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14
七年级下册生物冀教版必背知识点生物是一个广泛且重要的科学领域,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细胞到生态系统。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一些生物方面的基本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世界,进而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保护细胞作用。
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由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组成,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4.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细胞的增殖和更新。
二、组织器官与人体系统1. 生物体结构的组织层次: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身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包括呼吸器官、循环器官、消化器官、泌尿生殖器官、神经和感觉器官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
3. 人体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等,并说明它们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三、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通过分类系统对生物进行归类和命名,并可以了解生物的亲缘关系和发展历程。
2. 动植物的多样性:了解动植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分布区域和重要用途,进而体验生物的美和神奇。
3.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从生态学角度探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因子、生物群落、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等,从而宣扬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
四、生命现象和遗传1. 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特点:生命具有自组织、自我复制、自我调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构成了独特的生命领域。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等,为了解遗传变异和种群演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3. 基因的表达: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了解基因的真实作用和生物体的个体差异。
七年级下冀教版生物知识点
生物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好生物知识有助于我们
了解生命的奥秘,做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下面是七年级下冀
教版生物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细胞有分裂和增殖的能力,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组织器官
1. 细胞按其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组织,如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等。
2. 相同或相近的组织可以形成器官,如心脏、肝脏等。
3. 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协调运动,实现维持生物个体的正常生理
功能。
三、生命活动
1. 生命活动分为营养、运动和繁殖。
2. 营养包括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和呼吸等。
3. 运动包括内部经常运动和外部动作行为的表现。
4. 繁殖是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
四、人体健康
1.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疾病主要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3. 预防和治疗疾病需要通过卫生保健、药品治疗等措施实现。
五、生态环境
1.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基础。
2.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通过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方式实现。
3. 食物链和能量转移是生态环境和生物间的一个重要联系。
总之,生物知识是我们身体养护和健康的保障,我们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等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的局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一章平衡营养合理膳食能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一、营养物质不能提供能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六种营养物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脂肪: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4、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6、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三、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品来源和缺乏症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食品来源缺乏症维生素A 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等夜盲症维生素B1瘦肉、米糠、麦麸等脚气病维生素C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坏血病维生素D 动物肝脏、牛奶、鸡蛋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铁瘦肉贫血钙虾皮、鱼、牛奶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四、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的概念不同器官的吸收能力不同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五、1、2、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3、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物质 消化部位消化酶消化终产物 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等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 胃、小肠胃、胰蛋白酶、肠肽酶 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小肠胰、肠脂肪酶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酸4、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1、血液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活方式在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活方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的有机物质,同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完成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过程,需要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2. 植物的组成与结构在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植物的组成与结构。
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结构,通过各自的工作,保证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能够顺利进行。
3. 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也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植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植物完成有性生殖的过程,产生新的个体。
而无性生殖则是指植物通过植物体的其他部位,如根茎叶等,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二、动物的特征与生活1. 动物的营养方式在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营养方式。
动物通过摄取食物,将其分解为有机物质,并在体内通过新陈代谢得到能量。
这一部分内容帮助我们了解到动物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方式有所不同,比如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2. 动物的呼吸与运动动物的呼吸与运动也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们学习到,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而动物的运动能力则保证了它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生存和繁衍后代。
3.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在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等。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是种群延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持种群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总结回顾综合来看,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课程涵盖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特征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和动物世界的奥秘与神奇之处。
也增强了我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了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1、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人体需要六大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等;脂肪则是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和维生素则在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则包括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脏(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胃腺(分泌胃蛋白酶)以及胰腺和肠腺(分泌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形式,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消化的方式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2、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不同。
淀粉的消化发生在口腔和小肠中,通过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则发生在胃和小肠中,通过胃液、胰液和肠液中的蛋白酶作用,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发生在小肠中,通过胆汁和肠液中的酶的作用,脂肪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这些消化产物最终被小肠吸收,成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3、小肠的结构和功能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内还含有各种消化液,包括胆汁、胃液、胰液和肠液等,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因此,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4、血液和血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主要由水分组成的透明液体,可以运载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主要细胞,白细胞则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功能,可以对人体进行保护。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1、几种物质的性质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1、几种物质的性质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冀教版下载温馨提示:文档由本店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部分格式可能存在问题,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2022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冀教版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计划生育1.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
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2.内容及目的: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3.正面评价(1)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2)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4)计划生育并不单兵突进,还与优生优育齐头并进。
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做冀教版的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
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知识点。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冀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知识点: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1、几种物质的性质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蛋白质→ → 氨基酸脂肪→ 脂肪微滴→ 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知识点 WORD文档使用说明: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知识点来源于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知识点文件原版地址:/34dd5df7170b1a40ff7c8aa6.pdf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知识点|PDF 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1第一章一、营养物质平衡营养合理膳食能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不能提供能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六种营养物质的功能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脂肪: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4、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6、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三、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品来源和缺乏症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维生素 A 维生素 B1 维生素 C 维生素 D 铁钙食品来源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等瘦肉、米糠、麦麸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动物肝脏、牛奶、鸡蛋瘦肉虾皮、鱼、牛奶消化化学性消化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食物的消化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缺乏症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贫血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物理性消化2、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3、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部位口腔、小肠胃、小肠小肠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等胃、胰蛋白酶、肠肽酶胰、肠脂肪酶消化终产物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酸吸收功能基本没有吸收功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4、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血细胞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2、各种血液成分的正常值正常值范围红细胞(RBC)男女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男女×10 ~×10 个/L ×10 ~×10 个/L 120~160g/L110~150g/L 4×10 ~10×10 个/L 100×10 ~300×10 个/L 9 9 9 9 12 12 12 12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四、消化和吸收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不同器官的吸收能力不同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五、1、消化系统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3、贫血:血液中血细胞数目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
4、人体白细胞数量少,抵抗能力低;白细胞多,有炎症。
5、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 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 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6、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气体重的7%~8%。
一次失血超过 30%(1200mL~1500mL)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 10%(400mL 以下),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7、三种血管的特点管壁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进行物质交换厚薄极薄弹性大小管腔小大极细血流速度快较慢最慢出血的初步护理压住近心端压住远心端处理出血处 12、心脏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厚左心房:与肺静脉相通结构四个腔左心室:与主动脉相通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通右心室:与肺动脉相通8、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组织细胞氧、营养物质各级动脉二氧化碳等废物各级静脉动脉血主动脉静脉血上、下腔静脉瓣膜全身毛细血管房室瓣:只朝向心室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左心室体循环右心房 13、心脏内血液流动方向:都是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左心房肺循环右心室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保证血液只朝一个方向流动,不会倒流。
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动脉肺静脉动脉血肺部毛细血管氧肺泡二氧化碳静脉血肺动脉14、淋巴循环的特点:单向流动组织细胞9、通过比较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10、联系实际了解心率和心输出量 1、心率: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2、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是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11、通过实验了解血型鉴定的方法用 A 型标准血清(含抗 B 凝集素)和 B 型标准血清(含抗 A 凝集素),分别与受血者血液相混合,根据红细胞有无凝聚现象,可判断血型。
A 型血清+受血者血液未凝聚未凝聚凝聚凝聚 B 型血清+受血者血液未凝聚凝聚未凝聚凝聚受血者血液 O型 A型 B型 AB 型 1、呼吸系统组织液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淋巴管:起始端是盲端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肺泡数量多;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2、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和升高 3、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CO2 体内气体的交换 O2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CO2 4、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吸气和呼气肺被动扩张和回缩7、排尿途径:肾单位→肾盂→输尿管→膀胱(暂存)→尿道→体外第四章1、眼球的结构合理用脑高效学习O2 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视觉的形成晶状体折射物体反射的光线传导视觉中枢睫状肌舒张收缩形成成像于视网膜视觉清晰物像位置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冲动视神经3、正常眼视物物体距离远近晶状体凸度减小凸度增大4、近视眼和远视眼皮质肾实质 5、肾脏肾盂髓质肾单位肾小球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6、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终尿。
眼近视眼远视眼病理原因晶状体凸度过大过小眼球前后径过长过短清晰物像位置视网膜前视网膜后矫正(眼镜)戴适度的凸透镜戴适度的凹透镜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 1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反射种类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生下来就有,先天性的生活中形成的,后天性的刺激直接具体间接信号神经联系永久暂时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部位多在低级中枢部位主要是大脑皮层适应范围固定不变的环境多变的环境外耳:耳廓、外耳道 5、耳的结构中耳:咽鼓管、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6、听觉的形成:声波传导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听觉形成外耳道振动鼓膜听小骨耳蜗冲动12、脊髓结构和功能脊髓位于椎管里,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
脊髓灰质在中央,呈蝶形。
脊髓不仅具有反射功能,还具有传导功能。
13、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大脑功能小脑脑干具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使运动协调、准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确、维持身体平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衡等功能。
7、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细胞体 8、神经元(神经细胞)突起轴突:传递信息 9、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感觉神经末梢:又叫传入神经末梢。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传出神经末梢:又叫运动神经末梢。
所有的反射活动都需要经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树突:接收外界信息第五章正常发育健康成长1、体液调节:激素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最重要的形式。
2、理解常见激素的作用激素名称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泌器官垂体主要功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糖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不足幼年:侏儒症幼年:呆小症成年:厚皮症糖尿病分泌过剩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胰岛5第六章坚持锻炼强身健体1、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2、传染病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骨膜骨的结构骨质骨髓 2、骨骨松质支撑作用硬而不脆有机物――柔韧长长:软骨层骨的生长长粗:骨膜的成骨细胞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牢固性关节面 3、关节关节囊关节腔灵活性枢纽作用骨密质坚而不重 3、常见传染病的区别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黏膜、肺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血液和淋巴皮肤和体表黏膜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飞沫、空气传播饮水和食物传播吸血昆虫传播接触传播发病季节冬、春夏、秋四季四季病例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蛔虫病等症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出血热等狂犬病、炭疽病、破伤风、沙眼等无机物――硬脆骨的成分关节头关节面4、骨骼肌:收缩运动动力作用第七章增强免疫预防疾病第一道是皮肤和粘膜人体的三道防线 1、免疫第二道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免疫的功能是: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
非特异性免疫尊重他人劳动,转载请注明来自 [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本文【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知识点】网址:/34dd5df7170b1a40ff7c8aa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