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平面桁架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
结构力学实验土木建筑学院实验名称:平面桁架结构的设计实验题号:梯形桁架D2-76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在给定桁架形式、控制尺寸和荷载条件下,对桁架进行内力计算,优选杆件截面,并进行刚度验算。
①掌握建立桁架结构力学模型的方法,了解静定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②掌握通过多次内力和应力计算进行构件优化设计的方法;③掌握结构刚度验算的方法。
梯形桁架D ;其中结点1到结点7的水平距离为15m;结点1到结点8的距离为2m;结点7到结点14的距离为3m。
选用的是Q235钢,[ɑ]=215MPa。
完成结构设计后按如下步骤计算、校核、选取、设计、优化二、强度计算1)轴力和应力2)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后,由“求解→内力计算”得出结构各杆件的轴力N(见图3)再由6=N/A得出各杆件应力。
表1内力计算杆端内力值 ( 乘子 = 1)--------------------------------------------------------------------------------------------杆端 1 杆端 2------------------------------------- ------------------------------------------ 单元码轴力剪力弯矩轴力剪力弯矩--------------------------------------------------------------------------------------------1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 51.9230769 0.00000000 0.00000000 51.9230769 0.00000000 0.000000003 77.1428571 0.00000000 0.00000000 77.1428571 0.00000000 0.000000004 67.5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67.5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5 39.7058823 0.00000000 0.00000000 39.7058823 0.00000000 0.00000000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7 -54.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54.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8 -52.0383336 0.00000000 0.00000000 -52.0383336 0.00000000 0.000000009 -77.3140956 0.00000000 0.00000000 -77.3140956 0.00000000 0.0000000010 -81.1798004 0.00000000 0.00000000 -81.1798004 0.00000000 0.0000000011 -81.1798004 0.00000000 0.00000000 -81.1798004 0.00000000 0.0000000012 -67.6498337 0.00000000 0.00000000 -67.6498337 0.00000000 0.0000000013 -39.7940198 0.00000000 0.00000000 -39.7940198 0.00000000 0.0000000014 -54.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54.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15 66.4939824 0.00000000 0.00000000 66.4939824 0.00000000 0.0000000016 -41.5384615 0.00000000 0.00000000 -41.5384615 0.00000000 0.0000000017 33.3732229 0.00000000 0.00000000 33.3732229 0.00000000 0.0000000018 -21.8571428 0.00000000 0.00000000 -21.8571428 0.00000000 0.0000000019 5.27613031 0.00000000 0.00000000 5.27613031 0.00000000 0.0000000020 -18.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18.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1 19.7385409 0.00000000 0.00000000 19.7385409 0.00000000 0.0000000022 -31.5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31.5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23 42.0090820 0.00000000 0.00000000 42.0090820 0.00000000 0.0000000024 -47.6470588 0.00000000 0.00000000 -47.6470588 0.00000000 0.0000000025 62.0225709 0.00000000 0.00000000 62.0225709 0.00000000 0.00000000结构轴力图表2桁架四类杆内力与应力计算表3所得各类杆件性质上弦杆 下弦杆 直腹杆 斜腹杆 初选截面 截面D*t (mm )63.5-2 60-2 42-2 45-2.5 截面面积(mm 2)386.4 364.4 251.3 333.8 最大轴力(KN )-81.180 77.143 -54.000 66.494 最大应力(MPa )210.1 211.7 214.9 199.2 调整 截面 截面型号63.5-2 60-2 42-2 45-2.5 截面面积(mm 2)386.4 364.4 251.3 333.8 最大轴力(KN )-81.180 77.143 -54.000 66.494 最大应力(MPa )210.1 211.7 214.9 199.2上弦杆 下弦杆 直腹杆 斜腹杆 EA(KN)77283.1873513.27 50265.48 62046.45 EI(KN*m 2) 36.5814.06 10.0812.15三、强度校核根据0.9[ɑ]≤6≤[ɑ];对于Q235钢,[6]=215MPa;参考公式:A=0.25π[D2+-(D-2t)2];I=π[D4-(D-2t)4]/64.对截面进行强度校核。
第五章静定平面桁架§5-1 概述梁刚架:受载后主要弯矩,应力不均匀(变截面;截面形式工形拱式结构:M小N大,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施工复杂,需要坚固的结构支承桁架:M小,应力分布均匀,适用于较大空间,用料省自重轻大跨屋架、托架、吊车梁、南京长江大桥主体结构一、桁架定义:桁架:由若干直杆在其两端全用铰连接而成的结构,当荷载只作用在结点上时,各杆只有N,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均匀,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桁架可分为{ 平面桁架:空间桁架:(网架、井架)实际桁架(较复杂、结合实例)1)}结点:焊接、铆接、近乎刚结、介于铰于刚结之间。
2)}轴线:不能绝对平、直。
3)}杆的结合区:各杆也不一定完全相交于一点。
有个结合区域、应力十分复杂。
4)}自重:非结点荷载,荷载、支反力:不全是作用在结点上。
但经过实验和工程实践证明:以上因素对于桁架属次要因素,对桁架受力影响较小。
取桁架的计算简图时,引入如下假定:(计算时)理想桁架:(计算简图)满足这些假定的桁架1)桁架结点:所有结点为理想铰,光滑、无摩擦。
2)杆件的轴线:绝对平直、在平面内、通过铰的中心(理想轴)。
3)荷载、支反力:所有外力作用于结点上并且位于桁架平面内。
(结点荷载)4)线弹性材料,小变形。
主应力(基本应力):按理想平面桁架计算得到的应力。
按理想桁架计算,可以反映桁架的主要受力性能次应力(附加应力):实际桁架与理想桁架之间的差异引起杆件弯曲,产生附加的弯曲内力由此产生的应力理想桁架,各杆只产生轴力(二力杆、轴力杆)二、桁架的组成名称(坡屋顶、房子屋架)弦杆(上弦杆、下弦杆)、腹杆(竖杆、斜杆)、端斜杆(端柱)d:节间距离,l:跨度,H:桁高三、桁架的分类(结合图例)按外形特点分:平行弦桁架三角形桁架抛物线桁架折弦桁架按支座反力的性质分:梁式桁架(无推力桁架)拱式桁架(有推力桁架)按静力特性:静定桁架(有无多余约束、计算方法)拱式桁架超静定桁架按几何组成方式分: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个基本的铰结三角形开始,每次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链杆联结一新结点联合桁架:由简单桁架组成;按两刚片规则组成的联合桁架、按三刚片规则组成的联合桁架复杂桁架:凡不属于前两类的均为此类。
第二节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桁架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杆系结构,它是由若干直杆在其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几何形状不变的结构。
桁架中各杆件的连接处称为节点。
由于桁架结构受力合理,使用材料比较经济,因而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
房屋的屋架(见图3-10)、桥梁的拱架、高压输电塔、电视塔、修建高层建筑用的塔吊等便是例子。
图3-10房屋屋架杆件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桁架称为平面桁架(如一些屋架、桥梁桁架等),否则称为空间桁架(如输电铁塔、电视发射塔等)。
本节只讨论平面桁架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有关桁架的详细理论可参考“结构力学”课本。
在平面桁架计算中,通常引用如下假定:1)组成桁架的各杆均为直杆;2)所有外力(载荷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所处的平面内,且都作用于节点处;3)组成桁架的各杆件彼此都用光滑铰链连接,杆件自重不计,桁架的每根杆件都是二力杆。
满足上述假定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实际的桁架与上述假定是有差别的,如钢桁架结构的节点为铆接(见图3-11)或焊接,钢筋混凝土桁架结构的节点是有一定刚性的整体节点,图3-11 钢桁架结构的节点它们都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杆件的中心线也不可能是绝对直的,但上述三点假定已反映了实际桁架的主要受力特征,其计算结果可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分析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的基本方法有节点法和截面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节点法因为桁架中各杆都是二力杆,所以每个节点都受到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为计算各杆内力,可以逐个地取节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列出平衡方程,即可由已知力求出全部杆件的内力,这就是节点法。
由于平面汇交力系只能列出两个独立平衡方程,所以应用节点法往往从只含两个未知力的节点开始计算。
例3-8 平面桁架的受力及尺寸如图3-12a所示,试求桁架各杆的内力。
图3-12 例3-8图解:(1)求桁架的支座反力以整体桁架为研究对象,桁架受主动力2F 以及约束反力YA F 、xB F 、YB F 作用,列平衡方程并求解:1=∑=ni ixF,xB F =0)(1=∑=ni i BmF , 2F ×2l-Y A F l =0, Y A F=F1=∑=ni iyF,YA F +YB F -2F =0,YB F =2F -YA F =F(2)求各杆件的内力设各杆均承受拉力,若计算结果为负,表示杆实际受压力。
结构力学桁架定义【结构力学桁架定义】**开场白**你有没有在参观大型建筑,比如体育馆、桥梁的时候,好奇过那些支撑着巨大重量的结构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或者当你看到一些造型独特的建筑框架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力学奥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结构力学中的桁架,这个在建筑和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
**什么是结构力学桁架?**简单来说,结构力学桁架就是由一些细长的杆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
比如说,你搭的积木桥,那些组成桥身的小木棍通过节点拼在一起,就有点像桁架的简化版。
在生活中,常见的塔吊、自行车车架都用到了桁架结构。
但要注意,可别把桁架和一般的框架结构弄混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由杆件组成的结构就是桁架,其实不是的。
桁架中的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而且节点一般被看作是铰接,杆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关键点解析**3.1 核心特征或要素首先,桁架中的杆件通常是直杆,这样能更明确地传递力。
就像拔河比赛中直直的绳子,力的传递很直接。
其次,杆件之间通过铰接节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让杆件自由转动,更好地适应力的变化。
想象一下门轴,是不是能轻松转动?再者,桁架主要承受的是轴向力,也就是沿着杆件方向的拉力或压力。
好比你拉橡皮筋或者压弹簧,力就是沿着那个方向的。
3.2 容易混淆的概念桁架和刚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刚架中的节点通常是刚性连接,杆件之间不能相对转动,而且杆件不仅承受轴向力,还可能承受弯矩。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门式刚架,它的节点就像是被牢牢固定住,不像桁架那样灵活转动。
**起源与发展**桁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早期的人类在建造桥梁和房屋时,就已经无意识地运用了类似桁架的结构原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钢铁产量的增加和力学理论的发展,桁架结构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在当下,桁架在大跨度建筑、桥梁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桁架结构可能会变得更加轻巧、坚固,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适应更复杂的工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