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临床疗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观察吴晓平;张大明;陈伟良【摘要】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药物安全性。
方法收集头颈部血管瘤患儿共68例,男20例,女48例,年龄1-9个月,平均年龄4.2个月。
均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3 d普萘洛尔的剂量分别为0.5、1.0、2.0 mg/(kg·d),每8 h口服1次。
第4天起以2.0 mg/(kg·d)维持量服用至1周岁。
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68例患儿治疗过程中,23例患儿(33.8%)出现不良反应,大部分对症处理后继续服药,有2例患儿因血压明显降低、肝功能异常而停止治疗。
至疗程结束时,66例完成治疗,参照Achauer疗效评定法,疗效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32例。
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显效快,疗效明显,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一线方法。
【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6(024)003【总页数】4页(P158-161)【关键词】普萘洛尔;血管瘤;脉管性疾病;头颈部;婴幼儿【作者】吴晓平;张大明;陈伟良【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广东汕头515031;[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引用著录格式】吴晓平,张大明,陈伟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口腔疾病防治,2016,24(3):158-161.血管瘤(Hemangioma)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新生儿发病率为2%~3%,1岁以下儿童约为10%,在早产儿或低体重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22%~30%,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60%发生于头颈部[1]。
血管瘤位于躯干、四肢部位尚可暂时严密观察,而生长于头颈部则易出现溃疡、感染、出血以及呼吸道阻塞、视线阻挡等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需要积极主动治疗[1]。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面部混合型血管瘤效果黄芳【摘要】目的探索普萘洛尔片治疗婴幼儿面部混合型血管瘤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我院面部混合型血管瘤6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2例患者进行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的33例患者进行普萘洛尔片治疗,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总有效率、血流峰值、阻力系数.结果观察组ALT(33.86±2.46)U/L、AST(49.78±2.53)U/L、肌酸激酶同工酶(19.53±2.75)U/L、肌酸激酶(115.76±9.43)U/L、总有效率(96.97%)、血流峰值(21.41±3.26)cm/s、阻力系数(0.86±0.4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混合型血管瘤婴幼儿实施普萘洛尔片治疗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4【总页数】3页(P153-155)【关键词】普萘洛尔片;婴幼儿;面部混合型血管瘤;血流峰值;总有效率;分析【作者】黄芳【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湖北宜昌 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面部混合型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发病迅速、预后差等特点,干预不及时,可导致继发性畸形、功能障碍以及出血、坏死、溃疡、感染等现象发生,为了控制病情恶化,常运用冷冻、激光、药物治疗,相比之下药物治疗利用价值最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起效快等优势[1]。
而目前常运用长春新碱、干扰素、皮质激素、普萘洛尔片等药物,在评估其疗效时,存在不同说法[2],通过分析往期报道,可发现普萘洛尔片利用价值最高,可加速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阻断血管形成的相关信号通路,促使血管收缩,降低一氧化氮释放量[3]。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刘伟勇;洪小芳;刘晓韬;孟宏【摘要】研究组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对照组血管瘤患儿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机体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7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1.21%,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5%(P<0.05);两组血管瘤患儿经不同药物治疗后,BUN、ALT、AST等肝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利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2页(P4201-4202)【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疗效;安全性【作者】刘伟勇;洪小芳;刘晓韬;孟宏【作者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3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10%,由于该病具有自行消退特点,因此以往临床无需特殊治疗,但若并发溃疡影响美观,且部分瘤体将累及重要器官威胁生命安全[1]。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6例血管瘤患儿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66例血管瘤患儿中男21例、女45例,年龄1.2~9.8(4.51±0.77)个月,发病部位:头面部54例、胸部6例、上肢4例、多发性2例。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56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儿56例临床资料,年龄1~12 月,治疗前行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排除肺炎、支气管炎、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功能损害的疾病后,予患儿口服普萘洛尔,起始剂量 0.5mg/kg/d,分 2 次口服,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则随着年龄和体重增长,逐渐将普萘洛尔加至足量1.0 ~2.0mg/kg/d,年龄≤2.5个月患儿1.0 mg/kg/d,>2.5个月患儿2.0 mg/kg/d。
每半月复诊一次,动态观察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医疗数据,将照片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比较分析,按照Achauer等分级评价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
结果:56例血管瘤患儿中,54例(96.4%)在用药1周内出现瘤体颜色变浅、质地变软或缩小。
普萘洛尔治疗9个月后,疗效评定为Ⅳ级的共24 例(42.9%),Ⅲ级14例(25%),Ⅱ级13 例(23.2%),Ⅰ级5例(8.9%)。
9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包括嗜睡3例、胃食管反流2例、尿量增多2例、哭闹多汗1例,肢体末端温度降低及低血糖1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轻微的心率及血压降低,不影响治疗进程,并可自行调整。
停药后4~5 月,有2 例患儿复发,复发程度较轻,再次治疗仍然有效。
结论:普萘洛尔在1.0 ~2.0mg/kg/d的治疗剂量范围内,对大多数患儿具有快速稳定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关键词:普萘洛尔;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安全性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发病率约为 4%~5%,且呈逐年升高趋势。
约 10% 的血管瘤生长快速,如不积极处理,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出现呼吸道感染,血管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等,影响患儿视力和美观,少数甚至危及生命。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查找文献来了解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动态观察患儿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草莓状血管瘤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血管瘤婴儿普萘洛尔护理婴儿血管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良性肿瘤。
其发生率约为1%~12%[2]。
20%的婴儿血管瘤因其显著的生长性,或者侵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威胁婴幼儿的生命而需要临床解决。
目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激光、冷冻等,主要的治疗药物有皮质激素、干扰素、长春新碱等。
不同的药物疗效不一,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观察及护理一疗效观察1.治疗前均排除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急性心衰等普萘洛尔治疗禁忌证。
将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可能不良反应告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2.普萘洛尔的用法剂量:1~1.5 mg·k91·d~,每日2~3次,口服。
住院观察1周,监测患儿一般生命体征,每H复查空腹血糖。
无不良反应者,由患儿家属负责院外继续药物治疗,嘱其每日清晨监测患儿脉搏。
4.普萘洛尔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作为血管收缩剂通过下调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及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
[6]5.随访动态观察血管瘤面积、质地及颜色变化并做记录;每两周定期复查患儿心电图、血常规、生化,监测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多数患儿在口服普萘洛尔1周内血管瘤的颜色出现改变,颜色变暗,同时,质地变软。
面积大小的改变多出现在颜色及质地发生改变。
6.停药标准用药后血管瘤停止生长、稳定并消退完全;用药满9个月者。
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李洁燕【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按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Ⅳ级5例,Ⅲ级8例,总有效率为56.52%;观察组Ⅳ级9例,Ⅲ级10例,总有效率为82.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瘤治疗药物.【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21【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婴幼儿【作者】李洁燕【作者单位】466000,周口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正文语种】中文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源于血管的良性肿瘤或畸形,新生儿发病率可高达10% ~12%,其中女性多与男性,部分患儿因瘤体面积较大,在血管瘤消退后可发生患处皮肤松弛下垂、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等,对其面容造成很大的影响[1]。
目前常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激光、冷冻及局部药物注射等,这些方法虽可缓解患儿的痛苦,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自2011年5月笔者采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儿46例,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个月~2岁。
其中位于头颈部26例,四肢12例,躯干部8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两组间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强的松3 mg/kg,1次/d,隔日顿服;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 1.5 mg/kg,1次/d。
停药指征:患儿血管瘤停止生长,瘤体缩小或稳定,或持续用药8周。
普萘洛尔在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中的应用婴幼儿血管瘤(IH)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60%发生于头颈部。
IH 具有自限性,但是仍有10%的婴幼儿需要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干扰素治疗、硬化治疗、激光治疗等,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或不良反应。
近来,普萘洛尔被证明对增生期血管瘤具有明显的消退作用。
本文就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分子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标签:普萘洛尔;婴幼儿血管瘤;头颈部Treatment of infantile haemangioma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with propranololWang Weicai, Hou Jin-song.(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Guanghua School of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tomatology, Guangzhou 510055, China)[Abstract]Infantile haemangioma is a kind of the commonest childhood tumours and frequently occured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They have a self-limiting course, but approximately 10% lesions require various treatment. Current clinical treatment include systemic or intralesional corticosteroids, vincristine, alpha-interferon, sclerotherapy, laser, or comprehensive of these therapies. Recent reports have highlighted the impressive efficacy of propranolol in treating rapidly proliferating haemangioma.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molecule mechanism of propranolol to treat -ment of haemangioma,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respones.[Key words]propranolol;infantile haemangioma;head and neck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血管瘤消退。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专家共识(完整版)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s)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其在1岁以内白种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0%左右[1]。
在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更高,如出生时体重500~1 000 g未成熟儿发病率为22.9%,出生时体重达1 000~1 500 g者发病率降为15.6%,出生时体重1 500~2 600 g接近成熟者发病率则降为9.5%[2]。
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之比约为3~4∶1。
血管瘤约67%为单一病灶,4%为多发病灶,13%为节段型,主要发生于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3]。
血管瘤有一个区别于血管畸形的非常特殊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即约30%的婴幼儿出生时即发现,但大部分是出生后几周才显现,之后则多会有一个快速增殖期,通常发生在生后5~8周,在生后3个月左右,瘤体大小可以增加达到最终面积的80%[1]。
此被称为早期增殖期,之后增殖变缓,并且绝大部分血管瘤最终可在几年后逐渐消退[2]。
虽然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概率很高(60%~90%),但是体积较大、生长迅速的血管瘤可能在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脂肪组织堆积和瘢痕等影响美观,部分血管瘤可能出现破溃、出血、感染及疼痛,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发生于特殊部位的,可能出现造成器官功能障碍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另外,在头面部的血管瘤,则对患儿及其亲属可以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适当的积极处理。
自2008年法国医生Léauté-Labrèze等[2]偶然发现普萘洛尔对血管瘤治疗有效以来,目前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已经批准可以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但由于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等尚不完全清楚,治疗经验也不完全统一,血管瘤的发病率也可能与人种、性别、出生体重等有关系,因此所使用的剂量、用药方案、疗程、不良作用监测等尚无统一标准[4,5,6]。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与机制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6-01-04T11:48:41.4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胡梦叶汤建萍[导读] 南华大学血管瘤(Infantile Haemangiomas,IH)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达的5-10%,在早产儿中高达30%.南华大学 421001血管瘤(Infantile Haemangiomas,IH)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达的5-10%,在早产儿中高达30%[1]。
尽管大部分会自行消退,仍然有一部分可导致毁、严重并发症。
传统治疗方法都有其限制、副作用。
2008年,偶然发现普萘洛尔(Propranolol)可以治疗血管瘤治[2]。
针对其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机制研究国内外迅速展开。
一、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目前170多篇研究证实普萘洛尔的有效性 [3]。
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分析,普萘洛尔相对激素有更好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 [4]。
Peridis 等[5]采用Meta 分析,发现普萘洛尔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治疗方法。
有研究[6]对225例口服普萘洛尔的血管瘤病例进行分析及随访,显示有效率91.08%,17例完全痊愈。
疗效明显优于血管畸形组,且用药时间延长,疗效增加。
最近,一项系统性研究显示来自41项研究中心的1200名接受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者,平均剂量2.1毫克/千克/每天,平均处理时间为6.4个月,副作用发生率小于1%[7]。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普萘洛尔起效快,疗效确切,个体差异小,不良反应少,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
二、普萘洛尔起效的机制1.血管的收缩1.1阻断肾上腺的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表达于内皮细胞上,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一员 [8]。
肾上腺素与受体相结合后,促使NO的合成与释放。
通过cGMP活化蛋白激酶G(PKG),从而舒张血管。
普萘洛尔通过结合β肾上腺受体来阻断肾上腺的作用,使血管收缩。
1.2抑制NO释放Ying L等[9]发现eNOS/一氧化氮通路在肿瘤中起密切调节作用。
普奈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黄伟龙;陈可琼;刘玉生【摘要】目的探讨普奈洛尔凝胶外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普萘洛尔凝胶外涂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对于不同类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峰值和阻力系数,同时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经Achauer评定疗效,I级患儿为7例(12.7%)、Ⅱ级患儿为15例(27.3%)、Ⅲ级患儿为25例(45.5%)、Ⅳ级患儿为8例(14.5%),其中对于浅表型血管瘤疗效优于混合型以及深部型(P<0.05);同时血管瘤血流峰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阻力系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用普萘洛尔凝胶外涂的方法对于浅表型血管瘤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29)002【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普萘洛尔凝胶;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性【作者】黄伟龙;陈可琼;刘玉生【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广东东莞523059;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广东东莞523059;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广东东莞523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主要由于胚叶中正常血管组织的过度增殖所导致,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时期良性肿瘤,其中85%~90%的婴幼儿血管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自行消退,但是少数大型的血管瘤容易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危及生命[1,2],目前临床对其主要采用药物、激光以及手术等方法治疗。
我院对收治的5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采用普萘洛尔凝胶外涂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5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2 ± 1.6)月,血管瘤平均大小为(345.2 ±35.6)mm2。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方案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血管瘤方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皮肤科一、普萘洛尔作用机制1.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抑制低氧诱导性因子-1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发生轴3.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4.抑制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5.阻止内皮细胞增殖、移动和分化二、普萘洛尔药理作用1.β受体阻断作用1)心血管系统:心率、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心肌耗氧量、血压下降延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P-R间期2)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平滑肌增加气道阻力,诱发或加重哮喘3)代谢:低血糖4)肾素:抑制肾素释放2.内在拟交感活性3.膜稳定作用4.其他:抗血小板聚集三、适应症:婴儿血管瘤溃疡型血管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HACES综合征等四、禁忌证1.禁用支气管哮喘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脏传导阻滞(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或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2.慎用过敏史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肺气肿或非过敏性支气管炎肝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雷诺综合征或其他周围血管疾病肾功能减退五、治疗年龄:足月满月患儿六、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血管瘤治疗方案1.治疗前检查①血常规、血生化(含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血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
②测量患儿体重、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
③瘤体测量及局部超声检查,特殊部位行局部MRI或增强CT。
2.治疗方法1)用药第一天:kg/d,分两次口服,间隔12小时2)用药第二天:增至 mg/kg/d,分两次口服3)用药第三天:增至kg/d,分两次口服4)用药第四天:增至kg/d,分两次口服服药期间监测:用药后每小时心率、呼吸、血压及用药后1小时、2小时血糖、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具体见治疗监测表)3.服药方法1)口服,饭前5分钟或与食物共进2)将10mg普萘洛尔片均匀溶于10ml饮用水中,取其中﹏﹏ml予患儿口服4.用药疗程血管瘤增生期结束或瘤体消退并不再生长,然后逐渐减量停药,减量时间应超过2周七、普萘洛尔应用期间注意事项1.监测药物相关副作用1)每日监测血压、心率,并详细记录2)依当前年龄阶段,服药后清醒时心率减低至该年龄段可接受最低心率的70%以下,且不能自行恢复时,应及时就医参考值:3)依当前年龄阶段,收缩压(高压)低于基线血压的25%以上,且不能自行恢复时,应及时就医参考值:4岁99±2065±205岁94±1455±96岁100±1556±87岁102±1556±88岁105±1657±99岁107±1657±910岁111±1758±1011岁113±1859±104)每周监测服药2小时后血糖并详细记录,当血糖低于L时,应及时给予进食含糖高食物,必要时及时就医①注意观察其平时心动过速、大汗、烦躁等低血糖症状②小于3月龄的婴儿用普萘洛尔治疗诱发低血糖的风险较高,应注意给予患儿充足的热量摄入5)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严重时及时就医手足发冷、烦躁出汗、腹泻、便秘、睡眠增加、失眠、梦魇、低体温、低血压、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心率减慢、哮喘发作、抽搐、肝酶升高、心电图P-R间期延长、气道高反应、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偶见过敏性皮疹和血小板减少2.门诊随诊1)服药每月复诊2)携带心率、血压、血糖、不良反应及疗效观察记录单返院于门诊复诊,并调整记录3)复诊前一天空腹,来院复查血生化、心电图、血管瘤彩超等3.其他情况对治疗的影响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感冒、咳嗽加重以致憋喘、呼吸困难,出现严重腹泻(每日6次以上)、嗜睡、肢端凉等情况时,及时当地医院就诊(小儿心内科),必要时将药物剂量减半4.切记,不能在无相关医师指导下随意停用药物5.不影响正常疫苗接种6.对其他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影响如因其他疾病至当地医院就诊,应向当地就诊医生说明目前正在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复诊时并向我科大夫告知目前其他疾病病情情况及用药情况服用普萘洛尔时,测定血尿素氮、脂蛋白、肌酐、钾、甘油三酯、尿酸等都有可能提高,而血糖降低。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第 7 卷第 23 期2020 Vol.7 No.232普萘洛尔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李雪丽,黄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山东烟台 264001)【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 观察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口服普萘洛尔药物医治的46例浅表性血管瘤患儿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本次研究中46例浅表性血管瘤患儿均遵医嘱完成治疗,经过观察发现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有效率高达95.7%,优良率为78.3%,且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药物对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能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普萘洛尔【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23.2.02Efficacy of propran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infantile hemangiomaLI Xue-li, HUANG Yong*(Burn plastic surgery, Yuhuangding hospital,Yanta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Shandong Yantai 264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ral propranolol on superficial infantile hemangiomas.Method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quivale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46 children with superficial hemangiomas who received oral propranolol treatment at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9.Results Forty-six children with superficial hemangiomas in this study complete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order,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of oral propranolol drug treatment was as high as 95.7%, excellent rate is 78.3%,and there wer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s Oral propranolol achieves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superficial infantile hemangiomas.【Key words】Infant hemangioma;Treatment;Propranolol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源性肿瘤,头面颈部多见,四肢、躯干次之。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374例疗效评价卫风蕾;孙玉婵;牛红喜;任杰【摘要】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ran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hemangioma. Methods: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four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ropranolol. Initia-ting doseof propranolol was 0.5 mg/kg, twice a day and the dose wa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the bab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umors. The dose increased to 1. 0~2. 0 mg/kg•d during 3~7 days, for 1~9 months. Results:The size of tumors was reduced by 0~25% in 17 (5.04%) patients,by 26%~50% in 69 (20.47%), by 51%~75% in 90 (26.71%) and by 76%~100% in 161 (47.78%).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Propranolol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374例婴幼儿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起始剂量0.5 mg/kg,每日2次,根据体重、血管瘤瘤体变化调整剂量,3~7天增至治疗剂量1.0~2.0 mg/kg•d,疗程1~9个月。
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血管瘤患儿进行分类,其中草莓型20例,海绵型20例,然后分别给予每组普萘洛尔2mg/(kg/d)治疗,每月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
结果;草莓型组20例,有效者16例,有效率80%;海绵型组20例,有效10例,有效率50%。
草莓型组与海绵型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5%;好(ⅲ级)为瘤体及皮损颜色消退≥51%;中(ⅱ级)为瘤体及皮损颜色消退≥26%;差(ⅰ级)为瘤体缩小<25%;,瘤体消失及病损皮肤接近正常肤色。
有效率以优加好计。
1.4 用药安全性评价用药后密切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期间每天服药后测量血压、心率,复查空腹血糖,出院后每2周随访,复查血、尿常规,肝功、空腹血糖,心电图,血压等。
出现不良反应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以卡方检验分析血管瘤类型与疗效的关系。
2 结果
两组服药24h后,患儿血管瘤颜色开始变淡,瘤体体积开始缩小,张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原有溃疡及渗出、出血者在服药24h后渗出及出血明显减少,第3天出院时基本无渗出及出血,用药后7天变化显著;以后血管瘤逐渐缩小,颜色继续变浅。
疗效判定为草莓型组20例中优13例,好3例,中3例,差1例,有效率为80%。
海绵型组20例中优6例,好4例,中7例,差3例,有效率为50%。
患儿停药均无反跳现象。
针对药物疗效的卡方分析显示(表1),草莓型组与海绵型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5,p<0.05)。
3 讨论
血管瘤是小儿期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女婴及早产儿,血管瘤具有特殊的自然病程:大多数于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快速增生,增生期达6个月,随后进入消退期,消退期可长达数年, 80%患者在2岁左右就基本或完全消退。
婴幼儿血管瘤虽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但少数发展迅速,可并发溃疡、感染、坏死、出血,功能障碍等。
有文献表明,在6岁之后消退的患儿更易并发瘢痕及毛细血管扩张等[3],自然导致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所以家长要求治疗。
2008年法国léauté-labrèze等[4]报道,在使用普萘洛尔治疗1例心肌病伴重症血管瘤和1例血管瘤伴心输出量增加的患儿时,意外地发现患儿的血管瘤萎缩变小。
后又给9例血管瘤患儿使用普萘洛尔,用药后24h血管瘤颜色变浅,体积不同程度地缩小,本实验采用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草莓型和海绵型血管瘤表明,草莓型组20例,有效者16例,有效率80%;海绵型组20例,有效10例,有效率50%。
草莓型组与海绵型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在儿童应用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明确,一般不良反应少,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的提示,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剂量为2mg/( kg·d),分3次口服,属于低剂量。
给药方法:
第1天给予上述用量的1/4,第2天增加到全量的1/2,第3天开始给全量。
本研究发现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疗效较好。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发病机制虽然至今尚不清楚,但是推测可能为多因素作用,可能系血管收缩的原因;下调血管瘤增殖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同时加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6];选择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影响血管形成等。
本研究虽然观察到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但远期疗效和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还需要严格掌握指征,并且积极研究其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1] waner m,srun jy. a classification of congenital vascular lesions∥waner m,suen jy. 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of the head and neck[m].new york: wiley-liss,1999:1-12.
[2] haggstrom an,drolet ba,baselga e,et al. prospecitive study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 demaographic,prenatal,and perinatal characleristics[j].j pediatr,2007,150( 3): 291-294. [3] 唐鸿珊,朱一元. 婴幼儿血管瘤及其治疗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1):57-58.
[4] léauté-labrèze c,dumas de la roque e,hubiche t,et al. propranololfor severe hemangiomas of infancy[j]. n engl j med,2008,358( 24):2649-2651.
[5] buckmiller l,dyamenahalli u,richter gt.propranolol for aiway hemangiomas: case report of nover
treatment[j].laryngoscope,2009,119( 10): 2051-2054. [6] 泰中平,刘学键,李克雷,等.小剂量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9,12(44):3130-3134.
作者简介:
王胜,住院医师,郑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