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基础灌浆质量控制技术

设备基础灌浆质量控制技术

设备基础灌浆质量控制技术
设备基础灌浆质量控制技术

设备基础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 概述

工业厂房中都存在很多的设备基础,这些设备基础与设备接触面的密实度及水平精度要求非常高,土建施工中很难一次保证,所以需将设备安装定位及校准后方将设备与基础的结合部位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施工中所采用灌浆料的性能优劣及施工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二次灌浆的质量,同时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控制指标

2.1灌浆材料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灌浆过程中,基础与设备接触面的密实度及水平精度须达到设备安装要求;

2.3灌浆施工完后,避免产生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

3 控制技术

3.1 灌浆材料应用

目前常用到二次灌浆料多是属于水泥基的灌浆料,工业厂房设备基础灌浆材料主要采用的康固灌浆料就是其中一种。在材料选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设计应根据强度要求、设备运行时的环境温度、灌浆层厚 度、施工环境温度、养护措施等因素选择材料。水泥基灌浆材料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及相应的性能指标;

2)拌合水必须符合BTS 1.2[5]的要求,还应该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 准》JGJ 63的规定。水泥基灌浆材料在施工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拌合,不得通过增加用水量来提高其流动性;

3)拌其它(含:模板、木料、钉子、粘性条、灰浆等),但禁止使用木质碎料模板和在凹陷处填塞膨胀性聚苯乙烯;

3.2施工条件的检查和准备

设备基础在交付安装时要把基础表面凿出坚硬的粗面,消除表面疏松的混凝土,露出石子,在顶面弹出中心线或相应的控制线。设备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带有螺栓孔的设备基础在交付安装时,应将螺栓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在这样情况下由土建专业施工人员和设备安装专业人员进行基础质量检查,包括设备基础的几何尺寸、标高、混凝土强度报告、轴线,有预埋件的还要检查预埋件是否空鼓、标高及型号位置是否准确等。螺栓孔的尺寸、位置等,按照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查验收。相关人员确认后,设备基础交付安装单位进行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单位的设备的安装过

程中,应尽力避免油污污染到基础表面,有油污污染的地方要将油污清理干净。设备安装合格后,向土建专业提交设备灌浆通知单,应将灌浆位置、高度以及注意事项在通知单上说明,必要时应绘图说明,土建专业接到灌浆通知后,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应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等。清理干净后应进行模板支设,在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整齐的黏贴海绵胶条,模板要贴紧胶条,防止漏浆。支设模板时,不得以设备或螺栓作为支撑点或连接点,避免设备移动变形,模板的支设要牢固,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且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cm(见模板支设示意图)。灌浆料的拌合用水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灌浆材料进场时应带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材料进场后的存放条件应以水泥的存放条件相同。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取样检验材料的合格性。取样方法按《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进行。检验项目应包括:流动度(或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初始值和30min保留值、竖向膨胀率、1d抗压强度。这些检验项目符合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指标时判定位合格,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3

4

5

模板支设示意图

1—设备底座;2—模板;3—二次灌浆层;

4—地脚螺栓灌浆层;5—设备基础

另外,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湿润,通常应用湿麻袋片将覆盖在混凝土基层上,保证麻袋片含水率处于饱和状态。对于螺栓孔应在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以使螺栓孔侧壁充分湿润。在准备灌浆前1h,清除积水。在灌浆时,应使混凝土基层处于风干状态,当还有部分存水时可用空压机进行吹干。

3.3灌浆过程质量控制

灌浆料的搅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采用机械搅拌。料盘在第一次搅拌时应用水先湿润,以免料盘吸收第一盘的水分而影响拌合料的流动性。每盘搅拌量应以浇筑的工程量和灌浆的难易程度来决定,以能够在20分钟内使用完毕为宜,应以整袋为每盘用量,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注明的用水量进行计量用水。在拌合的时候应先加入每盘用水量的

2/3进行拌合,等拌合到大致均匀(约3min)后再加入剩余的1/3的水。这样有利于灌浆料的流动性。在设备灌浆时应根据设备基础的特征确定灌浆的施工方法,从灌浆时可以利用小桶装料斜导入灌槽进行浇筑,对于操作条件差的情况可以制作高位灌浆料斗,灌浆斜浇筑时应该从单侧倒斜以保证设备下灌浆料填充密实,同时用竹条或铁皮进行拉动以协助灌浆料的流动,拉条的拉动不能过度,否则容易灌浆料分层离析,浇筑至指定的高度后应检查设备下是否有未填充密实的区域。每个灌浆区域应连续完成,灌浆时应避免污染设备,灌浆时应留置试块检查灌浆强度。留置在标养室进行标准养护,到28天龄期后进行检验抗压强度、评定灌浆质量。为了使灌浆料的外露部分不产生裂缝,在灌浆结束后3~6h内沿底板边缘向外切45°斜角(见切边后示意图)。

切边后示意图

3.4灌浆施工其他注意事项

3.4.1高温气候环境施工

灌浆部位温度大于35℃,应按高温气候环境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1)灌浆前24h采取措施,防止灌浆部位受到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

2)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 应大于35℃;

3)浆体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

4)灌浆后应及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3.4.2常温养护

1)灌浆时,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 盖塑料薄膜,加盖湿草带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养护剂必须满足BTS1.2的要求

2)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 3.4.3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要在养护完毕后,拆除模板不会破坏灌浆层的情况下进行拆除,拆除模板 不得对设备有影响及碰撞。

4 结语

要想做好设备基础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都应该到位。工序的交接检查、材料的保管与检验、拌合料的计量、环境温度的量测、养护措施的到位都会影响到灌浆的施工质量。

5附件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与质量控制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与质量控制 一、概述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指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软土增幅最小,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少30%左右。根据地层性质、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使用功能(抗压、抗拔)等因素,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 该技术适用于泥浆护壁钻、挖孔灌注桩及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 二、施工要点 1、施工工艺。 目前后注浆有以下几种工艺: (1)在孔底设置注浆室。采用该工艺时钢筋笼需下到桩底。此种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国内很少采用。 (2)灌注桩成孔后,在孔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设出浆口,并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包住;并且出浆口的位置要高出孔底30—50cm;灌注混凝土之前,先向孔底到入碎石或块石,使出浆口埋入碎石或块石内,然后再灌筑混凝土。此种工艺主要用于桩底加固,在国内已有过多次实验

或使用。不过要注意此工艺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而导致注浆失败。 (3)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管或黑铁管),出浆口采用单向截流阀并 压入桩底土中30—50cm。此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是浆液也不会回流,注浆成功率达97%以上,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著。因此,一般应采取此种工艺。2、工艺要点 (1)注浆管制作。注浆管一般应采用钢管。其结构分为三部分:端部花管、中部直管及上部带丝扣的接头。花管段侧壁一般按梅花形设置出浆水孔,孔径通常为6—7mm。直径可采用Φ25 mm或Φ30 mm。对于超长桩,考虑到管内摩阻力对压力的影响,可考虑采用Φ30mm或Φ38mm的钢管。同时,花管段一定要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等包裹好,用铁丝等缠绕扎紧,防止渗漏。 (2)注浆管安装下放。当采用第三种施工工艺时,应将两根注浆管点焊在钢筋笼的内圈上,安装注浆管时必须保证注浆管之间的对接,确保焊缝饱满、连续、密封良好;必须在花管全长范围内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等缠绕紧密,再用胶皮铁丝包裹扎牢,与宽容与洋人同时,注浆管安装时还必须保证花管端部与钢筋笼(设计必须是下至孔底)底端齐平,而后管内注满水同钢筋笼一起放入孔内。另外注浆管顶应低于地面200—300 mm,防止钻机移位时,碰断注浆管。 (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是注浆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预压及疏通注浆通道,以检查注浆管的可灌性与联能性,为注浆做好准备工作。成桩后3—7天用高压水压通注浆通道,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2—0.6 m3,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的施工方法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的施工方法 1、灌浆准备 需要灌浆的部位主要有汽机基座、锅炉基础、各类风机及一般设备基础。 灌浆前必须由安装单位、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发的设备基础灌浆通知单,才能准备灌浆。 2、现场准备 清理干净所需灌浆的区域,对较深的预埋螺栓孔应用空压机吹扫,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灌 浆区砼表面的油脂,将砼表面凿毛。 支模要牢固、美观、可靠、不漏浆,并留有排气孔。灌浆前24小时清水浸泡,达到灌时不再 吸水的要求。 在灌浆开始前,把浮水清除干净,使砼表面成湿饱和状态。 工具准备: 压力灌浆泵、搅拌、运输工具,浇筑、捣实工具;量具。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 对于细石砼灌浆的部位,砂石、水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和《作业指导书》,明确灌浆材料的种类和技术要求,由试验室对材料进行分析和 试验,选定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成立专职灌浆小组,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专门从事本 工程的灌浆操作。 4、灌浆操作 对一个独立的灌浆部位作业应连续进行,材料、工具、人力准备充分,技术员、质检员、试 验员必须坚守岗位指导作业。灌浆材料配合比按重量比配制,搅拌机搅拌,开始灌浆后应连续作 业直至灌完。 灌浆时对于平面部位应始终由一边灌注,直到另一边溢出,灌螺栓孔时应用专用的锥形筒另 一端用胶管连接,直接送至螺栓孔底部,对于各类设备台板底部灌满后应用锤去检验是否有孔洞 或漏浆部位。灌浆振捣用小直经振动棒。 灌浆完成后,应将表面压平压光,并用湿草袋覆盖,洒水养护7天。 5、试验和检验 灌浆材料的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根据所需材料做好试配,确定最佳配合比,对于加水直接拌 合的灌浆材料其加水量应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流动性由试验室确定。流动性试验合格后取样做 100mm立方体试块3组,一组用于7天强度,一组用于28天试压,另一组备用,均须达到设计强 度的要求。 施工时做好施工记录,包括;灌浆部位、日期、水温、材料配合比搅拌后浆温、流动性的试验,试验员、技术员、质安员均应签字,作为交工资料。

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管控技术探讨 赵成博

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管控技术探讨赵成博 发表时间:2018-06-14T09:34:45.8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5期作者:赵成博1 李琪2 [导读] 摘要:由于灌浆形成防渗帷幕对于水库类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有着十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技术已十分完善,灌浆材料可灌性越来越好,设计灌浆压力越来越高,灌浆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等正趋于可行性、合理性和先进性发展。 (1.天津市金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2.天津市泽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由于灌浆形成防渗帷幕对于水库类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有着十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技术已十分完善,灌浆材料可灌性越来越好,设计灌浆压力越来越高,灌浆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等正趋于可行性、合理性和先进性发展。然而,帷幕灌浆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内帷幕灌浆没有灌好、没有管理到位导致工程试运行不成功、装不住水而进行补灌甚至多少次补灌的项目不少,也有的项目因此降低标准运行。帷幕灌浆项目最终造价一般都会超出合同价较多。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灌浆是最难以管控的项目,更是业主最担心的项目,可能的话尽量采用别的方案代替,如防渗墙等。应加强对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管控技术的研究,确保灌浆过程和灌浆施工质量。 关键词:帷幕灌浆;施工质量;管控技术 1帷幕灌浆施工工序的质量管控 1.1帷幕灌浆钻孔 1.1.1施工工序 (1)帷幕灌浆按照钻孔、洗孔、压水、灌浆循环方式进行,最后封孔。此次工程采用单排帷幕灌浆孔,孔间距1.50m,共121个孔,先Ⅰ序后Ⅱ序再Ⅲ序,分三序孔施工,自上而下分段灌浆。(2)钻孔放样: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对帷幕灌浆边线或中线进行测量放样,再用钢尺放出灌浆孔位置。并应测出各个孔的高程。 1.1.2钻孔 灌浆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钻进,适用于较高的坝体,目前常用的回转钻机有处理深度100m、150m、300m等立轴式液压回转钻机。灌浆前,根据灌浆设计所确定的孔位,安装钻机后进行钻孔。造孔时用一钢管做环,用机械或人力将导管插入。本工程钻孔要求采用干式造孔,不得采用清水循环钻进。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2%。采用自上而下分段成孔,开钻孔径约为120mm,终钻孔径≥70mm,钻至强风化接触面顶板后,下入110mm套管把基岩与坝体隔开,更换成大于70mm的金刚石钻头进行钻进,直至钻至终孔。钻孔中注意事项:当钻进过程中发生卡钻现象时,继续保证冲洗液的灌入,同时采用扭转或向上拉的方式进行处理;钻进时要及时对钻孔倾斜度进行测量,发现偏斜超过误差允许时,采用跳级换径的方法进行纠斜;钻至设计深度(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不超过住25m)后,等待灌浆过程中,应对孔口进行加盖保护。 1.1.3钻孔冲洗 灌浆孔在灌浆前应进行钻孔冲洗,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到回水清净为止。冲洗压力可为0.2~0.4MPa孔顶取小值,孔底取大值。用80%的压力水从孔底向孔外对钻孔进行冲洗,当冲洗水回流恢复洁净超过10min,钻孔内沉积厚度<20cm时,说明钻孔冲洗合格。 1.1.4注水试验方法及试验的基本原理 (1)注水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钻孔成井常水头注水试验。(2)基本原理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土层渗透性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用一定的压力(水压高程)作用证,根据注入稳定水量多少反映土层的渗透能力的大小,根据规程的公式进行计算求出土层的渗透系数。(3)试验工作程序及计算本次试验采用钻孔成井注水试验。其试验流程为:试验段清水钻孔卡取岩芯→冲洗钻孔→下管卡止水栓塞→观测稳定地下水位→正式注水→稳定流量的正误判断→松塞提管→完成。按下式计算出大坝土层的综合渗透系数K。 1.1.5压水试验方法及试验的基本原理 (1)压水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钻孔成井常水头注水试验。(2)基本原理钻孔压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岩层渗透性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用栓塞将钻孔隔离出一段长度的孔段,并向该孔段压水,根据压水与流量的关系确定岩体渗透特性的一种原位渗透试验。(3)试验工作程序及计算本次试验段为强风化砂岩(坝基帷幕)及全风化砂岩层为主,属于稳定的均质体,采用钻孔成孔压水试验。其试验流程为:试验段清水钻孔卡取岩芯→冲洗钻孔→下置止水栓塞→观测稳定地下水位→安装仪器等压水设备→正式压水→压力和流量观测→松塞提管→完成。按下式计算出隔离段的透水率。 1.2灌浆施工质量管控 1.2.1灌浆材料 坝段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帷幕灌浆。浆液配比:集中拌和和站配置0.5:1级浆液,由高速搅拌机拌制。浆液水灰比采用5:1、3:1、2:1、1:1、0.7:1、0.5:1等6个比级,开灌水灰比5:1,具体根据生产性试验确定。灌浆浆液浆浓度按照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1.2.2灌浆方法 帷幕灌浆方式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浆段长度为5m,如遇到特殊情况可适当缩短或延长,但段长不超过10m。灌浆采用循环式,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灌浆时,在盖板混凝土孔段和相邻已灌段底以上0.5m处塞上灌浆塞,同时相邻的2个次序孔间保持3个灌浆段的间隔高差。 1.2.3灌浆段长划分及灌浆压力 灌浆接触段段长为2.0m,以下每段长度为5.0m;灌浆时,为了使灌浆压力尽快达到设定的压力值,当对灌浆率大的接触段进行灌浆时采用分段升压,避免因浆液流串过远而发生抬动破坏。 1.3灌浆质量检查 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灌浆孔结束14d后进行,灌浆检查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试验。在帷幕中心线上、岩石破碎、断层、大孔隙等以及地质复杂部位,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等灌浆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其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总孔数的10%,结果发现:检查孔压水试验透水率为0.05L/(min?m?m),满足要求。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检查孔接触段及其一下段的合格率应100%,其余各段的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

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6T10:18:24.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许晨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有着良好应用效果的施工技术。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有着良好应用效果的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主要利用内部带有凹凸部分的高强度圆形套筒将所需要连接的钢筋从开口两端穿入其中,而后通过向套筒内注入灌浆料的方式来实现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的好处是可以使用灌浆料凝固后由套筒所产生的正向作用力和摩擦力来实现钢筋之间的连接,无须进行钢筋之间的搭接或是焊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质量 引言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我国近些年重点扶持的政策,它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幅度提高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装配式建筑在德国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他们国家的住宅大部分是采用剪力墙、混凝土、叠合板的结构,因为混凝土结构与 PC 构件装配式搭配,耐久性是挺好的。住宅结构也是以混凝土装配式为主,建设成本降低了,提高了施工的可操作性。我国近几年也出台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说明建筑产业发展需要升级。虽然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通过技术和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很好。 1 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将有效简化钢筋之间的结合形式,构件端部混凝土受到钢筋的影响较小且结合部表面平整。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在应用时套筒的孔口与连接钢筋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从而使得采用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完成钢筋连接时能够使得连接构件具有一定的制造和安装容错率,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可靠性。在施工时可以首先将构件吊装到位,待到吊装完毕后再注入灌浆料,从而使得吊装设备的使用率得到大幅提高。采用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进行建筑施工时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在对连接构件进行检测时采用肉眼即可完成连接质量的判定。 2 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些主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接下来将分析一下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些主要因素。灌浆质量是其中之一,灌浆材料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其质量是会对施工效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的,除了其本身质量之外,还包括稀释后的浓度情况,毕竟这会影响钢筋和套筒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影响其整体强度。但是在很多工程项目施工时都有可能出现这一问题,那就是施工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这是需要快速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多行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为毕竟各项工作都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人为来完成,所以工作人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在钢筋套筒灌浆施工中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人员招聘时要求也不够严格,使得大部分施工人员都缺乏足够的工作能力,才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 控制措施 3.1 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该技术大量应用在建筑施工结构方面竖向钢筋连接上,如果工程建设工作使用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跟预制剪力墙进行纵向的钢筋连接情况下,就构建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套筒灌浆连接通过设置专用的金属套筒置入到作业部位,对作业部位进行一定质量与技术要求的水泥灌注作业,由于金属套筒能够形成对水泥灌浆料在膨胀方面的限制作用,因而可以在钢筋表面跟套筒内侧形成作用力,钢筋根据作用力形成表面摩擦力,以此来达到受力钢筋与钢筋之间的力量传递。依据钢筋与连接套筒在方式上的差异性,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能够分成全灌浆、半灌浆两类。全灌浆接头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灌浆套筒接头形式,不同部位的钢筋都以灌浆模式跟套筒进行连接,钢筋都选择使用带肋钢筋;半灌浆接头属于现代研发的新型结构方法,在套筒的一端,钢筋以灌浆进行连接,另一端则选择使用直螺纹连接。 3.2 配比和搅拌 应用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时所使用的灌浆液将按照1 ∶ 0.12 的配合比来进行灌浆料的拌和。对灌浆材料进行拌制时需要搅拌机、空压机、储料罐等设备,在灌浆料的配比中首先检查各项材料的性能是否正常,通过对灌浆料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有受潮板结等问题,如各材料均无异常则按照配合比进行称量配比。将称量完成的配合料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持续8min左右而后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液静置3min左右以排出灌浆液中的气泡。在完成了灌浆液的拌和后需要对拌和后的灌浆液进行流动度的试验检测,通过将截圆锥模放置在玻璃板的中央后将拌和好的灌浆料倒满试模振动排出气体,而后将圆锥试模慢慢提起浆料将会产生自由流动的扩散,待到浆料在无扰动条件下的自由流动扩散停止后在对扩散后的浆液进行 X、Y 垂直方向的自由扩展度测量,并带入计算获得浆液的流动度。如测得浆液的流动度在 250mm±50mm 均为合格,如测得的浆液流动度未能达标将需要重新进行浆液的配比以确保应用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施工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3.3 套筒灌浆连接 为更好地保障钢筋于钢筋之间在连接方面地可靠,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地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2方面:⑴因该技术在连接位置具有刚域,因而连接失效会导致建筑整体上形态受到破坏。为更好地保障整体结构受到震动情况下系统应具有的安全性,应就装配整体式结构套筒灌浆连接的区域技术构造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⑵在温度方面,施工规范规定对于灌浆料的温度控制,应保持其在5摄氏度以下,物料使用过程中,其注入密闭套筒当中,有套筒跟混凝土保护层对其进行温度隔离,灌浆料在凝固过程中会发出一定程度的水化热量,因而是否可以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其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于环境气温较高的作业情况,因为隔热作用,套筒里面的温度提升会影响灌浆料的抗压性能,是不是需要进行降温操作来保障工程质量,还需要实施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3.4 分仓施工 根据剪力墙边线和控制线在墙根部用专用座浆料对剪力墙四周进行座浆,并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对集束

设备二次灌浆施工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正确使用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效和加快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技术方法。 第2条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施工不仅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方法的规定,尚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及《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YB/T9261-98)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名词、术语 第3条 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以下简称CGM灌浆料 第4条自重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利用该材料流动性好的特点,在灌浆范围内自由流动,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5条高位漏斗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仅靠其流动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提高灌浆的位能差,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6条压力灌浆法,是在CGM灌浆料施工中,采用灌浆增压设备,满足灌浆要求的方法。 第三章 CGM灌浆料的适用范围 第7条 CGM灌浆料适用范围(见表1) 型号适用范围最低施工温度(℃) CGM-1(普通型)地脚螺栓锚固、栽埋钢筋,灌浆层厚度 30mm

CGM-1(加固型)灌浆层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和地坪的补强加固(修补厚度≥40mm)。有抗油要求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0 CGM-2(普通型)灌浆层厚度30mm 5 CGM-2(加固型)灌浆层厚度≥15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和地坪的补强加固(修补厚度≥40mm)。 5 CGM-4(超流态)灌浆层厚度在2mm -5 (表1) 第8条 CGM灌浆料的施工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施工。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施工前的准备 第9条 CGM灌浆料施工前应准备: 1.机械搅拌:混凝土搅拌机或砂浆搅拌机; 2.人工搅拌:搅拌槽及铁铲若干; 3.水桶若干; 4.台秤若干; 5.高位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 6.流槽;

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WY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概述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的重要性: 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起源于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而发展,质量检验永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质量检验工作肩负着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鉴别、把关、预防、报告和监督等职能,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质量保证作用。 做为质量检验的执行者——一个合格的检验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同时,还要当好工人的质量宣传员和技术辅导员。走进生产第一线,并随时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帮助生产工人进行质量分析、解决质量问题。检验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生产和技术人员的沟通。 第二节品质管理的演进史 到目前为止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是单纯靠检验或检查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产品生产后经过检验,区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投放市场交付客户使用,不合格产品需通过返工、返修、降等级使用或报废等方式进行处理。

缺点: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是事后的质量保证; 2、缺乏“预防”的功能,只起到鉴别和把关的作用; 3、全数检验; 4、检验成本高。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针对传统质量检验缺乏预防性的问题,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先后提出了在生 产过程中抽样检验方案设计的“统计抽样”理论和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质量控制图”。与质量管理的结合。 特点: 1、数理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的结合; 2、出现了“统计抽样”理论和“质量控制图”,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 缺点: 1、忽略了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中个环节的作用,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情; 2、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 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三全”管理: 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要求: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质量控制要点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在建筑工作中,随着建筑物规模的不断增大,建筑工程量的提升,为了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度以及耐受。就需要借助钻孔灌注桩的方法来实现。钻孔灌注的方式不仅以噪音低,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极受青睐,而且也因其能够为钢混结构起到的加固、稳定作用,且质量较传统方法好,所以更为常用。本文从多方面入手分析,探究钻孔灌注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注浆,后注浆,开塞 一、前言 钻孔灌注桩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在后注浆过程之中的垂直承载力的减小以及对桩端持力层的离散性的控制。然而,在后注浆过程之中还有许多需要值得注意和预防的。为了保证我们在具体的施工中减少失误和差错,下面就对此方面的注意事项作以介绍。 二、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主要目的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同时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仅就现有的工程情况分析来看,影响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原因大约有三种 1.桩底沉渣多,调转不灵 桩底沉渣厚,无论使用正循环还是反循环进行清孔,均无法完全去除干净,桩端承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对于桩端进入密实砂层较深的桩尤其明显;必要时人工制浆护壁成孔,为防止或减少砂层垮塌,控制孔内液面标高以保证足够水头压力,维护下部砂层的安全。清理孔洞使得泥浆排出。 2.桩侧泥皮较厚,对桩侧摩阻力影响较大,这对于位于粘土层的摩擦桩影响较明显; 3.对周边孔壁的扰动,成孔阶段无可避免的会对下层,特别是密实岩层造成扰动破坏,甚至会出现碎裂,影响其原整体强度。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钻孔灌注桩技术特点,为提高桩的垂直承载力,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了成桩后注浆工艺,试验后效果较为理想。所谓后注浆是在成桩后且桩身达到一定强度时,通过预埋管道用高压泵向桩的某些部位灌注水泥浆,以达到消除桩底软弱垫层(沉渣),改善桩土界面,提高局部位置的土体强度。 三、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控制要点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2)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CGM灌浆料二次灌浆,其工艺应符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工艺》的要求。 2、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CGM灌浆料二次灌浆,其工艺应符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工艺》的要求。 2、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 3、施工准备 (1)设备基础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小时,清除积水。(2)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用水泥浆、胶带等封缝,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3)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4)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5)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4、CGM灌浆料的拌和应按本施工技术方法第“二”条规定进行。 5、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即采用跳仓法施工,每段长度不应超过5m。 6、用高位漏斗法灌浆,从设备底座中央或一侧开始灌浆。 7、CGM灌浆料进行二次灌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CGM灌浆料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CGM灌浆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以确保灌浆层的匀质性。 (4)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应在灌浆后3~6小时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斜角(见图3 )以防止自由端产生裂缝。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应在灌浆后3~6小时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一、二次灌浆的定义及作用 (一)二次灌浆的定义 基础浇灌时,预先留出安装地脚螺栓的孔(即预留孔),在设备安装时将地脚螺栓放入孔内,再灌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使地脚螺栓固定,这种方法称为二次灌浆。 (二)二次灌浆的作用 设备检测调整合格后,应尽快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层主要起防止垫板松动的作用。二次灌浆的混凝土与基础一样,只不过石子的大小应视二次灌浆层的厚度不同而适当选取。为了使二次灌浆层充满底座下面高度不大的空间,通常选用的石子都要比基础的小。浇灌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碰动垫板和设备。 (三)浇灌砂浆 每台设备安装完毕,通过严格检查符合安装技术标准,并经有关单位审查合格后,即可进行灌浆。 灌浆就是将设备底座与基础表面的空隙及地脚螺栓孔用混凝土或砂浆灌满。其作用之一是固定垫铁(可调垫铁的活动部分不能浇固),另一作用是可传递一些设备负荷到基础上。 (四)灌浆操作要点 (1)灌浆前,要把灌浆处用水冲洗干净,以保证新浇混凝土(或砂浆)与原混凝土牢固结合。

覆盖层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覆盖层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7-01-18T15:28:25.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2期作者:秦杰[导读] 覆盖层帷幕灌浆成孔比较困难,灌浆过程中容易形成跑浆通道,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高。 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叶县段工程3标渠道防渗帷幕灌浆位于桩号206+411~206+815,根据先导孔揭露渠底下分布有卵砾石层(层厚1.3m~11m),卵砾石的渗透系数为2.3×10-2~2.2×10-4cm/s,地下水高于渠底板,其主要任务是延长渗径,减少两岸来水,便于渠道干地施工。覆盖层帷幕灌浆成孔比较困难,灌浆过程中容易形成跑浆通道,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高。 关键词:南水北调;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叶县段工程3标渠道防渗帷幕灌浆位于桩号206+411~206+815,帷幕轴线为填方段堤脚线外2m沿渠道两岸平行于渠道轴线布置,设计为单排帷幕,垂直孔,孔距1m,分两序加密施工。本工程共完成钻孔737个,共计进尺11817.3m,其中粘土层3685 m,砂砾卵石层8132.3m。 二、施工布置及工艺流程 (1)场地整平 本次施工在已填筑或开挖成型的渠堤外侧,用装载机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整平,浇筑20cm厚C10混凝土硬化场地,既保证了钻机平台稳固,利于钻孔垂直度控制,也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并且可以提高孔口段灌浆压力。 (2)制供浆系统 在施工现场搭设1座集中制浆站,制浆站占地30m2,采用钢管结构水泥堆放平台,储灰能力为30t,配置2台NJ-600型的高速制浆机、2台1m3储浆桶和2台BW250/50泥浆泵制供浆。制备水灰比(重量比)为0.5:1的水泥浆,供浆能力200L/min。采用φ38mm输浆管路铺设至灌浆部位。 (3)水电布置 1、施工用水采用水泵抽取附近倒虹吸蓄水,不足时洒水车运水至试验区附近的蓄水池。 2、施工用电从渠道右岸的配电柜接引。 (4)排污系统 在制浆站附件布置一个二级沉淀池,制浆和灌浆过程中的所有污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清水作为钻孔循环用水,废渣运至渣场。沉淀池结构尺寸2m*4m*1.5m。 (5)施工工艺流程 采取循环式灌浆法进行灌浆,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0.5m。灌浆方法采用孔口封闭法,施工流程为:定孔位→固定钻机→开孔钻进→灌第一段→镶孔口管并待凝→第二段以下分段钻孔、灌浆至终孔→封孔→迁移钻机。 (6)钻灌设备 帷幕灌浆孔、检查孔钻孔设备选用XY-2型地质回转钻机造孔;灌浆设备选用性能可靠稳定3SNS型灌浆泵和灌浆自动记录仪。 (7)灌浆材料 根据前期灌浆试验成果,帷幕灌浆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要求比表面积≥300kg/㎡,受潮结块水泥不用于灌浆,并在使用前对质量作出鉴定,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用于灌浆。 三、帷幕灌浆施工 (1)钻孔 1、帷幕灌浆采用回转式钻机配硬质合金钻头钻进,为避免塌孔,采用泥浆护壁方法。先导孔孔口段为φ91mm,以下各段为φ76mm;常规帷幕钻孔孔口段为φ76mm,以下各段为φ56mm;质量检查孔的孔径为φ91mm。 2、帷幕灌浆孔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钻孔时保证孔向准确,孔深符合设计规定,孔底偏斜率不大于2.5%,并严格控制孔深20m以内的孔斜率。 3、一序先导孔钻孔尽量提高岩芯获取率,岩芯按地勘标准妥善保存,并进行地质编录。钻灌浆孔时对孔位、孔深、岩层、岩性以及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4、灌浆孔的施钻严格遵循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 5、钻孔过程应进行记录,遇地层变化,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应详细记录。 (2)灌浆 1、灌浆孔采用小口径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循环灌浆的方法灌浆,射浆管距孔底距离不大于0.5m。 2、灌浆第一段(孔口管段)单独先行灌浆并待凝3~4d,方可进行以下各段的钻孔灌浆工作。 3、除孔口管段灌浆需待凝外,其它各灌浆孔段一般可不待凝,特殊情况如遇大耗浆量等情况则要待凝,其待凝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48~72h。 4、灌浆浆液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 5、灌浆压力按照表5-1执行,灌浆压力一律以孔口回浆管压力表读数中值为准。 6、灌浆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当注入率较大时,采用限流分级升压。

最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复习进程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实验仪器设备是测试产品及各种材料物资性能和质量情况的基本工具,只有实验分析仪器设施的质 量可靠,功能正常,正确使用,才能提供出准确、可告、真实的检测实验数据。所以公司必须加强 对实验仪器设施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实验仪器、设备分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在线检验仪器,其管理根据其专业知识性很强的特点,实行 专人负责包干制。即将所有的实验设备、化验仪器分配到人,其责任内容包括维护、保养、校准、 检修、申请更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均要规范,符合要求。质量部长负责对本部门各责任人的工作进 行指导和管理,并按本制度规定的实施内容进行工作检查和考核。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3.1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 3.1 .1各种精密仪器(包括电子天平、气象色谱仪、分光密度仪)应分别安放在不受环境干扰比较安 全的地方和专用仪器室内坚固的分析台上,并注意防震、防潮、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防腐蚀和防止 高温热源的影响。 3.1.2 不得随意搬动拆卸、改装精密仪器,如确有需要必须经质量部长同意,并应作出相关的备查记 录。 3.1.3 精密仪器的使用须经计量部门校正合格才能使用。 3.1.4 精密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拨动仪器旋钮,以免损坏仪器,也不得挪作它用。 3.1.5 精密仪器技术资料应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并做好使用检修记录。非常用的技术资料应统一存档进行保管。 3.2.玻璃仪器及化验仪器用具的管理 3.2.1 烧杯、量筒、容量瓶等玻璃仪器须放在平稳不易摔落之处。 3.2.2 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应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用过程应特别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3.2.3所有玻璃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洗干净。不要在容器内遗留油脂、酸、碱液等腐蚀性及毒性物 质。 3.2.4 带磨口塞的仪器在清洗前必须先作记号,塞口不能互混。带磨口塞的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塞 应垫一张纸片,磨口塞间若有沙粒时不能用力转动,磨口塞间不能用去污粉擦洗,以免损伤。 3.2.5 成套性的玻璃仪器使用完毕须即时洗干净,磨口接口用干净纸包好,放人仪器盒中保存。 3.3.实验设备(设施)的管理 3.3.1 所有的实验设备均应制定使用说明,严格要求操作者照章使用设备,防范事故发生。 3.3.2 所有的实验设备必须安装在专门的实验房间,由专人操作和管理,每次使用后均要进行保养和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教学内容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CGM灌浆料二次灌浆,其工艺应符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工艺》的要求。 2、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1、CGM灌浆料二次灌浆,其工艺应符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工艺》的要求。 2、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 3、施工准备 (1)设备基础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小时,清除积水。 (2)按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用水泥浆、胶带等封缝,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3)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4)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5)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4、CGM灌浆料的拌和应按本施工技术方法第“二”条规定进行。 5、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即采用跳仓法施工,每段长度不应超过5m。 6、用高位漏斗法灌浆,从设备底座中央或一侧开始灌浆。

7、CGM灌浆料进行二次灌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CGM灌浆料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CGM 灌浆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以确保灌浆层的匀质性。 (4)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应在灌浆后3~6小时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斜角(见图3 )以防止自由端产生裂缝。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应在灌浆后3~6小时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一、二次灌浆的定义及作用 (一)二次灌浆的定义 基础浇灌时,预先留出安装地脚螺栓的孔(即预留孔),在设备安装时将地脚螺栓放入孔内,再灌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使地脚螺栓固定,这种方法称为二次灌浆。 (二)二次灌浆的作用 设备检测调整合格后,应尽快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层主要起防止垫板松动的作用。二次灌浆的混凝土与基础一样,只不过石子的大小应视二次灌浆层的厚度不同而适当选取。为了使二次灌浆层充满底座下面高度不大的空间,通常选用的石子都要比基础的小。浇灌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碰动垫板和设备。 (三)浇灌砂浆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全面]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 1审核方案,检查“三通一平”和各种设备准备情况 重点审核隧道场地布置方案、地方料使用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进场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 1.1审核重点隧道施工场地总布置图方案 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渣场和水源等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以洞口作业区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事先规划,分期安排,并减少与现有道路交叉和干扰. (2)长隧道洞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3)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用线. (4)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5)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办公室用房的附近,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高压水池和其他建筑. (6)运输便道、场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应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网络. (7)危险品库房按有关规定办理. (8)检查开工准备条件,审批开工报告. 1.2对地方料的使用进行审核 (1) 审查进场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设单位供应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检查采购合同复印件、生产厂家资质证明等. (2) 通过外观检查、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等方式,按现行“验标”的规定对实物进行检查验收. (3) 检查原材料存放.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进场时间、产地、数量、批次、品种、规格和检验情况分别作出明显标识. 1.3交通运输状况 对重点隧道洞口施工作业区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运输方式、运输道路、运输路线、运输管理及运输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 1.4电力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论文

浅析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摘要:帷幕灌浆作为病险水库坝基渗漏处理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来在大、中、小型土石坝帷幕灌浆的工程实践,分析和总结了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清水造孔与下套止水止浆是保证砂砾石层灌浆质量的要点;灌浆压力的选择、灌浆材料的选用、灌浆段长的确定,要结合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做到最优化;增加临界水灰比的灌浆量,在地层较密实的砂砾石地基灌浆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curtain grouting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angerous reservoirs foundation seepage treat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 over the years in large, medium and small embankment dam curtain grou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urtain gr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 words: curtain grouting;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215.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1.1造孔 (1)心墙造孔。一般采用干打、干钻取土法,或者先打入外套,再用钻具加小水在套管内清扫,一般扫至离套管底以上 0.50m 左右。套管下至建基面后,可下钻具对接触段钻进。

仪器质量控制

宁南县人民医院仪器质量检查存在问题汇总项目 科室存在的问题 应得 总分 实得 总分 得分 百分比 急诊科仪器设备未编号;仪器设备无维修保养记录。 50 48 96% 五官科无缺陷。40 40 100% 中医科仪器设备未编号。40 39 97% 内一科无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记录。50 47 94% 感染科仪器设备未编号。39 40 97% 手术室仪器设备未编号。未每日检查除颤仪性能。50 44 88% ICU 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仪器设备未编号。50 48 96% 产科仪器设备未分类、定点放置。部分仪器设备未编号.仪器设备保养、报修 不到位。 40 37 92.51% 产房仪器设备保养、报修不到位。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仪 器设备未编号。 34 31 91.18% 外三科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抢救设备器材完好率未达100%。50 44 88% 外二科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抢救设备器材完好率未达100%。 抽查值班护理人员对仪器(注射泵)操作不会。 40 34 85% 外一科部分仪器设备未编号.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40 38 95% 内二科抢救仪器设备无使用人员培训、考核记录。40 35 87.5% 妇科抢救仪器设备无使用人员培训考核记录。40 39 97.5% 儿科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40 39 97.5%

新生儿室仪器设备用毕未及时清洁、消毒处理.未每日检查简易呼吸性能。45 39 86.67% 血透室未每日检查呼吸机性能。50 45 90% 放射科仪器设备未及时清洁消毒。34 34 100% 门诊手术 仪器设备未编号。40 39 97% 室 儿科门诊无电动吸引器34 24 70% 检查者:杨晓玲聂静姚梅周雪峰杨艳芳 检查日期:2016年1月1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