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叙例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29
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写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文体,很多同学平时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但总写不好议论文,为此而苦恼。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写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文体,很多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但总写不好议论文,为此很苦恼。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了米也未必就有美餐。
议论文重在讲道理,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的积累只是第一步,还得学会对材料的叙述与分析。
不少学生在使用事例论证时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叙例不当,文体走样;堆砌事例,有据无论;分析肤浅,不够深入;油水分离,脱离中心。
这些失误的共同点在于不会紧扣中心论点处理论据,在叙例与析例方面缺少方法和技巧。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些感受与做法,谈谈议论文叙例与析例的方法。
一、有效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1、定向转述,一例多用,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需要灵活选择、处理论据学生积累的许多材料是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使用的,同一则材料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关于人物的材料,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就可以为不同的观点作论据。
因此,叙述需要“定向”,这个“向”是论据证明论点的指向、方向。
“滥竽充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悉,故事中有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及其他演奏者等几个对象,在作文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对这一则材料进行不同角度的转述。
[例一】观点:人必须具备真才实学。
战国时期,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同时吹竽,就前去报名,给齐宣王演奏。
其实,他根本不会吹竽,只是想混到乐队里来骗取银两的。
后来齐湣王继位,他不喜欢听合奏,要听独奏。
南郭先生听说后,知道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连夜逃走了。
议论文事例左右【精选7篇】议论文事例左右【精选7篇】一材料作文沉寂一段时间之后重返考场,虽说文体自选,但还是偏重于写议论性的文章。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除了要有深刻的主题、清晰的结构、飞扬的文采外,还需要对事例进行引用以及分析的艺术。
只要我们这些“巧妇”巧运用、妙分析事例,就一定能烹制出诱人的佳肴,谱写成优秀的华章。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和阅卷感受谈一点对事例巧引妙析的技巧,以使我们的文章从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熠熠闪光。
引用事例以证明、阐析道理,这固然很重要。
如果我们在陈述事例时改变一下常规的叙述思路,就能够迎来一片新天地。
古人讲“文质彬彬”,那么我们就从“文”和“质”的角度谈一点巧妙引用事例的技巧。
(一)文采引例有的作者在陈述事例时语言枯燥乏味,让文章因之减色,实在令人惋惜。
如果我们在叙述事例时,巧妙地扮靓所用事例,就能使文章的语言闪烁出熠熠光彩,给人清风拂面之感,何乐而不为呢?1、参差句式我们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有变化地、丰富地使用不同句式,以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
变化而不呆板,丰富而不单一,能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引例,文章既摇曳多姿,又琅琅上口。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适合,才是最好的”这一主题时,例举了唐山十三兄弟。
他这样写道:苍鹰自在地翱翔,因为它有适合自己飞翔的双翅去搏击天空;骏马奋力奔驰,因为它有适合腾奔的双腿来驰骋草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唐山十三兄弟,千里奔波,不是归途;雪中送炭,不是亲戚;出手救援,不是邻居;迅速行动,不是命令。
在他们心中只有适合灾区才是最好的。
2、设问句式运用设问句式自问自答,既能有力地凸显文章的观点,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拼搏方能成功”时,举了铁人王进喜的例子,他这样写道:是谁?让自己的画像和雷锋、焦裕禄等名人并列在一起;是谁?让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外国友人面前多次提起自己的名字;是谁?连续打破钻井的纪录;是他,号称铁人的王进喜。
议论文中的事例叙述一、明白记叙文中记叙和议论文中叙述的区别(一)比较下面两段话1、以“名人往往具有宽容的美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
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匈牙利著名钢琴家)碰巧来到了这个城市,姑娘听说后惊恐万状,跑到李斯特的住处,抽泣着请求李斯特的宽恕。
并说冒称他的学生,是为了生计。
李斯特要姑娘把演奏的曲子谈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的说:“大胆的上台演奏,你现在已经是我的学生了。
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
”第二天,李斯特在音乐会上为她弹奏了一曲。
2、以“名人往往具有宽容的美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有个姑娘迫于生计,冒称李斯特的学生开音乐会。
李斯特得知真相后,不但没有责备她,反而收她为徒,对她的演奏悉心加以指点,并为她的音乐会演奏了最后一曲。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李斯特的宽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大师的大度,一个名人的涵养。
(二)概括记叙文中记叙和议论文中记叙的区别1、记叙文中记叙是再现人、事、物形态画面,讲究具体生动,以形象动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观点服务,讲究概括性,定向性(叙述事例时要着力突出论点需要的侧面)。
2、议论文中的叙例基本结构:“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3、议论文中的记叙不能直接证明观点,需要在例后加以分析(议论)。
(三)牛刀小试事例:⑴李时珍在行医和阅读医书的时候,发现古代药物学著作有不少错误。
⑵他深知庸医害人,错书更害人,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新的药物学著作。
⑶他遍访名医,远涉深山旷野,亲尝百草,并参阅古书八百多种。
⑷经过27年的努力,最后编成“东方药学巨典”——《本草纲目》。
⑸这一年,李时珍已是一位61岁的老人了。
要求:1、以“真知来源于实践”为观点叙例。
2、以“求知要敢于怀疑”为观点叙例。
二、议论文叙例(一)方法1、取舍根据论点的需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
议论文叙例析例教师版(5篇)第一篇:议论文叙例析例教师版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叙例议例学案(2)编写人:岳成坤使用时间:2015/9/18 【训练目标】了解如何什么是议论文的标准语段,掌握标准议论段的写法。
了解如何通过分析事例来论证观点。
【方法指津】写好议论文的因素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
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同学们往往在绞尽脑汁地找出事例后,以为万事大吉,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或者是对材料分析不到位、不透彻。
事实上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在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
因此,要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一、病文诊断语段一:(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误区:堆砌材料,缺乏分析。
语段二:(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浅谈议论文中的叙例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在学生的议论文中:有的叙述语言过于繁多,以叙代议;有的叙述角度不够明确,无侧重点;有的叙述的事例杂乱无章,缺乏层次感。
如何恰当地叙例,需要方法指导,应该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围绕观点)取舍——概述——扣观点评议。
另外,还应该掌握几种常用的叙例方法。
一、简述式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如果在举例论证时仅用了一个事例,而且较详细,可以称之为简述式。
例如: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
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个铮铮之臣。
但他选择了生,让朋友亲人都感到难堪的生。
也许只有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才能证明这一行为的价值:虽斗转星移,仍不失为和日月争光的鸿篇巨着。
——《选择,别无选择》二、简列式采用列举的方式,一口气铺陈若干个事例,形成流泻奔腾的气势,这成为高考作文常用的手法。
叙述简约,而且句式上排比,简明扼要,极为雄辩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可以称之为简列式。
例:毕加索选择了创作,饿着肚子完成了《烫衣妇》;鲁迅选择了文学,便把刀和枪毫不留情地投向茫茫的黑夜;李素丽选择了乘客,才会“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王伟选择了国家,把身影留在了永恒的蓝天。
——《在心田上放牧》三、正反对比式正反对比法应注意:1.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
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例:要学会谦让,谦让是一种魅力,更是一种豁达的胸襟。
作文专题:议论文中的述例和析例议论文写作,论据使用不当,容易出现罗列事实材料、以摆代论、缺乏分析说理等问题,使说理肤浅,甚至没有说理。
一、会述例1.述例首先贵在指向明确表述材料,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突出“话题”,突出“文题”,表述任何材料都不要忘了扣题表述和表述结束后的收题、点题。
例: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2005年高考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价值与位置》)文中点了一句“站在诗人的位置上”,段落结尾又反问了一句“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价值与位置”这一话题指向非常明确,扣题很紧。
2.述例其次贵在语意集中一个材料,包容的信息是多元的,述例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去庞杂,留其所需。
有三个办法。
第一是剪裁舍弃法。
事实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所以叙例时,应据论点需要,对事例进行加工改造:瞄准中心,对事例进行剪裁处理,抓住需要信息,舍弃与论点无关的信息。
而且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这要求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
如“机遇”这一话题作文,我们以科幻作家凡尔纳为例进行剪裁舍弃:原材料: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