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力学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桁架是一种结构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它由多个杆件和节点组成,能够有效地承受外部作用力并传递力量。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这就需要运用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平衡方程和杆件内力计算公式。
在进行桁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然后利用杆件内力计算公式计算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桁架的平衡方程。
对于一个静定的桁架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Fx=0,∑Fy=0,∑M=0,即桁架结构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外部力和外部力矩的合力合力矩为零。
通过解平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桁架结构中各个节点的受力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桁架结构中杆件的内力计算公式。
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受到的内力包括拉力和压力。
根据静力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建立杆件内力计算公式。
对于一般的杆件,其内力计算公式为N=±P/A,其中N为杆件的内力,P为杆件受到的外部力,A为杆件的横截面积。
当杆件处于受拉状态时,内力为正;当杆件处于受压状态时,内力为负。
通过杆件内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运用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分析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桁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地建立桁架结构的平衡方程。
在建立平衡方程时,需要考虑到桁架结构受到的外部力和外部力矩,确保平衡方程的准确性。
其次,要正确地应用杆件内力计算公式。
在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时,需要根据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正确地应用杆件内力计算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要综合考虑桁架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
圆端桥墩模板力学验算一、计算依据1、《材料力学》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施工工况浇筑方式采用泵送机振,浇筑速度为2.0m/h,塌落度偏安全考虑为15cm,初凝时间综合考虑为6小时。
三、计算载荷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图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提出的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如下: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两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1)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F1=0.22γct0β1β2V1/2F2=γcH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V——混凝土地的浇筑速度,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的总高度。
有效压头高度按下式计算:h=F/γc。
按新浇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组合值对模板进行强度、刚度验算。
桁架计算引言桁架是一种通过连接许多杆件和节点来形成稳定结构的建筑体系。
它常被用于搭建临时或永久性的大型结构,如广告牌、天桥、悬索桥等。
在设计和计算桁架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力学和结构上的因素,以确保桁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桁架计算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桁架的基本概念桁架由两种基本要素构成:杆件和节点。
杆件是桁架结构中的线状元素,通常是直线或弧线形状,其作用是传递和承载力。
节点是桁架结构中的连接点,用于连接和固定杆件,同时也能分担一部分力。
桁架计算的步骤桁架计算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桁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需求,确定桁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几何参数。
2.确定桁架的节点和杆件数量:根据桁架的几何形状,确定桁架的节点数量和杆件数量,并给予它们编号。
3.选择杆件材料和荷载信息:根据桁架的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杆件材料,并确定荷载信息,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等。
4.建立荷载模型和边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桁架的荷载模型,并确定桁架的边界条件,如支撑方式、固定方式等。
5.进行力学计算:根据桁架的几何形状、节点和杆件数量、杆件材料和荷载信息,利用力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桁架的力学计算,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等。
6.分析结果和优化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桁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受力情况、变形等,如果需要,对桁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性能。
7.编制计算报告和施工图纸:将计算结果整理成计算报告和施工图纸,以便后续的施工和检验过程。
桁架计算的常用方法桁架计算主要依靠力学原理和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静力学方法:通过平衡力的方法,计算桁架在静态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切向力平衡法、截面法、节点法等。
2.动力学方法:通过考虑桁架的质量和荷载的动态响应,计算桁架在动态加载下的受力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模态分析、响应谱法等。
3.有限元法:将桁架离散为许多小的有限元,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桁架结构内力计算方法
在计算桁架结构内力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给定载荷:首先确定桁架结构所受到的外部载荷,包括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和斜向荷载等。
这些载荷可以通过静力学分析或者实际测量得到。
2.确定支座反力:根据结构平衡条件,计算出桁架结构支座的反力。
支座反力是由桁架结构与支座之间的约束关系决定的。
3.确定节点平衡条件:桁架结构中的每个节点都应满足平衡条件,即
节点受力平衡。
根据节点的受力平衡条件,可以得到每个节点处的力平衡
方程。
4.建立杆件的受力方程:根据构件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几何形状,建立
每根杆件的受力方程。
通常使用杆件受力平衡和伸缩力平衡方程。
5.解方程求解内力:将节点平衡条件和杆件受力方程组合起来,得到
一个线性方程组。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可以求解出各个构件的内力大小
和方向。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解桁架结构的内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切线法:切线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形状的方法,通过假设桁架结构各
个构件处于弧形变形状态,利用切线关系计算出内力。
该方法适用于相对
简单的桁架结构。
2.牛顿-拉夫逊法:牛顿-拉夫逊法是一种基于力的平衡条件的方法,
通过迭代计算桁架结构内力。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桁架结构。
3.力法:力法是一种基于力平衡方程和几何条件的方法,通过逐个构件计算内力。
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的桁架结构。
以上是桁架结构内力计算的基本方法和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桁架是一种由多个杆件和节点构成的结构体系,常用于支撑和承载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
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则是用来帮助我们进行这些受力计算的重要工具。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基于静力学原理,通过平衡节点上的受力和力矩,来求解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一些实际工程中的例子。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基本原理。
桁架结构由多个杆件和节点组成,每个节点上都可能存在多个外力作用,例如拉力、压力、弯矩等。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桁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每个节点上的受力情况。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节点受力平衡原理,对于每个节点来说,受力平衡是一个基本原理。
即节点上所有受力的合力为零,所有受力的合力矩也为零。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建立节点的受力方程,求解节点上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2.杆件受力平衡原理,对于每个杆件来说,受力平衡也是一个基本原理。
即杆件上的拉力和压力之和等于零,杆件两端的力矩也为零。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建立杆件的受力方程,求解杆件的受力情况。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应用方法。
在进行桁架结构的受力计算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应用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1.确定节点和杆件,首先需要确定桁架结构中的节点和杆件,然后标记每个节点和杆件的编号,以便进行受力计算。
2.建立节点受力方程,对于每个节点来说,根据受力平衡原理,可以建立节点的受力方程。
通过将节点上所有受力的合力和合力矩等于零,可以求解节点上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3.建立杆件受力方程,对于每个杆件来说,根据受力平衡原理,可以建立杆件的受力方程。
通过将杆件两端的拉力和压力之和等于零,力矩也为零,可以求解杆件的受力情况。
4.解方程求解,最后,通过解节点和杆件的受力方程,可以求解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包括拉力、压力等。
用力法计算桁架例题在工程力学中,桁架是一种由杆件组成的结构,常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
力法是一种经典的计算桁架结构的方法,通过平衡力和力矩来求解杆件上的应力。
本文将会通过一个例题来演示如何使用力法计算桁架结构的应力。
问题描述:假设有一个由杆件组成的桁架结构,如下图所示:A||5kN|----C----|| | |2m 2m 2m| | |B----D----|||E已知杆件AB和BC上有力F1,杆件CD和DE上有力F2,杆件BE上有力F3,且F1 = 10kN,F2 = 20kN,F3 = 15kN。
通过力法计算:1.杆件上的内力大小和方向。
2.结构的稳定性。
解决方案:首先,我们需要给结构中的每个节点编号,并为每个杆件标记力的初始方向。
我们为每个节点选取坐标系,如下图所示:A||5kN↓----C----↑| | |↓ ↓ ↑B----D----↑||E接下来,我们根据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在每个节点上建立力的平衡方程。
对节点A应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_x = 0: -F_BC + F_BE = 0∑F_y = 0: -5kN + F_AB + F_AC = 0对节点B应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_x = 0: -F_AB - F_BE = 0∑F_y = 0: F_BC - F_BD = 0对节点C应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_x = 0: F_BC - F_CD = 0∑F_y = 0: -F_AC + F_CD = 0对节点D应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_x = 0: F_CD - F_DE = 0∑F_y = 0: F_BD - F_DC = 0对节点E应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_x = 0: -F_BE = 0∑F_y = 0: F_DE = 0然后,我们根据杆件上的受力情况,可以列出每个杆件上的应力方程。
根据杆件的定义,我们可以根据受力方向写出杆件的应力为正或者负。
桁架力学计算公式Sheet3Sheet2Sheet1数值单位项目说明代号外伸梁,左端距支点A为M,右端距支点B为N,AB间距离为L 外伸梁左端伸出长Mmm支座间距离外伸梁右端伸出长LN支座反力RARB均布载荷集度q截面位置x以左端为基准最大弯矩MmaxmkN/mkNkN.m一、最大弯矩弦杆轴力N竖杆轴力斜杆轴力KN最大剪力Q桁架计算高度斜杆与竖杆的夹角β°单位为弧度,弧度=度/1803.1416 三、杆件强度计算上弦杆的毛截面积A1下弦杆的毛截面积A2竖杆的毛截面积斜杆的毛截面积A3A4选100×100×10角钢2根c㎡选100×100×10角钢2根选80×80×6角钢2根上弦杆回转半径ix1下弦杆回转半径cm竖杆回转半径斜杆回转半径ix3ix4上弦杆计算拉应力σc1上弦杆计算压应力σc2MPa许用压应力120MPa 许用拉应力120MPa 竖杆压应力σc3斜杆拉应力四、杆件稳定性计算二、杆件轴力计算参考手册P21-11参考手册P21-37参考手册P21-96弦杆的计算长度参考<>P169,lc=l(几何长度)竖杆、斜杆计算长度lc1lc2参考<>P169,lc=0.8l(几何长度)上弦杆长细比λ1下弦杆长细比λ2λp=120手册P21-97 斜杆长细比λ3竖杆长细比λ4λp=150手册P21-97 λp=200手册P21-97 上弦杆受压稳定性计算竖杆受压稳定性计算σ1σ2根据λ选取的稳定系数φ手册P21-97表21-5-6许用应力σp=120MPa许用应力σp=120MPa五、挠度计算h0桁架的毛截面惯性矩桁架的跨中截面对水平心轴的毛截面惯性矩IxVx2061000=E桁架竖向挠度cm4桁架力学计算表雪载0.3kN/㎡选75×75×8角钢2根弧度竖杆斜杆计算长度lc3参考第2版《钢结构》P420,近似计算公式参考2版<>P20,lc=l(几何长度)参考2版<>P20,lc=0.8l(几何长度)机栈桥外伸梁,左端距支点A为M,右端距支点B为N,AB间距离为L0.000.00.00.00.00.000.0000.00 .00 .00 .00 0.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0 00.00 -0.00 0.000.00 .00 0.00 .00.00.00.00.00-0.00 000.00 00.00 .00 0.00 000.00 00.00.00-0.00 000.00 00.00 .00 0.00 000.00 00.00 .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0 0.00.00 0.00 0.00 .00 0.00 0.00 .00 0.00 0.00 .00.00 0.00 000.00 00.00 .00.00-0.00 000.00 00.00.00 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00.00 .00 0.00 00.00 0.00 .00 0.00 .00.00 0.00 .00.00.00.000.00 00.00 .00.00.00 00.00 .00.00.00 0.00 .00.00 00.00 0.00 -00.0000.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 000.00 00.00 .00.00 000.0000.00 .00-0.00 000.00 00.00 .00 0.00 000.00 00.00 .00 000.00 000.00 000.00 0.00 0.00.00 0.00 0.00 .00 0.00 0.00 .00 0.00 0.00 .00.00.00 000.00 00.00 .00.00-0.00 000.00 00.00.00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 .00 0.00 00.00 0.00 .00 0.00 .00。
桁架力学计算
桁架力学是一门关于结构力学及力学原理在桁架结构中应用的专业学科。
桁架结构是由多个杆件和节点组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形式,常用于搭
建建筑物或桥梁。
在设计和分析桁架结构时,需要进行力学计算来确定结
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桁架结构的力学计算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荷载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桁架结构所受到的各种外部荷载,如重力
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这些荷载将影响桁架结构的受力情况。
2.线性静力学计算:利用静力学原理,分析桁架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
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对于线性桁架结构,可以应用力的平衡方程和杆件
变形方程进行计算。
3.杆件强度计算:杆件的强度计算是桁架力学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考
虑杆件的承载能力以及杆件内外的应力分布情况。
根据材料的强度特性,
可以计算出杆件的破坏载荷。
4.稳定性计算:对于较高或较细的桁架结构,还需要进行稳定性计算。
通过分析杆件的受压稳定性,可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常用方法包括细长
杆件的欧拉公式和端部约束条件的考虑。
5.刚度计算:桁架结构的刚度计算是为了评估结构的刚度性能。
通过
计算结构的刚度矩阵,可以得到结构的刚度特性,如刚度系数和刚度模态。
最终的桁架力学计算结果可以用于结构设计和优化,确保结构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
此外,桁架力学计算也对于研究桁架结构的力学行为和性能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进结构设计方法和优化结构性能。
桁架内力计算方法
桁架内力计算方法是结构力学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定桁架各个构件的内力大小和性质。
桁架是由多个杆件和节点组成的刚性结构,节点是杆件的连接点,杆件则是连接节点的直线构件。
在计算桁架内力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静力平衡法:静力平衡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桁架内力的方法。
根据静力平衡的原理,可以根据桁架的外部受力和支座反力,利用平衡条件推导出各个构件的内力。
通过将桁架分解为多个杆件,然后应用平衡方程和静力学原理,可以很容易地求解出各杆件的内力。
2. 方法之力法:方法之力法是一种辅助计算桁架内力的方法。
通过在桁架图上引入一些虚拟杆件,形成一个平衡闭合图,然后根据静力平衡法计算出这些虚拟杆件的内力,再通过力的平衡推算出桁架实际构件的内力。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尤其适用于复杂桁架的内力计算。
3. 图解法:图解法是一种直观的计算桁架内力的方法,通过在桁架图上绘制受力图和内力图,可以直接读取出各个构件的内力大小和方向。
图解法适用于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但对于复杂桁架的计算可能较为繁琐。
4. 位移法:位移法是一种基于结构变形原理的计算桁架内力的方法。
根据桁架的刚度矩阵和位移向量的关系,可以建立起位移方程,通过求解位移方程组来求解桁架的内力。
位移法适用于计算复杂桁架的内力,但需要较高的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的支持。
综上所述,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