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汉钢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编制:炼铁厂生产技术科

会审:

审核:批准:

炼铁厂

0 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1. 开炉要求

为保证高炉开炉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达产,开炉前要特别注意对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验收和试车(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做到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故障和隐患消灭在送风之前,为安全、顺利开炉创造条件。

1.1 安全第一,消灭任何重大人身、设备事故。

1.2 保护好高炉设备,为高炉一代寿命打下基础。

1.3 控制好开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开炉。

1.4 顺利出铁排渣,为高炉成功达产打下基础。

2. 开炉条件

2.1 开炉外部条件:

2.1.1 高炉开炉方案及装料方案已获批准。

2.1.2 原燃料准备到位,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充足。

2.1.3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已定,必须保证10 个罐在线运行,有二部机车随时在炉前配罐用;火车兑罐试验已完成,铁运线通畅。

2.1.4 高炉二台鼓风机都调试、消缺完毕,无故障运行达72 小时,具备正常送风条件。

2.1.5 水渣、干渣、除尘灰等汽车外运计划已定。

2.1.6 各种介质包括水、电、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氧气等可稳定、足量供应。

2.2 开炉内部必备条件:

2.2.1 各岗位人员已配齐,并经过岗位规程学习,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并能应对一些复杂情况,避免和消除生产事故、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2.2.2 所有的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合格,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电器运行正常,控制功能满足生产要求。

2.2.3 打压试漏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彻底解决,达到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2.2.4 开炉所需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以及生产工具等已备齐。

2.2.5 高炉各系统通讯通畅。

2.2.6 安全、消防措施到位。

2.2.7 热风炉处于生产状态,具备随时送风条件,冷风放风阀、倒流休风

阀、混风切断阀、混风调节阀开关灵活可靠。

2.2.8 炉前渣铁沟已经浇注且烘烤完毕,已做通水落点试验,铁水可准

确进罐。

2.2.9 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摆动溜嘴等设备工作正常。

2.2.10 高炉冷却系统、水渣系统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干渣坑可以正常使用。

2.2.11 各种工艺计量已校验完毕,重要参数(风量、风压、顶压、压差、顶温、风温)趋势线已做好。

2.2.12 开炉设备保驾单位已到位,联络体制已经形成。

2.3 开炉必备的炉顶、炉前系统主要备品备件及工器具(见附件一)。

3. 开炉前准备工作(确认表见附件二)

3.1 点火前24 小时高炉通知生产调度室,通知各单位做好送风准备。

3.2开炉前需要装PU管的风口全部装好。(责任人:看水组长)

3.3 送风前8 小时,通知启动风机,风机互保系统阀门灵活,程序可靠。(责任人:值班调度主任)

3.4热风炉拱顶温度保证在1200C以上。(责任人:煤气组长)

3.5 送风前4小时完成下列工作:

3.5.1 检查热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部位的人孔是否封好,各部位阀门是否处于长期休风状态。(责任人:煤气组长)

3.5.2 确认放风阀处于全开状态, 通知风机房送风到放风阀, 风压

50KPa。(责任人:工长)

3.5.3 看水系统对软水水量按开炉计划控制,(开炉初期水量为正常水量的3/4 ),将风口水压提至正常生产要求,软水系统、净循环水系统供水正常。(责任人:看水组长)

3.5.4 炉前检查送风装置是否装正、装严、装好,确保不漏风。(责任人:炉前技师)

3.5.5 上料系统检查上料、装料设备及溜槽工作正常。(责任人:上料组长)

3.6 送风前2小时完成下列工作:

3.6.1 封好炉顶人孔。(责任人:副工长)

3.6.2 炉顶及重力除尘通蒸汽,蒸汽包压力大于0.5MPa。(责任人:工长)

3.6.3煤气系统通N2,确保正压,驱赶空气。(责任人:煤气组长)

3.6.4气密箱通N2,压力正常。齿轮箱停水,点火后通水。(责任人:看水

组长)

3.6.5 开铁口所用氧气管道到炉台(瓶氧到位)、压缩空气已送至炉前,压力大于0.4MPa。(责任人:设备主管)

366炉前做好一切出铁准备工作。(责任人:炉前技师)

3.7检查落实各阀门应处的状态

3.7.1高炉放风阀全开。(责任人:工长)

3.7.2高炉炉顶放散阀全开。(责任人:工长)

3.7.3煤气遮断阀关。(责任人:煤气组长)

3.7.4炉顶均压放散阀开,均压阀关。(责任人:上料组长)

3.7.5炉顶上、下密封阀关,盲板抽掉。(责任人:上料组长)

3.7.6热风炉各阀门处于休风状态。(责任人:煤气组长)

3.7.7除尘器清灰阀关。(责任人:煤气组长)

3.7.8调压阀组全开。(责任人:工长)

4. 装料及点火送风操作

4.1装料:

卸下2个风口套来装枕木(选择适合的位置,尽量选择相对的两个风

口),枕木必须分层排列,顶层及风口保护枕木必须用马钉钉牢;同时在适合的两个风口区域装风机抽风;随后按装料表上料并实施料面测量,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

4.2点火送风操作的基本原则:

4.2.1选取适宜的加风速度,同时应避免因软融带形成初期透气性变差而造成难行。

4.2.2采用多环布料,方案待测料面完后再定,使炉内0/C分布合适,确保装入炉料的升温、还原,形成合适的软融带形状。

4.2.3充分从铁口排煤气,使炉缸内的焦炭充分加热,储备足够的炉缸热量。

4.2.4准确掌握炉内生成的渣铁量,选择适宜的初次出渣铁时间。

4.3点火送风主要参数确定:

4.3.1 风口长度:L=530mm

4.3.2 风口面积:风口总面积S=0.2187m (① 115mM8+① 120m M 12)。

4.3.3风口布局如下:

4.3.4此次开炉采用风口全开送风,其中1#、2#、9#、10#、11#、12#、

19#、20#为①115mm M口,其余12个为内镶①75mmP管的风口,送风面积

S送=0.136卅;送风前应再次确认签字。

4.4 点火送风操作程序:

4.4.1 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借鉴龙钢冷风吹

料的方法,为将高炉内装入的原燃料得到缓慢加热使其水份逐渐吹干,同时带出部分原燃料的粉尘。此次采用全关冷风阀和热风阀,通过开混风阀全送冷风的方式吹料。冷风温度用风量配合炉顶压力来调节,为防止炉内填充的枕木燃烧,严格将冷风温度控制在80C以下,吹料时间计划12小时。

4.4.2 接到送风命令后,按送风程序送风,全关冷风大闸及冷风调节阀,用最高的风温点火,待各风口全部燃烧好后,开冷风大闸,将风温控制在

750 ?850 Co

443点火时的送风比一般选择在0.4?0.5之间,高炉实际炉容约llOOni,送风比取0.50,贝卩点火风量为550m3/min;炉料顺利下降后,逐步加风,风压控制在0.10?0.11MPa,开炉送风初期要求严格按风压操作。

4.4.4 送风后点燃铁口煤气火,如铁口来渣过早,应设法保持铁口有煤

气喷出,以避免炉缸出现过凉;待正常来渣后,拔出铁口导管,用泥炮堵

上。

4.4.5 当料线松动后,开始下料,可按规定料制上料,上料时注意透气性变化,矩阵采用多环布料,后续装料制度待开炉装料测定参数后再确定。

4.5 点火24 小时内的参数调整:

4.5.1 风量:具体的加风速度视炉况实际进程而定,初期加风要谨慎,以保证下料顺畅为原贝,送风后6?9小时是软熔带形成时期,这段时期采取守风量、慢加风甚至减风的方法进行过渡,待风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顺行良好,可适当加风(加风原贝:风口均匀活跃,炉况稳定顺行,以每次不超过

100m3/min ,每班不超过两次,料速控制在3?5 批/ 小时)。

4.5.2 风温:在负荷料下达后,可考虑加风温,一次调节量不大于

20C,但在第一次出铁前,原贝上不大于850C。

4.5.3 负荷:送风后如下料正常并已引煤气,在送风8 小时后可考虑第

一次加负荷,软融带形成期顺利渡过后至出铁前,可考虑再加 1 次负荷,出铁正常后,可加快加负荷速度(每10 批料上调0.1 ),尽快达到负荷 2.5 的目标。

4.5.4 出铁:开铁口按铁口角度10°进行,送风18?24 小时后出第一次铁(初次出铁时间应根据下料批数计算)。

4.6 点火24 小时后的参数调整:

4.6.1 炉温:点火后如出铁正常,贝后续操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充足的铁水温度(大于1480C)的条件下尽快降低生铁含硅,送风36小时后目标硅2.0%,为利于炉缸、炉底长寿,[Si] 宜缓慢下降,争取送风后48 小时将[Si] 降至 1.50%以下,随后视情况将硅降至 1.0%左右,通过生产检验,设备磨合,故障处理,生产逐步走上正轨,生铁[Si]由1.0%±宀0.8%±宀

0.5 ±%根据炉况承受情况,[Si]控制在0.5?0.7%范围;主要手段是负荷和风量的调整。

4.6.2 风温:在炉况接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风温使用水平以保证渣铁物理热。

4.6.3 开风口:第一炉铁前不捅风口,根据出渣、出铁情况,风量接受状况确定开风口速度,原则上每隔两、三炉铁捅开一个风口,沿出铁铁口方向依次对开,实际可根据铁口出铁情况来定;每开一个风口风量应该增加

100m3/min,保持风速不低于200m/s。

开风口原则:

1 )高炉下料顺畅,风量、风压平稳;

2)渣铁热储备充足,出渣、出铁顺利;

3)维持较高风速,防止中心堆积。

4.6.4 顶压:提高顶压时,必须是设备运转正常,炉况稳定顺行,渣铁流动性良好;按风量确定压差,按压差调整顶压。

4.6.5 批重:开炉期间, 焦批7 吨左右,随着进风面积扩大, 风量增多, 逐步扩大矿批重,加重负荷。

4.6.6渣碱:随着生铁[Si]降低,渣碱R2应由0.95-1.05 ±0.5 , R控制在1.25?1.35之间,渣中MgO空制在8?12%>间。

4.6.7 其它:根据设备运行状况,炉况恢复进程,降[Si] 速度等逐步调剂风温、风压,尽快使用喷煤和富氧,喷煤后负荷加重幅度可大一些。

4.7 注意事项:

4.7.1 操作方针以稳定顺行为主, 加风严格按计划进行, 严格控制鼓风动能和压差,必须保证风速在200m/s左右,开风口速度不宜过快,要与风量、鼓风动能和设备运行状况相匹配。

4.7.2 出现停风等事故时,应考虑堵3—5个风口,待风加回原水平再逐步捅开风口。

4.7.3 加风提冶强应注意:

1 )渣铁排放量与处理渣铁的能力。

2)上料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3)原燃料的供应量与质量能否满足要求。

4)所有相关的设备运行是否稳定。

4.8 引煤气:

4.8.1 高炉送风2 小时,风量稳定后,主控室通知化验室取煤气化验,以后每 1 小时取样一次。

4.8.2 由上升管煤气取压孔取混合煤气分析氢、氧含量,并把结果及时汇报主控室。

483 当H2v 4.0%, O2< 1.0%,顶压〉5KPa 顶温150?250C 之间,且炉况顺行、装料设备运行正常、热风压力〉0.12MPa煤气经爆发试验合格时,请示煤气技师和安全负责人同意后进行引煤气操作;引煤气后如条件具备,可改高压操作。

4.8.4 引煤气后根据风量按压差操作。

5. 炉前出铁

5.1 点火后炉前技师根据主控室要求组织炉前按时打开铁口排放渣铁。

5.2 每次铁后打泥(依据风量、风压)要打够,维护好泥包,确保铁口深度合格。

5.3 开炉后的泥质,打泥量,倒铁口及砂口的操作,由炉前技师征得炉内同意后,决定执行,西铁口必须时刻具备出铁条件,以备事故状态使用。

5.4 正常情况下,当渣铁流动性转好时,再开西铁口。

6. 异常情况处理

6.1 风口破损:

6.1.1 送风4小时之内,可以立即休风更换。

6.1.2 送风大于4小时,可适当控制进水并外部喷水,出铁后休风更换。

6.2 高炉悬料。

6.2.1 如果在高炉送风8小时之内,可直接进行减风坐料。

6.2.2 临近出铁,坐料可在铁后进行。

6.2.3 在堵铁口1 小时发生悬料,可适当减风,待料自行崩落或出铁后

坐料。

6.3 第一次铁不能流出:

6.3.1 当炉内渣铁达到安全容铁量,两铁口仍出不来,可考虑放炮。

6.3.2 如风口无灌渣危险,可适当减风。

6.4 铁口有水:

6.4.1 查找漏水原因,迅速处理;如果是炉体的潮气聚集造成的继续观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及注意事项(精)

高炉开炉方案 一、装料方案 1、开炉参数选择 ⑴采用木柴开炉,静态装炉,热风点火,开炉焦比3.0t/t,正常料焦比958Kg。 ⑵风口直径Φ110mm,16个,送风面积0.1520m2。送风前堵3#、7#、11#、14#风口。 ⑶炉料压缩率12%。 ⑷料线:1.3米。 ⑸R2=1.0 2、高炉各部分容积 死铁层:V0=33.03m3(砌砖后:V∕0=19.9m3炉缸:V1=98.03m3(砌保护砖后 V∕1=83.87m3 炉腹:V2=107.87m3炉腰:V3=64.24m3 炉身:V4=302.87m3炉喉:V5=28.25m3(料线以下V∕5=6.65m3 V总=V1+V2+V3+V4+V5=601.26m3 实际装料体积:V∕0+V∕1+V2+V3+V4+V∕5=585.40m3 3、各段炉料安排 ⑴炉底至风口以上400mm平码枕木,每根间距100mm,风口上立排一圈,约 7.344m3。 ⑵炉腹、炉腰加净焦:107.87+64.24-7.344=164.77m3。

⑶炉身1/5加空焦:302.87*1/5=60.57m3。 ⑷炉身中上部加轻负荷料和空焦:体积约302.87*4/5+6.65=248.95m3。 二、点火送风方案 1.点火前准备工作:(点火前1小时主控室集中汇报开炉总指挥 ⑴各验收小组确认试车无问题,不影响开炉,具备送风条件。(郭伟 ⑵送风前堵4个风口。(当班炉前班长 ⑶检查全部送风系统是否严密。(王贵申 ⑷送风前6小时通知风机启动。(翟志红 ⑸送风前2小时通知引风到排风阀。(当班工长 ⑹送风前6小时热风按送风风温800℃烧炉。(赵卫斌 ⑺确认送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阀门处于正确状态。(当班工长、热风组长 ⑻检查各人孔盖是否封严。(当班副工长 ⑼检查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是否正常,送风前气密箱开氮气冷却。(当班工长 ⑽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高压水按正常生产水平控制,常压水量为正常水量的50%。(王贵申 ⑾确认测料面人员撤出,炉顶不准有人。(贾永怀 ⑿检查炉前必备物资,工具是否齐全,并做好出铁准备工作。(王贵申⒀关闭高压阀组南盲板,打开高压阀组东侧盲板。(赵卫斌 2.点火送风操作: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

高炉大修开炉烘炉方案 一、烘炉的目的 1、使高炉耐火材料砌体内的水分缓慢蒸发,并得到充分加热。 2、使整个炉体设备逐步加热,得到充分膨胀,避免生产后因剧烈膨胀而损坏。 二、高炉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1、热风炉烘炉完毕,已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2、高炉、煤气清洗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查,试漏合格达到规定要求。 3、鼓风机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并连续运转8小时以上。高炉所有的风、水、电、汽、气等能源介质,特别是氮气系统要满足正常生产条件,各阀门开关灵活,关闭严密。 4、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可靠,各项参数、功能、画面显示,均达到设计和竣工验收标准,并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高炉仪器仪表运转正常,灵敏可靠,各电讯设备、声光信号完备,达到规定要求。 5、供料系统、矿槽系统、水系统、煤气系统,经过空载联合试车,满足正常生产要求。 三、安装铁口、渣口导出管,做泥包操作 1、安装铁口导出管、做铁口泥包的安全保障条件 (1)热风炉支管盲板阀关闭,热风炉停止烧炉。 (2)弯头与鹅颈管接合面插好盲板。 (3)倒流休风阀处于开启状态。 (4)热风炉的冷风阀、混风阀、冷风大闸及热风阀处于关闭状态。 (5)高炉煤气切断阀处于关闭状态。放风阀处于放风状态。 (6)重力除尘器放散阀、清灰阀处于全开位置。 (7)燃气车间的荒煤气盲板处于关闭位置。 (8)炉顶喉口盲板插好。 (9)卸下两个风口中套,以备进人。 (10)进入炉内工作时,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按规定进行煤气检测。 2、安装风口导向管、铁口煤气导出管,做铁口泥包操作

(1)铁口导风管用Φ159mm的钢管制作,长6000mm。 (2)安装时,用炮泥和浇注料封严。 (3)风口安装Φ108mm导风管。 (4)安装导风管及铁口做泥包后,按拟定的风口配置上好风口中套及风口小套。 四、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1、铁口泥包制作完毕,进风系统安装完毕且严密可靠。 2、除尘器排灰阀关严。 3、高炉本体及各冷却设备 (1)高炉冷却壁系统、风口各套均提前8小时通水运转,通水量分别为:高炉冷却壁系统:正常水量的1/2 风口大套、中套:正常水量的1/4 风口小套:正常水量 热风阀、倒流休风阀:正常水量 齿轮箱正常水量 (2)气密箱冷却 炉顶温度不大于300℃,气密箱温度小于70℃,气密箱温度可用水冷加少量氮气控制。 4、煤气处理系统试车完毕,满足正常生产要求。(蓝萌) 5、安装好测量炉体膨胀量的装置:分别在上升管和热风围管处用ф8mm圆钢,头部打成顶尖,上下对好,焊在炉体与框架之间。 6、经大修指挥部同意签字后,撤掉热风阀后的盲板。 7、烘炉前各阀门应处的状态 (1)高炉放风阀全开,炉顶放散阀全开。 (2)煤气切断阀关闭。 (3)波纹管与气密箱之间盲板插好。 (4)冷风阀、热风阀全关。冷风大闸及混风调节阀关。 (5)富氧截止阀关闭,并插盲板。 (6)倒流阀开。 (7)送风系统、高炉本体系统、煤气清洗系统的人孔全部关闭。 (8)煤气系统进煤气总管前盲板阀要确认关死。(蓝萌、迟万宁)

高炉开炉总方案(终稿)

目录 二号高炉开炉工作安排.............................................................................................................. - 1 -1成立二号高炉开炉指挥部 ................................................................................................. - 1 -2主要项目及负责人 ............................................................................................................. - 1 -3开炉计划 ............................................................................................................................. - 2 -4开炉各部门职责 ................................................................................................................. - 5 -二号高炉开炉方案...................................................................................................................... - 7 -1开炉指挥组织机构 ............................................................................................................. - 7 -2开炉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 - 8 -3开炉作业程序 ..................................................................................................................... - 8 -4开炉条件确认 ..................................................................................................................... - 8 -5开炉前的准备 ................................................................................................................... - 10 -6高炉试漏 ........................................................................................................................... - 11 -7配料计算 ........................................................................................................................... - 15 -8装料 ................................................................................................................................... - 16 -9高炉点火送风 ................................................................................................................... - 18 -10送煤气方案.................................................................................................................... - 21 -11开炉安全规定................................................................................................................ - 22 -高炉烘炉方案............................................................................................................................ - 24 -1高炉烘炉操作 ................................................................................................................... - 24 -2高炉烘炉后操作 ............................................................................................................... - 28 -3烘炉安全注意事项 ........................................................................................................... - 31 -二号高炉热风炉烘炉方案........................................................................................................ - 32 -1烘炉领导小组 ................................................................................................................... - 32 -2烘炉时间 ........................................................................................................................... - 32 -3热风炉烘炉的前提条件 ................................................................................................... - 32 -4烘炉工作 ........................................................................................................................... - 32 -5安全注意事项 ................................................................................................................... - 33 - a

1#高炉焖炉后开炉方案

第一炼铁厂1#高炉焖炉后开炉方案 编制:黄后芳 审核:张鸿儒、姚克虎、刘世平 批准:臧向阳 日钢第一炼铁厂

1#高炉热风炉恢复烧炉方案 一、方案执行小组 组长:刘世平 副组长:邹高中、吕东旭、赵焕玉 组员:高炉一车间热风布袋工 二、方案要求 高炉焖炉后,热风炉停止烧炉,各设备停止正常运转,随着自然散热炉内温度降至400℃左右,不能正常烧炉。在高炉送风开炉前,要求热风炉能够正常送风。1.烧炉前准备 1)热风炉检修项目完成。(邹高中、吕东旭负责) 2)热风炉系统各阀门按程序单体、联动试车合格符合工艺要求。 (吕东旭负责) 3)热电偶、仪表恢复完毕,校验合格、计量准确,并由仪表管理人员检验合格签证。(吕东旭负责) 4)各热风阀、倒流阀冷却水正常并有相关人员签字。(吕东旭负责) 5)高炉煤气管道经打压(可在引煤气时吹扫管道时进行),检漏验收合格并有专业人员签字认可。(刘锴、赵焕玉负责) 6)现场照明和通讯设备符合生产要求,相关人员签字认可。(邹高中负责)7)热风炉上、下人孔砌砖并封好人孔,相关人员签字认可。(赵焕玉负责)8)热风炉区域设警戒线有专人负责。(薛明峰负责) 9)所有设备配齐确认开动牌。(由吕东旭负责) 10)恢复烧炉升温曲线编制完成。(由黄后芳负责) 2.恢复烧炉前对热风炉各设备进行确认

3.烧炉要求 1)在烧炉开始前,要求所有阀门运行良好,热风炉没有完成的试验都要解决,所有烘炉设备运行良好。 2)烧炉前,外网煤气安全引到燃烧阀前。 3)烧炉开始时,控制升温速度,为了尽量避免由于升温过快炉衬的变形,影响热风炉的使用寿命,严格按烧炉曲线进行操作。 3)以拱顶温度为依据,兼顾废气温度和界面温度。 4.烧炉实施(吕东旭负责) 4-1引煤气操作 1)引煤气前检查各阀门准备就绪,氮气压力正常,清理现场,区域内无不相关人员作业或滞留。 2)确认热风炉煤气切断阀、煤气调节阀工作正常,各煤气放散阀开关正常。 3)先用氮气或蒸汽进行煤气管道吹扫,吹扫从热风炉煤气眼镜阀至各支管切断阀之间管道,吹扫30分钟后,放散管道大量氮气或蒸汽放散后,停止吹扫。 4)准备引送煤气前,在燃烧短管内点燃木材,保持明火。 5)打开眼镜阀,开外网蝶阀,在放散阀大量冒煤气后,关闭放散阀。联系煤防站专业人员在煤气管道末端取样,进行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常送煤气烧 炉。 4-2具体烧炉步骤 1)确认热风炉各人孔、卸球孔密封完毕; 2)烧炉前,要求烟道总管畅通,倒流阀全开。烟道阀小开一截,其余阀门一律关闭。 3)助燃风机入口阀小开,打开放散阀,启动助燃风机,确认其运行平稳。 4)先点燃木材,随后送煤气在燃烧口点燃,保持明火。 5)调节煤气和助燃空气流量,按烘炉曲线烧炉升温。 6)烧炉初期流量的调节原则:拱顶温度上升太快时,增加空气量,煤气量不变;

1#高炉开炉技术方案(2)

1#高炉开炉技术方案 (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高炉开炉技术方案 一、基本参数:. 1、开炉全炉焦比3442kg/t,正常料焦比827kg/t。 2、焦批(干)4000kg,矿批8000kg。 3、开炉料结构:50%烧结矿+45%球团矿+5%锰矿 4、预定渣、铁成分:[Fe]=93%,[Si]=%,渣中(MgO)=%,炉渣碱度(R2)=- 5、元素收得率(%):Fe= 6、料线1300mm,炉料压缩率12%。 7、开炉原燃、料成分见下表: 表一:焦炭分析 表二:原、燃料全分析(%) 二、装料容积:(m3) 三、料批组成及装料制度:

注:水焦根据焦炭水分分析临时进行调整。 四、开炉料计算校核见附表: 正常料焦批:4400;焦批体积:4400×?680= 3 空焦体积: + 180×?1500= 5.87m3 正常料每批矿石体积:(4000×?1760)+ (3600×?2180)+ (400×?1600)=3.675m3 正常料体积:矿批+焦批=+= m3 其它: 4244 炉渣(MgO)= ×100%=% 全炉渣铁比= ×1000=402.71kg/t 五、开炉操作要点 1、出第一次铁前(点火后16-18个小时出铁) ①采用堵6个风口送风,送风面积为0.08305m2,送风风速140.4m/s。 ②装料至炉腰空焦全部装完后,提风温至800℃进行点火操作,风口全部着火后,继续装料,当料线至3.5米左右时,停止装料,视炉况进展程度进行赶料作业。

③点火后,风量控制在600-800m3/min,出第一次铁前风量≯ 850m3/min,风温控制在750-800℃。 ④开炉料装完后变料,维持正常料8吨矿批,干焦负荷控制在,炉渣R2控制,数量20批。 ⑤送风后下料顺畅,热风压力≥65kpa,顶温≤250℃,炉顶煤气压力达3kpa以上,经煤气爆发试验合格,考虑引煤气操作,顶压按1/3热压控制。 2、第一次铁后至第四次铁前 ①风量控制≯1100m3/min,风温控制≯850℃。 ②矿批控制8-10t,炉渣R2控,干焦负荷控,批数15-20批。 3、第四次铁以后 ①风量控制≯1200m3/min,风温控制≯950℃。 ②矿批控11吨,炉渣R2控,干焦负荷控,批数20批。 (二)开炉第二至第四天 1、风量控制≯1400m3/min,风温控制950-1020℃。 2、矿批控≯14t,炉渣R2控,干焦负荷。 (三)开炉第四天以后 1、全风量操作,风温使用原则上>1000℃,始末温差控制在60℃以内。 2、焦炭负荷及炉渣R2随机调整,但矿批≯16t。 (四)说明

新1_高炉开炉方案(DOC)

xxxx新1#高炉开炉方案 \ 目录 1.开炉组织机构及职责 2.开炉物料物资准备 3.开炉配料计算及装料方案 附件1高炉烘炉方案 (高炉热风炉已经烘炉完毕,其烘炉方案未纳入本开炉方案)

1高炉开炉组织机构及职责 1.1、领导小组下设开炉指挥部 1.2职责分工 1.2.1总指挥及副总指挥 xx:全面负责新1#高炉开炉方案制定及达产工作,负责新1#高炉开炉工艺、技术工作以及指挥开炉各小组工作。 xx:全面负责新1#高炉开炉中与公司内外相关部门的总体协调工作。 xx:负责设备保障总协调。 xx:负责工程总包及设备供应商总协调。 xx:负责铁厂内相关工序间及公司内相关部门协调工作。 xx:负责设备检查确认及抢修工作。 1.2.2生产协调组 负责新1#高炉开炉生产组织工作。 负责高炉开炉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以及炉内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负责新1#高炉上料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上料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负责炉前设备、铁口、渣铁沟的调试、制作与验收;开炉炉前物料、工器具准备,以及炉前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水冲渣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水冲渣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鼓风机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鼓风机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冷却水系统、气体介质系统(煤气除外)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配管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煤气、热风炉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热风炉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铸铁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铸铁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1.2.3生产保障组 全面负责新1#高炉开炉生产保障,以及开炉相关室、作业区的协调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各种物料的平衡,物料供应保障,以及铁路、汽车运输保障工作。 1.2.4设备保障组 全面负责新1#高炉设备保障,以及与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 负责新1#高炉各设备的单体与联合试车的检查、验收工作,试水、试漏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设备协力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负责新1#高炉机械设备调试检查与整改,备品备件上报,以及机械设备故障的处理工作。 负责新1#高炉电器、仪表、PLC设备的调试检查与整改,备品备件上报,以及电器、仪表、PLC设备故障的处理工作。 负责新1#高炉冷却水系统、气体介质系统(煤气除外)设备的调试检查与整改,备品备件上报,以及冷却水系统、气体介质系统(煤气除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汉钢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编制:炼铁厂生产技术科 会审: 审核:批准: 炼铁厂 0 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1. 开炉要求 为保证高炉开炉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达产,开炉前要特别注意对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验收和试车(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做到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故障和隐患消灭在送风之前,为安全、顺利开炉创造条件。 1.1 安全第一,消灭任何重大人身、设备事故。 1.2 保护好高炉设备,为高炉一代寿命打下基础。 1.3 控制好开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开炉。 1.4 顺利出铁排渣,为高炉成功达产打下基础。 2. 开炉条件 2.1 开炉外部条件: 2.1.1 高炉开炉方案及装料方案已获批准。 2.1.2 原燃料准备到位,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充足。 2.1.3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已定,必须保证10 个罐在线运行,有二部机车随时在炉前配罐用;火车兑罐试验已完成,铁运线通畅。 2.1.4 高炉二台鼓风机都调试、消缺完毕,无故障运行达72 小时,具备正常送风条件。 2.1.5 水渣、干渣、除尘灰等汽车外运计划已定。 2.1.6 各种介质包括水、电、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氧气等可稳定、足量供应。 2.2 开炉内部必备条件: 2.2.1 各岗位人员已配齐,并经过岗位规程学习,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并能应对一些复杂情况,避免和消除生产事故、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2.2.2 所有的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合格,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电器运行正常,控制功能满足生产要求。 2.2.3 打压试漏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彻底解决,达到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2.2.4 开炉所需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以及生产工具等已备齐。 2.2.5 高炉各系统通讯通畅。 2.2.6 安全、消防措施到位。 2.2.7 热风炉处于生产状态,具备随时送风条件,冷风放风阀、倒流休风

高炉开炉方案

炼铁厂高炉开炉方案 高炉开炉关系到一代炉龄的寿命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提高,因此开炉顺利与否是非常关键的。本次开炉采用冷装开炉,并按试车规范由厂方对所有设备进行试车和调试,达不到要求不得开炉,为实现安全顺利开炉和迅速达产,制定如下开炉方案。 ⒈开炉组织 1.1.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2 各专业组分工 ⑴设备组 负责设备验收、试车,保证点火送风后设备正常运行。 组长: 组员: ⑵炉内工艺组 负责制定开炉方案、配料计算和达产计划 组长: ⑶炉前组 负责炉前设备试车、高炉开炉炉前操作等工作。 组长: 组员: ⑷热风炉和煤气除尘组 负责开炉前热风和煤气系统试车、开炉后的风温保证等工作。 组长: 组员: ⑸卷称组 负责上料系统的试车及开炉上料系统的操作。 组长: 组员: ⑹冷却水系统试车与开炉达产冷却水系统的操作。 组长: 组员: ⑺原燃料供应和渣铁平衡生产组 负责开炉及达产的原燃料供应及渣、铁处理组织。 组长: 组员: ⑻自动化仪表和供电系统小组

负责计算机、电气仪表试车正常运行及开炉达产的安全供电。 组长: 组员: ⑼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开炉达产安全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保卫、防盗、防火等工作。 组长: 组员:各工段长、班组长 ⑽劳动调配组 负责劳动调配工作及开炉、达产期内的临时用工安排等。 组长: 组员: ⑾材料和备件组 负责开炉、达产期间各种材料和备件的崔办与落实。 组长: 组员: ⑿生活后勤组 负责开炉、达产期间的生活和后勤保障。 组长: ⒉时间安排 ⑴各系统设备联动试车≥24小时; ⑵装炉、重负荷试车三天左右。 ⒊开炉准备工作 ⒊⒈开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3.1.1 送风系统 ⑴风机具备送风条件,达到正常生产要求; ⑵热风炉烘好炉,具备送风条件; ⑶热风炉各阀开关灵活,阀位极限准确; ⑷热风系统自动(手动)操作正常,达到生产要求。 3.1.2 顶炉设备检查 ⑴炉顶各阀开关灵活可靠,均压系统运行正常; ⑵探尺运行正常可靠,校好零点; ⑶布料器旋角及倾动角指示准确,运行灵活可靠; ⑷料流阀开关灵活可靠,阀位指示准确,气密箱温度正常。 3.1.3 上料设备 ⑴各料仓给料器、震动筛、返矿皮带、主皮带等均运行正常,达到正常生产水平,返矿、返焦皮带机、返焦振动筛运转正常; ⑵槽下皮带上料、无钟炉顶系统手动、自动等运行操作方式均能正常进行,达到正常生产的要求水平; ⑶具备多环布料条件。 3.1.4 冷却系统

高炉开炉方案

1#高炉开炉方案 一、开炉方法 采用带风装料,全焦炭填充炉缸,钒钛烧结矿+普球+会块开炉。炉料填充原则:炉缸加上炉腹2/3填充净焦,炉腹1/3、炉腰、炉身下部填充空焦,最上面装入正常料。当净焦和空焦装完后,开始通过混风阀向高炉送风,热风炉冷、热风阀全部关闭,当料线见影、上料设备运转正常后,转用热风阀向高炉送风,然后根据当时的高炉状况,逐步装料到规定料线。 二、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1、高炉所有检修项目结束,烘炉完毕; 2、喷吹口装好,送风前开少量风(压力2.5-3kg/cm2),高、低渣口用镂耙堵上,外面固定保证不退出; 3、1#、14#风口和铁口烧通。开炉用8个风口送风,堵5#~10#风口,保证只能捅开不能吹开; 4、炉前做好临时撇渣器; 5、干渣场清理完毕,保证干渣场无积水,做好放干渣的准备; 6、开铁口机角度调至0度; 7、热风炉提前8小时烧好两座热风炉,保证送风时风温≥900℃; 8、校正溜槽角度; 9、上料系统联动试车8小时以上; 10、铁水罐按要求配好,尽量用旧罐。 三、开炉原燃料结构

1、焦炭: 30%德马焦+20%攀钢焦+50%圣达焦; 2、烧结矿70%+普球15%+会块15%; 四、开炉配料计算 一、开炉参数的确定 1、开炉总焦比(干)3.2t/t,正常料焦比(干)1.2t/t 2、生铁成分: 3、炉渣二元碱度R:1.05~1.1 4、各段炉容填充容积 5、炉料压缩率 6、各种料的堆比重(t/m3) 7、原燃料化学分析 8、焦炭水分:7% ㈡配料计算(另出) 五、开炉装料 1、炉料填充原则:开炉料由净焦、空焦、正常料组成。各种料的填充原则:

冶金之家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1080m3高炉开炉达产技术服务

冶金之家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1080m3高炉开炉达产技术服务 济源钢铁有限公司1080m3高炉2012年3月5日22:18点火开炉,聘请冶金之家网站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全面主持并全过程技术指导(提供开炉方案、开炉技术主持、达产过程技术指导。)。 本次开炉成功的采用了“二级冶金焦全焦开炉、带风装料、半料线点火”三项开炉新技术和“初始风量大、加风速度快、稳定上负荷、合理控制铸造铁冶炼时间、快速喷煤富氧”等诸多开炉强化冶炼措施,并且在全国首次采用“送冷风同步装净焦和空焦,直到装完炉身下部第一段轻负荷料不马上送热风点火,而是继续送冷风4~6小时再送热风点火”,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开炉冷风装料技术,这一创造性地发明不仅可以缓慢的加热炉料,促使炉料中的吸附水和部分结晶水尽快蒸发,防止一步送热风点火造成炉料中温膨胀,改善料柱和软融带透气性;而且对于开炉烘干焦炭水分效果显著,可降低开炉总焦比100~200kg/t”。 1、正常料线操作后很快实现多环布料。 2、开炉达产期间炉况稳定顺行、下料均匀顺畅、煤气流分布均匀合理。 3、开炉点火约12小时顺利出第一炉铁并安全通过撇渣器进入铁水罐。 4、在堵4个风口的前提下,点火开炉第3个工作日利用系数达到2.2t/m3.d、第4个工作日利用系数达到2.35t/m3.d、第6个工作日

高炉喷吹煤粉。 5、外围具备条件后,利用系数很快达到3.25 t/m3.d、喷煤比165kg/t、燃料比515kg/t、富氧率2.0%,开炉当月平均利用系数2.98 t/m3.d、燃料比528kg/t。 6、本次开炉采用二级冶金焦全焦开炉,节省了大量宝贵的一级冶金焦,大大降低了开炉成本,与传统保守的“炉缸填充枕木、一级冶金焦开炉”至少可节省费300万元,为大型高炉开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现场部分照片 :

济源钢铁1080m3高炉开炉达产技术创新总结

济源钢铁1080m3高炉开炉达产技术创新总结 摘要: 济源钢铁有限公司1080m3高炉2012年3月5日22:18点火开炉,成功的采用了“二级冶金焦全焦开炉、带风装料、半料线点火”三项开炉新技术和“初始风量大、加风速度快、稳定上负荷、合理控制铸造铁冶炼时间、快速喷煤富氧”等诸多开炉强化冶炼措施,并且在全国首次采用“送冷风同步装净焦和空焦,直到装完炉身下部第一段轻负荷料不马上送热风点火,而是继续送冷风4~6小时再送热风点火”,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开炉冷风装料技术,这一创造性地发明不仅可以缓慢的加热炉料,促使炉料中的吸附水和部分结晶水尽快蒸发,防止一步送热风点火造成炉料中温膨胀,改善料柱和软融带透气性;而且对于开炉烘干焦炭水分效果显著,可降低开炉总焦比100~200kg/t”。 开炉第一炉铁水顺利通过撇渣器进入铁水罐、正常料线操作后很快实现多环布料,开炉达产期间炉况稳定顺行、下料均匀顺畅、煤气流分布均匀合理,顺利实现达产目标。 在堵4个风口的前提下,点火开炉第3个工作日利用系数达到2.2t/m3.d、第4个工作日利用系数达到2.35t/m3.d、第6个工作日高炉喷吹煤粉,外围具备条件后,利用系数很快达到3.25 t/m3.d、喷煤比165kg/t、燃料比515kg/t、富氧率2.0%,开炉当月平均利用系数2.98 t/m3.d、燃料比528kg/t。 关键词:全焦开炉、冷风装料、半料线点火、多环布料、开炉达产、喷煤富氧。

1、前言: 济源钢铁有限公司2号1080m3高炉2012年3月5日早8:18开始冷风装料,冷风温度初期130℃左右、中期150℃左右,至当日13:30左右炉身下部第一段轻负荷料装完,具备点火条件,但是考虑到本次开炉使用的二级冶金焦含水量高达12.60%,为确保将焦炭水分烘干并防止过早点火送风会因为低温湿炉料急剧升温导致炉料热爆裂影响料柱透气性,因此决定将冷风烘料时间延长到当日22:18,期间进行了一次高炉高压试漏(炉顶压力提高到200kpa)和一次停风约1.5小时的补漏工作、后期冷风温度约210℃左右。 冷风装料期间大部分风口大中小套之间有明显水分溢出、炉顶放散阀挥发出大量的水蒸气,冷风烘料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风温的逐步升高风口大中小套之间的水分明显减少、炉顶放散阀挥发出的水蒸气也逐步减少,到点火之前两个小时风口大中小套之间已经看不到水分溢出,说明延长送冷风时间烘干焦炭水分的决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为点火后大初始风量和快节奏加风操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开炉料: 表1、开炉料单以及装入方式:

1080高炉开炉点火方案

1280高炉点火操作方案 第1节. 点火前必备条件: 第2节. 基本要求: 开炉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专家组72小时内有专人倒班现场跟踪,如果出现计划外的情况,可经高炉当班工长向技术专家请示后作出更改方案,报告厂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3节. 点火后48小时操作方案: 1、基本方法: 送风后常温炉料开始升温、矿石逐步还原,是软熔带的初生时期。 在这期间,生成的渣铁熔融物初次排出,因此,基本操作方案是:(1)确定适宜的加风速度,避免软融带形成期由于透气性变坏而减风。 (2)炉内O/C分布合适,确保炉内物料的升温、还原和炉缸的升温。(3)充分从铁口排放煤气,使枕木完全干馏、落入炉缸的焦炭被充分加热,炉缸的焦炭呈红热状态。 (4)正确掌握生成的渣铁水平,确定稳定的出铁出渣时间,保证初渣、初铁排放时间适宜。

2、送风量设定: 点火时的送风比一般在0.7~0.85之间。中钢1080高炉点火时的送风量确定为880m3/分(全风风量的38%), 送风比为0.81。确定1080高炉送风后24小时在透气性良好的情况下风量可增至1600 M3/分(全风风量的70%)。操作上要充分注意到点火后8~16小时软融带形成时期和初渣、铁排出前,避免可能因储渣铁量增多导致透气性变差,而引起减风,因此,要组织好炉前出渣铁工作,为炉内积极加风创造条件。风量变化过程详见附图。 3、O/C设定: 送风后炉料装入O/C为2.10。送风后O/C增加要平缓,不宜频繁变动,视炉温情况,按0.05/4~6小时幅度增加。计划见图-2。 4、风温的设定: 点火风温设定为700℃,以后视初次出铁情况再作调整。 5、风口直径设定: 开炉送风时不堵风口。 以点火后第一次休风前风口风速保持在245m/s为目标,出铁量为2270吨/日左右(利用系数为 2.10),相应的风量为2300 M3/min,根据喷煤情况考虑富氧,风压为2.2kg左右,风温为1150℃,确定点火时风口直径为Φ115×15,Φ120×5;风口面积为0.212m2。计算风速为:245m/s 鼓风动能7750kg.m/s左右 7、铁口开孔、堵口时间的设定: 确认风口前焦炭燃烧后,打开铁口点燃煤气,有渣铁喷出时堵上铁口。第一炉出南场;第二炉出北场;其后按连出南场准备。 8、布料档位确定: 做本计划先初步确定布料档位一个,待1080高炉装开炉料时做料流轨迹测定后再正式确定,料线1.5m。

2013年4号高炉中修后开炉方案

4号炉大修后开炉方案 一、开炉领导小组: 组长:王水文 副组长:孙自卫王祖赞范建文羊炼 工作组成员:李杰杨光庆邹宇彬管述朝沈小林陈力光 屈敏梁美红王景军王勇张宝林 二、开炉必备条件 1.设备检查和试运行已完全合格,风、水、电、汽管路畅通无渗 漏,主要易损设备备件充足 2.喷涂完成后,清理干净炉缸所有的杂物。 3.原燃料的供应及各产品的外排均有保障 4.泥包及铁口导出管在热风炉烘炉前做好,炉前出铁系统在开炉 前充分烘烤,炉前设备运转正常,操作灵活,安全可靠 5.高炉及热风炉烘炉已完成,且至少有一座热风炉的风温达到 800C°以上 6.将所需的原燃料,辅料送入料仓,保证生产所需,并准备好硅 石(10吨),白云石(40吨),烧锰矿(300吨)。 7.炉前铁沟,撇渣器,渣沟烤干,具备出铁条件。并做好临时撇 渣器(1-3炉走不走撇渣器),干渣池清理并重围(保证干渣池 不能积水)。 8.准备好生产所需的有水炮泥,无水炮泥,黄沙,吹氧管,钻杆, 钻头,氧枪,捅口钎,渣耙等。

9.送风前对溜槽角度及探尺零位进行校对并检查溜槽角度运转 情况(高炉烘炉完成后),并测定布料轨迹(装料时,由石家 庄锦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激光料面测定) 10.提前2小时把风机的风送到放风阀,并关重力除尘器人孔及炉 顶点火孔,打开所有放散,开蒸汽或氮气保压。 11.开炉前组织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对相关工艺纪律、安全要 求做到人人知晓。(杨光庆,李杰)。 三、开炉方法 焦炭加木柴垫底(炉缸先铺一层焦炭厚度:300mm,再放木材,木材放至铁口上方1.0m),其余炉料按规定分层冷装,炉料结构为高碱度新鲜烧结矿配进口生矿及酸性球团。开炉送风量1000m3/min,14个风口送风。风口布局见表一: 表一风口布局 总风口面积:0.147m2 1、开炉配料计算,全炉干焦比2.6t/t。

新1#高炉开炉方案

新1#高炉开炉方案 开炉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开炉后的炉况顺行,快速达产及一代炉龄的使用寿命,组织必须周密,调试准确,管理规范,联动试车达不到要求,不得开炉。新1#高炉采用了烧成碳砖、棕刚玉、一级高铝砖砌筑,炉顶为WZ型无钟装料设备,干式布袋除尘,三座顶燃式格子砖热风炉,单炉送风。为了安全顺利开炉和迅速达产,制定如下开炉方案。 开炉采用全焦开炉、带风装料、热风点火.。18个风口全部采用ф120风口,送风面积0.2035m2,全炉焦比为2950kg/t。采用热风烘炉,计划7天,烘炉日期预计月日时。 开炉总指挥:韩志进 开炉副总指挥:贠明新刘畅 一、开炉组织准备 ⒈开炉领导小组 组长:贠明新 副组长:曹志林、付丽娜、刘荣利、于建军 组员:魏立华、张永军、王友、隆军良、徐力、陈振维、魏雨银、刘向晨 ⒉各专业组分工 ⑴设备组 负责设备验收,计算机、电器仪表试车,正常运行及

烘、开炉达产的安全用电。 组长:魏立华 组员:徐利、贾云贺、何振生、吕凤余、贾国明、赵继明 ⑵炉内工艺组 负责制定烘、开炉方案,配料计算和达产计划。 组长:于建军 组员:曹志林刘相晨魏雨银 ⑶炉前组 负责炉前设备试车,出铁厂、风口平台、渣铁沟提砌筑、高炉烘、开炉炉前操作工作。组长:齐凤刚 组员:三班炉前班长。 ⑷热风炉和煤气除尘组 负责开炉前热风炉和煤气系统试车,开炉前的热风烘炉及开炉后的风温等 工作。 组长:陈振维 组员:王洪成、蔡国永

⑸卷称组 负责上料系统的试车及开炉后上料系统的操作。组长:吴建飞 组员:张建波 ⑹冷却水系统组 负责水系统试车与烘、开炉冷却系统的操作。 组长:隆君良、王献柱 组员:全体水工 ⑺原燃料供应和渣铁平衡生产组 负责开炉及达产的原燃料供应及渣铁处理 组长:付丽娜 组员:王友何会林陆云龙刘久明 ⑻材料和备件组 负责开炉达产期间各种材料和备件的催办和落实。组长:魏立华 组员:机动科职员

1080高炉开炉方案最新

开炉料计算及装入方法 一、参数的选择 1、全炉焦比3.0t/t,正常料焦比800kg/t。 2、全炉压缩率13.5%,全炉碱度0.93,正常料碱度1.0,净焦不参与 碱度计算,焦炭中的铁不参与配料计算。 3、各种料的堆比重:焦炭0.55,烧结矿1.8,球团矿2.1,锰矿1.7, 萤石1.5。 4、矿批20吨,铁中含铁92%,铁水收得率99.4%。 5、死铁层及炉缸填充枕木,炉缸剩余部分及炉腹炉腰加净焦,炉 身1/5加空焦,炉身上部至料线加空焦与正常料组合,料线1.5 米。 二、正常料与空焦的组成 1、正常料的组成 2、空焦的组成 9.27t焦炭+1t锰矿+0.5t萤石 三、装料安排 1、炉料装入安排

2、高炉总装入容积1102m3,高炉装入料总体积1106m3,基本吻合。 3、设定全炉碱度0.93,实际碱度0.87,主要是因为空焦没有配加碱性料。如果铁中Si达到4.0%,全炉碱度可达0.93,视情况后续料可适当提高炉渣碱度。 4、设定全炉焦比3.0t/t,实际全炉焦比为2.981t/t,基本吻合。 5、全炉渣铁比487kg/tFe,偏低。 6、设定料线1.5米,开炉料装完后,计算料线为1.37米。 7、由于高炉容积较大,一些物料的堆比重和压缩率采用经验值,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一般情况下,开炉料装入有一两批的偏差属正常。 8、净焦加入角度17°,空焦焦炭加入角度17°,熔剂按15°加入,如果熔剂量小,不容易称量,可两到三批集中加入。第四段开始焦炭可布5档,圈数32222,矿布2档,圈数44,第七段焦的档位圈数不变,矿布3档,圈数244,后续正常料视炉况进程调整。 开炉枕木与木柴填充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1.易点火,有利于开炉后的煤气安全。 2.送风后有利于炉料下降,不易悬料,有利于开炉炉况顺行。 3.便于均匀加热炉缸,铁口中心线上部不易结成硬壳,铁口好开。 二、作业前提条件:

轧三高炉开炉方案样本

天津冶金集团轧三友发钢铁有限公司1260m3高炉开炉方案 轧三友发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1或者佞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 目录 (1) 一、开炉组织领导机构 (2) 二、开炉的前提条件 (2) 三、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3) 四、高炉的装料及点火操作 (6) 五、开炉注意事项(负责) (10) 六、开炉安全规定(负责) (10) 附录1 (11) 矿石填充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13) 点火操作方案 (13) 附录3 (15) 初期出铁岀渣作业方案 (16) 附录4 (17) 铁沟通水试验方案 (17)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I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一、开炉组织领导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操作负责人: 生产协调保障负责人: 机电设备仪表负责人: 水系统负责人: 材料供应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资料负责人: 二、开炉的前提条件 1、联合试车合格(负责) (1)高炉原料系统、热风炉系统、送风系统、炉前系统、水渣系统、煤气除尘系统、供水系统、富氧、喷吹系统、高炉本体系统等所有系统联合试车(不小于48小时)完毕。 (2)计算机控制系统操作合格,具备生产要求。 (3)计算机系统操作可靠,各项操作功能、画面显示、打印报表,符合生产要求标准。 (4)计器仪表及计量设施准确,验收合格。 (5)安全保护设施安全可靠。 (6)通风、除尘设施满足生产要求。 2、高炉、热风炉系统的烘炉、打压试漏结束。 3、原燃料供应、质量满足高炉开炉生产需要,保质保供。(负责)

B3-高炉开炉方案清单2解析

450高炉值班工长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坚守工作岗位。生产期间值班室内不许断人。 2.出渣、出铁时禁止从渣、铁沟上跨越,通过时必须走沟盖板或安全过桥。 3.出渣、出铁时,工长要及时检查渣、铁口工作是否正常,铁流大小、铁罐的容量,小坑沙坝状况和冲渣水压力变化,严防重大事故发生。 4.取样时,不准用凉勺直接接触铁水,以防放炮伤人。浇样时,应注意样勺活动范围有无障碍物及人员,防止烫伤自己及他人。 5.休风(或坐料)注意事项: ⑴事先与有关工种和调度室、风机房、热风布袋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经休风负责人同意,方可休风(或坐料),紧急休风(或坐料)按技术规程执行,且在紧急处理事故的同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⑵不准打开窥视孔,不准发出倒流信号进行休风。严防煤气在热风管道或热风炉内及烟道引起爆炸。 ⑶炉顶及除尘器,应通入足量的蒸汽或氮气;切断煤气(关切断阀)之后,炉顶、除尘器和煤气管道均应保持正压,炉顶放散阀应保持全开。 ⑷正常生产休风(或坐料),应在渣、铁出净后进行,非工作人员应离开风口周围;休风之前如遇悬料,应处理完毕再休风,否则不许休风。 ⑸休风(或坐料)期间,除尘器不应清灰;有计划的休风,应事前将除尘器的积灰清尽。 ⑹休风前及休风期间,应检查冷却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水入炉。 ⑺休风期间或短期休风之后,不应停鼓风机或关闭风机出口风门,冷风管道应保持正压;如需停风机,应事先堵严风口,卸下直吹管进行密封。 6.料线过深(>4米)时,如必须休风时,严禁倒流操作。 7.休风检修,处理炉顶设备时,炉顶必须点火,未点火之前除相关点火人外,其他人禁止上炉顶,(相关人员开人空和点火时应站在人空侧面)。 8.送风注意事项: (1)送风前必须与有关工种和部门取得联系。经休风负责人同意,方可送风。 (2)复风时热风炉未发回送风信号前,不准关闭排风阀。 (3)在煤气区域工作和处理设备故障时,必须通知煤气防护人员现场监护和临场指导,并服从防护人员的指挥。 9.长期休风注意事项: (1)进行炉顶点火,并保持长明火。煤气系统通入蒸汽,将煤气置换净,煤气未除净,不得进入煤气管路或对煤气设施动火工作。 (2)炉顶点火前,非有关人员禁止上炉顶,风口附近严禁站人和工作。 (3)点火后风口未堵严,禁止打倒流休风信号。 (4)点火后应设专人负责看火,保证炉内火焰不灭。 (5)当火焰熄灭后,立即通知工作人员离开,再次点火时,必须将炉顶人孔打开,工作人员离开炉顶后再设专人进行点火。 (6)上炉顶点火时,必须两人以上同往并佩戴空气呼吸器,并应互相监护。 (7)长期休风,风口必须用白泥堵严,并将高炉冷却水适当关小。 10.高炉冷却壁外壳穿孔或开裂时必须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