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4.95 MB
- 文档页数:94
Location: Yantian District, Shenzhen Status: Built Type: Renovation Site Area: 61 730 m²Building Area: 122 060 m² Design/completion: 2018/2021Client: Shenzhen Vanke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Managing Partner: Chen Zetao, Su Jinlefu Project Leader: Ma RushuaiDesign Team: Guo Landu, Fang Qi, Wang Jianhui, Guo Xusheng, Zeng Xianzhi, Min Rui, Huang Qingping, Li Yue, Shi Yujia, Zou Jinsui, Zeng Shuya, Shi Cheng, Xu Tongwei, Zhou YutianPhotography: Tianpei Zeng项目地点:深圳市盐田区状态:建成类型:改造场地面积:61 730 平方米建筑面积:122 060 平方米设计/竣工:2018 / 2021年建设单位: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陈泽涛,苏晋乐夫项目负责人:马如帅设计团队:郭兰都,房琪,王剑辉,郭旭生,曾宪志,闵睿,黄清平,李越,史雨佳,邹金穗,曾舒亚,石成,许统维,周裕田摄影:曾天培万科中心被设计成了一个漂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给地面层带来更多的活力。
主体建筑的功能之间连通、碰撞,整体架空不仅为建筑提供了与周边山海景观的联系,也最大化了人性化尺度的地面活动公共空间。
建筑内由一条水平向贯通的公共空间和一系列交流形成室内公共体系。
万科中心计划改造为多所学校共同使用的教育综合体。
Mountain at Sea - Shenzhen Vanke Tianqin Bay Phase III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栖山望海——深圳万科天琴湾三期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万科天琴湾位于深圳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度假胜地大、小梅沙双湾之间的崎头岭半岛之上,三期项目规划面积2539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40㎡,容积率仅为0.099。
48栋大宅依地形散落其间,质朴而静谧,融于这片美丽浩瀚的山海之间。
一、设计理念——依山就势、融入自然基地地形陡峭,最高点接近半岛中心,高度大约为海拔120米。
设计理念从自然山形提炼而来,建筑空间以等高线为构图肌理,结合等高线迂回曲折的地形,至上而下,创造出一个自然生长的山地建筑群。
二、规划设计策略——山居场所、因地制宜交通组织设计采用环形加枝状道路系统,主干道采用“U”字形平面,平行等高线随地势蜿蜒而下。
区内道路分为三级,海拔高度大约40米并平行于海岸线的是环绕半岛的小区一级道路,道路宽度7米,平均坡度3.2%;与之对接,海拔高度大约80米环绕半岛内侧的是小区二级道路,道路宽度6米,平均坡度6.8%;与二级道路相接通向山顶的盘山路为小区三级道路,道路宽度5米,平均坡度4.6%。
三、单体设计策略——线与空间、追求纯粹单体设计采用“自然主义”风格,每栋别墅平面均以大尺度的弧线为主导——48栋房子以简洁的相同材质的大面积弧墙为主导元素,通过弧线和空间的相互关联与嵌套,营造出独特的内部空间与富有个性的外部形象。
用地面积:253990.39㎡ 总建筑面积:25040㎡别墅面积: 24740㎡建设单位: 深圳市富春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单位 : 线和空间建筑事务所(美国)建设地点 : 广东省深圳市设计/竣工时间: 2008.03/2012.09设计主持人: 曹卓、傅洪设计团队:曹卓、傅洪、洪悦、孙颐潞、戴传彦、刘目本文作者:曹卓、傅洪、洪悦项目获奖情况: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住宅建筑)一等奖;2013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住宅建筑)二等奖。
万科总部大楼简介万科总部是国内首座申请世界绿色建筑的最高认证——美国LEED铂金证(该认证是世界范畴内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连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阻碍力的评估标准,是世界各国建立各自建筑绿色及可连续性评估标准的范本)。
万科总部由美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斯蒂芬·霍尔设计,我国闻名的结构设计大师博学怡大师负责结构设计。
通过精心、超前的建筑设计,整栋建筑像一只生物,里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亮强化轻质纤维,每个方向的墙面都通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运算,操纵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
万科总部,是一座水平向的低层建筑,水平展开长度600余米,可与美国帝国大厦高度相比美。
在结构设计中,首次巧妙地将大跨度、钢结构、桥梁斜拉索及钢筋混凝土完美结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系,在国际尚属首例。
整体建筑恰似“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又如绵恒的巨鳗盘踞在滨海之上,这栋建筑完全向市民开放。
万科总部中心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内环路南侧,东观浩淼的大海,西揽碧翠的山脉,与东海岸一路之隔。
万科总部中心占地面积61729.6 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8913平米,建筑面积80200平方米,其中会议中心8000平方米,酒店面积46200平方米。
6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基地,除8个支撑主题的交通核外,整体悬空,可让海风、山风流通,并完全向市民开放。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简介深圳市大学城图书馆位于大学城西校区的核心地带,由罗麦庄马香港有限公司(RMJM HongKong Ltd.)公司设计,总投资近2.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高4层。
设计藏书150万册,网络节点1700个(全馆无线网络覆盖),近2500个阅览座位,日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
2005年1月1日主体工程动工兴建,2006年10月15日落成,同年12月31日对大学城师生开放。
图书馆建筑外观设计灵动、飘逸、流畅、现代,形同“如意”,是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
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研究- 结构理论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傅学怡总工程师傅学怡: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深圳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的介绍。
有的人可能知道,它应该是一个世界上新的建筑结构形式。
这个大楼总建筑面积是13万7千平方米,地面上是18万平方米,它的建筑师是搞建筑的人都知道的美国一个当代的建筑大师。
这幢楼主要是用做万科公司的总部办公楼,同时兼有一部分办公和酒店,该楼面对深圳大梅沙海滨,不是紧邻海,离海还有大概3百米左右的距离。
这幢楼的设计理念用英语来说是一个漂浮的地平线。
整个楼从地面拔地而起10到15米,上面建4到5层的一个多层办公楼。
从建筑理念上来说有两大特点:第一,绿色景观无限,包括百分之百的绿化。
第二,因为拔高了10到15米,所有办公室内的空间都具备海景资源,从而让这个楼的品质和价位也相应提高了。
当然,楼拔高了,拔地而起,结构的造价是有所增加的。
这是它的平面图。
在这张图的下方就是大梅沙海滨。
这是建筑的各个立面图。
落地竖向构件就是筒体和剪力墙,以及一些钢筋混凝土柱,落地竖向建筑的水平跨度在中部大概是50米到60米,端部的悬臂大概是10到15米。
整个楼的全长大概是5百多米,不到6百米,它的体型大家能看到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没法计算这个长度。
如果是从这里开始算,算到这边的话大概是1百米这样。
这个楼怎么做,做什么结构我想就不说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一下,首先是一个方案的备选。
我们经历过类似央视在深圳建的专业中心这样一种巨型钢的支撑结构。
这个做完以后每平方米的用钢量,由于它每层都是钢结构,包括要跨越5、60米,用钢量大概是在200到250公斤一个平方米,跟我们目前做的国内大型火车站的楼盖用钢量是差不多的,应该说不算多。
但是万科业主找我们商量,觉得这个用钢量按照两年前的单价来看,应该钢结构部分单价是在2000块左右,再加上混凝土的造价估计要在3千不到,他们认为这个结构造价偏贵。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我们提了一个混合框架加拉索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