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时要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一、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N(N可能为0、1、2、3、4、5、6、7、8、9)。

二、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采用半格估读法(即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02 A,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误差有半数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即可(不足最小分度半格的略去,等于或超过最小分度半格的要按半格读出),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安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只可能为0、1、2、3、4、5、6、7、8、9。

如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误差有绝大部分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将最小分度5等分仍不足半等分的略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伏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归纳】:

1、最小分度为1的,估读到下一位,将最小分度分为二等分,把不足半等分的舍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

2、最小分度为2或5的,估读到本位,将最小分度分为五等分仍按不足半等分舍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算一个等分。

【例题】:如图1-57甲、乙两图为常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刻度盘,在甲图中如果接入电路的“+”和“-0.6”两个接线柱,则表的示数为_____,如果接入电路的是“+”和“-3”两个接线柱,则表的示数为_____。在乙图中,若选用的量程为0~15 V,则表的示数为_____,若选用的量程为0~3 V,则表的示数为_____。

【解析】:

在甲图中,若选用的量程为0.6A,则最小分度为0.02A,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2,不是半格的舍去,超过半格的读半格,所以读数为0.37A。若选用的量程为3A,则最小分度为0.1 A,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10,所以读数为1.86 A。

在乙图中,若选用的量程为15V,则最小分度为0.5V,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5,所以读数为6.0V。若选用

的量程为3V,则最小分度为0.1V,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10,所以读数为1.20V。

(完整版)高中物理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76003)程丰兵 关键词:有效数字估读思想方法二分法五分法十分法普适性 指针刻度式电表的读数是个比较混乱和模糊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读数方法而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无论从老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两个角度中在任何一个,都有必要给该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介绍常见教辅资料上所给的读数方法。一种是二分法估读。图1所示为0-0.6A 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02A,二分法就是针对这种“2”类型精确度读数问题提出的,所谓二分就是把刻度上每1最小等分再2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对应于图1就是0.01A),用该法读出的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0.20A、0.29A、0.42A。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三个读数:0.29A中的9是估读出来的,因为指针“正好”指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为了保持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所以a处估读一个0,而c处则不能估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指针靠近哪条线就读哪条线(包括估读时自行“认定”的中间线),没有其它的位置,这就是所谓“二分法”的思想,显然,这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且精确度不够高的二分法是欠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接收。另一种是五分法估读。图2所示为0-15V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5V。这种情况就是把刻度的每一最小等分再5等分,所以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5.0V、7.2或7.3V、10.5V。 图2 这里除了和“二分法”存在同样的问题外,位置b的读数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指针客观

上就是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读数就应该是7.25V ,这种方法只能“逼着”读者读出自己都觉得不准确的数值7.2或7.3V 。 有没有更科学准确简洁且更具普适性的读数方法呢?我们知道螺旋测微器是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其读数的毫米千分位是用最贴近生活的十分法估读的。如0.653mm 的估读值0.003mm 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三(0.3)乘以最小分度(精确度)0.01mm 即01.03.0?mm=0.003mm 得到的。比如学生最常用的毫米刻度尺,也是用十分法估读,比如 6.6mm 的估读值0.6mm 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六(0.6)乘以精确度1mm 即16.0?mm=0.6mm 得到的。这种一致的思想方法同样可以运用的电表的读数当中,即无论那种情况都用最自然最常用的十分法估读,用估读数乘以精确度作为估读值即可。读数时一般可先由一般位置的读数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如图1中的b 位置读数为(02.05.028.0?+)A=0.290A ,自然地位置c 处的读数为0.420mm ,位置a 处的读数为0.200A 。同样的图2先读一般位置b 的读数为(5.05.07?+)V=7.25V ,自然地位置c 处的读数为10.50V ,位置a 处的读数为5.00V 。 可见这种十分法估读有以下几个优点:1.既可以避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的问题,又可以免去“非2即3或非1即0”等人为造成的读数不准确的尴尬;2.具有普适性,和其它仪器的读数一脉相承,体现了思想方法的内在统一,避免了二分法和五分法的机械性;3.和最简单的毫米刻度尺读数方法一致,最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掌握。基于这几点,笔者认为“十分法估读”应该作为指针刻度式电表读数的最为科学的方法。

【精品】高三物理高中各种仪器的读数(游标尺、千分尺、电表)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一、刻度尺 常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lmm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 毫米以下的数值要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1/10。 4. 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二、游标卡尺 1、 1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 0510 01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9mm ,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9mm 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 刻度左边0.1mm 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 刻度左边0.2mm 处,等等。 游标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 合,就是零点几毫米。 2、 2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19mm ,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05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20条刻度线与主尺 的19mm 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 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 刻度左边0.05mm 处, 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 刻度左边0.1mm 处,等等。 游标的第n 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就是0.05×n 毫米。 3、 另一种10分度游标卡尺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19 mm ,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 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 0 5 10 0 1 0 10 20 0 1 2 3 0 5 10 0 1 2 3

[自编](8K可印发给学生)2010年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3 多用电表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3)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例1】 (1998上海·19)图21-2表示用多用电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图中多用表测定的是__ ___(填甲电阻的电流、乙电阻的电流或总的电流),测得的值是___________。 析与解:根据电路可以看出:多用表和乙电阻串联,它们再和甲电阻并联。所以测量的肯定是乙电阻的电流。测直流电流对应中间标示“”的刻度线,选择开关指在量程100mA ,应读0-2-4-6-8-10一组 数字(看成0-20-40-60-80-100),而且精度为mA mA 210 20=, 可以读出的准确示数为48mA ,估读的方法是:将一小格进行十等分,再看指针在一小格的位置(本题中指针在107位置处),尾数估读为10 7 (±0.1)×2 (精度)。即:10 7 (±0.1)×2 =1.4±0.2mA ,故测量结果为48+(1.4±0.2)=(49.4±0.2)mA 。读数为49.4mA (只要在49.2mA ~ 49.6mA 即可)。 点评:仪器使用的焦点问题是读数。读数包括精确读数和估读。 使用多用表时应该注意: ①表笔到实物不同的接法对应不同的功能(测电阻时,对象应从工作电路断开); ②不同的挡位对应表盘上不同的刻度线; ③看清精度,确保电流或电压值估读正确。 解答本题时错误的情况有: ①不能看清电路实质,认为是测甲和乙的总电流;②未掌握估读原则,粗略地读作49mA 或者50mA ;③不能合理选择表盘对应刻度,导致精度判断失误,测量结果表达混乱。 【例2】(2008年宁夏理综) 图1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 【解析】(1)电阻读数要用刻度乘以档位的倍率,即6×10=60Ω;(2)用10 mA 档测量电流,每格刻度为0.2mA ,读数为6 mA+5.9×0.2mA=7.18mA ;(3) 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每格刻度为0.1V ,读数为3 V +5.9×0.1 V=3.59 V 。 答案: (1)60 (2)7.18 (3)3.59 巩固训练 练习1、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图2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____。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 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用多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时,表盘指针的位置如图21'-3所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v—2.5”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如果选择开关指在“mA—1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如果选择开关指在“Ω×10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 图1 图2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 一、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 (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 R 分去多余的电压U-Ug ,电阻R (2)电压表的内阻:Rv=Rg+R 3.电流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 程为I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R 叫分流电阻。 (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 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使电流表的 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 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 () g g g g g g U U U I R R U U R R Ug -==-=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解得:R g g ()g g g g g g g U I R I I R I R R I I ==-=-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 解得:I-I g g E I R R r = ++x g x E I R R r R =+++

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①Rx 电压调节范围0≤Ux ≤E 。 ②开关闭合前,P 应在a 端。 分压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要求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时。 ②待测电阻Rx 远大于R ,且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 ③采用限流接法时,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x 的额定值或电表量程时。 三、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2)电流表外接法,如图4所示。 误差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电压表V 分流。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即Rx 远小于Rv 时。 (0)x ERx U E r Rx R ≤≤ =+ R V V X V A V X A V U R R U R R I R R I I =<+-测真==

完整word版,高考物理多用电表读数练习——全部

高考物理多用表读数练习专题 多用电表 【例】(2008年宁夏理综) 图1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答案: (1)60 (2)7.18 (3)3.59 练习1、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图2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____。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用多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时,表盘指 针的位置如图21'-3所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v—2.5” 位置时,测量结果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m A—1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如果选择开 关指在“Ω×10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练习3、(08上海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学生实验 用的多用表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25V的电压档测量电压 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_____V;若选用倍 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于同一位置, 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用多用表测电阻所运用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08上海浦东新区一模)如图是多用表的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50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mA;若选 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 也指示在图示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 为_______Ω。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 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 应选的欧姆档是_________(选填“×10”、 “×100”或“×1K”)。换档结束后,实验操 作上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练习1、12Ω,“×10挡”,调整欧姆零点 练习2、0.860V(或0.855V ,或0.865V);3.44mA(或3.42mA ,或3.46mA);2.8kΩ 。 练习3、15.5 140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练习4、30.7-30.9 mA;1.5×103 Ω。×1K ,调零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 一、 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指针批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大约几十微安到几毫安。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 (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 分 去多余的电压U-Ug ,电阻R 叫分压电阻。 (2)电压表的内阻:Rv=Rg+R 3.电流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 程为I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R 叫分流电阻。 (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G R I U g U g G R g I g U-Ug R I- U G R I R G + - R E r

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 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 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 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 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G + - R E r 红表笔 黑表笔 Rx (0)x ERx U E r Rx R ≤≤=+R P a R S E 图2 S a R E P 图

高中物理电表读数问题释疑

释疑电表读数问题 关于电表的读数一直是长期困扰着师生的问题,教学中如何抉择是一个大难题,因为课本和同步“教参”中从未有过确切的说明,教师只能以高考这个指挥棒为依据!1990年全国高考卷和2008年全国高考宁夏卷,都是按十分之一读法给出的答案;而2006年重庆卷和2009年全国高考安徽卷却按五分之一读法给出的答案。现整理如下,并给出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按五分之一读法的高考题 1、2009年安徽卷第21. 题。 Ⅰ. 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 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原答案:I .23.0mA ,0.57 V ,320Ω. 电压表原读法是按五分之一读法:0.5+0.05?1+0.05?2/5=0.57V; 若按十分之一读法:0.5+0.05?1+0.05?4/10=0.570V; 选直流电压表,用2.5V 量程时,最小刻度是0.05V/格(250当2.5V ),可估读到0.005V; 而电流表的读法却是按十分之一读的,同一道考题两种读法! 2、2010年新课标省份第23题(3)问。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 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 _. 原答案:(3)115 mA ,5.00V ,(115 mA 是按五分之一读法) 分析方法与上题相同,也是同一道考题两种读法!(黑龙江省评卷中两种读法都给分) 3、2006年重庆卷第22题(1)。

(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题22图1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 Ω。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 mA 挡测电流,表盘仍如题22图1所示,则被测电 流为 mA 。 原答案: 220 Ω 0.40 mA 电流表原读法是:0.4+0.02?0+0.02?0/2=0.40mA; 若按十分之一读法:0.4+0.02?0+0.02?0/10=0.400mA; 选直流电流表,用1mA 量程时,最小刻度是0.02mA/格(把数字10当1mA ), 可估读到0.002 mA; 二、按十分之一读法的高考题 1、2010年大纲全国1卷23题(4)问。 (4)若测量时,1A 未调到满 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 示,从图中读出1A 的示数1I = ,2A 的示数2I = ; 原答案:3.00mA; 0.660mA . 显然对表A 2的读数是按十分之一读法。在当年的考题中就有用不同的读法!(如新课标省份) 2、2008年宁夏卷第22. 题。 I.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 原答案:Ⅰ(1)60;(2)7.18; (3)3.59。 电流表是按十分之一读法:6+0.2?5+0.2?9/10=7.18mA; 选直流电流表,用10mA 量程时,最小刻度是0.2mA/格(数 字10当10mA ),可估读到0.02 mA; 3、1990年全国卷第24题。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按实验要求选用的电压表的最小分度为0.1伏,电流表的最小分度为0.02安.某同学纪录的各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这五组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不符合要求的是第 组,数据有差错的是第 组。 原答案:(1;3 ); ( 4 )。 从表中最下一排数字可见,显然安培表量程是0—0.6A, 最小刻度是0.02A/格,可估读到0.002V ,(安培表的读数除第一组外,其它数据读法都是按十分之一读法)。

高考物理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解析(高分秘诀)

第七章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 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待测电阻不跟别的元件断开,其测量值将偏大 B.测量电阻时,用两手碰表笔的金属杆,其测量值偏小 C.测量电阻时,如果电路不和电源断开,可能出现烧坏表头的情况 D.用多用电表测量60 W灯泡的电阻,其阻值比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算出的电阻大 解析:待测电阻不跟别的元件断开,待测电阻可能是与其他元件并联,测量值可能偏 小;测电阻时,两手碰表笔的金属杆,人体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测量值偏小;测量 电阻时,如果电路不和电源断开,欧姆表两端的电压可能过大,从而烧坏电表;用多 用电表测量灯泡的电阻,测量的是灯泡不发光时的电阻,灯泡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计算出的电阻是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灯泡正常发光时温度很

高,电阻较大.符合题 意的选项为A、D. 答案:AD 2. 实验课上,老师在实验桌上摆放了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 一只,性能均正常,要求某实验小组用多用电表对以上三元件加以区分.该小组的做法是: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R×100” 挡,分别测它们的正负电阻加以区别:测甲元件时,R正=R反= 0.5 kΩ;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测丙元件时, 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大,最后停在100 kΩ上,测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 A.电容器、电阻、二极管 B.电阻、电容器、二极管 C.电阻、二极管、电容器 D.二极管、电阻、电容器 解析:甲元件的正、反向电阻相同,说明甲为定值电阻;乙元件的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很大,说明乙为二极管;测丙元件时,电阻增大过程,是给电容器的充电的过程,充电完成后,电容器阻值很大,故丙为电容器.C项正确. 答案:C 3. 根据要求填空: (1)图实-11-6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 一、 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指针批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大约几十微安到几毫安。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 (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 电压U-Ug ,电阻R 叫分压电阻。 (2)电压表的内阻: Rv=Rg+R 3.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 (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 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g g g g U U U I R R U U R Ug -==-= G R I U g U G R I g U-Ug R I-I g U G R I R G + - R E r 红表笔 黑表笔 Rx G + - R E r 红表笔 黑表笔 图1 (0)x ERx U E r Rx R ≤≤=+R P a S E 图2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电表改装.doc

电表间的各种改装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一个重要分组实验,本实验要求达到如 下目的:学会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基本方法即加深对“串联分压” 的理解,掌握测电表 内阻的一种方法---- 半偏法,会设计校表电路。近几年在一些正规化的考卷中,时有该实验 的拓展及变形题,如:把“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 、“电压表改装成电流表” 、“电压表改装成电压表”。本文对这些情况加以概括、总结,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改装方案 在电流表 G 上串联一个大阻值的定值电阻R0,让其分压即可起到电压表的作用。 如图所示,U m 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U m=( r g+R 0) I g I g G r g R0 校表电路 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并联,G 利用分压电路即可对所有的刻度进行校准。 V 题例巩固 例 1( 2003 年杭州调研卷)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 R0串联改成,如图示。若在使用 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些,那么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加以改进() A 、在 R0上串联一个比R0小得多的电阻C、在 R0上并联一个比R0小得多的电阻 B、在 R 上串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D、在 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 0 0 0 0 分析与解答:偏小的原因是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偏大,这时可将R0调小一些,使表头G 上分取的电压大一些,其上指针偏大,对应改装电压表的电压示数就大些。在R0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两端并联一个大电阻,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故本题答案为D。 2、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 改装方案 在电流表 G 上并联一个小阻值的定值电阻R0,让其分流即可起到大电流表的作用。 如图所示,I g r g 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I m=I g+ I g r g /R0=( r g+R0) I g /R0 G I m R0 G A 校表电路 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串联, 利用分压电路即可对所有的刻度进行校准。 题例巩固 例 2( 2004 年天津理综卷)现有一块 59C2 型的小量程电流表 G(表头),满偏电流 50μA ,内阻约为 800— 850Ω。把它改装成 1mA 、 10mA 的双量程的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kΩ; , 电阻箱 R ,最大值 9999Ω;定值电阻 R0,阻值 1kΩ;电源 E1,电动势为 1.5V ;电源 E2,电动势为 3.0V ;电源 E3,电动势为 4.5V ;(所有电源内阻不计);标准电流表 A ,满偏电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时要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一、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N(N可能为0、1、2、3、4、5、6、7、8、9)。 二、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采用半格估读法(即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02 A,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误差有半数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即可(不足最小分度半格的略去,等于或超过最小分度半格的要按半格读出),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安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只可能为0、1、2、3、4、5、6、7、8、9。 如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误差有绝大部分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将最小分度5等分仍不足半等分的略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伏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1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问题知识点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主标题: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多用电表 难度:3 重要程度:5 内容: 考点剖析: 多用电表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仪表,其构造和使用方法与电流表、电压表都略有不同。在历年的高考实验试题中,都考查到了多用电表。分析这些试题,多用电表的考查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简单地考查读数;二是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三是考查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和实验误差、工作原理等。 典型例题 例1.(2012?上海)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测得的是通过的电流; 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测得的是的电阻; 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两端的电压。 (2)(单选)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若 (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 (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C)选择“×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小于25 Ω(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然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

【解析】D.(1)①多用电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相等; ②断开电路中的电键,R1与R2串联,多用电表接在其两端; 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导线;则多用电表与电阻R2相并联; 故答案为:①R1,②R1+R2,③R2。 (2)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人体与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故A错误; 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增大或者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故B错误; C、欧姆表刻度是左密右疏,选择“×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即测量值小于250 Ω,大于200 Ω,即测量值不可能小于25 Ω。故C错误; 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电动势不变,内电阻增加,完成欧姆调零即可测量,故D正确; 例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 【解析】“×100”进行欧姆调零 试题分析:表头指针从左向右偏转的角度很小,表明所选挡位太小,应改用较大的“×100”挡。只要换了挡位就要重新欧姆调零,所以缺少的步骤是进行欧姆调零。 例3.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1)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2)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 (3)将插入“十”、“-”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___ (填“0刻线”或“∞刻线”)。 (4)将两表笔分别与侍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_的顺序避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将K旋转到电阻挡“×1 k”的位置 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解析】(1)S;(3)T,0刻线;(4)ADC。 例4.(1)用多用电表探测图甲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 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较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

推荐-高中物理多功能电表 精品

高中物理多功能电表 篇一: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 一、电表、电表的改装 1. 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R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分去多余的电压U-Ug,电阻R叫分压电阻。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UU?U ? Ig?Rg

gg (U?Ug)Rg 解得:R? Ug (2)电压表的内阻:Rv=Rg+R R 3.电流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当改装成量 程为I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分去多余的电流I-Ig,电阻R叫分流电阻。 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U?IR?(I?I)Rgggg IgRg 解得:R? I?Ig (2)电流表的内阻:RA=Rg×R/(R+Rg) I-Ig 4. 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g gE Ix?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时,电流表的电流为:

R?Rg?r?Rx E I? R?R?r 当Rx改变时,Ix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处表上对应的Rx值,就构成了欧姆表。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中=R内=R+Rg+r 因Ix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ERx ?Ux? E(r?0)用电器Rx的电压调节范围: Rx?R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与R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①Rx电压调节范围0≤Ux≤E。

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 精做26 多用电表原理及使用大题精做 新人教版

精做26 多用电表原理及使用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480 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 Ω挡。 (1)图(a)中的A端与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Ω,R4=_______Ω。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黑(2)B (3)160 880 (4)1.47 mA 1 100 Ω 2.95 V 【解析】(1)与多用电表内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黑表笔。 (2)R6是可变电阻,它的作用是欧姆表调零,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名师点睛】会规范使用多用电表,能正确读出多用电表的示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平时实验训练过程中要多加注意规范操作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多用电表的读数,重点是分清测量的物理量不同,读数方法不同。 2.(2016·上海卷)在“用多用表测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实验中 (1)(多选题)用多用表测电流或电阻的过程中 (A)在测量电阻时,更换倍率后必须重新进行调零 (B)在测量电流时,更换量程后必须重新进行调零 (C)在测量未知电阻时,必须先选择倍率最大挡进行试测 (D)在测量未知电流时,必须先选择电流最大量程进行试测 (2)测量时多用表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若选择开关处于“10 V”挡,其读数为V;若选择开关处于“×10”挡,其读数为 200 Ω(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AD (2)5.4 小于 【解析】(1)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更换倍率后都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选项A正确;测量电流前需要进行机械调零,更换量程时不需要进行再次调零,选项B错误;在测量未知电阻时,必须先用电压表测试电阻内是否带有电源,再大致估计电阻大小选择大致倍率,故选项C错误;在测量未知电流时,必须选择电流最大量程进行试测,避免电表烧坏,故选项D正确。(2)若选择开关处于“10 V”挡,则电表的最小刻度为0.2 V,此时读数为5.4 V;若选择开关处于“×10”挡,欧姆表的中央刻度为15,此时指针指示未知但小于15,所以读数应该小于150 Ω,故小于200 Ω。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电表的改装

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 弥勒市第四中学 张辉 一、实验目的: 1、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2、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二、实验仪器 电流计(表头) 滑动变阻器 开关 电阻箱 电源 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电表在电学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了解电表和使用电表就显得十分重要。电流计(表头)由于构造的原因,一般只能测量较小的电流和电压,如果要用它来测量较大的电流或电压,就必须进行该装,以扩大其量程。万用表的原理就是对微安表头进行多量程改装而来,在电路的测量和故障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磁电式电流计主要由放在永久磁场中的由细漆包线绕制的可以转动的线圈、用来产生机械反力矩的游丝、指示用的指针和永久磁铁所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载流线圈在磁场中就产生一磁力矩M 磁,使线圈转动并带动指 针偏转。线圈偏转角度的大小与线圈通过的电流大小成正比,所以可由指针的偏转角度直接指示出电流值。 用Ig 表示电流计(表头)的满偏电流,Ug 表示电流计(表头)的满偏电压,Rg 表示电流计的内阻,则Ug=IgRg 即:满偏电压等于满偏电流与内阻的乘积。 1、把内阻为Rg ,满偏电流为Ig 的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所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其实质就是在电流计的两端加 上U 的电压电流计刚好满偏,如图1所示为即将要改装的电流计,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电压U 加在电流计两端, 因为电流计的满偏电压Ug=IgUg 非常小会烧坏电流计。为了使电流计两端加上U 的电压而使电流计刚好满偏, 得在电流计上串联一个电阻R 来分压,如图2所示当串联一个电阻R 后,在电流计G 和R 电阻的两端加上U 的电压,在R 的阻值为某一值时,电流 计G 两端的电压刚好为满偏电压Ug ,那么如图3所示 虚线框内电流计和电阻R 就可以看成是一个 量程为U 的电压表。 R= 3、把内阻为Rg ,满偏电流为Ig 的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所谓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其实质就是在电流计的两端加上I 的电流,电流计刚好满偏,如图1所示为即将要改装的电流计,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电流I 加在电流计两端,因为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 非常小会烧坏电流计,为了使电流计两端加上电流I Ig Rg 图1 Ig Rg R 图 2 图3

完整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一、电表、电表的改装 G 灵敏电流表1. ()三个主要参数1 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①内阻Rg: 指针批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大约几十微安到几毫安。②满偏电流Ig:U g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Ug=IgRg )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2G注意:电表就是电阻。I 2.电压表R)电压表的改装(1分去多RU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当改装成量程为,电阻叫分压电阻。RU-Ug余的电压U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U-Ug g U?UU G gg?I?g RR I g R R R)U?U(gg?R解得:g Ug g U Rv=Rg+R )电压表的内阻:2(G电流表的改装3.IR,当改装成量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程 为I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R叫分流电阻。I-I R 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 RI?I)U?IR?(+-gggg G RI rE gg?解得:R R II?g R/(R+Rg) )电流表的内阻: (2R=Rg×A 4.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红表笔黑表笔,使电流表的R1②如图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指针达到满偏电流,1 图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E?I g r?RR?E g?I时,电流表的电流为:Rx③当两表笔间 接入电阻x RR?R?r?xg . .

E R 红表笔黑表笔 Rx Rx值,就构成了欧姆表。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处表上对应的当Rx改变时,IxR+Rg+r R内=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中=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Ix与Rx 因P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aR ERx 2所示。如图0)?(?Er?U的电压调 节范围:用电器Rx x RRx?EI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2 图S E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与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R接近时。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Rx 分压接法2. 所示如图3P E≤Ux≤。0①Rx电压调节范围Ra②开关闭合前,P应在a端。分压接法的选用原则:①测量时要求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时。 3 图S E ,且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②待测电阻Rx远大于R ③采用限流接法时,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x 的额定值或电表量程时。三、电阻的测量421)原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流表外接法,如图所示。( 1.伏安法测电阻 误差分析:URUR V XVVV=R??R=测真IIR?RI?4 图VXAAV A R V产生误差的原因:电压表Rv远小于分流。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即Rx时。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