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注:红色字体表示已经改正,多余表示删除的内容)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 B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 n1+ n2

(B) n1+ n2–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A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

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

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

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pearson卡方检验 B.四格表校正卡方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

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D )

A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C由于P值太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D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17、两个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差别是指(A C)

A两个样本率的差别 B两个样本率的标准误

C两个总体率的差别 D两个总体率的标准差

18.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D )

A率 B构成比 C比 D百分位数

19、利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试验,以西替利嗪片组作为对照组,

治疗28天后结果如下表,现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何种方法为优:(D )

A.检验B.成组t检验C. u检验D.秩和检验

2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二、填空题(20分)

1、现有若干名儿童健康检查一览表的部分检测指标,见表2

问:

①上述变量中能形成计数资料的指标有性别、血型、表抗

②计量资料的指标有年龄、身高、体重

③等级资料的指标有肝大

④对于身高或坐高指标,在进行统计描述时宜计算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其集中趋势和

离散趋势。

⑤对于血型指标宜计算构成比表示各种血型的构成

⑥若要分析不同性别身高有无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有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⑦若要分析不同性别血型构成有无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有卡方检验

2、某年某地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为9371人,死亡数为342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数为

32人,则该地60岁及以上人口的恶性肿瘤死亡率(1/10万)为341.48/10万

3、临床上安排试验设计时,应考虑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对照随机重复

三、简答题(20分)

1、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5分)

均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几何均数:等比数列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资料是偏态分布的;分布不规则明确;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数据(开口资料)时。

2、何谓假设检验?可以举例说明。(5分)

首先建立检验假设,然后在该假设下进行随机抽样,计算得到该统计量及其极端情形的概率,如果概率较小,则拒绝该无效假设,如果概率不是小概率,则接受无理由拒绝该假设,这个过程称为假设检验。

3、请你谈谈对假设检验结论的认识。(5分)

由于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依据小概率事件一次试验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原理进行的,因此当拒绝检验假设时可能犯I型错误,当接受检验假设时可能犯II型错误。

4、请你谈谈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点。(5分)

四、计算分析题10分*2=20

1、请将下列数据编制成合格的统计分析表。

2、某文章作者根据下表资料,认为沙眼在20-岁组患沙眼最多,10-岁组、30-岁组次之,40

岁以后剧降,10岁以下儿童较50岁以上老年人高,由此可见沙眼对幼年及成年人侵害最多。

答:不合理。沙眼百分比大小受该年龄段患病率与就诊对象年龄分布(即该地年龄结构)有关,因此百分比高并不意味患病率就高。应计算患病率,即患者数与该年龄段总人口数之比。

第二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40分)

1.均数是表示变量值_A_水平的指标。

(A) 平均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2.原始数据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_D_。

(A)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B)均数、标准差均不变

(C)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D)均数、标准差均变

3.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_B__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B)均数、标准差

(C)中位数、标准差 (D)几何均数、全距

4.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A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B)均数、标准差

(C)中位数、标准差 (D)几何均数、全距

5.均数与标准差计算的数值 A 。

(A)均数可以是负数,标准差不可以 (B)均数不可以是负数,标准差可以

(C)两者都可以是负数 (D)两者都不可以是负数

6、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资料的变异度大小宜采用___C___。

(A) 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间距

7.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应选_B___。

(A) 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标准差

8.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_D_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精确。

(A)S (B)R (C)CV (D)

9.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0=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30人该指标

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0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若用t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 C

(A)5 (B)28 (C)29 (D)4

10.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1.96σ的面积为 A

(A)95% (B)49.5% (C)99% (D)97%

11.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t界值表的自由度为 C (A)n-1

(B)(r-1)(c-1)

(C)n1+n2-2

(D)1

12.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 (D)总体均数不等于0

13.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时,哪一个水准第二类错误最小 B

(A)α=0.05 (B)α=0.20 (C) α=0.01 (D)α=0.10

14.比较某地10年间结核与白喉两病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宜绘制 C 。

(A)线图(B)条图(C)半对数线图(D)圆图

15.构成比用来 C

(A) 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 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 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16.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D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比(D)构成比

17.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 C

(A) t检验 (B)检验

(C)秩和检验 (D)方差分析

18.四格表中,当a=20,b=60,c=15,d=5时,最小的理论频数等于 C

(A)T11(B)T12 (C) T21 (D)T22

19.四格表校正x2检验公式适用于 D

(A)n<40, T>5 (B)n<40, 1

(C)n>40, T<5 (D)n>40, 1

20.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B

(A) r>0 , b<0 (B) r>0 , b>0 (C) r<0 , b>0 (D) r=b

二、填空题 12分

1、统计资料按其性质不同,通常将资料分为 (计量、计数、等级) 三种类型。

2、统计工作步骤通常为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步,其中统计分析常

分为(统计描述 )与(统计推断)两个阶段。

3、计量资料,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S逐渐趋向于( σ ),逐渐趋向于( 0 )。

4、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情况下两组资料的变异度。

5、(相关分析)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回归分析 )则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

数量变化规律。

6、对某地一年级12名女大学生体重(x :单位kg)与肺活量(y:单位L)的数据作相关分析,

经检验两者间有直线相关关系,作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0.000419+0.058826X,这意味着体重每增加1kg ,肺活量平均增加(0.058826L );且两者之间为(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13分

1.参数和统计量

2.概率

3.计数资料

4.回归系数

答案见书本相应的位置

四、简答题15分

1. 抽样研究中如何才能控制或减小抽样误差?

答:合理的抽样设计,增大样本含量。

2、何谓抽样误差?为什么说抽样误差在抽样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

答: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因为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又是总体的一部分,因此这部分的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彩是不可避免的

3.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P值的大小与总体指标间差异大小不完全等同。P值的大小除与总体差异大小有关,更与抽样误差大小有关,同样的总体差异,抽样误差大小不同,所得的P也会不一样,抽样误差大小实际工作中主要反映在样本量大小上。

五、计算分析题

修改表:某年某地1964-1968年某病住院期与急性期病死率比较

2、现有一临床试验数据,有5家医院参加,分为试验组(g=1)和对照组(g=0),见表1,请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只要写出具体的分析内容和统计分析方法名称即可)

分析:两组入组条件的均衡性比较,两组性别是否可比,可用卡方检验;两组入组的身高与体重是否可比可用两样本的t检验或u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可用秩和检验。

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0分

1.7人血清滴度分别为1:2,1:4,1:8,1:16,1:32, 1:64,1:128,则平均滴度为__C__ A.1:12.4 B.1:8 C.1:16 D.1:8~1:16

2.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___A___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3.下列关于个体变异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

A.个体变异是生物体固有的。 B.个体变异是有规律的。

C.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小个体变异。

D.指标的分布类型反映的是个体的分布规律。

4.实验设计的原则是__C___

A.对照、随机、均衡 B.随机、重复、均衡

C.对照、重复、随机 D.随机、重复、齐同

5.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__B____

A.平均数 B.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6.要研究四种不同血型的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否不同,采用多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构建一个4行2列的R*C表后,其卡方值的自由度为__C_

A.8 B.1 C.3 D.跟样本含量有关

7.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_A__所犯的错误。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

8.样本含量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1-β)最高__D___

A. B. C. D.

9.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对资料的要求是_D___

A.正态性、独立性、方差齐性 B.资料具有代表性

C.为定量资料 D.以上均对

10.四个率的比较的卡方检验,P值小于0.01,则结论为_D__

A.四个总体率均不相等; B.四个样本率均不相等;

C.四个总体率之间肯定不等或不全相等;D.四个总体率之间不等或不全相等。

二、名词解释 10分

1.相关系数;2.抽样误差;3.变异系数;4.总体参数;5.率;

答案:见书上相应的地方

三、填空题 10分

1、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2、统计推断的内容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临床观察7名某病患者,其潜伏期(天)各为:3,7,9,5,6,9,16,则其全距为 13

天。

4、20名观察对象皮下注射某菌苗,一段时间后进行抗体滴度测定,其结果为:⑴有效⑵无效⑶有效(4)有效……⒇无效,这种资料属于何种类型资料计数资料。

5、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四、简答题 20分

1.在秩和检验中,为什么在不同组间出现相同数据要给予“平均秩次”,而在同一组的相同数据不必计算平均秩次?

答:这样编秩不影响两组秩和的计算,或对两组秩和的计算不产生偏性。

2某医生用某药治疗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治愈8例,结论为“该药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为80%,值得推广”。

答:一是没有对照组,二是样本例数太少,抽样误差大,可信区间宽。

3.某地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95%可信区间为116.2~130.1(g/L),表示什么意义?该地1岁正常婴儿血红蛋白95%的参考值范围为111.2~135.1(g/L),又说明了什么含义?

答:表示该地1岁婴儿血红蛋白总体平均数在116.2~130.1(g/L),估计正确的概率为95% 表示该地有95%1岁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值在111.2~135.1(g/L)

4.对同一组资料,如果相关分析算出的r越大,则回归分析算出的b也越大。为什么?答:没有这个规律。相关分析r值大小仅说明变量间联系紧密,而回归分析b的大小说明两者数量关系。

五、分析计算题40分

1.为考察出生时男婴是否比女婴重,研究者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儿童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随机抽取了12例白种男婴和12例白种女婴的出生资料(单位:磅)。

男婴x1 7.3 7.9 7.9 8.0 9.3 7.8 6.5 7.6 6.6 8.4 6.7 7.5 女婴x2 7.1 7.9 6.4 6.6 8.0 6.0 7.2 6.8 7.8 5.3 6.6 7.3

(1)该资料是数值变量资料还是分类资料?数值变量资料

(2)要比较白种人男性与女性的出生体重是否不同,应当选用成组t检验还是配对t检验?成组t检验

(3)经过计算t值为2.16,已知自由度22时,双侧面积0.05对应的t界值为2.07,自由度11时,双侧面积0.05对应的t界值为2.20。试写出假设检验的全过程并下结论。

答:H0:白种人男婴与女婴的出生体重是相同的即μ1=μ2

H1:μ1≠μ2 α=0.05

t=2.16 ν=22 t>t 0.05/2,22=2.07 p<0.05

在α=0.05水平上拒绝H0,认为白种人男婴与女婴的出生体重是不同的,男婴重于女婴。 2.某医院用甲、乙两种疗法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结果下表。

min (2)若要比较两疗法治愈率是否相等,请问用何种检验方法?四格表校正卡方检验 (3)已知检验统计量为2.92,请下结论。 因χ2

=2.92<3.84, P>0.05

结论:在α=0.05水平上接受检验假设,可认为两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比较缺氧条件下猫和兔的生存时间(时间:分)

生存时间

秩次

生存时间

秩次

25 5.5 14

1 34 10 15

2 38 11 16

3 40 12 18

4 41 13 2

5 5.5 42 14 2

6

7 45 15 2

8 8 30 9

(1)该资料属于什么试验设计方式?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资料的比较 (2)对资料进行编秩;见表

(3)该资料总秩和为多少?各组的实际秩和各为多少? 总秩和:120,猫组:80.5 兔组 39.5 (4)写出对该资料进行假设检验的假设。 H0:两组生存时间的总体分布是相同的。

4.请完成以下空白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预试验的样本标准差s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2. 等级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可以反映两个现象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3. 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中,两组数据统一从小到大编秩次。() 4. 对3个地区居民的血型构成作抽样调查后研究其差别,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余都大于5,可直接作χ2检验。() 5. 总例数等于60,理论数都大于5的四格表,对两个比例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不可用确切概率法。() 6. 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回归系数小于零,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7.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只有当区组间差别的F检验结果P>0.05时,处理组间差别的F检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8.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中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 9. 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一次P<0.01,另一次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 10. 如果把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作分析,前者的区组SS+误差SS等于后者的组内SS。() 11. 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定义中,因变量(Y)是0~1变量。()

12. 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比较,当P<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13.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14. 在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 15. 无论什么资料,秩和检验的检验效率均低于t检验。()检验。() 16. 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中,检验的P值越小,说明两变量的关联性越强。() 17. 析因设计既可以研究各因素的主效应作用,又可以研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 18. 当Logistic回归系数为正值时,说明该因素是保护因素;为负值时,说明该因素是危险因素。() 19. 常见病是指发病率高的疾病。( ) 20. 用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与治疗后病人的收缩压之差的平均数,经t检验,P<0.01。按a=0.05水准,可以认为该药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多重回归中要很好地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好选用________。 a. 最优子集法 b. 逐步法 c. 前进法 d. 后退法 e. 强制法 2.t r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三)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三)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评价某人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所用的范围是。()t2.配对资料若用成组检验处理,就降低了统计效率。() 3.因为两类错误的存在,所以不能凭假设检验的结果下结论。() 4.随机区组设计的区组变异和误差两部分相当于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组内变异。()P5.抗体滴度资料经对数转换后可做方差分析,若方差分析得<0.05,则可认为实测数据的各总体算术均数不全相等。() 6.五个百分率的差别的假设检验,>,可认为各组总体率都不相同。() ZZZ4.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中,若≥,则在α=0.05水平上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0.05()P5.在t检验中,若拒绝H, 值越小,则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06.对三个地区 血型构成(A、B、O、AB型),作抽样调查后比较,若有一个 理论频数小于5大于1且n>40,必须作校正检验。() 7.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8.Ⅱ期临床试验是指采用随机盲法对照实验,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9.临床试验中,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通常不让受试者及其家属知道他参与这项试验。()10.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是0.8,P<0.05;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r为-0.9,P<0.05,1122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高。与Y的相关系数r是0.8,P<0.05;变量M与N

的相关系11数r为-0.9,P<0.05,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 高。()2211.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国际医 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的道德原则。() 12.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 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 关关系。() 13.偏回归系数表示在除X以外的自变量固定 不变的条件下,X每改变一个单位的平均变ii化。以外的自变 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X每改变一个单位的平均变化。()i 14.单盲法是让病人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或对照组,但不知道用 什么处理。() 15.重复原则是指少选择样本例数。()16.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17.在相同条件下完全 随机设计比随机区组设计更节约样本含量。() 18.配对符号 秩和检验中,有差值绝对值相等时,可不计算平均秩次。()19.非参数统计的检验效能总是低于参数检验。() nTnTT20.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现=15,=153,=10,=126,则 检验统计量=126。()1122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一种新药可以控制某病,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如果 某地采用该药则该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 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以上都不对2.用触诊和X摄片对100名妇女作乳癌检查, 触诊有40名阳性,X摄片有70名阴性,两种方法均阳性者10 名,两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的人数是。 a.20 b.30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教程文件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 模拟试卷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一、名词解释 1. Population and Sample 总体: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集合。 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 2. 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 由个体变异、随机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3. Cross-over design 交叉设计: 每个受试者随机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试验阶段分别接受指定的处理(试验药或对照药)。 4. Confidence interval 可信区间: 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这一范围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5.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公式为二、填空题 1. 可信区间是指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这一范围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 常用的相对数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检验的Ⅰ型错误是指拒绝正确的无效假设,用 a 表示,又称为检验水准 4.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结果表达 5. 对于四格表资料,当 n40 但有 1T5 时,应该选用校正卡方和确切概率方法分析三、选择题 1. 测量身高、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分组资料(D)间断性资料 2.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的高低与年龄有关,据调查,3~8 岁的儿童较其他年龄的人易患此病,为了反映患者年龄的频数分布规律,应选用: B (A)条图(B)直方图(C)圆图 (D)线图 3. 设某一医学指标的观测值过小或过大都无实际意义,需要详细记录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数据,有一化验员记录了某病患者10人该指标的化验结果为: 6.2,2.0的有4个数,8.3,10.0的有 3 个数, 7.5。 请选择合适的平均指标反映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 4. 测量某医学指标,得到 500 个性质相同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实验数据可求得算术平均数( x ),标准差(s)和标准误(xs )。 区间[ x -1.960s, x +1.960s]所代表的含义为: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模拟题A卷 1.测得10例某指标值治疗前后情况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治疗前76 64 60 62 72 68 62 66 70 60 治疗后74 62 64 58 68 70 56 60 66 56 1.用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表: 例数均数标准差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前-后)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t=2.512 P=0.0332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2.上题资料,用非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面空格。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s=19.5 P=0.0547 统计结论:P>0.05,不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3.测得10例正常儿童身高(cm)和体重(kg)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X)120 133 126 130 121 122 131 128 110 124 体重(Y)20 27 23 25 25 18 22 25 15 22 (1)求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并作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r =0.81211 H0:p=0 H1:p≠0 P= 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存在正相关。 (2)求身高推算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并作显著性检验。 直线回归方程:y=-32.964+0.443*x H0:β=0 H1:β≠0 P=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三.10名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测定尿氟(mg/L)排出量结果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前 1.7 1.6 1.4 2.3 1.9 0.8 1.4 2.0 1.6 1.1 工后 2.7 3.1 3.2 2.1 2.7 2.4 2.6 2.4 2.3 1.4 1.计算工后比工前尿氟排出量增加值的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变异系数和中位数。 均数0.91,标准差0.635,标准误 0.201,变异系数 69.78,中位数 0.900 2.检验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H0: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1: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量t=4.532 P=0.0014

医学统计学试卷

《医学统计学》考查试卷(必修)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4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填空(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统计学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统计思想是用样本 估计(或推测)总体 ,它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3、统计步骤包括 、 、 、 。 4、统计资料分为 和 ,后者又分为 、 和 。 5、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 与 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6、假设检验的原理是 。 7、假设检验得到 ,可认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 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8、直线回归反映两个变量的 ,而直线相关反映的是两个变量的 。 9、2x 检验的思想可以概述为看 和 吻合程度如何。 10、秩和检验和Ridit 分析均属 ,前者关键是 ,后者关键是 。 二、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当均数相差很大或量刚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 应选 。 (1)极差 (2)变异系数 (3)方差 (4)标准差 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 。 (1))96.1,96.1(s x s x +- (2))58.2,58.2(s x s x +-

(3))96.1,96.1(x x s x s x +- (4))58.2,58.2(x x s x s x +- 3、四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参数假设检验为 。 (1)0H :4321x x x x === (2) 1H :4321x x x x ≠≠≠ (3)0H :4321μμμμ=== (4)1H :4321μμμμ≠≠≠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 。 (1)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2)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3)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5、分类资料的配对设计差异性(或优势性)检验需选用 。 (1)Pearson-2x 检验 (2)CMH-2x 检验 (3)McNemar-2x 检验 (4)Fisher 的确切概率法 6、来自医院的资料可求得 。 (1)有效率 (2)无效率 (3)发病率 (4)死亡率 7、作直线相关分析,要求: 。 (1)X 和Y 变量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 (2)X 或Y 变量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3)只要因变量Y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4)两变量总体服从不服从正态分布均可。 8、方差分析可用于 。 (1)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2)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4)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9、Fisher 确切概率法可用于 。 (1)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4)每组观察例数不太大的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10、等级资料(有序多分类资料),可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 (1)2x 检验 (2)秩和检验 (3)Ridit 分析 (4)t 检验或F 检验 三、(本题10分)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

医学统计学模拟卷 模拟试卷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一、名词解释 1. Population and Sample 总体: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集合。 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 2. 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 由个体变异、随机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3. Cross-over design 交叉设计: 每个受试者随机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试验阶段分别接受指定的处理(试验药或对照药)。 4. Confidence interval 可信区间: 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这一范围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5.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公式为二、填空题 1. 可信区间是指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这一范围称为参数的可信区间或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 常用的相对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检验的Ⅰ型错

误是指拒绝正确的无效假设,用 a 表示,又称为检验水准 4.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结果表达 5. 对于四格表资料,当 n40 但有 1T5 时,应该选用校正卡方和确切概率方法分析三、选择题 1. 测量身高、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分组资料(D)间断性资料 2.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的高低与年龄有关,据调查,3~8 岁的儿童较其他年龄的人易患此病,为了反映患者年龄的频数分布规律,应选用: B (A)条图(B)直方图(C)圆图(D)线图 3. 设某一医学指标的观测值过小或过大都无实际意义,需要详细记录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数据,有一化验员记录了某病患者10人该指标的化验结果为: ,的有4个数,,的有 3 个数,。 请选择合适的平均指标反映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 4. 测量某医学指标,得到 500 个性质相同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实验数据可求得算术平均数( x ),标准差(s)和标准误(xs )。 区间[ x , x +]所代表的含义为: C (A)它是 x 的 95%可信区间(B)它是总体均数()的 5%可信区间(C)它是该医学指标的 95%正常值范围 C VSX=

医学统计学模拟考精彩试题(1-4)及案例分析报告补充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一)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科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___________的好坏,研究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决定着整个统计工作的成败。 2. 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概率事件是指__________的随机事件。 3. 实验设计四大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设计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6. 随机抽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Ⅱ类错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做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时,如P>0.05,则应_________无效假设,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9. 变异系数用于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10. 均衡性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正态分布N(μ,σ2)中有两个参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13. 计算标准化率时,一般选择“标准”的方法有二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χ2值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合程度。 15.四格表χ2检验的注意事项:(1) 当_______________时,用四格表χ2检验的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χ2值。 (2) 当_______________时,需要用校正公式计算χ2值。 (3) 当_______________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直接计算概率。 16. 多发病是指_______________高的疾病。 17. 剂量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1是0.8,P1<0.05;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r2为-0.9,P2<0.05,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较高。() 2. 有9名出生婴儿的头围(cm)为: 60, 55, 45, 48, 56,65,50,62,49,其中位数为56cm。( ) 3. 算得r=0.85,可认为两变量间相关较密切。() 4.实验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 5.患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常见病。() 6.δ 越小,所需样本例数越多。() 7.α越大,所需样本含量越小。() 8. 三行四列的表做χ2检验允许有一个T<5。() 9. 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T界值范围以内时则P值大于界值所对应的概率。() 10.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中,T值在T界值范围以外则P值大于界值所对应的概率。()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t检验中,不同类型资料的t检验的区别是_________。 a.检验步骤不同 b.统计量t的计算公式不同 c.确定P值时查的表不同 d.根据P值判断结果的方法不同 e.以上都不对 2.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这属于____。 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 c.实验对照d.历史对照e.安慰剂对照 3.两个四格表一个χ2>χ2(0.01),另一个χ2>χ2(0.05),可认为。 a.前者两个的百分数相差大 b.后者两个的百分数相差大 c.前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d.后者更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 e.尚不能下结论4.样本例数估计需要事先确定___________。 a.α、β、μ、δb.δ、β、S、σc.δ、β、μ、α d.δ、1-β、s、α e.α、β、μ、1-β5.t检验中,t>t0.05(v),P<0.05,拒绝检验假设,其依据是________。 a.原假设本身是人为的,应该拒绝 b.原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 c.原假设成立是完全荒谬的 d.计算结果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e.原假设不可能成立 6.相关系数检验的无效假设H0是___________。 a.ρ= 0 b.ρ≠ 0 c.ρ>0 d.ρ<0 e.β= 0 7.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________。 a.r>0,b<0 b.r>0,b>0 c.r<0,b>0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医学统计学历年常考总结试题3元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

自由度是()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 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 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pearson卡方检验 B.校正卡方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医学统计学 4-医学统计学附录六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医学统计学》附录六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孙振球,徐勇勇主编. 医学统计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93-821) 备注:不要求掌握带框的题目。 (一)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1.D 2.C 3.A 4.E 5.C 6.B 7.D 8C 9.B 10.A 11.D 12.E 13.C 14.E 15.E 16.E17.D 1 8.D 1 9.E 20.B 21.E22.D 23.C 24.B25.D 26.A 27.C28.D 29.C 30.B 31.A 32.B 33.B34.C 35.D36.C 37.B 38.D 39.C 40.D 41.B 42.E 43.A44.B45.E 46. D 47.C48.C49.B50.A 51.A 52.B 53.B 54.C 55.C 56.D 57.D 58.C 59.D 60.E 61.B 62.C63.C64.B 65.A66.A67.B68.A69.D70.E 71.C72.B73.D74.B75.B76.D77.C 78.C79.E 80.A 81.A 82.D 83.B 84.A 85.C 86.D87.E88.B89.C 90.D 91.E 92.D 93.D 94.D95.D 96.A 97.A 98.A 99.A100.C 101.C (二)A2型题(案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02.B 103.E 104.D 105.D 106.A 107.D 108.A 109.B110.E 111.B 112.E 113.E 114.D115.D116.A117.D 118.D 119.D 120.C 121.E122.E 123.C 124.B 125.D 126.D 127.E 128.B 129.A 130.C 131.C 132.B 133.B 134.A 135.D 136.D 137.C (三)A3/A4型题(案例组型最佳选择题) 138.B 139.A 140.C 141.B 142.A 143.D 144.C 145.E 146.B 147.E 148.E 149.A 150.E 151.A 152.D 153.C 154.E 155.B 156.C 157.B 158.C 159.A 160.A 161.D 162.E 163.C164.D165.B166.C167.D 168.C 169.A 170.B 171.B 172.B 173.E 174.D 175.A 176.E177.C178.C179.B 180.C 181.C 182.E 183.C184.A185.D186.E 187.E 188.B 189.A 190.B 191.D 192.B 193.E (四)B1型题(标准配伍题) 194.C 195.D 196.E 197.B 198.D 199.D 200.B 201.A 202.C 203.E 204.C 205.B 206.E 207.A 208.B 209.C 210.E 211.B 212.A 213.E 214.B 215.C 216.A 217.C 218.D 219.B 220.A 221.C222.E223.D 224.B 225.A 226.B 227.D 228.E 229.A 230.D 231.B 232.B 233.E 234.C 235.D 236.E 237.A 238.B 239.B 240.D 241.C242.D243.B244.A245.B 246.C247.E 248.D 249.A 250.E 251.C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注:红色字体表示已经改正,多余表示删除的内容)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试题精选2009-12-20 12:28:11 阅读6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医学统计学重点

医学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某个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简称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一般未知。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观察值计算得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频率:若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称m为频数。称m/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或相对频率。 概率:频率所稳定的常数称为概率。 统计描述:选用合适统计指标(样本统计量)、统计图、统计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刻画和描述。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用样本统计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指标(参数),称为参数估计。用样本差别或样本与总体差别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别,称为假设检验。 2.样本特点:足够的样本含量、可靠性、代表性。 3.资料类型: (1)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尺度资料。是对观察对象测量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观察指标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每个个体都能观察到一个观察指标的数值,有度量衡单位。 (2)分类资料:包括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频数),由 各分组标志及其频数构成。包括二分类资料和多分类资料。 二分类: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对立的属性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将观察对象按多种互斥的属性分类 ②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档次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 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 4.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