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设计模块
- 格式:pptx
- 大小:9.05 MB
- 文档页数:113
弯曲模模具设计弯曲模是模具设计领域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具,它的作用是将金属或非金属等材料按照一定形状进行弯曲变形。
弯曲模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材料的选择、模具的结构、工艺流程等多个因素,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材料的选择弯曲模的材料应该是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弯曲过程中所需承受的压力,同时还要考虑工艺条件、成本和其他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
传统上,常采用的材料是合金钢、高速钢、钴基合金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强化的不锈钢和硬质合金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弯曲模的生产制造。
二、模具的结构弯曲模的结构通常分为上下模和导向装置。
上下模是模具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应该具有高强度、高度一致性的特点,以保证在弯曲时模具的形状能够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满足精度要求。
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保证模具定位准确,避免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失误。
三、工艺流程弯曲模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如预处理、弯曲、压力调节、折弯等。
因此,模具的设计应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分析和试验,以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模具设计。
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各种弯曲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各种工艺时所需的压力、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并产生符合要求的产品。
弯曲模具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模具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在建筑、汽车、机械和电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模具设计师应该洞察客户的需求,精细研究各组件的结构、相互协作关系、材料选择等因素,打造新一代弯曲模具,适应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的变化需求,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建设经济可持续性的理念。
冷弯管原理和弯管模具设计一.弯管原理弯管机标准模具包括:弯管模、夹紧块、导板(或滚轮)。
多节活芯、防皱块为选件D管件外径t管件壁厚R弯曲半管件外径D仅反映管件大小,管件弯曲加工的易难程度取决于管件的壁厚和弯曲半径,管件壁厚越小,半径越小加工难度越大。
一般我们用相对壁厚,相对弯曲半径作为弯管的工艺参数相对壁厚tx=t/D,相对弯曲半径Rx=R/D弯管机对于Rx>3D,tx>0.04的管件使用标准模具即可,对于Rx<3D,tx<0.04D 的管件弯管机可加上防皱板, 多节芯头等工艺措施来保证管件弯曲质量弯管机主要采用缠绕弯管工艺,缠绕弯管工艺可以比较容易在弯管模具加上各种措施以得到较好的管件质量。
弯管工艺弯管工艺,口径从DN25~DN104,壁厚1~2mm,其弯曲半径一般为1D,即是管子口径。
弯管最难处理的就是内圆弧,弯径小了容易起皱,上述工艺主要是消皱器起作用,所以能弯小半径的工件那消皱器的材料很讲究,太硬了,磨伤工件,太软了,不起作用。
是一种铜合金。
弯管芯棒的选取和使用摘要:介绍了管子在冷态弯制时的变形情况,以及通过合理选择芯棒及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达到弯制出理想小半径管件的方法。
键词:应力;芯棒;相对弯曲半径;相对壁厚一、引言弯管技术广泛应用于锅炉及压力容器行业,中央空调制造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等多种行业,弯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的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等。
因此,为了弯制出高质量的管件,就应该掌握管件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加工技巧。
对于冷态弯管,合理选择芯棒的形成及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非常必要。
二、工艺分析在纯弯曲的情况下,外径为D、壁厚为S的管子受外力矩M的作用发生弯曲时,中性层外侧的管壁受拉应力σ1的作用而减薄,内侧管壁受压应力σ2的作用而增厚(见图1a)。
同时,合力F1和F2又使管子弯曲处的横截面发生变形而成为近似椭圆形(见图1b),内侧管壁在σ2的作用下还可能出现失稳而起皱(见图1c),为弯制出理想的管件,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上述这些缺陷的产生,其中有芯弯管就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在弯曲工序确定后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时应考虑弯曲件的形状、精度要求、材料性能以及生产批量等因素,下面分析常见各类型弯曲模的结构和特点。
一. V 形件弯曲模V 形件即为单角弯曲件,形状简单,能够一次弯曲成形。
这类形状的弯曲件可以用两种方法弯曲:一种是沿着工件弯曲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弯曲,称为V 形弯曲;另一种是垂直于工件一条边的方向弯曲,称为 L 形弯曲。
1-顶杆;2定位钉;3-模柄; 4-凸模;5-凹模;6-下模座;3.4.1 有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V 形件弯曲模的基本结构如图 3.4.1 所示,图中弹簧顶杆 1 是为了防止压弯时板料偏移而采用的压料装置。
除了压料作用以外,它还起到了弯曲后顶出工件的作用。
这种模具结构简单,对材料厚度公差的要求不高,在压力机上安装调试也较方便。
而且工件在弯曲冲程终端得到校正,因此回弹较小,工件的平面度较好。
如果弯曲件精度要求不高,为简化模具结构,压料装置也可以省略不用。
图 3.4.2 所示为无压料装置的 V 形件弯曲模。
1-模柄;2-上模座;3-导柱、导套;4、7-定位板;5-下模座;6-凹模;7-凸模3.4.2 无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当弯曲相对宽度很大的细长 V 形件时,会产生明显的翘曲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带侧板结构的弯曲模,以阻碍材料沿弯曲线方向的流动(见图3.4.3a );也可以改变弯曲凸、凹模形状,将翘曲量设计在与翘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见图 3.4.3b )。
图3.4.3 减少弯曲件翘曲的模具结构L 形弯曲模常用于两直边相差较大的单角弯曲件,如图 3.4.4a 所示。
弯曲件的长边被夹紧在压料板和凸模之间,弯曲件过程中另一边竖立向上弯曲。
由于采用了定位销定位和压料装置,压弯过程中工件不易偏移。
但是,由于弯曲件竖边无法受到校正,因此工件存在回弹现象。
a〕1-凸模;2-凹模;3-定位销;4-压料板;5-挡块 b〕1-凸模;2-压料板 3-凹模;4-定位板;5-挡块图3.4.4 L形弯曲模图 3.4.4b 为带有校正作用的 L 形弯曲模,由于压弯时工件倾斜了一定的角度,下压的校正力可以作用于原先的竖边,从而减少了回弹。
弯曲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内容设计说明书1份模具装配图1张凸模零件图1张凹模零件图1张班级:学号:姓名:指导:目录一、模具设计的内容 (3)二、设计要求 (3)三、模具设计的意义 (3)四、弯曲工艺的相关简介 (3)(一)、弯曲工艺的概念 (3)(二)、弯曲的基本原理 (4)(三)、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4)(四)、弯曲件的工艺性 (7)(五)、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7)五、设计方案的确定 (7)(一)、弯曲件工艺分析 (8)(二)、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的计算 (8)(三)、弯曲力的计算与压力机的选用 (9)(四)、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10)六、模具整体结构 (16)七、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 (18)八、总结 (19)九、参考资料 (20)一、模具设计的内容设计一副如下图所示弯曲件的成形模具:(补充图纸)二、设计要求详尽的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主要零件图、模具装配图1份。
三、模具设计的意义冲压成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模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掌握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掌握金属成形工艺和塑件成型工艺,掌握一般模具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四、弯曲工艺的相关简介(一)、弯曲工艺的概念弯曲是将金属板料毛坯、型材、棒材或管材等按照设计要求的曲率或角度成形为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弯曲工序在生产中应用相当普遍。
零件的种类很多,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门扣,铁夹等。
(二)、弯曲的基本原理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
其过程为:1、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短矩,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
2、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
弯曲模具设计实例《弯曲模具设计实例》一、模具基本结构及设计要领1.模具结构:弯曲模具是由上、下模、位模、形成座、导向座和台车组成的辊圆模具。
弯曲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是由侧辊、芯辊、护辊和台座组成,位模由位模座和台车组成。
导向座由导向轴和支撑座组成。
2. 设计要领:(1)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状,并确定模具各部分的装配尺寸,确定各部分的定位方式。
(2)确定模具结构,设计模具上、下模、位模、形成座、导向座等部分的结构。
(3)根据总体尺寸,制作模具制作图,确定模具各部件的尺寸及加工方式。
(4)确定模具的运行系统,确定模具的运行参数。
(5)确定工序的装配方式,以及模具的拆装方式。
二、模具设计实例1.模具简要参数模具简要参数如下:模具类型:弯曲模具模具材料:铸钢工件材料:铸钢工件尺寸:300mm*300mm*50mm2.模具设计(1)上、下模设计:模具上、下模由侧辊、芯辊、护辊和台座组成。
侧辊采用4个双面槽,台座采用金属冲夹紧的方式。
侧辊上安装有2个芯辊,芯辊上设有两个弹性护芯,形成座可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绘制,形成座上安放1根导向轴,导向座上可安装2个弹性支撑座,保证工件精确地弯曲形状。
(2)位模设计:位模由位模座、台车及导向轴等组成,台车内根据模具的尺寸,合理安放工件,并在位模座上设有专用的定位接口,保证工件的定位准确。
(3)模具运行系统设计:模具的运行系统由上、下模侧辊驱动、位模导向座驱动以及台车滑动驱动组成。
其中,上、下模侧辊驱动采用球形万向节及滚珠丝杠驱动的方式;位模台车采用滑块、滑轮及细导轨驱动的方式;台车滑动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及滑动轴承的方式。
弯曲模模具设计弯曲模模具设计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工行业的模具设计方式,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弯曲金属材料工件的加工,从而形成各种形状的工业制品。
与传统的模具设计方式相比,弯曲模具设计具有设计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厂商和企业的青睐。
1. 弯曲模模具的概述弯曲模模具主要由上、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置了凹槽和凸轮,并且凸轮与凹槽紧密配合。
在金属材料弯曲加工时,将金属材料放在两个模具之间,通过模具上凸轮与凹槽的剪切作用,将金属材料弯曲成需要的形状。
弯曲模模具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2. 弯曲模模具的设计要点弯曲模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磨具选用。
弯曲模模具的磨具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材料制作,以确保使用寿命长。
(2)弯曲半径的控制。
弯曲半径是弯曲模模具最为核心的设计要素之一,在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金属材料弯曲半径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弯曲加工后符合生产要求。
(3)凸轮和凹槽的设计。
凸轮和凹槽是弯曲模模具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设计成互相匹配的形状。
同时,凸轮和凹槽的大小也需要根据弯曲的材料厚度和弯曲半径进行定制。
(4)模具的材料和硬度。
弯曲模模具需要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以便在弯曲加工中经受住复杂的机械力和磨损。
3. 弯曲模模具的制造工艺弯曲模模具的制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制图。
在制造弯曲模模具前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设计和绘制,建立出完整的工程文件。
(2)材料采购。
制造弯曲模模具需要使用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材料,材料的选用需要根据需要弯曲的金属材料,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等进行合理选择。
(3)零件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部件的加工,材料切割、粗加工、精加工、电火花加工、刻度等工序的执行。
(4)零件组装。
完成部件的加工后,进行总体组装,同时进行工装和夹具的制作。
(5)调试命令。
进行弯曲模模具的调试、调整和试运行,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工件图为图1所示V形件,材料为Q235,料厚1.5mm。
大批量生产其工艺分析如下:图1弯曲工件图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钢,属于软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弯曲成90度,对弯曲成形较为有利,可查得此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min =0.5t=0.75mm,而零件弯曲半径r=1mm>0.75mm,故不会弯裂。
另外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
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r/t=0.67<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
3.精度分析零件上尺寸无公差要求,从公差表选取IT14,可满足普通弯曲和冲裁。
4.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V形弯曲件,该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冲孔和弯曲。
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四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
采用三套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
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再弯曲。
采用连续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四:冲孔落料弯曲,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需两副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行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保证,生产效率较高。
方案三也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
方案四需一副模具,可以冲裁和弯曲,同时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四为佳。
图2坯料展开图1.弯曲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对于r>0.5t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可查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28,所以坯料展开长度为Lz=48×2+270π(1+0.28)÷180=102.288≈102mm由于零件宽度尺寸为40mm,故毛坯尺寸应为102mm×40mm。
xxxx学院毕业设计系部:指导老师: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小组号:组长:同组人:日期:年月日前言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成形加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优质、高效、低耗、适应性很强的生产技术,或称成型工具、成型工装产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使用广泛的新技术产品,是价值很高的社会财富。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由于模具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和电器产品、电子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产品与办公设备、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产品的生产中。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目前,随着汽车及轻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行业。
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1)、CAD/D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在欧美,CAD/D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
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PRO/E、UG、CIMATRON 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
2)、为了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3)、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获得普遍应用。
有SLA、SLS、FDM、LOM等各种类型的快速成型设备。
目录绪论 (4)第1章工艺方案的确定 (5)1.1零件分析 (5)1.2工艺方案的确定及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5)1.3工序图尺寸分析 (5)1.4排样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6)第2章有关弯曲工艺计算 (8)2.1 毛坯尺寸的计算 (8)2.2 弯曲力的计算 (8)2.3 弯曲凸凹模的间隙 (8)2.4 凸、凹模宽度尺寸计算 (9)2.5 凸模圆角半径 (9)2.6 凹模圆角半径 (10)2.7 弯曲凹模外形和尺寸的确定 (10)2.8 选择上、下模座及模柄 (10)2.9 垫板、凸模固定板 (11)2.10 闭合高度 (11)2.11 螺钉、销钉的选择 (12)2.12绘制模具总图及零件图 (12)第三章小结 (15)参考文献 (16)绪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起飞,也为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弯钩形零件弯曲模结构与设计1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该工件零件图如上所示,由零件图可知。
该制件形状简单,尺寸不大,厚度适中,一般批量,属普通弯曲件,但零件上端口处有两个45°的内弯,且长度确定,在设计模具时应注意并控制回弹。
由于制件时内弯,要考虑合适的取件方案。
因有一定的批量,应注意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
2 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其有两道工序,有弯曲和内弯,因为此工件是上端内弯,因此合理的工艺方案是弯曲——折弯。
先将平板毛坯弯曲成“U”形,再对上端进行弯钩内弯。
零件成形后,由于工件内弯,可纵向取出,此方案是较为合理。
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因工件材料较薄,弯曲中为保证工件平整,采用弹性顶尖装置。
由于零件是内弯,需采用活动凹模,斜楔,靠斜楔与滑块作用使工件内弯,活动凹模上设有弹性回复装置。
4 工艺设计:(1):毛坯尺寸的计算计算毛坯尺寸,相对弯曲半径为K/t=4/2=2<5式中:K——弯曲半径(mm)t——料后(mm)可见,制件属于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应先求弯曲变形区中性层曲率半径ρ(mm)ρ=ν+Kt由文献《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中表3-2查得K=0.39L,r——弯曲半径K——中性层系数ρ=(4+0.39x2)mm =4.78 mm由表3-5查得,最小弯曲半径rmin=0.5t=1mm L考虑到工件的质量问题及弯曲工艺要求,取弯钩处弯曲半径为r=t=2 mm 。
毛坯长度L=48+16+6.5=70.5mm考虑工件的误差,取L=72mm,b=22±1.1mm 。
(2)弯曲力的计算为有效控制回弹,采用校正弯曲,F核=PAP——材料单位弯曲校正力A——校正部分投影面积查得材料15的单位校正力为50mpa.F=50[(48+6.5)*22]=50*54.5*22=59950N≈60KN(3)弯曲凸、凹模的间隙C=t+Δ+k*tC——弯曲凸、凹模单边间隙t——料厚Δ——材料厚度正偏差k ——系数由表查得k =0.05c =t+Δ+kt=2+0.05x2=2.1mm2c=4.2mm(4)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由于制件精度不高,凸、凹模制造公差均采用IT9级)由于工件外形尺寸要求相对精度高,计算尺寸时,要先计算凹模的尺寸,然后根据凹模尺寸莱计算凸模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