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雨污废水井)技术交底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776.50 KB
- 文档页数:8
室外排水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01003□0□1第1 页共6 页交底内容(3)采用机械挖槽时,应在槽底标高以上保留100~200mm的土层,采用人工清槽,严禁超挖。
基槽如遇软弱地基处理时,须事先征得监理、业主及设计部门的许可。
3、确认基槽符合要求后,浇筑100mm厚C10垫层砼。
圆形检查井施工时垫层也应浇筑成圆形,不得按井位基槽满幅浇筑。
4、井底垫层: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注,挖槽见底放线后,用10×10cm方木支模,垫层混凝土为C10,厚10cm,严格控制垫层标高在0、-5mm内。
5、灰砂砖砌筑圆型检查井(1)、砌筑准备①砌筑前应将灰砂砖砌块表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气候炎热干燥时,砌筑前宜对灰砂砖砌块应提前进行喷水湿润。
②明确各种管道及井径:井直径为700~1500mm圆形检查井适用于砌筑图列:管径D300,D400,D500,D800,D1000对应的检查井直径分别为Φ700mm,Φ1000mm,Φ1000mm,Φ1250mm,Φ1500mm。
(具体详见表3-4-1)。
③砌块及砂浆:采用MU10砌块M7.5水泥砂浆砌筑(采用湿预拌砂浆)。
(2)、砌筑(管径D≤1000时采用圆形检查井,管径D≥1200时采用矩形检查井)①、圆型检查井砌筑尺寸按按表3-4-1(即图集02S515第8页)施工。
②、矩型检查井砌筑尺寸按按表3-4-2(即图集02S515第32页)施工。
表3-4-1③砌筑井室时,用水冲净基础垫层垃圾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必须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1cm。
④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砌筑,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应符合本工艺质量标准的要求。
⑤砖砌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要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30mm;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50mm;砌筑检查井的内壁应采用原浆勾缝,在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币用砂浆搓缝并应压实。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雨污水检查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参与雨污水检查井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三、交底时间(具体时间)四、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环境及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施工区域应保持整洁,防止滑倒、绊倒等事故发生。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周边环境,避免对周边设施造成损坏。
2.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配备安全绳。
(3)施工人员应穿着合适的劳保鞋,以防滑倒。
3. 施工工具及设备安全使用(1)施工工具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安全。
(2)施工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确保电源线完好,避免触电事故。
4. 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安全要点(1)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开挖井坑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止塌方事故发生。
(3)砌筑井室时,应确保砂浆饱满,砖块排列整齐,防止砖块脱落。
(4)安装井盖板时,应确保其稳固,防止人员坠落。
(5)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井室内部情况,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 应急措施(1)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报告上级领导。
(2)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五、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确保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六、交底人(交底人姓名)七、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全过程,如有未尽事宜,可由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补充说明。
雨污水检查井技术交底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6年
基础设施建设四标
雨污水检查井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中铁郑州航空港项目四标二分部
混凝土模块式检查井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中国中铁郑州航空港项目四标二分部编号:
雨水检查井:相同管径的管道连接时,流槽顶与管中心平,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时,流槽顶一般以小管径中心平。
污水检查井:流槽顶一般与管内顶平。
流槽采用C15素混凝土浇筑或采用与检查井配套的材料砌筑。
当采用砌块时,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以保证流水槽平顺。
⑥、矩形检查井砌筑:
矩
形直线
检查井
适用于
直径
D900~2
000mm
管道:
说明:
接入支管超挖部分采用级配砂石或C15混凝土填实。
流槽需在安放踏步的同侧加设脚窝。
矩形三通检查井适用于直径D900~2000mm管道:
说明:接入支管超挖部分采用级配砂石或C15混凝土填实。
流槽需在安放踏步的同侧加设脚窝。
⑦、各尺寸矩形检查井盖板配筋图
混凝土净保护层为35mm,钢筋放置下层,水平筋在最下面,盖板型号按覆土厚度分为两种:覆土厚度≤H≤3m;覆土厚度≤H<或3m<H≤4m;两种盖板中所使用的钢筋。
一、交底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二、工程名称:____工程三、施工单位:____公司四、施工地点:____地点五、项目负责人:____六、参与人员: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工程雨污水井施工2. 施工内容:雨污水井的挖掘、砌筑、管道安装及回填等3. 施工期限: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二、安全技术交底1. 施工前的准备(1)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挖掘作业1)挖掘前应清除地面障碍物,确保施工安全。
2)挖掘深度超过2米时,应设置防护栏,防止人员坠落。
3)挖掘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井壁稳定性,防止塌方。
4)挖掘过程中,严禁在井口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砌筑作业1)砌筑前应检查井壁模板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2)砌筑过程中,严禁在井壁模板上行走。
3)砌筑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井壁强度。
(3)管道安装1)安装前应检查管道及附件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2)安装过程中,严禁在管道上行走。
3)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压检查,确保管道密封性。
(4)回填作业1)回填前应清除井口周围的杂物,确保施工安全。
2)回填过程中,应分层夯实,确保回填土密实。
3)回填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回填土密实。
3. 施工结束后的安全措施(1)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2)拆除临时设施,如防护栏、警戒线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总结,提高安全意识。
三、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项目负责人。
一、交底对象全体参与雨污水井井下作业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监督人员。
二、交底目的为确保雨污水井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三、交底内容1. 作业前准备- 对井下作业区域进行详细勘察,了解井内情况,包括井深、井径、井壁结构、积水情况等。
-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井下作业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
- 检查作业工具、设备是否完好,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如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防滑鞋等。
2. 井下作业安全措施- 井下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且不得少于两人同时作业。
- 作业前必须进行通风,确保井下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使用安全绳索、安全带等防护设备,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 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 井下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井下作业具体要求- 井下作业时,应保持井口清洁,不得堆放杂物。
-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滑鞋,防止跌倒。
- 作业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井内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上报处理。
- 井下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确保井口干净整洁。
4. 紧急情况处理- 如遇井下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将中毒人员迅速抬至地面,并进行急救。
- 如遇井下坍塌等紧急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
5. 作业后检查- 作业结束后,应对井下作业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 对作业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四、注意事项1. 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井下作业经验,熟悉井下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 作业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井下情况,确保自身安全。
4. 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确保井口干净整洁。
五、附则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安全负责人(此处填写安全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七、交底日期(此处填写交底日期)八、签字确认(此处填写参与交底人员姓名及签字)九、备注(如有其他事项,可在此处填写)。
一、交底单位:[填写单位名称]二、工程名称:[填写工程名称]三、交底日期:[填写日期]四、参与人员:1. 施工项目经理2. 施工技术负责人3. 施工安全员4. 施工班组全体成员五、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1. 雨污水井的分布及数量。
2. 井的尺寸、材质及结构。
3. 井内积存物的种类及大致情况。
二、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佩戴防毒面具、手套等特殊防护装备。
2. 通风与照明:- 清理前必须检查井内通风情况,确保有足够的通风。
- 使用安全电压的照明设备,禁止使用明火。
3. 进入井内作业:- 严禁单人进入井内作业,至少两人同时作业,其中一人负责监护。
- 进入井内前,必须检测井内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含量,确保安全。
- 使用梯子时,必须确保梯子稳固,禁止攀爬未固定的梯子。
4. 工具与设备:- 使用适合的工具进行清理,如铁锹、钩子等,禁止使用尖锐或硬质工具,以免损坏井壁。
- 机械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5. 紧急情况处理:- 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立即将人员抬出井口,并进行急救。
- 同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认井内通风良好,检测井内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含量。
- 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工具和设备。
2. 清理作业:- 两人配合,一人负责清理井内积存物,一人负责监护。
- 使用工具将积存物逐步清理至井口,注意不要造成二次污染。
3. 清理完毕:- 清理完毕后,检查井内是否有遗漏的杂物,确保井内清洁。
- 清理现场,恢复井盖。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流程。
2.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相关部门。
3.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现场整洁。
六、总结雨污水井清理作业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一、交底对象项目全体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
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1. 适用范围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本工程范围内所有检查井的施工,包括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化粪池等。
2. 施工准备(1)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
(2)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并进行岗前培训。
(3)施工材料、设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检验合格。
3. 施工工艺(1)检查井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开挖检查井基础,确保基础尺寸准确、平整。
(2)检查井井身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确保井身尺寸、形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井井盖施工:选用符合标准的检查井井盖,确保井盖尺寸、形状、强度与井座相匹配。
(4)检查井井室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检查井井室,确保井室尺寸、形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围挡,设置警示标志。
(3)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检查井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土壤的流失,做好排水、防渗措施。
(6)检查井井身施工时,注意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防止模板倾覆。
(7)检查井井盖施工时,注意井盖的安装位置,确保井盖与井座的匹配。
5. 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2)检查井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对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要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理解并掌握。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室外排水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0□1
第1 页共8 页
交底
(3)采用机械挖槽时,应在槽底标高以上保留100~200mm的土层,采用人工清槽,禁超挖。
基槽如遇软弱地基处理时,须事先征得监理、业主及设计部门的可。
3、确认基槽符合要求后,浇筑100mm厚C10垫层砼。
圆形检查井施工时垫层也应浇筑成圆形,不得按井位基槽满幅浇筑。
4、井底垫层: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注,挖槽见底放线后,用10×10cm木支模,垫层混凝土为C10,厚10cm,格控制垫层标高在0、-5mm。
5、灰砂砖砌筑圆型检查井
(1)、砌筑准备
①砌筑前应将灰砂砖砌块表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气候炎热干燥时,砌筑前宜对灰砂砖砌块应提前进行喷水湿润。
②明确各种管道及井径:井直径为700~1500mm圆形检查井适用于砌筑图列:管径D300,D400,D500,D800,D1000对应的检查井直径分别为Φ700mm,Φ1000mm,Φ1000mm,Φ1250mm,Φ1500mm。
(具体详见表3-4-1)。
③砌块及砂浆:采用MU10砌块M7.5水泥砂浆砌筑(采用湿预拌砂浆)。
(2)、砌筑(管径D≤1000时采用圆形检查井,管径D≥1200时采用矩形检查井)
①、圆型检查井砌筑尺寸按按表3-4-1(即图集02S515第8页)施工。
②、矩型检查井砌筑尺寸按按表3-4-2(即图集02S515第32页)施工。
表3-4-1
第3 页共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
交
底
容
表3-4-2
⑥砖砌检查井的踏步(塑钢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之前,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⑦砖砌检查井的预留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应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⑧当砖砌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时,应将原砖面得泥土杂物清理干净,再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⑨砖砌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予井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 时,应砌砖圈加固。
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应留有30-50mm 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棉水泥或黏土填塞并捣实。
⑩砖砌检查井砌筑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注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6、灰砂砖砌筑矩型检查井
第
5 页 共 8 页
交
底
容
7、井盖安装
井盖及井圈均采用钢纤维井盖(其中:车道处采用重型,绿化处采用轻型,其它位置采用普通型),道路上安装井盖必须固定井圈。
8、冬雨期施工:
(1)雨期砌筑检查井时,应在管道铺设后一次砌起井身。
为了防止漂管,必要时可在检查井的井室底部预留进水,但还土前必须砌堵实。
(2)冬期砖砌检查井应有覆盖等防寒措施,并应在两端管头加设风挡,必要时可采用抗冻砂浆砌筑。
对于特殊寒低区,管道施工应在解冻后砌筑。
9、检查井沟槽回填
检查井四回填采用中粗砂或粉回填。
其具体回填应符合以下要求:
(1)回填前检查井边2米围管道均已安装完成,管道两侧、井室及附属物四同时进行,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盖,统一夯实,每次铺层厚度为150-300mm ,禁出现界沟。
(2)夯实应分段进行、各段要设立标志,以防漏夯、欠夯和超夯;上下层的分段要
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第8 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