害物质。
同时,应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不得出现沉淀、分层等现象。
5.3 理化指标:植物固体饮料的理化指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如蛋白质含量、糖分含量等。
同时,应保证产品的卫生指标符合相关规定,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益生菌粉固体饮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益生菌粉固体饮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低聚果糖、益生菌粉(青春双歧杆菌粉、植物乳杆菌粉、副干酪乳杆菌粉、动物双歧杆菌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大豆蛋白粉、麦芽糊精、乳糖,经配料、混合、包装等主要工艺制成的益生菌粉固体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4789.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26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203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GB/T20884麦芽糊精GB/T22493大豆蛋白粉GB/T23528低聚果糖GB255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糖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29602固体饮料QB/T4575食品加工用乳酸菌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低聚果糖使用问题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06〕450号)《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卫办监督发〔2010〕65号)3分类根据产品配方不同分为不同品种。
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益生菌固体饮料是指含有益生菌成分的饮料,通常以固体形态存在。
这种饮料通过在肠道中增殖有益细菌来调节微生态环境,从而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
常见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包括益生菌粉、益生菌片等。
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外观:应具有明亮、清澈、无浮渣、无异味的特性。
2.营养成分:应含有益生菌不少于1亿CFU,果汁或其他调味料中所含的总糖不得超过8g。
3.微生物指标:益生菌固体饮料中的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分别不得超过100CFU/g。
4.食品添加剂:益生菌固体饮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标准,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
5.原料选择:益生菌固体饮料的原料应选用新鲜、无污染的水果、果汁和其他调味料,并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
6.工艺流程:益生菌固体饮料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7.设备卫生:生产益生菌固体饮料的设备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8.包装和储存:益生菌固体饮料应采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并在储存过程中保持低温、干燥、防潮、防腐的状态。
9.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水分、大肠菌群的检验。
此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还须符合《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相关卫生要求。
具体解释如下:1.菌种选择:根据《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卫办监督发〔2010〕65 号)和 QB/T 4575 的规定,益生菌固体饮料中允许使用的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
这些菌种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2.质量标准:益生菌固体饮料应具有特定的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
其中,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等,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灰分等。
这些指标应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有限公司固体饮料产品标准咖啡类固体饮料前言我公司生产的固体饮料是以咖啡粉、植脂末、糖等原料,经调配、混合、包装等工艺制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质量检验、经营贸易及产品质量判定的依据。
本标准在内容结构和编写规则方面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安全性指标按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制定,其余指标依据《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及产品实际制定。
本标准由****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固体饮料1 范围本准规定了固体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运输、贮存等的基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10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方法3 要求3.1 原辅材料要求3.1.1 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
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益生菌固体饮料作为一种有益于肠道健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
然而,在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低质量的益生菌固体饮料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问题。
为了规范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的发展,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的制定过程、内容和意义。
一、标准的制定过程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调研、讨论、修订和发布等。
首先,需要对益生菌固体饮料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市场上益生菌固体饮料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
其次,通过召开专家讨论会、行业研讨会等形式,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消费者代表共同参与讨论。
通过集思广益,确定标准的制定方向和内容。
然后,根据专家和相关人员的意见,逐步修订完善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经过审议和批准后,将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发布,供企业参考和遵循。
二、标准的内容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涵盖了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包装标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了要求,包括菌种活性、含量、存活率、不良微生物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是评价益生菌固体饮料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标准对生产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定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标准还对包装和标识进行了规范,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标签的设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
这些规定有助于企业确保产品的信息准确、清晰,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三、标准的意义益生菌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的制定对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益生菌固体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的要求,有利于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