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应用指南201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应用指南201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应用指南201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应用指南201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

函证》应用指南

(2010年11月1日修订)

一、函证程序

(一)确定需要确认或填列的信息(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第(一)项)

1.函证程序通常用于确认或填列有关账户余额及其要素的信息。函证程序还可用于确认被审计单位与其他机构或人员签订的协议、合同或从事的交易的条款,或用于确认不存在某些交易条件,如“背后协议”。

(二)选择适当的被询证者(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第(二)项)2.当询证函致送给对函证信息知情的被询证者时,询证函回函可以提供更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例如,一位了解所函证交易或安排的金融机构职员可能是该金融机构回函的最佳人选。

(三)设计询证函(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第(三)项)

3.询证函的设计可能直接影响回函率,以及从回函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性质。

4.在设计询证函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函证针对的认定;

(2)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

(3)询证函的版面设计和表述方式;

(4)以往审计或类似业务的经验;

(5)沟通的方式(如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6)管理层对被询证者的授权或是否鼓励被询证者向注册会计师回函。只有询证函包含管理层授权时,被询证者可能才愿意回函;

(7)预期的被询证者确认或提供信息(如被询证者能够提供的信息是单张发票金额还是总额)的能力。

5.积极式函证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回函,确认所列示的信息是否正确或填列询证函要求的信息。通常认为,对积极式询证函的回函能够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存在被询证者对所列示的信息不验证是否正确就予以回函确认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形式的询证函,即在询证函中不列明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而是要求被询证者填列有关信息或进一步提供信息。但是,采用这种空白式询证函要求被询证者作出更多工作,可能导致回函率降低。

6.确认询证函寄发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是否正确,包括在寄发前检查部分或全部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的真实性。

(四)询证函的跟进措施(参见本准则第十四条第(四)项)7.当在合理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询证函回函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再次发出询证函。例如,在重新核实原地址的准确性后,注册会计师再次发出询证函并予以跟进。

二、不允许寄发询证函时的处理

(一)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的合理性(参见本准则第十五条第(一)项)

8.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是对注册会计师希望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限制,注册会计师需要询问这项限制的原因。常见理由是被询证

者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争议或正在进行谈判,函证有可能影响争议或谈判的结果。由于管理层可能妨碍注册会计师获取可能显示存在舞弊或错误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需要针对管理层理由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获取审计证据。

(二)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参见本准则第十五条第(二)项)

9.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基于本准则第十五条第(二)项的评估结果,可能认为需要修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并相应地修改计划的审计程序。例如,如果认为管理层不允许实施函证程序不合理,可能表明存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要求评价的舞弊风险因素。

(三)替代审计程序(参见本准则第十五条第(三)项)

10.当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不允许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与未回函时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参见本指南第18段和第19段)类似。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时需要考虑按照本准则第十五条第(二)项的要求进行评估的结果。

三、实施函证程序的结果

(一)回函的可靠性(参见本准则第十七条)

1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应用指南》指出,即使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从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来源获得,某些情况也会影响其可靠性。所有回函都存在被拦截、更改或其他舞弊风险。无论该回函采用纸质、电子还是其他介质等形式,

这种风险都会存在。显示回函的可靠性可能存在疑问的因素包括:(1)注册会计师间接收到回函;

(2)回函看起来不是来自于预期的被询证者。

12.对以电子形式收到的回函(如传真或电子邮件),由于回函者的身份及其授权情况很难确定,对回函的更改也难以发觉,因此可靠性存在风险。注册会计师和回函者采用一定的程序为电子形式的回函创造安全环境,可以降低该风险。如果注册会计师确信这种程序安全并得到适当控制,则会提高相关回函的可靠性。电子函证程序涉及多种确认发件人身份的技术,如加密技术、电子数码签名技术、网页真实性认证程序。

13.如果被询证者利用第三方协调和提供回函,注册会计师可以实施审计程序以应对下列风险:

(1)回函来源不合适;

(2)回函者未经授权;

(3)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遭到破坏。

1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规定,当注册会计师对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存有疑虑时,应当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以消除疑虑。注册会计师可以与被询证者联系以核实回函的来源及内容。例如,当被询证者通过电子邮件回函时,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被询证者,确定被询证者是否发送了回函。如果回函间接寄送给注册会计师(例如,被询证者错将回函寄给了被审计单位而非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被询证者直接书面回复。

15.只对询证函进行口头回复不符合函证的要求,因为它不是对

注册会计师的直接书面回复。当收到口头回复后,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情况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直接书面回复。如果未收到回函,按照本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实施替代程序,寻找其他审计证据以支持口头回复中的信息。

16.询证函的回函可能包括对其使用作出限制的措辞。这种限制不一定使作为审计证据的回函失去可靠性。

(二)回函不可靠(参见本准则第十八条)

17.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回函不可靠,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并相应地修改计划的审计程序。例如,回函不可靠可能表明存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价的舞弊风险因素。

(三)未回函(参见本准则第十九条)

18.注册会计师可能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举例如下:

(1)对应收账款,检查期后收款、货运单据及临近期末的销售;

(2)对应付账款,检查期后付款或与供应商的往来函件、其他记录,如货物收讫凭证。

19.替代审计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受所涉及账户和认定的影响。未回函可能表明存在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并相应地修改计划的审计程序。例如,回函数量比预期少或多,可能表明存在以前未识别的、《中国注册会

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价的舞弊风险因素。

(四)取得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必要程序(参见本准则第二十条)

20.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识别出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且取得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必要程序。这些情况可能包括:

(1)可获取的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只能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得;

(2)存在特定舞弊风险因素,例如,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员工和(或)管理层串通使注册会计师不能信赖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的审计证据。

(五)不符事项(参见本准则第二十一条)

21.询证函回函中指出的不符事项可能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错报或潜在错报。当识别出错报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的规定评价该错报是否表明存在舞弊。不符事项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判断来自类似的被询证者回函的质量及类似账户回函质量提供依据。不符事项还可能显示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22.某些不符事项并不表明存在错报。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询证函回函的差异是由于函证程序的时间安排、计量或书写错误造成的。

四、消极式函证(参见本准则第二十二条)

23.对消极式询证函而言,未收到回函并不能明确表明预期的被

询证者已经收到询证函或已经核实了询证函中包含的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未收到消极式询证函的回函提供的审计证据,远不如积极式询证函的回函提供的审计证据有说服力。如果询证函中的信息对被询证者不利,则被询证者更有可能回函表示其不同意;相反,如果询证函中的信息对被询证者有利,回函的可能性就会相对较小。例如,被审计单位的供应商如果认为询证函低估了被审计单位的应付账款余额,则其更有可能回函;如果高估了该余额,则回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这些余额是否可能低估时,向供应商发出消极式询证函可能是有用的程序,但是,利用这种程序收集该余额高估的证据就未必有效。

五、评价获取的审计证据(参见本准则第二十三条)

24.在评价某项函证程序的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将结果分为以下几类:

(1)询证函由适当的被询证者回复,回函同意询证函中包含的信息或提供了不存在不符事项的信息;

(2)回函被认为不可靠;

(3)未回函;

(4)回函显示存在不符事项。

25.当结合其他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的评价可以有助于判断是否获取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要求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获取审计证据。

附录:

实施函证程序需要进一步考虑的事项

1.注册会计师可以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账户或交易的性质、被询证者处理询证函的习惯做法及回函的可能性等基础上,确定函证的内容、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式。

函证的内容一般涉及下列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

(1)银行存款;

(2)交易性金融资产;

(3)应收账款;

(4)应收票据;

(5)其他应收款;

(6)预付账款;

(7)由其他单位代为保管、加工或销售的存货;

(8)长期股权投资;

(9)短期借款

(10)委托贷款;

(11)应付账款;

(12)预收账款;

(13)长期借款;

(14)保证、抵押或质押;

(15)或有事项;

(16)重大或异常的交易。

2.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选

择函证样本。为保证样本代表总体,样本通常包括:

(1)金额较大的项目;

(2)账龄较长的项目;

(3)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

(4)重大关联方交易;

(5)重大或异常的交易;

(6)可能存在争议、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3.注册会计师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可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为截止日实施函证,并对所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1)将被询证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

(2)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

(3)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4)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5)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6)将收到的回函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并汇总统计函证结果。

5.可能影响函证可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1)函证的方式,包括对询证函的设计、寄发及收回的控制情况;

(2)以往审计或类似业务的经验;

(3)拟函证信息的性质;

(4)选择被询证者的适当性,包括被询证者的胜任能力、独立性、授权回函情况、对函证项目的了解及其客观性;

(5)被询证者易于回函的信息类型;

(6)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或回函中的限制。

6.在评价通过函证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考虑:

(1)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的可靠性;

(2)不符事项的原因、频率、性质和金额;

(3)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高血压防治指南201X版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 高血压联盟(中国)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10年修订版全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三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主任委员: 刘力生 副主任委员: 吴兆苏 朱鼎良

序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年来,党和zhengfu日益重视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纳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3年实施方案,截至2010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万高血压患者;同时《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管理的50万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管理满1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到70%。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组织有关专家对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修订工作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结果和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专家多次讨论,历时2年,于2010年底完稿。 2010年修订版《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病人规范化管理入手,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努力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10年修订版《指南》保留了以往指南的合理部分,更新了部分观念,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章节。指出应对高血压患者全面检查评估,根据患者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word 文档) (2010 年修订版全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力生副主任委员: 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委员(略)序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 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 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纳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 3年实施方案,截至 2010 年底各地已管理 3553.8 万高血压患者;同时《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管理的 50 万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管理满 1 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到 70% 。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组织有关专家对 2005 1/ 3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结果和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专家多次讨论,历时 2 年,于 2010年底完稿。 2010 年修订版《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病人规范化管理入手,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努力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10 年修订版《指南》保留了以往指南的合理部分,更新了部分观念,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章节。 指出应对高血压患者全面检查评估,根据患者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强调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强调长期平稳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强调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指南》不仅适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对患者及关注健康的公众也有指导意义。 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团体及新闻媒体等积极宣传、推广和贯彻新《指南》,为全面推动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事业,遏制心脑血管病的增长态势而共同努力!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1、(2分)何老师存有10000张分辨率为1024×768的真彩(32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珍贵历史图片,他想将这些图片刻录到DVD光盘上,假设每张光盘可以存放4GB的信息,何老师需要光盘() A.7张 B.8张 C.70张 D.71张答案:B 3、(2分)以下哪种压缩标准用于音频压缩()。 A.MPEG-1 B.MPEG-2 C.MPEG Layer3 D.MPEG-4 答案:C 4、(2分)当利用扫描仪输入图像数据时,扫描仪可以把所扫描的照片转化为()。 A.位图图像 B.矢量图 C.矢量图形 D.三维图答案:A 5、(2分)采用下面哪种标准采集的声音质量最好?()。 A.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B.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C.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D.双声道、16位量化、 44.1kHz采样频率 答案:D 6、(2分)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CD-ROM驱动器和声卡 B.多媒体器件和多媒体主机 C.多媒体输入设备和多媒体输出设备 D.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答案:D 7、(2分)虚拟现实是一项与多媒体密切相关的边缘技术,它结合了()等多种技术。 ①人工智能②流媒体技术③计算机图形技术④传感技术 ⑤人机接口技术⑥计算机动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答案:C 8、(2分)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类社会需求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那么多媒体技术诞生于()。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答案:C 10、(2分)下列不属于多媒体开发的基本软件的是()。 A.画图和绘图软件 B.音频编辑软件 C.图像编辑软件 D.项目管理软件答案:D 11、(2分)全部属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的一组是:() A.Photoshop、Media player、Flash、Authorware B.GoldWave、Media player、Flash、Authorware C.Photoshop、Media player、C++、Authorware D.Qbasic、Media player、Flash、Authorware 答案:A 13、(2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多媒体应用系统中,可用文本设置超链接 B.通过超链接可以实现程序间的交互跳转

多媒体技术应用讲义(选修模块)

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1.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A1:了解) (1)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是由单媒体(monomedia)复合而成。 (2)媒体元素:文本、图形和图像、视频、声音(音频)和动画 (3)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1.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A2:理解) 集成性、数字化、交互性、多样性、实时性、超媒体结构。 1.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1:了解;A2:理解;C2:借鉴) (1)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 (2)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3)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中,辩证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树立人是第一因素的技术应用理念。 例题: 1.多媒体主要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2.交互视频游戏和有声图书为多媒体范畴。√ 3.在计算机中,各种媒体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的。√ 4.任何多媒体作品都包含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 5.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之一。√ 6.在多媒体中,文本是一种媒体元素。√ 7.有声图书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二、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2.1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A1:了解;A3:判断;B2:获取;C1:观察;C2:借鉴) (一)图形和图像的基本特征、呈现方式和存储格式 1.图形: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图形一般指的是用计算机绘制出来的画面,如统计图表、示意图、漫画等,它们由点、直线、圆等为主要组成元素。通常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一般只用于表达以特征形式的画面效果,画面中没有太多细腻的层次变化。 2.图像: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图像通常是指由图像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的获取方法:利用扫描仪扫描、用数码相机拍摄、抓取屏幕画面。要抓取显示在屏幕上图像按PrintScreen(抓全屏)或Alt+PrintScreen(抓活动窗口) 3.矢量图:是指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内容的画面。其特点是占用的存储空间小,编辑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清晰度与分辨率无关。主要用于表示线框的图画、工程制图、美术字等。 4.点阵图:是由许多纵横排列的像素点阵组成的画面。图像质量主要由图像的分辨率和色彩位数决定。 5.图形和图像的文件格式: (BMP、GIF、JPEG、TIFF、PSD)位图;(EMF、DXF)矢量图;(WMF、EPS)位图/矢量图。 (二)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可以对图像进行多种处理,如图像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

2017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值应低于140/90mmHg。我国约有2.9~3 亿高血压患者,1/3 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 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介绍了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的更新要点。本文将分别就新指南的降压目标值、血压测量、药物治疗原则等更新内容进行介绍。降压目标值本次指南修订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血压目标。新指南经过20 余场专题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围绕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血压目标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1)一般高血压:<140 /<90mmHg;(部分130/80mmHg 上下)王教授提到,我国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140/90 mmHg ,新指南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140/90 mmHg ,部分可降至130/80mmHg 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140/90 mmHg 以下。(2)老年(65~79 岁):<150 /<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40 /<90mmHg;(3)80 岁以上:<150 /<90 mmHg;(SBP140~150mmHg)另外,新指南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作出了建议。血压测量王教授提到,新指南在血压测量方面进行了重要推荐,尤其是推荐使用国际标准(BHS,ESH,AAMI)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 目前仍可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医用电子血压计取代。药物治疗原则旧指南推荐高血压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但为提高控制率,实现血压达标,新指南修改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从常规剂量

《高血压防治指南》复习题

洋县溢水镇卫生院《高血压防治指南》复习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血压值达到( )以上,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A.收缩压≥ 150mmHg、舒张压≥ 100mmHg B.收缩压≥ 120mmHg、舒张压≥80mmHg C.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 90mmHg D.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 100mmHg 2.下列哪个是正常高值血压:( ) A.140/80mmHg B.140/90mmHg C.130/95 mmHg D.130/80 mmHg 3.下列哪一项是成年人的理想血压?( ) A.140/90mmHg B.120/80 mmHg C.150/90mmHg D.160/100 mmHg 4.现在国内外医疗单位通用的标准血压计是哪一种?( ) A.汞柱式血压计 B.电子血压计 C.弹簧血压计 D.其他血压计 5.下面哪个关于血压测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 A.测量血压前应该先休息5分钟 B.水银血压计测量的血压读数奇偶数均可 C.连续两次测量的血压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并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D.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

6.测量血压不恰当的是( ) A.安静休息5分钟后坐位测量 B.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1/3 C.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 D.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 7.高血压诊断须至少非同日( )次反复测量血压,( )次血压均高于正常值的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A.二,一 B.二,二 C.三,二 D.三,三 8.下列哪项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A.年龄 B.吸烟、酗酒 C.超重肥胖 D.以上都是 9.下面哪个不属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A.腹型肥胖 B.缺乏体力活动 C.高敏C反应蛋白≥10mg/L或C反应蛋白≥3mg/L D.吸烟 10.下列疾病中哪一种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 A.心脏病 B.糖尿病 C.高血压 D.高脂血症 11.下列哪项不属于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A.高血压 B.低血压 C.糖尿病 D.急性支气管炎 12.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哪些疾病发生?( ) A.脑卒中 B.冠心病 C.肾脏衰竭 D.以上都是 13.高血压发展下去对人体的危害( ) A.容易感冒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诱发癌症 D.以上都是 14.全国高血压日是每年的( ) A.5月17日 B.8月8日 C.10月8日 D.12月1日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模块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模块知识点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多媒体的含义 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 (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 (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 (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另一种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多媒体指后者。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可集成性、交互性、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多媒体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的关健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2)大容量存储技术 (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技术与专用芯片 (4)多媒体同步技术 (5)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超文本(超媒体)以节点为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连接而形成网络,其构成的三要素:节点、链、网络。 (2)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3)智能输入与输出技术 (4)多媒体软件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 多学科交汇 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促进和推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多领域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 智能多媒体技术 将多媒体和通信技术融合到CPU芯片中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基本定义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2 周)三次测量,血压140 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一)病史采集① 病史: 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症状,降压药使用② 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体力活动,女性避孕药③既往史: 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史④ 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⑤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二)体格检查① 年龄、性别② 测血压,老年人坐立位③ 测身高体重,腰围④ 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三)实验室检查1 基本要求: 尿常规、血钾、血红蛋白2 常规要求: 血常规、血肌酐、空腹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3 必要时检查: 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蛋白,胸片,PWV (四)靶器

官损害表现●心脏: 心悸、胸痛、心杂音、下肢肿●脑和眼: 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肾脏: 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肿块●周围血管: 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足背动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5-10%)常见继发性高血压: 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发病年龄小于30 岁;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 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 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 以上;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别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正常高值120~139 高血压140 1 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 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 3 级高血压(重度)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和/或和/或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和/或和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就是增长态势, 每 5 个成人中 2 人患高血压; 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 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较低。 ★ 高血压就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 我国就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就是脑卒中, 控制高血压就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 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总危险。 ★ 高血压就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 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 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 1000 万人, 对正常高值血压等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 140/90 mmHg 以下; 高危患者血压目标就是 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 逐步降压达标。

★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 ACEI、 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 高血压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限盐限酒, 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与控制高血压。 ★ 关注少儿高血压, 预防关口前移; 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化管理与合理用药, 就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的根本。 高血压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新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 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 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 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 25%, 全国至少有 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就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70%脑卒中与 50%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 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 表明了政府对控制高血压的决心与具体措施。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练习题 答案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练习题-客观性试题 一、单选题 1、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A.数字编码器 B.数字解码器 C.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 D.数/模转换器(D/ A转换器) 2、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 A.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B.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C.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D.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3、对于同一幅图像,()格式占存储空间较少。 A.TIFF B.BMP C.JPG D.PSD 4、在Photoshop中,魔术棒工具利用()来制作选区的。 A.图像的颜色 B.图像的形状 C.图像的亮度 D.图像的大小 5、下列文件格式中,()是常用的动画文件格式。 A.swf B.gif C.avi D.vcd 6、将电视台播放的模拟信号节目存入计算机,使用的设备是()。 A.显卡 B.声卡 C.视频采集卡 D.光驱 7、下列文件的扩展名中,表示声音文件的是()。 A..doc B..wav C..xls D..psd 8、下列文件的扩展名中,含有视频信息的是()。 A. .mid B. .wav C. .mp3 D. .avi 9、5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的声音,不压缩文件的数据量是()。 A.50.47MB B.52.92MB C.201.87MB D.25.23MB 10、一般说来,要求图像的质量越高,则()。 A. 采样频率越低和量化等级越低 B. 采样频率越高和量化等级越高 C. 采样频率越高和量化等级越低 D. 采样频率越低和量化等级越高 11、由许多点组成的点阵图称为位图,构成位图的点称为像素。位图多用于表达真实的景物和创作富于层次、色彩和光感的作品。它突出的缺点之一是数据量大,另一个缺点是()。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 为了迎接这一严峻挑战,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技含量,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共同讨论、总结、分析近年来国际、国内高血压病的防治经验及流行病学、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参考《1999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撰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1959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层方面,本指南采纳了《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既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又与国际接轨。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本指南仅供原则性指导,非指令性规定。 国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 回顾国外高血压流行病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规律,有助于我国制定防治方针。 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学的演变历程 发达国家中,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1期又称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第2期随着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的改进,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因高血压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 第3期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交通发达,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如东欧。 第4期由于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降至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练习题-客观性试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练习题答案在最后一页 一、单选题: 1、多媒体不是多种单一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 )和( )的产物,它不仅属于媒体范畴,也属于技术范畴。 ①人工智能技术②计算机技术③虚拟现实技术④媒体数字化技术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或错误的回复,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 A、多样性 B、非线性 C、集成性 D、交互性 3、近些年,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 )和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重点。 A、数字化 B、智能化 C、可视化 D、现代化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SCII码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字符代码 B、二进制代码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字符代码 C、区码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字符代码 D、位码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字符代码 5、计算机记录下我们画的直线、曲线、颜色、位置和形状等内容,并将它们转换成一系列绘图指令,以文件形式存储,这样形成的图形称为()。 A、机械制图 B、矢量图 C、模拟图 D、扫描图 6、班长小林想开一个有关“弘杨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他手里有一张有关奥运会的光盘,但是他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如果你是小林,你会利用以下哪个计算机软件把这个片段截取出来呢?() A、Winamp B、ACDSee C、超级解霸 D、Cool Edit Pro

7、由许多点组成的点阵图称为位图,构成位图的点称为像素。位图突出的缺点之一是数据量大,另一个缺点是() A、缩放会产生失真 B、放大会产生失真 C、缩小会产生失真 D、缩放不会产生失真 8、对于同一幅图像,()格式占存储空间较少。 A、TIFF B、BMP C、JPG D、PSD 9、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A、数字编码器 B、数字解码器 C、模/数转换器 D、数/模转换器(D/ A转换器) 10、计算机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对视频信号进行扫描,然后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生成数字视频。数字视频由一系列帧组成,每帧是一幅()图像。 A、静止的 B、移动的 C、变化的 D、跳跃的 11、下列文件的扩展名中,含有视频信息的是()。 A、mid B、wav C、mp3 D、avi 12、动画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利用了人眼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变化效果。 A、视觉暂留 B、视觉角度 C、视觉曲线 D、视觉分辨 13、创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的第一步是( ) A、需求分析 B、修改调试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在第27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ISH 2018)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发布。在“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专场会”上,多位参与指南编写和讨论的专家,对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分类与分层 1.诊断性评估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2.分类与分层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表1 高血压的分类

备注:当SBP和DBP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3.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家庭血压监测还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表2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应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介 一个目标二套治疗方案三个分级五个评估六种用药 4.3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决策不仅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以下诸方面:①其它危险因素;②靶器官损害;③并存临床情况如心,脑血管病,肾病及糖尿病;④患者个人情况及经济条件等。为了便于危险分层,WHO/ISH指南委员会根据“弗明汉心脏研究”观察对象10年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资料,计算出几项危险因素合并存在时对以后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的影响(见表4、表5)。 表3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表4 影响预后的因素

TC:总胆固醇;L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VMI:左室质量指数;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BMI:体重指数;WC:腰围。*为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 表4列出了危险分层中常用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和并存的临床情况。对1999年指南相应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危险因素增加了“腹部肥胖”,突出强调了它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体征之一; ⑵糖尿病被列在单独一栏,主要是为了强调它作为危险因素的重要性(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至少使危险增加了1倍); ⑶微量白蛋白尿也被视为靶器官损害的征象之一,而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并存临床情况)的表现之一; ⑷血清肌酐轻度升高(107-133mmol/L,1.2-1.5mg/dL)是靶器官损害的特征之一;而血清肌酐男>133mmol/L(1.5mg/dL)、女>124mmol/L(1.4mg/dL)则为肾功能不全,被归为并存临床情况; ⑸C-反应蛋白亦被列为危险因素(或标志物),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反应蛋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至少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样强,而且还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⑹靶器官损害中删除视网膜动脉普遍性或局灶性狭窄,因为这种征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十分普遍,但眼底的出血和渗出以及视乳头水肿仍被归为并存临床情况。 表5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201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2017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值应低于 140/90mmHg 我国约有 2.9~3亿高血压患者,1/3 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71% 的脑卒中和54%的心梗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文教授介绍了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的更新要点。本文将分别就新指南的降压目标值、血压测量、药物治疗原则等更新内容进行介绍。 降压目标值 本次指南修订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血压目标。新指南经过20余场专题研讨会,其中大部分是围绕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血压目标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1)一般高血压:<140 /<90mmHg;(部分130/80mmHg 上下) 王教授提到,我国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医生认为降压目标即是140/90 mmHg,新指南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小于140/90 mmHg,部分可降至130/80mmHg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140/90 mmHg 以下。 (2)老年(65~79岁):<150 /<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40 /<90mmHg; (3)80岁以上:<150 /<90 mmHg;(SBP140~150mmHg) 另外,新指南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作出了建议。 血压测量 王教授提到,新指南在血压测量方面进行了重要推荐,尤其是推荐使用国际标准(BHS,ESH,AAMI)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 目前仍可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医用电子血压计取代。 药物治疗原则 旧指南推荐高血压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但为提高控制率,实现血压达标,新指南修改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从常规剂量开始,而老年人仍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具体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 (1)常规剂量开始(老年人小剂量开始):不达标者加量至足量; (2)合理联合用药:不同作用机制的联合处方,复方制剂; (3)尽量用长效降压药:每天口服一次,维持24小时; (4)个体化。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84698 .高血压基本定义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 2 周)三次测量,血压140 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一)病史采集① 病史: 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症状,降压药使用② 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体力活动,女性避孕药③既往史: 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史④ 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⑤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二)体格检查① 年龄、性别② 测血压,老年人坐立位③ 测身高体重,腰围④ 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三)实验室检查 1 基本要求: 尿常规、血钾、血红蛋白 2 常规要求: 血常规、血肌酐、空腹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 3 必要时检查: 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蛋白,胸片, PWV (四)靶器

官损害表现●心脏: 心悸、胸痛、心杂音、下肢肿●脑和眼: 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肾脏: 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肿块●周围血管: 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足背动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 5-10%)常见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发病年龄小于 30 岁;高血压程度严重(达 3 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 20mmHg 以上;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别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 1 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120 和 80 120~139 和/或 140 和/或和/或和/或和/或和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 1 级高

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_中文版

JAMA: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JNC8)【完整版】 JAMA杂志今天发布了2014年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2014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新指南包含9条推荐和一种治疗流程图来帮助医生治疗高血压患者。 JNC8九条推荐: 表1 2014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推荐意见表

JNC8高血压管理流程图: 图1. JNC8推荐管理流程图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中风、肾衰甚至死亡。新指南中推荐的起始治疗血压水平、治疗目标、以及治疗用药均有严格的证据支持。该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来自于Eighth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协会。 新旧指南有何不同? 该指南制定专家组指出,与旧指南相比,新指南的证据级别更高。新指南的证据均来自于随机对照研究,所有证据级别和推荐均根据它们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分。专家组指出,新指南旨在为高血压人群建立一个相同的治疗目标。 不过,专家小组强调,尽管新指南提供了高血压开始治疗的时间点、治疗用药以及治疗目标等。但是,指南并不能作为临床决策的替代品,临床医生在具体治疗时仍需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表2,高血压新旧指南对比

新指南回答了三个常见问题: ?何时开始降压治疗 专家组对需要开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进行明确。指南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即应开始降压治疗;治疗目标值如上述。但是,专家组强调,新指南规定的这一血压界值并不是重新定义高血压,此前由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7定义的高血压水平(>=140/90 mm Hg )仍然有效。血压处于这一范围的人群,均应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血压治疗目标值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会考复习题(教师版)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会考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 操作题 1.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 ①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信息媒体必须要数字化 ②多媒体技术要求对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进行集成 ③多媒体技术涉及到信息的多样化和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④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 ⑤多媒体的信息结构形式是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⑤ 2.多媒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动态性、丰富性 B. 集成性、交互性 C. 标准化、娱乐化 D. 网络化、多样性使用 3.PowerPoint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素材制作成作品。这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D )。 A.交互性 B.网络化 C. 智能化 D.集成性 4. 在“物理仿真实验室”学习软件中,用户能够使用软件提供的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随心所欲地操作, 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这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A)。 A.交互性 B.实时性 C.集成性 D.关键性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A)。 A.手工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B.通过网络观看体育比赛实况直播 C.利用XP系统自带的Movie Make制作视频 D.用专业软件修复老照片 6.下列属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A)。 A.在计算机中处理有关校运动会的图片 B.通过网络下载系统补丁程序 C.利用字处理软件编辑一篇论文 D.在日记本上记录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7. 下列行为中,应用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是(B )。 A.用计算机求1至500的和 B.教授用PowerPoint展示科研成果 C.上网搜索气象材料 D.用表格统计期末成绩 8.在网上浏览故宫博物馆,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知其内部的方位和物品,这是( C ) 技术在多媒体技 术中的应用。 A. 智能化 B. 视频压缩 C. 虚拟现实 D.图像压缩 9.张梅假期打算去上海世博场馆游览,想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将自己最喜欢的展馆全景拍下来,回来做一 个身临其境的作品,给不方便远行的奶奶看,你觉得张梅最好应选择软件( D )来完成作品。 A.绘声绘影 B. Photoshop C. Cool 3D D. Cool 360 10.下面是电脑课堂中某班中同学对数据压缩这一话题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B )。 A. 多媒体数据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数据本身存在冗余 B. MPEG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之一 C. 多媒体数据压缩过程是编码,解压缩过程是解码 D. 有损压缩会造成图像的失真 11.要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正确的做法是:( C ) ①屏幕抓图②用Photoshop加工③用数码相机拍摄④用扫描仪扫描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2.关于图像数字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数字化的图像不能直接观看,必须借助播放设备及软件才能观看 B.数字化的图像不会失真 C.数字图像传输非常方便 D.图像数字化就是将图像用0、1编码的形式来表示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①.图形都是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也称矢量图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要点解读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要点解读 在“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专场会”上,多位参与指南编写和讨论的专家,对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分类与分层 1.诊断性评估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2.分类与分层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 和(或)DBP≥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表1 高血压的分类 3.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家庭血压监测还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表2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应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4.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指标变化 增加130~139/85~89 mmHg范围,列入危险分层表; 将糖尿病区分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 疾病史增加了CKD,并按照CKD 3期和CKD 4期进行了区分。 表3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5.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包括高血压(1~3级)、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吸烟或被动吸烟、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或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