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散文诗二首
- 格式:docx
- 大小:39.89 KB
- 文档页数:3
《散文诗二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荷叶母亲》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2.文题诠释《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
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
《荷叶母亲》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
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3.主旨《荷叶母亲》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
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荷叶母亲》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全诗最大的妙处不仅在于以荷叶喻母亲和以红莲喻儿女,而且在于以“莲”为中心构造的画面跳转与情绪流动。
4.内容解读《金色花》自开头起,泰戈尔就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小孩子活泼的想象力和小孩子那种好玩又会玩的天性。
“变成金色花”后的小孩子“只是为了好玩”,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变成什么都要时刻在妈妈身边,体现出了小孩子对温柔妈依恋与喜爱。
诗末的一句“不告诉你,妈妈”,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记 重点字词
生难字
匿.
(nì)笑 沐.(mù)浴 嗅.
(xiù)到 并蒂.(dì) 祷.
(dǎo)告 攲.(qī)斜 梗.
(gěng) 荫蔽..(yīn bì) 遮.
(zhē)蔽 徘徊..(pái huái) 菡萏..
(hàn dàn) 多音字
荷⎩
⎪⎨⎪⎧hé(荷叶)hè(荷锄) 闷⎩⎪⎨⎪⎧mēn (闷热)mèn (烦闷) 落⎩⎪⎨⎪⎧luò(掉落)lào (落枕)là(丢三落四)luō(大大落落) 形近字
⎩⎪⎨⎪⎧嘻(xī)嘻哈嬉(xī)嬉戏 ⎩
⎪⎨⎪⎧蓬(péng )蓬松篷(péng )敞篷车 重点词
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①洗澡;② 借指受润泽;③比喻沉浸在 某种环境中。
欹斜:倾斜,歪斜。
欹,倾斜。
慈怜:慈爱怜惜。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7散文诗二首+批注
散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结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以散文的自由流畅和诗歌的韵律美感为特色。
下面我将为你呈现两首散文诗,并附上批注。
散文诗一,《沉默的夜晚》。
沉默的夜晚,星辰点缀着天空,月亮如银盘悬挂其中。
大地静寂无声,只有微风轻拂树叶的声音,如诗如画。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星辰和月亮的美丽,以及大地的静谧,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
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夜晚的场景中。
散文诗二,《流淌的河水》。
河水如歌,奔腾而过。
它源远流长,蜿蜒曲折,贯穿山川。
河水载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人们的生活。
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源泉。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写河水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为主题,通过形容河水的奔腾和流动,表现了它的生命力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同时,作者也暗示了河水承载了人们的生活和希望,寓意深远。
以上是两首散文诗及其批注。
散文诗以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意境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希望这些作品和批注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作者】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注释⑴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⑵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⑶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⑷《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作品赏析原文赏析《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本店铺为家人们分享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
7.《散文诗二首》预习学案
班级:学号:姓名: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金色花
预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美,人性美。
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预习学过程:
一、夯实基础知识
1、知识链接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2、语文小知识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3、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祈()祷():
敷衍():
梵()文:
二、初读理解
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2、你和妈妈一起做过游戏吗?把你最难忘的那次经历与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荷叶·母亲
预习目标:
1、有表情朗读诗文,了解冰心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诗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学会感恩。
一、夯实基础知识
1、知识链接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