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国家菜籽进、出口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81.55 KB
- 文档页数:2
食品行业的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促进国内食品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国内食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的现状、主要食品进口与出口国家、贸易壁垒、以及食品进口与出口对国内食品产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的现状近年来,全球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2019年全球食品进口总额达到了1.5万亿美元,食品出口总额达到了1.2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进口国,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则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在我国,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我国食品进口总额达到了1200亿美元,食品出口总额达到了800亿美元。
其中,农产品进口总额达到了12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50亿美元。
主要食品进口与出口国家在食品进口方面,我国主要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进口。
其中,进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籽、水果、蔬菜等。
在食品出口方面,我国主要向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其中,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品、茶叶等。
贸易壁垒在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中,贸易壁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是指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来限制进口,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进口许可、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等。
这些壁垒对食品进口与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限制了市场的准入。
食品进口与出口对国内食品产业的影响食品进口与出口对国内食品产业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食品进口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促进国内食品产业的发展。
例如,进口的大豆可以作为饲料原料,促进了国内养殖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食品出口可以提高国内食品的竞争力,促进国内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为什么四大主粮出口权都控制在这些国家手中今天,我在阅读《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决策》第七章时,看了文章中开篇所点出的这些内容的话时就让我感触很深。
脑海里在问“为什么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的出口都控制在这些国家手中,尤其是小麦都控制在欧美国家手中”。
我先把书中写的这段话进行叙述:过去60年,世界粮食贸易量总体大幅度增长。
粮食出口国相对集中在少数国家,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控制着主要粮食的出口。
玉米和大豆贸易量占粮食总贸易量的80%以上,玉米出口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出口集中在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小麦出口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稻谷出口集中在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家。
小麦、稻谷、玉米等品种进口国家则比较分散。
稻谷、小麦等贸易量占粮食总贸易量的5%~20%左右,大豆贸易量占粮食贸易总量的比例高达40%以上。
2000年以后,主要进口国发生明显变化,大豆进口主要集中在中国。
我们预测,未来20年,世界粮食贸易可能增长至7亿~9亿吨,小麦、玉米、稻谷的贸易占比有望持续升高。
说实话,我看到这些内容后,对美国在小麦、玉米、大豆方面的出口控制颇为担忧,这个担忧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美关系现在是处在十字路口,怎么走对世界的安全都能产生不同的变局。
当然我自己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评论家,只是站在一名普通老百姓的位置考虑问题,美国掌控着玉米、大豆、小麦的出口控制权,而我们国家虽然粮食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但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这么快这么好,为满足国内民众对粮食间接消费的需求,每年都要向国外进口以数以万计的玉米、小麦、大豆。
据查,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1.6亿吨,光是从美国、巴西及乌克兰三国的进口总量就超过了1.3亿吨,占比高达81%。
而美国也再度成为我国主要粮油品种进口第一来源国。
于是乎,我在想,什么时候美国要是突然什么时候不在对我们国家出口这些粮食,我国人民的一日三餐会有什么变故呢!这或许有些杞人忧天,但我是这么想了,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么想。
世界粮食产量大国前十名1、中国(约6.82亿吨)。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bai]早在2017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就高达6.1亿吨以上,其中多个粮食品种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比如玉米总产量为2.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稻谷总产量为2.0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小麦总产量为1.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在2021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达了6.8亿吨以上,是2021年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
2、美国(约5.71亿吨)。
美国是世界上有名的产粮大国,粮食产量常年位居全球前列,在2021年美国的粮食总产量达了5.7亿吨以上,是2021年粮食产量第二多的国家。
目前美国拥有全球第一多的耕地面积,总量超过1.577亿公顷,而且美国也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因而粮食单产量也很高,这也就奠定了美国产粮大国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3、印度(约3.14亿吨)。
印度拥有全球第二多的耕地面积,超过了1.564亿公顷,接近23.5亿亩,其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了3.1471亿吨,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在世界产粮大国排行前列。
其实,印度的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是不成正比的,过于落后的农耕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导致印度粮食单产量很低,如果印度农耕技术跟上来的话,其粮食年产量可以达到8亿吨,这将稳居世界第一。
4、俄罗斯(约1.33亿吨)。
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三多的耕地面积,[bai]超过1.2亿公顷,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的平原上,其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3327亿吨,是世界十大粮食生产国之一。
目前,俄罗斯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1.3亿吨的水平,人均近1吨粮食,是世界第一小麦出口国、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据俄罗斯农业部最新发布消息称,俄罗斯2022年的粮食产量将大大超过2021年的水平,并接近历史最高值。
5、巴西(约1.19亿吨)。
巴西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之一,在2020年其粮食产量达到了2.21亿吨,不过由于遭遇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巴西2021年的粮食产量降低到1.1923亿吨,位居世界第五。
油菜籽全球主要产地与经济价值油菜籽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它不仅为食用油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还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全球主要的油菜籽产地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一、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之一。
油菜籽在中国的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中国的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油菜籽种植区域。
油菜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之一,每年出口量巨大。
同时,油菜籽也为中国的食用油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持了该行业的发展。
二、加拿大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之一。
该国拥有广阔的耕地和有利的种植条件,使得油菜籽的产量和质量都具备竞争力。
其主要种植区域位于西部的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马尼托巴等省份。
油菜籽的出口是加拿大农业的重要支柱,为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印度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市场之一。
印度对于油菜籽的需求量巨大,因此该国一直努力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质量。
印度的油菜籽主要种植在北部和西部的邦地区、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等地。
油菜籽的种植和加工业为印度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为其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全球重要的油菜籽生产国之一,其油菜籽主要种植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等地。
澳大利亚的油菜籽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国家农业出口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澳大利亚的油菜籽也在国内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满足了食用油和工业需求。
五、欧洲欧洲是全球重要的油菜籽产区之一,尤其以法国和德国为主要种植和生产国。
油菜籽在法国的产量一直居于欧洲前列,法国的农业政策和技术支持使得油菜籽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德国也是欧洲重要的油菜籽生产国,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
欧洲的油菜籽主要用于食用油和工业加工,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油菜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产地和经济价值。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油菜籽种植和加工业发展,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还为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油菜发展概况普兰斯纳整理一、世界油菜发展概况(一)世界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油料作物,在世界油料作物中,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量,都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
作为油料作物,油菜籽的含油率比大豆高得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油菜是作为冬季作物来开发生产的,很少与粮食作物发生争地矛盾。
目前,世界上油菜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主要有亚洲、欧洲及北美洲。
其中,亚洲的中国及印度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以前,中国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则是30年代才开始的。
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种,其次是白菜型,甘蓝型品种则是近年才种植的。
在欧洲,基本上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白菜型品种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种主要是用于生产调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种植。
北美洲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主要种植的是甘蓝型品种,白菜型品种和芥菜型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很小。
70年代以来,世界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71~1980年期间,世界油菜生产面积由1.27亿亩扩大到1.75亿亩,扩大38%,菜籽产量由6600千吨增加到10574千吨,增长了60.2%。
进入80年代后发展更快,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油菜生产面积由1.75亿亩增加到2.61亿亩,比1980年增加了48.8%,菜籽产量增加到了24492千吨,比1980年增加了131.2%。
199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59亿亩,菜籽产量增加到34316千吨。
1999年种植面积达到4.13亿亩,油菜籽产量创历史新高,即42422千吨。
这个速度是油料作物发展史上少有的。
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德国以及英国,从种植面积来看,目前最大的是中国(1.16亿亩)、印度、加拿大(0.64亿亩)及德同、英国等,从产量来看,排在首位的仍然是中国,其次有加拿大、印度、德同、法国(0.17亿亩)、澳大利亚(0.19亿亩)、英国及美国等。
菜籽油产品手册目录第一章商品概况 (3)一、菜籽油简介 (3)二、菜籽油的生产工艺 (3)三、分类和国家标准 (3)四、用途 (4)第二章我国菜籽油市场概况 (5)一、菜籽油生产及分布 (5)(一)全球菜籽油生产地区分布 (5)(二)中国菜籽油生产地区及分布 (5)二、我国菜籽油的供需状况 (6)三、我国菜籽油的进出口 (7)四、近年来的价格走势 (7)五、影响菜籽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8)(一)宏观和政策因素 (9)(二)供给因素 (9)(三)需求因素 (10)(四)相关及替代商品价格影响 (10)第一章商品概况一、菜籽油简介菜籽油俗称菜油,是以油菜的种子(油菜籽,以下简称菜籽)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色泽金黄或棕黄。
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和豆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油脂。
二、菜籽油的生产工艺菜籽油的制取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浸出法是用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取油方式。
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
菜籽经过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等流程后,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得毛油,毛油不能直接食用。
菜籽油加工时,一般先压榨取油,然后将压榨后的饼粕通过浸出再取油。
菜籽毛油经脱胶、脱脂、脱杂和脱水后,成为可以食用的四级成品菜籽油。
四级菜籽油再经过脱酸、脱臭、脱色等精炼后,成为精炼油。
一般企业加工的精炼油主要是一级油,一级油主要通过小包装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
少数企业的精炼油达不到一级标准,成为二级和三级菜籽油,二、三级菜籽油在现货市场上数量很少。
三、分类和国家标准我国菜籽油国家标准:GB 1536-2004。
四、用途菜籽油除直接食用外,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以制造人造奶油等食品,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
一般菜籽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第二章我国菜籽油市场概况一、菜籽油生产及分布(一)全球菜籽油生产地区分布2011/12年度,全球菜籽油总产量约1693万吨,其中欧盟、中国、印度、加拿大是全球菜籽油四大主产国(地区)。
菜籽油地域分布与经济价值分析菜籽油是一种常用的食用油,具有植物源、富含油酸和维生素E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地家庭和商业厨房的欢迎。
了解菜籽油的地域分布和经济价值对于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分布和经济角度分析菜籽油的特点和价值。
一、菜籽油的地理分布菜籽油主要由油菜籽提炼而成,所以其地理分布与油菜种植区域相关。
油菜是一种寒生作物,适应性强,因此在各大洲广泛分布。
下面是菜籽油主要产地的地理分布:1. 亚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是亚洲地区主要的菜籽油产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河南、湖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是中国的主要生产地区。
2. 欧洲:欧洲地区主要的菜籽油产地包括乌克兰、俄罗斯、法国、英国等。
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出口国之一,沿黑海沿岸地区的黑龙江州和敖德萨州是乌克兰的主要产区。
3. 美洲:加拿大和美国是北美地区主要的油菜籽种植区域,菜籽油也在这些地区广泛生产和消费。
阿根廷和巴西是南美洲著名的油菜籽种植国家,也是菜籽油的重要产地。
4. 大洋洲和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油菜种植在大洋洲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也有一定的油菜籽种植和菜籽油生产。
二、菜籽油的经济价值1. 农业经济价值:菜籽油作为农产品,对地方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油菜种植和菜籽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和农业增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
2. 食用油市场:菜籽油在全球食用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低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受到健康饮食追求者的青睐。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菜籽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3. 国际贸易:菜籽油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商品之一。
各菜籽油产区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互通,促进了全球食用油市场的繁荣。
特别是中国、乌克兰等国,其菜籽油出口量较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产业发展:菜籽油产业链包括油菜种植、菜籽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涉及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不同行业。
全球主要国家菜籽进口量分析
目前欧盟、中国进口菜籽量较大,2013年两国菜籽进口量基本持平,达到330万吨的水平。
自2009年度中国禁止主产区进口菜籽以来,江苏地区菜籽进口量大幅减少,随后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进口量逐渐增大,2010年-2012年菜籽进口量逐年递增,2013年与去年基本持平。
而欧盟主要是生物柴油的利用,目前需求情况较为稳定,后期进口增幅有限。
其他国家菜籽进口量近几年以稳定为主,变化幅度不明显。
中国面对菜籽产不足需局面,菜籽进口量未来呈增长态势,也促进了中国与他国在菜籽贸易上的合作。
全球主要国家菜籽出口量变化
目前,全球主要菜籽出口国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其中加拿大菜籽出口量最大,加拿大菜籽也是中国进口菜籽的主要来源国,每年出口量都在710万吨以上,2013年加拿大菜籽出口量达到了830万吨的水平,较去年增长119万吨。
澳大利亚菜籽在2012/2013年度出口量增长91万吨,当时中国打开了进口澳籽的大门,进口量在50万吨附近,这也是当年澳籽出口放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乌克兰菜籽出口量呈增长态势,2013年较2012年增长了96万吨,其增长量占到2013年总出口量的43%,未来乌克兰菜籽出口量如仍呈上涨态势,这对中国进口菜籽也是较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