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道路中线测量
- 格式:pdf
- 大小:472.02 KB
- 文档页数:36
测量学第三版(许娅娅著) 课后答案下载测量学第三版(许娅娅著) 课后答案下载《测量学(第3版)》共分十五章,__章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第二章至第五章阐述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测量仪器(包括常规和新型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第六章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七章介绍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测量与计算方法;第八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传统方法和数字化测图的方法;第九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及数字地面模型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介绍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介绍道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横断面测量;第十三章介绍桥梁测量;第十四章介绍隧道测量;第十五章简介“3S”技术及其应用。
《测量学(第3版)》可作为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和公路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测量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测量学第三版(许娅娅著) :内容简介__章绪论__节测量学的任务与应用第二节测量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三节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第四节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水准测量__节水准测量原理第二节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第三节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第四节 DS3级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第五节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第六节自动安平水准仪第七节电子水准仪第八节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角度测量__节角度测量原理第二节光学经纬仪第三节水平角测量第四节竖直角测量第五节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第六节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第七节电子经纬仪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__节钢尺量距第二节视距测量第三节电磁波测距仪测距第四节电磁波测距仪的检验第五节直线定向第六节方位角测量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章全站仪测量__节概述第二节全站仪的使用第三节全站仪的检定思考题与习题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__节概述第二节衡量精度的指标第三节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第四节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第五节权及加权平均值思考题与习题第七章控制测量__节概述第二节控制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第三节导线测量第四节三角测量第五节交会定点第六节坐标换带计算第七节三等、四等水准测量第八节三角高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__节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第三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思考题与习题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__节阅图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地形图的基本应用第三节地形图的工程应用第四节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在路线工程上的应用思考题与习题第十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__节概述第二节测设的基本工作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一章道路中线测量__节概述第二节交点和转点的测设第三节路线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设置第四节圆曲线测设第五节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测设第六节虚交点的测设第七节复曲线的测设第八节回头曲线的测设第九节道路中线逐桩坐标的计算第十节用全站仪测设道路中线第十一节用GPS RTK技术测设公路中线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二章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__节概述第二节基平测量第三节中平测量第四节横断面测量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三章桥梁测量__节概述第二节桥位控制测量第三节桥轴线纵断面测量第四节河流比降测量第五节桥台、桥墩施工测量第六节涵洞施工测量第七节其他构造物施工测量思考题与习题第十四章隧道测量__节概述第二节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第三节路线引测进洞数据的计算第四节竖井联系测量第五节隧道洞内导线与洞内中线测量第六节隧道洞内水准测量第七节隧道开挖断面测量第八节辅助坑道施工测量第九节隧道贯通误差分析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五章“3S”技术简介__节概述第二节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第三节 GPS坐标系统第四节 GPS定位原理第五节 GPS测量的实施第六节实时GPS的应用第七节 GIS与RS技术简介第八节“3S”集成技术与应用简介思考题与习题测量学第三版(许娅娅著):目录点击此处下载测量学第三版(许娅娅著) 课后答案。
道路中线测量方法:
道路中线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交点法:该方法基于交点和转点的位置来计算路线中线的坐标。
首先需要确定起点、终点以及需要测量的交点和转点,然后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点的坐标,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可以确定中线的位置和走向,以及中线上的重要元素如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的位置和参数。
积木法:该方法基于道路的宽度和长度来计算中线的坐标。
首先需要确定道路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根据道路的宽度和长度,将道路划分为若干个小的路段,每个路段可以看作是一个“积木”。
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工具,可以测量每个“积木”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积木”之间的角度。
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可以确定中线的位置和走向,以及中线上的重要元素如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的位置和参数。
第十一章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11-1 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初测――在路线可能范围内,测回带状地形图、纵断面图,收集地质、水文等资料,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定测――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
§11-2 道路中线测量一、交点和转点的测设(一)交点测设1、根据地物测设交点a JDb c§11-2 道路中线测量(一)交点测设2、根据导线点测设交点A sJD(P) Bs ( x p xa ) ( y p y a )ap arctany p ya x p xaap ab§11-2 道路中线测量(一)交点测设3、穿线法测设交点B JDCAD§11-2 道路中线测量(二)转点测设1、两交点间设转点a e f a bJD1 ab JD2ef§11-2 道路中线测量二、路线转折角的测定右左右180 前进方向左180三、里程桩的设置里程桩的作用标定路线中线的位置和长度测量路线纵、横断面的依据§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一)主点测设元素的计算T R tan 2 L R 180 R 1 E R R( 1) cos cos 2 2 J 2T L§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二)主点桩号的计算ZY桩号JD桩号T L QZ桩号ZY桩号2 L YZ桩号QZ桩号2 检核YZ 桩号=JD桩号+T-J§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一、圆曲线主点的测设(三)主点的测设1.曲线起点的测设经纬仪安置在JD点,后视相邻交点,量切线长T,即为ZY 点。
2.曲线终点的测设经纬仪,前视相邻交点,量切线长T,即为YZ 点。
3.曲线中点的测设测定路线转折角的分角线方向(曲线中点方向),量外距E,即为QZ点§11-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二、圆曲线主点的详细测设(一)偏角法§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一、路线纵断面测量(一)基平测量-------控制测量(同四等水准测量) (二)中平测量-------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一、路线纵断面测量(三)纵断面图的绘制及施工量计算§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一)测设横断面方向§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一)测设横断面方向§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一)测设横断面方向§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二)测定横断面上点位 1.水准仪皮尺法§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二)测定横断面上点位 2.标杆皮尺法§11-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二、路线横断面测量(二)测定横断面上点位 3.经纬仪视距法经纬仪安置于中桩上,定出横断面方向,量出仪器高,用视距法测出各特征点与中桩的距离和高差。
第十一章施工测量第一节 概 述施工测量(放样):研究将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元素按照规定的精度准确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
将在地势图或平面图上的构造物的设计位置和形状按规定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方便施工。
施工测量内容:确定操纵点位置、复原公路中线测量、测设施工操纵桩、复测与加密水准点、路基边坡桩放样、路面放样、构造物放样。
施工测量的任务:1.复测、加密水准点。
2.复原公路中线的位置。
3.测设施工操纵桩。
4.路基边坡桩和路面施工的放样。
5.公路桥涵放样。
6.隧道放样。
施工测量原则同一样测量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操纵后碎步。
测设建筑物:将建筑物的特点点在相应的地面上标定出来的工作。
施工测量的全然任务:点位的测设。
测设点位的差不多工作:1、已知长度的测设。
2、已知角度的测设。
3、已知高程的测设。
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第二节 施工放样的差不多方法施工测量的差不多工作是依照已知点的位置(平面位置和高程),确定未知点的位置,实质上是确定点间的相对位置或者确定点的绝对位置。
一、已知距离的放样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有距离与方向,确定另外一点。
1、钢尺量距放样如图所示:已知图纸上直线AB ,水平距离D ,地面上A 点位,要求在地面上测设B 点位。
对水平距离D 进行尺长、倾斜与温度改正,运算出在地面上直线长度D1: 201()2l h D D D D t t l D α∆=---+ 2、测距仪测距放样观测所得水平距离与设计所需的水平距离相等(或差值在承诺范畴内),可定出最终点的位置。
二、已知水平角的放样水平角放样是依照一个已知方向AB 和角顶点A 的位置,按设计给定的水平角值把另一个方向AC 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水平角时,已知角度的一个方向AB ,A 点位置,依照已知水平角β,将另一个方向AC 在地面上定出。
1、正倒镜分中法 盘左与盘右法在A 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瞄准B 点,归零,拨水平角β 得C1点,盘右瞄准B 点,归零,拨水平角β 得C2点,平分C1C2得C 点。
第十一章道路中线测量本章摘要:道路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具体地敷设到地面上去,并标定出其里程,供设计和施工之用。
§11-1 概述讲授重点内容提要:1.道路组成道路是一个空间三维的工程结构物。
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其中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就是平面线形。
在路线方向发生改变的转折处,为了满足行车要求,需要用适当的曲线把前、后直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之为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要素组成。
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回旋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两不同半径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我国公路缓和曲线的形式采用回旋线。
2. 道路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具体地敷设到地面上去,并标定出其里程,供设计和施工之用。
道路中线测量也叫中桩放样。
§11-2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摘要内容:在路线测设时,应先选定出路线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是路线改变方向时相邻两直线的延长线相交的点,称之为交点。
在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对于确定的交点位置,如果需要在实地标定下来,可采用放点穿线法、拨角放线法、坐标放样法等。
路线测量时,当相邻两交点间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或延线上定出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这样的点称为转点。
讲课重点:路线与导线概念讲课难点:路线与导线之间几何关系、直线确定方法讲授重点内容提要:一、交点的测设1.放点穿线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地形图上的测图导线点与纸上路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在实地将路线中线的直线段测设出来,然后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地面交点桩的位置。
具体测设步骤如下:(1)放点在地面上测设路线中线的直线部分,只需定出直线上若干个点,即可确定这一直线的位置。
(说明:路线中线点与测量导线关系。
采用支距法、极坐标法或其它方法。
支距法放点,即垂直于导线边、垂足为导线点的直线与纸上定线的直线相交的点;极坐标法放点,即选择能够控制中线位置的任意点;测图导线边与纸上定线的直线相交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