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
- 格式:ppt
- 大小:7.52 MB
- 文档页数:49
东营市未来三至五年发展规划东营的最近发展情况及一些城建项目的进展。
东营的发展,建市于1983年,应该是比较晚的一个城市,但同时也赋予了其年轻的力量。
对近些年来东营的城市建设的近况做了一些总结,希望大家对自己的家乡发展有信心,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到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发展。
它有活力,有希望,能承载大家的梦想。
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大家在外地的时候,一定看到了很多很漂亮的建筑,梦想着家乡也会像那里一样,其实这几年东营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下面写一下自己看到的东西给大家分享。
东营市的地域区划主要由东营区和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县,广饶县组成。
鉴于本人住在东营区,故只对中心城区进行一些自己的总结,新建设的项目罗列了一些。
让大家看看自己家乡的新变化,也让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有一下新的认识。
1. 西城西城作为胜利油田的基地,是东营市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
目前东营市政府已制定好西城老城区的改造计划,正有条不紊的继续进行中。
就平日走动发现,住宅项目新盘多为高层,设计也是越来越新颖;商业也是西城比较大的一部分,几大商圈已经逐渐形成,利群瑞泰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的进入使得东营的商业更加有活力。
目前的几个大项目如下:(1)长安未来国际广场项目位于西四路,百大斜对面原长安广场。
号称建设东营第一高度。
预计33层以上。
类型为写字楼和购物中心。
目前已经入桩基阶段。
预计2年后建成,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娱乐中心及酒店。
(2)胜中尚东水润项目位于西二路,新悦大酒店斜对面,华纳大厦北边紧挨着。
建设三栋28层左右建筑,酒店式公寓以及名品店,购物中心。
使得溪水公园的商圈更加完善。
预计2012年完工。
(3)东赵集团的综合楼(乐天玛特购物中心)项目位于西二路与青岛路交叉口作为本土第一家外资(韩国企业)购物中心,这个项目的完工必然会引发东营商业新一轮的竞争。
据说这是西城店,好像还要在东城开一家。
(4)万达时代广场项目位于黄河路以南,太行山路,格林风景的前面,就是鸿港医院那边。
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东营市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市域概况 (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5)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第二章战略与目标 (11)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11)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12)第三节规划目标 (14)第三章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9)第三节土地利用的差别化政策 (24)第四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7)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7)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9)第五章农用地保护 (31)第一节保护目标与要求 (31)第二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2)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34)第四节其他农用地保护和利用 (36)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7)第一节调控目标与要求 (37)第二节加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力度 (38)第三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0)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43)第一节基本原则与要求 (43)第二节生态用地保护重点区域 (43)第三节黄河口及湿地生态保育 (44)第八章中心城区用地增长管理 (50)第一节中心城区定位与职能 (50)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 (50)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总体结构 (51)第四节中心城区控制范围及规模 (52)第五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2)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55)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55)第二节重点建设项目 (56)第十章县(区)土地利用调控 (58)第一节基本要求 (58)第二节各县(区)规划指标调控 (58)第三节各县(区)土地利用主导方向 (58)第四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控 (60)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2)第一节强化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62)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制度 (63)第三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利益调节机制 (64)第四节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 (64)附表 (66)前言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步伐,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对《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修编,制定《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东营城市总体规划————————————————————————————————作者:————————————————————————————————日期: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 (5)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 (7)第三节城镇等级、职能与布局 (8)第四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0)第五节基础设施布局 (12)第六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15)第七节旅游业发展 (16)第八节社会服务业发展 (17)第九节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18)第十节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21)第十一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4)第十二节市域空间管制分区 (26)第十三节海岸线与近海保护利用 (28)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30)第五章规划区协调布局规划 (31)第一节发展策略与总体布局 (31)第二节规划区城乡发展指引 (32)第三节重大设施协调 (35)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36)第一节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36)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8)第三节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41)第四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44)第五节油田生产防护用地规划 (45)第六节旧城更新与城中村改造规划 (46)第七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48)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48)第二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49)第三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51)第四节公共停车场规划 (52)第五节慢行交通规划 (52)第六节客运枢纽规划 (54)第七节物流及货运系统规划 (55)第八章中心城区绿地水系与景观规划 (56)第一节城市水系规划 (56)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8)第三节景观系统规划 (59)第九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和环境保护规划 (63)第一节供水工程规划 (63)第二节污水工程规划 (64)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65)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66)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67)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67)第七节供热工程规划 (68)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69)第九节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70)第十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72)第一节防震减灾 (73)第二节防洪工程 (73)第三节人防工程 (74)第四节消防工程 (74)第五节综合救灾 (75)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76)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空间管制 (77)第一节空间管制分区 (77)第二节开发强度分区 (78)第三节“四线”划定 (79)第十三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81)第十四章中心城区远景发展构想 (83)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85)第十六章附则 (87)附表 (88)第一章总则第 1 条规划目的为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东营市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04年5月25日《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同意修编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函》,特编制《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1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1号东营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准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东政呈〔2023〕1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东营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样板、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宜居宜业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东营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17.5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63.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448.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14.49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1.92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60.19%。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东营城市详细规划建市以来,在历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详细规划的编制进展很快。
建市初,按照《东营市东城总体规划》的原则,委托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东营市东城二、三、四、五村居住区详细规划,委托天津建筑设计院编制东城七、八村居住区详细规划。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按新规划的原则编制东城海河小区、府前小区、明月小区、鞠园小区、综合开发起步区、商业区、千乘小区、商贸城等详细规划。
西城先后编制胜安小区、西五区、五台山路等详细规划。
至1995年底,中心城详细规划覆盖面积达25平方公里,覆盖率达50%以上。
1990年后,按照省建委统一部署,编制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群、标志性建筑及城市重要地段规划。
主要有:广利港旅游区、黄河大桥风景区、东城市中心广场、黄河路(现南一路)、兖州路(现东三路)、人民广场、清风湖公园、体育中心等规划。
完成市中心(黄河路、兖州路交叉口)周围的购物中心、会计之家、书画院、人行、建行、工商行办公楼等标志性建筑物及文化广场的城市设计。
1999年底,东营市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为解决城市规划滞后的问题,根据市政府安排,先后编制了东营市对接地区分区规划、对接区南段控规、东营区政府修建性详细规划、东城西部控规、西城东部控规、东城北区控规等控详规,商河路商业街改造,胜利大街及其它主要道路街景设计等城市设计。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典例中心城对接区南段控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02年6月完成。
主要内容为:按照《分区规划》所界定的城市可建设用地的范围,对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确定为东一路、南一路、西一路、潍坊路的围合区域,用地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可划分为北块、南块和东南块。
扣除过境的东青高速公路及其防护绿带和东南角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其防护绿地所占的用地约5平方公里,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1.5平方公里,其中对接区东片14.5平方公里,西片17平方公里。
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对接区南块,第二阶段为对接区北块和东南块。
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东营市人民政府二000年十月目录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方针...................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 第六章土地保护.........................第七章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第八章县级土地利用.....................() 第九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由东营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编制本规划的指导思想:以《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从国情、市情出发,围绕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两大跨世纪工程,按照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的要求,把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点,统筹兼顾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保障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第四条本规划遵循的原则:(一)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 提高土地利用率;(三) 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四)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五) 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六) 坚持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七) 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
城市规划师:东营城市详细规划(1)建市以来,在历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详细规划的编制进展很快。
建市初,按照《东营市东城总体规划》的原则,委托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东营市东城二、三、四、五村居住区详细规划,委托天津建筑设计院编制东城七、八村居住区详细规划。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按新规划的原则编制东城海河小区、府前小区、明月小区、鞠园小区、综合开发起步区、商业区、千乘小区、商贸城等详细规划。
西城先后编制胜安小区、西五区、五台山路等详细规划。
至1995年底,中心城详细规划覆盖面积达25平方公里,覆盖率达50%以上。
1990年后,按照省建委统一部署,编制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群、标志性建筑及城市重要地段规划。
主要有:广利港旅游区、黄河大桥风景区、东城市中心广场、黄河路(现南一路)、兖州路(现东三路)、人民广场、清风湖公园、体育中心等规划。
完成市中心(黄河路、兖州路交叉口)周围的购物中心、会计之家、书画院、人行、建行、工商行办公楼等标志性建筑物及文化广场的城市设计。
1999年底,东营市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为解决城市规划滞后的问题,根据市政府安排,先后编制了东营市对接地区分区规划、对接区南段控规、东营区政府修建性详细规划、东城西部控规、西城东部控规、东城北区控规等控详规,商河路商业街改造,胜利大街及其它主要道路街景设计等城市设计。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典例中心城对接区南段控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02年6月完成。
主要内容为:按照《分区规划》所界定的城市可建设用地的范围,对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确定为东一路、南一路、西一路、潍坊路的围合区域,用地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可划分为北块、南块和东南块。
扣除过境的东青高速公路及其防护绿带和东南角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其防护绿地所占的用地约5平方公里,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1.5平方公里,其中对接区东片14.5平方公里,西片17平方公里。
东营大街改造规划方案最新概述东营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东营大街是其市中心的重要交通干道,贯穿了整个城区。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东营市政府制定了一套最新的东营大街改造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交通改造新增公共交通线路根据规划方案,东营大街将新增几条公共交通线路,以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
其中包括两条城区快速公交线路和一条环城公交线路。
这些新线路的开通将大大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扩大道路宽度为了提高交通效率,东营大街将进行道路扩建,将原有的四车道扩展为六车道。
同时,将增加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以促进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
这样的改造将显著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提高市民的出行安全。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为了减少交通拥堵,改善通行效率,东营大街将更新交通信号系统。
通过引入智能交通灯和实时交通监测技术,调整交通信号配时,实现不同方向的交通协调。
这将使交通流畅度大幅提升,减少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绿化改造新增绿化带为了打造宜居环境,东营大街的改造规划方案将在道路两侧新增绿化带。
这些绿化带不仅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还能够吸收噪音和尾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同时,根据绿化带的特性,还将种植一些花卉和乔木,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提升停车设施在东营大街的改造规划方案中,还包括提升停车设施的措施。
将在道路两侧新增停车泊位,并规划建设多层停车场,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停车需求。
同时,加强交通引导和巡逻,避免汽车乱停乱放,提升停车秩序。
商业改造引入品牌商铺为了提升东营大街的商业氛围,改善商户经营环境,规划方案将引入一些知名品牌商铺。
这些品牌商铺将在东营大街两侧的街区内设立,形成商业集聚区域。
这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商业繁荣度。
美化店铺立面为了统一商户外立面的形象,提升整体的商业形象,东营大街的规划方案还包括美化商铺立面的工作。
商铺外墙将进行整体翻新和改造,统一颜色和材质,使整条街道的外观更加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