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
- 格式:ppt
- 大小:4.48 MB
- 文档页数:23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项目特点 (1)2.1.清水饰面标准及范围 (2)3、施工部署 (2)3.1.组织管理机构 (2)3.2.劳动力组织 (3)3.3.施工准备 (3)4、模板工程 (4)4.1.清水混凝土模板选型 (4)4.2.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 (4)4.3.模板体系构成 (7)4.4.模板配模大样图 (10)4.5.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细部节点做法 (16)4.6大模板制作细部节点处理 (25)4.8模板加工制作 (30)4.9. 墙体模板的安装、拆除 (31)5、钢筋工程 (32)5.1. 保护层要求 (32)5.2.钢筋连接形式 (33)5.3.制作 (34)5.4.钢筋绑扎 (34)6、混凝土工程 (36)6.1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 (36)6.2.混凝土的浇筑 (38)6.3.混凝土的养护 (41)6.4.混凝土缺陷修复 (41)7、涂料工程 (42)7.1.墙面清理 (42)7.2.颜色调整 (42)7.3.底涂 (42)7.4.中间涂层 (42)7.5.罩面涂层 (42)8、成品保护 (42)8.1.模板工程 (42)8.2.钢筋工程 (43)8.3.混凝土工程 (43)9、质量要求 (44)9.1.模板质量要求 (44)9.2.钢筋质量要求 (46)9.3.混凝土质量要求 (46)10、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证措施 (48)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
(2)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07年7月10日A3版及2007年8月15日A3版万科中心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
(3)主要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xxx《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xxx《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xxx《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xxx《中建总公司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经过设计师认可的清水墙立面分格图。
万科:让建筑赞美生命通过推行住宅产业化、绿色物业服务、低碳建筑,万科传递的是一种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和尊重,并引领着一场地产业的绿色革命。
本刊记者I曹可臻2009年12月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开幕第二天,王石代表中国企业家宣读了《中国企业家哥本哈根宣言》,承诺将支持中国政府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减排目标。
从2005年的转变开始,王石已然成为企业家中绿色理念的倡导人,万科也成为中国地产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者。
“2049” :尊重的可能王石有很多头衔,但他自己总结:“我是一个运动型企业家。
”过去十年间,他攀登了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走过了南北两极的极点。
很多人都以为王石只是在登山,但事实上,在登山的过程中,他还一直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企业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王石这些思考映射在了由其亲自主管的世博会万科馆。
这座名为“2049”的万科馆,以天然麦秸板为外墙建筑材料,由七个相互独立的筒状展厅组成。
各厅之间通过顶部的蓝色透光ETFE膜连成一体,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
一片超过1000平米的开放水域环绕着七个圆筒,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小环境。
王石将万科馆的主题定为:尊重的可能。
“尊重”是王石经常挂在嘴边的词。
他说:“我们强调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实际上,我们尊重了吗?我们对自然是掠夺性的开发。
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地球承载着人类的存在,我们对地球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
如果我们再不学会尊重,问题就严重了,所以我们提出了'尊重的可能’。
”万科馆将用五个小故事来讲述关于人、自然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故事主角分别是:金丝猴、水、白蚁、沙尘暴和垃圾。
“通过这五个故事我想说明我们对未来的焦虑。
未来什么样,并不确定。
未来充满各种可能。
我希望未来有一种尊重,对自然、对社会、对我们自己。
” 王石说。
正是在这种尊重思维的指引下,万科早在1999年就开始投入人力、物力,专门成立了建筑研究中心,进行绿色产品研发。
漂浮的海岸线——中建三局一公司深圳万科中心项目科技创
新记略
程超;郭昱;梅乐峰
【期刊名称】《中华建设》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鸟瞰深圳大梅沙风景区,西北临内环路,东南接人工湖,有一既像漂浮
的海岸线、又形似昂首恐龙的建筑物,它便是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深圳万科中心。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程超;郭昱;梅乐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1
【相关文献】
1.实施标准化管理创安全文明工地:记中建三局深圳一公司第二项目经理部 [J],
龚道义
2.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深圳万科中心品鉴 [J], 姚香
3.漂浮的海岸线——中建三局一公司深圳万科中心项目科技创新记略 [J], 程超
4.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中建三局一公司引领建筑业“智造”变革[J], 周玲;刘宇太;李姝;
5.中建三局一公司中标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座生态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策略--解读斯蒂文霍尔设计的深圳万科中心李楠【摘要】通过对斯蒂文·霍尔设计的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万科新总部大楼)建筑遮阳系统、再生能源利用、照明系统、水环境设计,以及室内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建筑策略进行概述,期望能为云南本土建筑生态节能、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多种参考及借鉴。
【期刊名称】《中国市场》【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146-148)【关键词】生态策略;场所空间;可持续设计【作者】李楠【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1【正文语种】中文“这幢建筑在土墩之间掠过,巧妙地孕育着景观,它构筑了周边景致,通过创造性手法使之在陆地上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建筑形式。
建筑为景观提供庇荫,让它保持呼吸,如同生命体一般创造整体的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独立创造的建筑类型,悬浮在景观上的综合建筑群,在绿地上翩翩起舞。
”这是美国建筑师学会建筑荣誉奖评审之评论。
万科中心设计概念最初被其设计者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解释为“漂浮的地平线”——将多个功能体以水平几何形态连接在一起,并将整个建筑抬起,犹如海平面升起一样将基地最大限度地还原给自然。
1 地理与定位于2009年投入使用的万科新总部中心大楼,是霍尔对深圳大梅沙地区山—湖—海等自然景观和当地气候理性解读的结果(见图1)。
在没有此建筑之前,山就存在,湖也存在,海也存在,而当建筑出现时,其并没有对自然景观形成干扰而是使其融入其中,使人们能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没有障碍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在建筑内部和其围合的户外空间中,领略山峦的青翠,让大海的辽阔感染人的内心。
图1 万科中心Google earth卫星图2 建成的意义万科总部位于大梅沙度假村,为一栋水平向超长建筑,若干巨型筒体支撑起上部4~5层的结构,在底部形成连续的大空间,使整个建筑物飘浮在离地面10~15m 的空中,结构跨度25~50m,抬高了的建筑使地面空间完全释放,留给大地的是最大的景观空间,同时还可以加强风的对流,营造局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见图2)。
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深圳万科中心品鉴姚香【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8页(P46-53)【作者】姚香【作者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万科中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它代表了万科对自然的一个态度,对社会的一个态度。
这栋楼的底层是全部架空,下面大都是绿地,在房顶铺的都是绿草坪。
原有绿地没有被破坏,反而有所增加——这就是我们对自然的一个态度。
再一个,我们把建筑架起来,提供一个公共场所,不仅仅万科的活动在这里举行,平时可以作为市民自由来往、流动、休闲的空间——这就是我们万科对社会的一个态度。
总之这个建筑体现了我们一种开放的态度。
——王石1.项目介绍深圳万科中心地处深圳大梅沙旅游度假区,由美国著名建筑大师Steven Holl设计,设计理念为“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
深圳万科中心包括公寓、酒店、万科集团总部办公室、会议中心等。
占地面积:6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300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水景面积:2750平方米;绿化面积75000平方米;绿化率≥100%。
2.设计理念按照规划,这栋大楼必须承载多种功能:公寓、酒店、万科总部、万科大学、体验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不仅体量大,而且功能复杂。
但受城市规划限制,近海的“万科中心”高度十分有限,又要考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进深也不宜超过20米,建筑体型也受到限制。
怎么办?霍尔采用了最简单的办法:把建筑水平拉成长条形,一字长蛇阵,再根据功能的需求,在主体腹部的一侧生长出不同体块,像在大树主干上延伸出来的枝条。
然而这栋长度能与帝国大厦高度媲美的庞然大物如果横放到地面,势必会像一堵巨大的墙,阻挡南面吹来的海风。
到夏季,北面学校的孩子们会闷热难耐。
怎么办?霍尔的想法是:完全不占用地面空间,把整个建筑抬升起来,建筑物下方可以让海风吹过,可以绿化,可以向市民开放。
同时通过面宽的延伸和高度的提升,从内部功能来讲也能把整个基地周围景观资源尽收眼底。
万科集团简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2),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万科中心,现任董事长为王石,总经理为郁亮。
自创建以来,公司一直主张“健康丰盛人生”,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简单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
一独特内涵的企业标示:2007年,万科集团更换LOGO标识。
标识语“建筑无限生活”更改为“让建筑赞美生命”。
新标识由四个"V"组成。
其寓意如下:1、四个“V”旋转围合而成中国传统民宅中常见的窗花纹样,体现了万科专注于中国住宅产业的业务战略。
2、四个“V”朝向不同角度,寓意万科理解生而不同的人期盼无限可能的生活空间,积极响应客户的各种需要,创造性的为人们提供各种差异化的理想居住空间。
3、四个“V”形状规整有序,象征万科推进更加工业化的全新建筑模式,从而提高住宅质量水准,减少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
4、四个“V”相互呼应循环往复,代表万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
5、四个“V”鲜艳活泼,寓意万科员工生趣盎然、健康丰盛、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
二公司有着严谨的工作管理制度:它的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总部,总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职能部门与子公司职能部门之间也并不完全是指挥与被指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职能的种类,有些部门总部集权的程度极高,比如财务管理部门、资金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等;而其他职能部门,包括营销企划部门、工程管理部。
同时,万科内部形成了万科“忠实于制度”、“忠实于流程”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些制度和规范得以自觉和充分落实。
三企业理念: 企业一直始终贯彻建筑为了生命、建筑延拓生命、建筑充满生命、建筑有爱、生活有爱、服务有爱的核心理念。
四浓厚的企业文化:(一、简单不复杂;二、规范不权谋;三、透明不黑箱;四、责任不放任)享誉业内。
深圳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 建科大楼(绿色建筑示范)建科大楼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级示范工程项目。
是华南地区首个大规模综合运用绿色、节能技术设计建造的办公建筑示范楼。
作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办公大楼,该项目肩负着深圳地区节能绿色示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展示的重要功能。
项目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和模拟运算,在整体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充分整合,建设成一个适宜南方地区、具有可推广、示范意义开放式综合示范平台。
项目面积:18170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康路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 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绿色建筑示范)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拟建为全国安置房示范小区。
利用模拟技术优化小区单体设计、降噪、照明,并根据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技术,采用了半集中式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分布于屋顶和建筑立面,用温差控制方式启动集热与供热水系统循环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技术,经计算机模拟计算小区节能率>50%。
项目面积: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局3. 深圳市高新区软件大厦(绿色建筑示范)深圳市高新区软件大厦采用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技术,优化室内环境设计,采用绿色施工、生物多样、生态复原性等一系列措施,是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之一。
项目面积: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高新园区建设单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4. 万科城四期(绿色建筑示范)万科城四期是万科近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代表项目之一,是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中荷可持续示范项目。
该项目成熟运用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实现建筑节能65%,可再生能源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达到5%以上。
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精度,极大地减少建造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建造阶段的节能环保。
项目面积:.45平方米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建设单位: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5. 深圳市南山区档案信心大厦(绿色建筑示范)作为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之一,深圳市南山区档案信心大厦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将技术成熟的太阳能的电能转化充分利用,使之成为一座低能耗办公大楼。
万科总部大楼简介万科总部是国首座申请世界绿色建筑的最高认证——美国LEED铂金证(该认证是世界围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是世界各国建立各自建筑绿色及可持续性评估标准的本)。
万科总部由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斯蒂芬·霍尔设计,我国著名的结构设计大师博学怡大师负责结构设计。
通过精心、超前的建筑设计,整栋建筑像一只生物,里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纤维,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
万科总部,是一座水平向的低层建筑,水平展开长度600余米,可与美国帝国大厦高度相媲美。
在结构设计中,首次巧妙地将大跨度、钢结构、桥梁斜拉索及钢筋混凝土完美结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系,在国际尚属首例。
整体建筑恰似“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又如绵恒的巨鳗盘踞在滨海之上,这栋建筑完全向市民开放。
万科总部中心位于市盐田区大梅沙环路南侧,东观浩淼的大海,西揽碧翠的山脉,与东海岸一路之隔。
万科总部中心占地面积61729.6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8913平米,建筑面积80200平方米,其中会议中心8000平方米,酒店面积46200平方米。
6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基地,除8个支撑主题的交通核外,整体悬空,可让海风、山风流通,并完全向市民开放。
市科技图书馆(大学城图书馆)简介市大学城图书馆位于大学城西校区的核心地带,由罗麦庄马(RMJM HongKong Ltd.)公司设计,总投资近2.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高4层。
设计藏书150万册,网络节点1700个(全馆无线网络覆盖),近2500个阅览座位,日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
2005年1月1日主体工程动工兴建,2006年10月15日落成,同年12月31日对大学城师生开放。
图书馆建筑外观设计灵动、飘逸、流畅、现代,形同“如意”,是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