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线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67
建筑工程测量:中线测量《建筑工程测量》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是道路测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测量前应做好组织和准备工作。
首先,应熟悉设计文件或领会工作内容,施工测量时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已知偏角及半径计算曲线要素、主点里程桩号、交点间距、直线长度、曲线组合类型等,进行复核,并针对不同的曲线类型及地形设计原则,选定半径等,做好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本任务要求学生掌握中线测量的方法。
一、测量内容1.测量的工作内容准备标定路线,即订设路线起终点桩、交点桩及转点桩,且用小钉标点。
观测路线右角并计算转角,同时填写测角记录本,订出曲线中点方向桩。
隔一定转角数观测磁方位角,并与计算方位角校核。
中线丈量,同时设置直线上各种加桩。
设置平曲线及各种加桩。
填写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
固定路线,并填写路线固定表。
2.路线中线敷设的方法和要求路线中线敷设,可采用极坐标法、偏角法、支距法等方法进行。
二、交点和转点的测设1.交点测设(1) 穿线交点法。
此方法适用于:纸上定线时进行的实地放样,地形不太复杂,且纸上路线离开导线不远的地段;实地定线,施工测量时的恢复定线。
1) 量距(或量角)。
在地形图上,量出导线和路线的关系。
如图8-17所示,在导线上选择A'、B'、C'等点或导线点,再量取距离l1、l2、l3或角度β;同时,把距离按照地形图的比例换算成实际距离。
量距时应量取垂直于导线的距离,便于确定方向,如1、2、3、4、5、8点,或量取斜距与角度,如6点;也可以选择导线与路线相交的点,如3、7点。
为了提高放线的精度,一般一条直线上最少应选择3个临时点,这些点选择时应注意选在与导线较近、通视良好、便于测设量距的地方。
最后,绘制放点示意图,标明点位和数据,作为放点的依据。
图8-17 量距的方法2) 放点。
放点时,首先应在现场找到导线点或导线上A'、B'、C'等点(A'、B'、C'等点在地形图上量取与导线点的距离,再在实地上量取得出)。
§10—1 中线测量概述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平面线形均要受到地形、地物、水文、地质及其它因素的限制而改变路线方向。
在直线转向处要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干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如图10—1所示。
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的,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为圆曲线半径的曲线。
我国公路采用辐射螺旋线,亦称回旋线。
根据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
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只设圆曲线。
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的中线具体地测设到地面上去,并测出其里程。
§10—2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一、交点的测设在路线测设时,应先定出路线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称为交点,它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交点的测设可采用现场标定的方法,即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什,在现场反复比较,直接定出路线交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不需测地形图,比较直观,但只适用于等级较低的公路。
对于高等级公路或地形复杂、现场标定困难的地段,应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先在实地布设导线,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1 ooo或1/2 ooo地形图),在图上定出路线,再到实地放线,把交点在实地标定下来。
一般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放点穿线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地形图上的测图导线点与图上定出的路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在实地将路线中线的直线段测设出来,然后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交点桩的位置。
具体测设步骤如下:1.放点第200页在地面上测设路线中线的直线部分,只需定出直线上若干个点,就可确定这一直线的位置。
如图lo—2,欲将纸上定线的两直线JD:一JD:和JD:~JD,测设于地面,只需在地面上定出1、2、3、4、5、6等临时点即可。
这些临时点可选择支距点,即垂直于导线边、垂足为导线点的直线与纸上定线的直线相交的点,如1、2、4、6点;亦可选择测图导线边与纸上定线的直线相交的点,如3点;或选择能够控制中线位置的任意点,如5点,用极坐标法放样。
第十章 施工测量 (53+8+60+30+34+32+3)一、选择题1、在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
A .传递方向B .传递高程C . A 和 B 都可以D . A 和 B 都不行答案: (A)2 、 已知 =300°04′, X =14.22m , Y =86.71m ,要测设坐标为 X =42.34m , Y =85.00m 的 A 点, 则仪器安置在 M 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的测设数据 和S 分别为( ) 。
A .356°31′12″ 28.172mB .266°31′12″ 28.172mC .176°31′12″ 28.172mD .86°31′12″ 28.172m答案: (D)3、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 保持度盘位置不变, 如果后视读数为 32°40′00″, 前视读数为 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 。
A .51°14′33″B .102°29′06″C .153°43′39″D .204°58′12″答案: (B)4、已知路线的转角为 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 220m ,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 T , L , E , D 分别为( ) 。
A . 6.19m ; 13.57m ; 150.71m ; 78.45mB . 13.57m ; 150.71m ; 78.45m ; 6.19mC . 78.45m ; 150.71m ; 13.57m ; 6.19mD . 150.71m ; 13.57m ; 78.45m ; 6.19m答案: (C)5、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A .高差法;视线高法B .高差法;高差法C .视线高法;高差法D .视线高法;视线高法答案: (A) 6、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 。
中线测量名词解释中线测量是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或建筑物的中线位置。
它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地基的深度和其他相关参数。
本文将对中线测量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中线中线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中心线,它是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基准线。
中线的确定对于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位置、方向及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线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中心线位置。
二、中心点中心点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中心线上的一个点,它是中心线的起点或终点。
测量中心点的位置对于确定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位置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线基线是指用于测量中心点位置的一条基准线,通常是建筑物或结构物的轴线或边线。
基线的确定对于测量中心点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测量仪器中线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等。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中线测量。
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方位角和倾斜角。
水平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平面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水平面。
钢卷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尺寸。
五、误差控制中线测量中的误差控制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误差控制包括测量仪器的校准、测量环境的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等。
在中线测量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六、数据处理中线测量的结果通常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录入、数据的计算、数据的分析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应用领域中线测量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包括建筑物的定位、地基的深度测量、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等。
中线测量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工程质量。
总之,中线测量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测量方法,它对于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位置、方向及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