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针刀精准治疗腱鞘炎
- 格式:pptx
- 大小:13.25 MB
- 文档页数:52
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46例,患者在入组之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闭合穿刺法注射药物(对照组)与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实验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消失率86.9%与对照组患者疼消失率6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其疗效得到患者及临床的认可,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声引导;皮质类固醇;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狭窄性腱鞘炎属于软组织慢性损伤的范畴,治疗狭窄性腱鞘炎以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为主,注射的准确性与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1]。
此次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以下数据为具体报告。
1资料来源与治疗方法1.1资料来源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46例,患者在入组之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47至57岁,平均(52.0±6.6)岁;实验组患者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47~55岁,平均(51.0±6.4)岁。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经对比后证实无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给予闭合穿刺法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前确定患者压痛的明显点,利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将15mg醋酸强的松龙经痛点进行穿刺并注射,注射完成后穿刺部位应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疼不疼
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腕部、手指、手掌等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腱鞘炎通常由于反复的运动或姿势不正确造成,也可能与年龄、体重、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可用于治疗腱鞘炎。
小针刀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小针刀切开腱鞘,以减轻炎症和压力,并帮助受伤部位更快地愈合。
小针刀手术的优势
•微创性: 小针刀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
•准确性: 小针刀手术可精确切除患部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
•高效性: 小针刀手术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患者能够快速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小针刀手术的注意事项
•术前需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疾病史等信息。
•术后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受伤部位。
小针刀治疗疼痛感受
对于患有腱鞘炎的患者而言,小针刀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受。
在手术期间,局部麻醉可以减轻疼痛,术后医生通常会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和建议,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受,并促进愈合。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疼不疼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和术后恢复情况。
大部分患者在术后能够感受到疼痛的减轻和功能的康复,但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不适感,需注意休息和医嘱,避免过度使用手部。
结语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虽然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受,但通过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
和治疗,患者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到改善。
若怀疑患有腱鞘炎,请尽早就诊医生,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以下简称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患者主要以手部疼痛、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就诊。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在传统手术治疗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切开腱鞘或切除患部组织等。
这些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创伤和术后恢复期,并且容易导致手部功能的损伤。
寻找一种能够减少术后创伤、改善手部功能的新型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针刀治疗,又称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通过射频技术对体内组织进行消融的治疗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因此有必要开展一项临床观察研究,以探索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开展了一项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研究,旨在评估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一、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97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132例,年龄范围为30~70岁,平均年龄47.5岁。
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标准。
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等的患者。
所有患者并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疗。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小针刀治疗。
具体方法为:在局部麻醉下,将小针刀导入病变部位,通过电热效应对病变组织进行消融。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变组织的消融情况和患者的症状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手指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评分)、手指关节活动度测量、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等。
1.4 随访时间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和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郑宇辰;李向欣;周国徽;郝小刚;李格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24(44)5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药物注射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
床疗效。
方法将在吉林省中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72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小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联合药物注射治疗。
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对比。
结果治疗后第1、3、5周,观察组VAS评分、Quinnell分级均小于对照组
(P<0.05)。
5周后,2组临床随访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安全
性高,疗效好,值得推广。
【总页数】4页(P595-598)
【作者】郑宇辰;李向欣;周国徽;郝小刚;李格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
【相关文献】
1.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阻滞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护理
2.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3.超声可视
化引导下小针刀精准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观察4.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疗效狭窄性指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手指弯曲困难、疼痛和肿胀。
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手指肌腱在过硬的鞘内摩擦而引起的,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近年来,一项名为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新型治疗方法被引入,其在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方面展现出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原理、技术和疗效。
一、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原理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介入性微创手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微创技术将一根细的电针或小针头在指甲之外穿刺到狭窄的手指腱鞘内,进行松解手指腱肌的手术。
这种方法在不切断手指腱肌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舒展肌腱,减少对鞘的挤压,缓解对鞘内肌腱的压迫,从而恢复手指的正常运动功能。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技术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皮肤准备:对手部进行常规消毒,利用麻醉药物给手指静脉麻醉。
2、穿刺针入切口:手术医生先在手指上确定一个适当的穿刺点位,然后用一根细长的电针或小针头穿刺进鞘内,直到针穿过缩窄部位时,腱和鞘之间的空隙将被扩大。
3、旋转针扩张鞘:手术医生通过旋转针头的手法,扩张针穿过的区域,加速鞘内肌腱的松解。
4、针头退回至切口:当针扩张鞘的作用达到最佳时,手术医生将缩窄引起的伤害恢复到最小,并使针头回到处于切口试管中,手术即可结束。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相对传统手术较为创新的治疗方法,其具有许多优点,如运用微创技术,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可以明显减小手术风险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而且治愈率较高。
根据最近对100例患有狭窄性指腱鞘炎的患者进行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的治疗,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其中95例患者症状显著减轻甚至康复,剩余5例病情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研究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方法。
其治愈率高、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广泛推荐。
然而,尽管小针刀闭合松解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该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谨慎考虑。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原理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原理是通过微创技术,利用细长的针刺入患者的腱鞘炎病变区域,并运用特殊的操作技巧,刺激和破坏腱鞘炎的结缔组织,从而促进炎症的吸收和修复。
具体而言,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麻醉:在治疗前,医生首先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2. 定位:通过超声、X线等影像技术,医生准确定位腱鞘炎的病变部位。
3. 穿刺:医生使用精细的小针刀,将针刺入腱鞘炎的病变区域。
通常情况下,穿刺的方向与患者的腱鞘走行方向相符。
4. 洗涤:医生将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溶液经由针管注入腱鞘炎的病变区域,通过冲刷作用去除炎症产物,促进炎症的吸收。
5. 刮切:医生使用小针刀在病变区域刮削破坏炎症周围的结缔组织,促进新的组织生长和修复。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炎症区域,促进新的组织生长和修复。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性、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等优点,常常被用于腱鞘炎的非手术治疗。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利与弊有哪些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感到手部或脚部的局部疼痛和僵硬。
小针刀
治疗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探讨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利与弊。
利:
1. 非侵入性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不需要进行手术切割,避免了
手术后的恢复期和并发症的风险。
2. 疗效明显
小针刀治疗可以刺激病变部位的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助于
减轻疼痛、减少炎症,并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方便快捷
小针刀治疗通常只需要短暂的治疗时间,患者可以在医院门诊中进行治疗,不
会占用太多时间。
弊:
1. 可能引起出血和感染
小针刀治疗虽然是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但仍有一定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出血或
感染的情况,尤其是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
2. 疗效不稳定
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小针刀治疗的疗效可能存在一定的不
确定性,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获得明显的疗效。
3. 费用较高
小针刀治疗通常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械,因此相对其
他治疗方式来说,费用较高。
综上所述,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朱婷;姜伟;王珂;殷姗姗【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2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超声组先行超声检查,观察桡骨茎突处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腱鞘改变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于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根据触诊定位进行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采用Quinnell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术前VAS评分、Quinnel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超声组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亦均按触诊定位完成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术后1周,超声组及对照组VAS评分、Quinnell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超声组VAS评分、Quinnel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8(015)008【总页数】4页(P465-468)【关键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超声检查;引导;药物;注射;针刀【作者】朱婷;姜伟;王珂;殷姗姗【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R445.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手腕桡侧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多为手腕反复扭转活动引起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在桡骨茎突腱鞘内长期摩擦,导致肌腱和腱鞘炎症,可引发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1]。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局部封闭注射、针刀松解等,但其中局部封闭注射、针刀松解治疗需在非可视下操作,易损伤周边血管、神经。
超声引导下针刀操作规程
《超声引导下针刀操作规程》
超声引导下的针刀操作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它能够准确地定位目标部位,帮助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程和操作流程。
首先,医务人员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的针刀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
这包括清洁目标部位,消毒皮肤,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局部麻醉。
接着,医务人员需要准确理解超声引导下的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并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对目标部位进行定位。
在确定了手术部位后,医务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针刀进行手术。
针刀的选择需要根据手术部位的深度和大小来确定,同时需要确保针刀的质量和消毒情况。
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将超声设备与针刀操作结合起来。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超声成像画面来准确定位针刀的位置,确保针刀准确地进入目标组织。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观察超声成像画面,及时调整针刀的方向和深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最后,在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和处理,及时记录手术过程和结果,确保患者术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总之,超声引导下的针刀操作规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严格遵循规程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采用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并评估
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针刀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
回顾性研究。
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20-60岁。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
受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用于评估疼痛强度。
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被评价为治疗的有效性。
结果:治疗后1个月,所有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改善。
VAS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7.8分下降到平均2.4分。
治疗后3个月,疼痛缓解情况继续改善,VAS评分降至平均1.2分。
治疗后6个月,疼痛缓解情况保持稳定,VAS评分降至平均0.5分。
治疗后12个月,所有患者的疼痛完全缓解,VAS评分为0分。
治疗后的功能改善情况也被观察到,所有患
者的手部活动范围得到了增加。
讨论:针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本研究观察到了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说明针刀治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
有积极作用。
针刀治疗具有创伤小、无切口、恢复快等优势,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和康复时间。
结论:针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可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
治疗。
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针刀治疗
的临床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这一结果。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21期 -41-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by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陈平肖德华郭韧闫明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1-0041-证型:IG【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观察32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超声引导行小针刀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个月的V AS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3d及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愈率87.5%,有效率100%。
结论: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小针刀;超声引导【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 on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Methods: A total of 32 patients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regularly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pain scor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3 days and 1 month. Results: The V AS score in 3 days and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total cure rate was 87.3%,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acupotomy on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had curative effects and safety, wa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Stenosing tenosynovitis; Acupotomy; Ultrasound-guided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1.02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是临床上桡侧腕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彩超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成人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翁科迪;张新根;石钢;曹铨;孙贤杰;刘剑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成人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成人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彩超引导下行小针刀治疗,对照组在传统盲视下行小针刀治疗.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并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1周、6个月时手指活动时的疼痛评分.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6个月,治疗组小针刀治疗后即刻、1周和6个月手指活动时的疼痛评分VAS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治愈率是83.33%,1次操作治愈率是73.33%,对照组的总治愈率是53.33%,1次操作治愈率是43.33%,治疗组的总治愈率和1次操作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小针刀治疗成人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能准确定位,精确治疗,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6【总页数】5页(P111-114,179)【关键词】彩超引导;小针刀;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作者】翁科迪;张新根;石钢;曹铨;孙贤杰;刘剑锋【作者单位】314000嘉兴,浙江省荣军医院骨科;314000嘉兴,浙江省荣军医院骨科;314000嘉兴,浙江省荣军医院骨科;314000嘉兴,浙江省荣军医院骨科;314000嘉兴,浙江省荣军医院骨科;314000嘉兴,浙江省荣军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女性及手工劳动者。
近年来,因小针刀经皮微创松解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微创、便利、价廉、恢复快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但传统小针刀松解都不是在直视下进行的,而是在盲视下操作,都难免引起副损伤,出现并发症,如果对病变局部相关解剖不是很熟悉,加之操作方法不当,更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如感染、神经损伤、肌腱损伤、肌腱粘连复发、肌腱断裂等[1]。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一、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102例,年龄范围为35-67岁。
入组的患者均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确诊,排除了合并其他骨折或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晓治疗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
1.2 小针刀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了小针刀治疗。
将患侧手部放置在治疗台上,利用超声成像仪引导下,将小针刀插入狭窄的腱鞘,刺激并消融狭窄的腱鞘。
术后给予必要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每日进行局部物理治疗。
1.3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进行了随访观察,记录了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二、结果2.1 临床症状改善术后3个月,192例患者手部活动明显改善,活动幅度明显增加。
疼痛明显缓解,压痛感明显减轻。
手部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2.2 并发症在197例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出现术后局部感染,经过抗炎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
2.3 遵循率患者对术后康复训练和局部物理治疗积极配合,遵循率高,术后效果良好。
四、结论小针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针刀治疗在提高患者手部功能、改善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小针刀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分享,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